卯時上朝,可不是說從這個時辰開始就兢兢業業的處置政務一直到天黑。
沒有那種事情。
在古代,官員們這個階層就屬於是整個社會的上層了。
如果他們的生活依舊和老黃牛一樣,從後世時間概念中的早上五點就忙到晚上六點,他們能受得了嗎?
受不了。
這還不敢說像後世一樣,開個會,做個總結,商量商量接下來的政務方向等等.
即便古代人在生活上普通要更堅韌一些。
但要知道官員這個階層可不是普通的百姓。
普通百姓可以從天亮雞叫忙到太陽落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是因爲他背後揹着生活,揹着一個家庭。
他不做,就餓死了。
可這些官員們卻不同。
這一點,朱瞻基一直跟隨在老頭子的身邊,別的地方上不敢說,但京城內的京官們,雖然朝廷沒有設定什麼規矩,但他們私下裡都是有自己作息時間規劃的。
喝個茶,聊個天,琢磨琢磨晚上去哪,找哪個姑娘聽個曲。
雖都是人之常情,但朱瞻基最討厭的就是這種假勤奮。
聽起來好像一個個多努力多拼搏,
卯時上朝,有些住的近的就不說了,住的遠的,得提前半個時辰就起牀洗漱準備,還連帶着吃飯以及路上的行程。
最重要的是不能遲到。
古代朝廷可不像是後世,遲到一兩次無所謂。
對於這樣一個時代而言,你遲到個一兩次,一旦被發現,那基本上就等同於給你這個官員蓋上了懶惰的標籤。
畢竟成見這個東西,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一樣的。
而在後世被領導誤會錯看大不了咱們換一家工作,可在這裡卻不同了。
別說是你一個人這輩子大概率換不了,就是你這一家人,世世代代,也基本上逃不開這個領導。
試想一下,一次兩次這樣的作息還好,每天如此,誰能受的了。
即便古代人普遍晚上睡的早,但這樣的作息時間依舊太過於迂腐。
明明可以換個大家都方便舒服的時辰,何必呢。
大早上的,咱們一個個都睡足了,睡舒服了再工作,多好。
當然,之所以如此,除了這些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朱瞻基自己。
想到今後的六十多年裡,每天大早上卯時起牀,這可真是起的比雞早了。
這樣的生活別說是六十多年,一個月他都堅持不下來。
一天都不想堅持。
所以有關於每日處置朝務的時辰改制,勢在必行,誰也不能阻撓他。
但其實說實話的話,他朱瞻基這麼做也不光是考慮到自己。
因爲他們這些處置政務之人的身份都不同,看似只有他們這些人在因爲這件事在忙碌,但其實背後還有無數人因爲他們這樣的時間規律在忙碌着。
這樣一算的話,規模就不小了。
且不提那些官員們都喜歡讀個書,每天晚上看到很晚。
這樣一來,對身體的損耗就非常大了。
睡眠不足,是影響身體健康的一個非常大的因素。
甚至比你吃不好的影響還要大。
正常人,只要每天能吃好、睡好,外加一個規律的生活和健康的工作環境,其實這輩子得大病的機率真是微乎其微的。
當然,除特殊情況,如遺傳之類的。
而這一次如果能夠真正的改制,對於那些服務於他們這個羣體的人,也是一件好事。
比如太監宮女,包括那些官員們府上的下人。
他們的社會地位可和這些官員們不能比。
這些人每天早上卯時起,基本上到了很晚才能休息。
他們的身體健康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再則還有整個天下,這一次朝廷如果能夠正式的改制成功,將這種以效率來工作的方式風氣傳達到全國各地,這樣的改變可就不小了。
別的不說,光是他朱瞻基之前監國時每日批閱的那些摺子裡,就有不少都是關於官員們生病亦或者直接猝死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絕不少見。
明朝的官員和之前不同。
之前朝代很多都對官員和科舉之人有身體素質的要求。
比如從周朝就開始的六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
其中射和御都會間接的對身體進行鍛鍊。
唐朝時才子更是幾乎人人配劍。
文人尚武,是一直都有的傳統。
這也是爲什麼之前很多朝代的貴族子弟們經常會出現很多舉世聞名的大將的原因。
其實在任何領域,家庭條件好,其後代都是有優勢的。
也並不存在什麼窮苦出身的容易出現將軍的事情,細數後世那些舉世聞名的大將,有幾個是真正苦寒出身的。
還是那句話,苦寒出身的都死了。
不敢說不可能出現,但概率還是較低的。
所以就導致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大多數官員們都是那一副酸儒的模樣。
身體素質普遍不好。
尤其是在明朝科舉制度的取士規則是八股取士。
跟身體素質就更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而天下人想要在這種情況下得到晉升階級的機會,也只能是按照朝廷的規矩,捨棄了那些不該要的,捨棄了那些會浪費精力時間的事情,改變成專門研習文章。
所以,哪怕是爲了讓這些官員們能少死一點,這個事情朱瞻基也是勢在必行的。
況且,這樣也會導致文人和武將之間的差異越發的大。
最終出現的就會像宋時一般,文官和武官形成兩個陣營。
宋滅亡可不就是因爲文官羣體勢大,重文輕武嗎?
所以在朱瞻基的計劃中,對朝廷每日早朝以及處置政務時辰的改制,這只是一個開始。
一個小小的開端。
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的,在這皇宮中發生的一件很小的事情,等流傳到天下後,就會形成非常大的影響。
用後世電視劇中的一句話來說,這朝堂上爛一點,那天下就會爛一片。
宋時一個君王選才時的一個小小喜好,就導致了大宋朝的滅亡。
如今朱瞻基要做的就是從這一點開始,告訴天下所有人,他這一朝不一樣了。
他要從根本上對大明朝的制度進行改制!
因爲無論他朱瞻基對大明朝有多大的希望和期許,一切的一切都從本質上先進行改變。
就好像明官紳坐大導致大明朝滅亡一樣,就是因爲太祖定下的罷黜中書省被換了一種名義再次出現開始的。
所以,只有先將影響整個天下運行的制度改變,才能根據這個制度,再以點擴面,強盛整個國家。
這一點,從歷史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後世偉大國家的建立,哪一個不是從最初的一個思想革新開始的。
而無論你做再多的努力,如果沒有制度的協助和幫扶,一切都是鏡中月水中花。
不用三五十年,就會成爲歷史和傳聞。
王莽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就好像一棵樹,樹幹不直,樹葉修剪的再漂亮和整齊,終究是一棵歪樹。
而朱瞻基就是要先從一個作息入手,真正的目的是從這個切入點開始,對整個朝廷的風向動手。
八股取士要廢除,但這同樣只是手段,目的是爲了讓天下將文武同修。
這一點,唐時就非常好。
文人尚武。
這是多麼好的一個時代。
單說這一點,後世都不一定比唐時做的好。
文可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
這纔是一個健康的,朱瞻基所期待的強盛王朝樣子。
試想朝中大將大字都不識幾個,這樣的人,你敢將國家的精銳軍隊交給他?
一副病怏怏的模樣,跑兩步差點沒尿出來,你敢將國家大事交給他?
至於說分兩套體系,武有武制,文有文制,這也是扯澹。
且不提本身消耗就是雙倍的,對於一個朝廷是雙倍的支出,畢竟是建立了兩套不同方向的培養體系。
就說從實際事務出發,這天下到底有什麼東西事務職業行業是互相沒有半點關係的。
就是彎腰在地裡種地,那也是需要多讀書,瞭解這些農作物生長習性纔能有更多豐收。
相反的,你腦子裡就是有再多的東西,坐在椅子上看會奏摺都快累死了,你又能把腦子裡的東西用出來多少。
當然,其實也並不止朱瞻基知道這些。
這天下聰明人多了去。
而之所以明朝依舊採用的是八股取士,清朝也沿用了這個制度,其本質就是鞏固專制統治。
淺顯來說,借用後世電視劇中的一句話,八股取士,是給天下人的一個牢籠。
只要你想得到晉升階級的機會,你就必須鑽進這八股的牢籠當中。
包括宋時重文輕武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天下所有人都開始鑽研起一字一句,思想被拘束,那自然可以讓王朝得到更加持久的統治。
回想整個人類的進程,不難看出。
從最開始爲了生存聚在一起。
然後通過制度來維繫。
最後因爲階級固化,產生矛盾,產生分裂。
這個自然規律放在王朝當中也是如此。
而八股取士和重文輕武說的直白些,就是爲了讓這些日後可能造反的人對王朝本身造成的危害小一些。
一個時代最聰明的人是什麼羣體,一定是讀書人。
傻子纔不讀書。
那些聰明人都清楚,讀書是晉升階級,讓自己更好活下去的唯一途徑。
連這個道理都看不懂的,不是傻子也絕算不上聰明。
而通過八股取士、重文輕武,將這樣一羣最聰明之人給禁錮住,讓他們一個個病怏怏的,就是想造反,也沒那個本事。
這一點,朱瞻基清楚,也有很多人清楚。
但那些人不敢做,也做不到。
朱瞻基雖然可以做到,也敢做,但這件事是危害他統治的。
歷代君主也是因爲這個原因不能做,不敢做。
朱瞻基之所以敢做,是因爲他有區別於其他君王的本事。
因爲他已經看到了整個人類族羣優勝劣汰的自然內卷後最終的結果。
用後世說,這叫人民。
換到如今,這叫百姓!
無論你願意不願意,結果是一樣的。
整個人類整個社會都會伴隨着這樣一個自然的發展(內卷)進程不斷的發生改變。
而只有當一個正確的答桉出現時,歷史的進程纔會停止重複的輪迴。
簡單直白些就是,抓住百姓這個基本盤,打通階級的晉升通道。
通過不斷的整頓吏治,消除資本、士族、官紳等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通過打造大明共同體的思想,取代落後的皇權思想。
當然,這個跨度有點大,朱瞻基清楚。
但在這樣一個時代,只要取中,抓住中間點。
就好像1和2之間,不是隻有2能救命。
1.1,1.2同樣能夠救命。
就好像後世的思想制度,放在幾千年後,它同樣只是1.1,1.2.
所謂的2只是同時代人的定義。
換到如今這個時代,雖然直接罷黜皇權這個東西他朱瞻基做不到,但維護好百姓這個基本盤,消除固有階級對階級晉升通道的影響,他還是能夠做到的。
所以,在清楚這些後,擺在朱瞻基面前的就是一個知道了答桉的試卷。
就好像在後世你想要到外邊吃一頓美食,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賺到吃飯的錢。
然後找一個好的時間,找一個好的同伴。
然後一起出門,得到一個享用美食的最終結果。
這就是知道答桉後的過程。
相反,如果你不知道答桉,你想要吃一頓美食,你就會思考,去那茫茫大海里抓一條魚,然後還得不遠萬里的去到海邊,然後烤了,還得在茫茫人海中找一個合適的伴侶。
簡直天方夜譚。
這就是兩者的差別。
儘管這個例子比較粗糙,但道理都是一樣的。
困難當然還是有的,但如果不去搏一搏,已經註定坐上皇位,成爲萬人之上的朱瞻基,這一生還有什麼奔頭呢?
就好像後世一位姓馬之人的話,他很討厭錢。
這話雖然有些凡爾賽,但這就是現實。
當擁有一個好的生活條件已經成爲你生活當中唾手可得的東西時,追求更高目的就是必行之路。
物質需求終有終點。
但思想需求,永不停歇。
到了他那個階級,錢還真不是追求的最終目的,錢只是他完成思想需求的一個工具。
就好像他朱瞻基,這人世間蒼生百姓所追求的物質終點對他而言太過於輕鬆了。
二十來歲便已經得到了這一切,若是沒有一個精神追求,往後的這六十多年,他要麼刪號重練,要麼就只能出家了。
但刪號重練是肯定不可能的。
而出家多少也有些扯澹。
所以打造一個強盛王朝,是他僅有的一個選擇。
正如歷朝歷代的帝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