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五章 帶鹽

言官們毫不讓步:“爲將士者,就是要甘願爲國爲免奉獻自身的,如今稍微削減一點軍餉,又有何不可?”

兵部尚書聽得想笑:“在大人口中,此次賑災大約需要多少銀兩?這一點軍餉,是需要十萬兩還是二十萬兩?”

對面的大臣聽了,沉默片刻道:“此次傷亡慘重,怕是沒有一百萬兩不成。”

兵部尚書冷冷一笑:“那敢問大人,這一百萬兩是從哪一部分的軍餉里扣?西北邊防將士的,還是東邊沿海的,或者還要包括御林軍在內?”

他此話一出,立刻有大臣開始小聲議論起來。

“如今已經沒有戰事,西北邊防軍目前有十萬將士,每人勻出一百兩,想來不是難事吧?將士們知道了災情,定然也會顧全大局。”

兵部尚書道:“大人有空也請來兵部坐坐,看看將士們每年的軍餉有多少再說話吧。能夠扣得起這一百兩銀子的,就算是西北軍,也只有一萬人不到。”

言官不滿自己被小看,正要反脣相譏,就聽皇上低喝了一聲:“夠了。”

朝臣們立刻鴉雀無聲。

皇上道:“等你們吵完,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死無葬身之地。其餘愛卿有何高見?”

羣臣一時都沒說話。

用軍餉來當賑災錢糧確實有點缺德,但這法子是來得最快的,要不然誰給得起這麼大筆錢?

楊遇想了片刻,出列道:“臣想到了一個法子,不知可不可行,還請皇上定奪。”

衛晞站在羣臣的最前面,聽到他說話就轉身看了他一眼。楊遇不穿鎧甲,而穿朝服的樣子他還真有點不習慣。

楊遇道:“方纔尚書大人所言句句屬實,且不說西北實在湊不出這麼一大筆銀兩,就算是勉強能付得起,其中還有一部分是要給已故將士的遺孤遺孀的,若是把這些錢都取出來,那他們和遭災的百姓有何區別?”

方纔那幾個提議的言官就笑了笑道:“那楊大人有何高見呢?”

另一個道:“聽聞楊大人的孃親家裡是江南有名的綢莊,莫非是要毀家紓難,如此義舉,定然叫人敬佩。”

楊遇懶得理會這幾個人的捧殺,繼續道:“方纔幾位大人的提議自然有可取之處,百姓遭難,賑災銀兩首先得朝廷自己出。既然將士辛苦,那各位大人能不能湊一湊呢?”

衆大臣聽聞他提出這樣一個離譜的想法,都笑了笑——從古至今,從沒聽說過大臣們湊錢去賑災的。要是每次出了災害都這樣,他們也不必養家了。

還是之前那幾個言官,嘲諷地笑着問:“那敢問大人,您是想每個人捐多少呢?”

“每個人一百兩?那恐怕能捐出一百兩的大臣還不夠一百人呢。若是隨心而捐,又怕有人攀比挖苦。大人覺得這個如何處置纔好呢?”

楊遇笑道:“大人方纔可能有一兩字沒聽清楚,我說的是這錢‘首先’得朝廷出,然後還得找人。”

衛晞覺得有點意思,問:“還有誰?”

“各地的大富商。”楊遇道,“先前戰火紛亂時期,小商戶受的影響不小,但是大商戶是百足之蟲,恢復得也快很多,如今許多都重振旗鼓,身子更加風生水起。咱們想個名義,讓他們捐錢,豈不更妙?”

言官笑道:“我以爲楊大人有什麼好主意,原來是這個?楊大人有所不知,這些富商雖然多的是錢,但最不捨得的也是錢,據我所知,許多富商自己就是‘一毛不拔’,你如何勸他們捐錢?”

“富商大多是爲名利,格局不夠的想要更多的‘利’,心氣高一些的想要的是‘名’,這兩樣東西,朝廷都給得起。”

他這麼一說,戶部和工部等人也都聚精會神地聽起來。

皇上心思也活絡起來,對他點了一下頭道:“繼續說。”

楊遇道:“想要名的,咱們就將富商按捐款的數量排名,以朝廷的名義爲他們立功德碑,任風吹雨打,功德碑上的字跡也不會湮滅,這是朝廷給的榮耀,許多大商賈想出錢買這點名聲,還求告無門呢。”

有不少大臣聽了都點點頭,暗自道:是這麼回事。

“想要利的也不難,此次賑災必然要採辦大量物品,若他們不想捐款,只想捐東西,咱們也按物品所值的銀兩做記錄。出資數量排名前三十的富商,將會有朝廷欽點的風流名士爲他們‘帶鹽’。”

衆人都以爲自己耳朵沒聽清:“‘帶鹽’?什麼帶鹽?”

楊遇道:“這也是我從別處聽來的話。就是讓有名的人幫助富商把自己的名氣傳揚出去。某個小地方的可以往州府裡傳揚,在州府裡有名的可以變成全國聞名的,已經是舉國知曉的可以揚名海外……”

好傢伙!這樣下去帶來的利確實非同小可!

然而,立刻有言官跳出來彈劾道:“這不是鼓勵官商勾結嗎?!開了這條先河,貪污受賄之風將要大行其道,如何行得?!”

楊運默默地看了一下這一位,心裡有點無語。

官商勾結,你以爲是禁就能禁得住的?關鍵還是看自己的覺悟!

楊遇微微一笑:“要是有人趁機貪污受賄、藏污納後,正好可以一併揪出來,抄他一個傾家蕩產,諸位大人的一百兩也都不必出了,那不是也好?”

衆大臣看着楊遇客客氣氣的笑臉,都覺得後脖頸有一絲涼氣。不愧是趙武帶出來的,說話都這麼透着殺氣!

皇上道:“這‘帶鹽’之事,你再詳細說說。”

“因爲鹽一直是朝廷把握,所謂‘帶鹽’,就是朝廷派有名望之士去幫他們擴充一下名氣,有了名氣,生意也就上門了。”

楊遇這會兒說的,都是之前香花給錢小滿的建議。香滿樓之所以生意能不斷擴充,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香花是安平公主的義女。

衛晞也覺得這個提議有些意思,就說:“敢問滿朝文武,有哪些算是有名望之士,能夠去爲這些富商‘帶鹽’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