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
紫禁城大本堂之中,國子監的一羣官員正在忙碌着。
朱元璋親自督查,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一衆皇子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給嚇了一跳,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能靜靜的等待着。
就連此時負責講經的宋濂,一時間也沒敢上去詢問。
儘管太子朱標又又又離開了他的課堂。
他已經好幾次嘗試去說這個問題了,但都被朱元璋直接擋了回來。
宋濂有點軸, 但並不傻。
所以,他也只能是停下講學,默默的等待着。
“陛下,臣找到了!”
很快就有人找到了,書籍也被遞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這是一本唐朝開元盛世時期,有關遼東的訪問記錄。
朱元璋一把拿過,直接翻看了起來。
遼東的土地情況描述, 他立馬就搜尋到了。
沃野千里!
這樣的描述, 簡直和朱標在信中所說的一樣,不,應該是和蘇璟描述的一樣。
就連契丹生活的遼東苦寒之地,都曾經有過萬畝良田。
“繼續找。”
朱元璋看了一眼,淡淡道。
“是,陛下。”
一衆人又開始忙碌起來。
“不知父皇在尋找什麼,兒臣也想爲父皇分憂。”
二皇子朱樉來到朱元璋的面前, 朝着朱元璋問道。
其他的幾個皇子雖然沒說話,但也是一起站在了朱樉的身後,意思不言而喻。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兒子們,也來了些興致,便直接將手裡找到的書丟給了他們:
“看看吧,能看出點什麼嗎?”
朱樉立刻拿起書翻開,和其他皇子一起看了起來。
他們是真的好奇,自己的父皇突然過來找什麼東西。
只是,當他們看到的時候, 不免就覺得有些詫異了。
唐朝初年的遼東地方情況。
這算什麼?
朱樉和其他皇子大眼瞪小眼,大大的眼睛裡是大大的疑惑。
當然, 還有一個皇子,壓根沒看。
那就是老四朱棣,他對讀書這件事,沒有任何的興趣。
帶兵打仗纔是他的夢想。
這大本堂內的習文,他大多數時候都是應付,只有武將授課的時候他纔會提起精神來。
“陛下,臣也找到了。”
又一本典籍送了過來,不過是唐朝末年的情況,同樣是遼東契丹的情況。
朱元璋只是簡單看了一眼,便又丟給了面前的兒子們。
就這樣,朱樉等幾個皇子的面前,很快就多了好些個書籍。
主要都集中在唐朝,但主要在開元盛世和末年兩個階段的土地天象情況記錄。
只能說,朱元璋爲了給太子朱標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那是下了大功夫的。
這裡的藏書之全,簡直就是一個大百科。
直接給朱元璋省去了各處收集的功夫。
“怎麼樣,看出來什麼了沒有?”
朱元璋問道。
朱樉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有些尷尬,因爲他真沒看出來什麼。
就是一些記錄而已,能瞧出什麼東西來了。
“父皇, 兒臣有話說。”
三皇子朱棡突然開口道。
朱元璋嘴角微揚, 笑道:“好,老三,你說說看。”
朱棡頓了一下說道:“父皇,您讓我們看的是唐朝時候的興衰之對比,是想告誡我們,即便是有過開元盛世的唐朝,只要不好好治理,一樣會引起天變,招來天怒,從而導致滅亡。”
朱棡的回答,可謂是相當的標準。
就連一旁的宋濂也是微微點頭,衆多的皇子之中,除了太子朱標之外,他最中意的便是三皇子朱棡了。
腦子很聰明,經常能舉一反三。
“對,三弟說的就是我想說的。”
二皇子朱樉立刻附和道。
朱元璋沒理朱樉,而是看向朱棡道:“老三,你認爲這天怒天變是因爲君王無道造成的是嗎?”
朱棡點頭道:“父皇,自古以來,君王承於天命,如父皇乃天命之人,建立了大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這一頓彩虹屁,拍的是相當的到位。
只不過,對於現在的朱元璋來說,並不是非常的受用。
一來他這從乞丐到天子,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天命這種東西,他沒那麼相信。
比起天命,他更相信他自己。
二來是朱標的信件之中,將蘇璟所言詳細描述,更是配上了那副神秘的地圖。
如今找到了典籍記錄,更是印證了蘇璟的那些言論。
不過朱元璋倒沒有直接指出,而是看向朱棡道:“老三,你平常書讀的不錯。”
朱棡立刻道:“父皇,全是宋師教的好,兒臣也只是聽從宋師的教誨而已。”
別看朱棡年紀小,但他可是相當聰明的。
朱元璋笑笑,轉而看向了宋濂:“宋提舉爲朕教育皇子,費心了啊。”
宋濂臉上涌出一抹感動,老淚都差點要落下了來,立刻朝着朱元璋道:
“承蒙陛下厚愛,臣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這太子朱標反反覆覆的去蘇璟那學習,搞的宋濂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自處了。
別看他要教所有的皇子,但他最重要的名頭還是太子師。
結果太子師不教太子,還得被別人非議。
宋濂心裡苦啊!
現在朱元璋主動提及自己,宋濂又怎麼能不感動呢。
只是,他還未感動太久,朱元璋的一句話,又讓他不知所措了。
“老三,你答得不錯,不過朕並不這麼認爲。”
朱元璋淡淡的說道。
宋濂一愣,這啥意思?
剛說完自己教的辛苦了,轉頭就說自己不這麼認爲。
這不就是自己交錯了嗎?
朱棡也是立刻道:“還請父皇解惑。”
他這可是照着標準答案回答的,自己的父親爲什麼會不認可?
朱棡的心裡,那是相當的疑惑。
朱元璋淡淡道:“朕以爲,所謂天命,只是天象而已,該來時便會來,該走時便會走。”
“朕能打下大明,和天命無關,乃是靠的朕自己。”
蘇璟那一整套氣候學的理論,讓朱元璋來說他肯定是說不出來的。
不過這不妨礙他承認蘇璟的理論。
“父皇英明神武,自然靠的是自己,什麼天命,在父皇面前又算是什麼。”
朱樉這個時候又來吹彩虹屁了。
他沒有老三朱棡的腦子,但是他還是很會拍馬屁的。
朱元璋擺擺手,繼續道:“有人告訴朕,這天象之事乃是輪迴。”
“唐初開元盛世,即便是契丹生活的遼東苦寒之地,亦是沃野千里。”
“而到了唐末,大旱三年,百姓顆粒無收。”
“宋朝是如此,元朝亦是如此。”
“這便是天象輪迴之變化,與君王無關,就好像太陽東昇西落,只是自然更替而已。”
朱元璋直接把蘇璟的結論說出來了。
這話一出,一羣皇子那是立刻驚呆了,包括在場的所有人。
那些剛纔還在找東西的國子監衆人,更是嚇得直接跪下了。
“父皇,您的意思難道是說,我大明也會出現這樣的天象?”
老三朱棡的腦子反應快,脫口而出道。
但剛一說出口,朱棡便意識到自己的話有問題了。
這豈不是在咒大明會合之前的王朝一樣因爲天象滅亡麼。
“父皇,兒臣不是這個”
“老三,不用緊張。”
朱棡還想解釋,朱元璋直接道:“朕沒那麼脆弱,和朕說這話的人都沒事,你們更不會有事。”
相較於蘇璟之前說過的王朝滅亡論,人地矛盾和土地兼併。
這點自然氣候變化,在朱元璋的心裡,已經不算太大的事情了。
當然,這是相比較而言。
“你們也不用跪着了,給朕繼續找。”
朱元璋又說了一句,衆人這纔開始行動起來。
但此刻明顯更加的拘謹了。
“陛下,請恕臣無禮。”
宋濂此刻來到了朱元璋的面前,面色無懼道。
“宋提舉有話直說,朕不怪罪你。”
朱元璋直接道。
他其實也想知道,這宋濂是怎麼看待蘇璟的言論的。
宋濂微微低頭道:“臣以爲,陛下方纔所言,唐朝之興衰變化對應的天象變化,豈不正印證了天命在,賢君才能讓治下風調雨順,昏君只會招致天災。”
別看古人很多時候科學沒發展,涌出了一些封建理論。
但這也是他們對於事物現象發生之後,對應規律的總結歸納。
可能原因是錯的,但在他們自己的邏輯內核之中,是可以成立的。
朱元璋看向宋濂說道:“宋提舉所言,倒也有幾分道理。”
“只不過,朕想問你一個問題。”
宋濂身子一正,看向朱元璋道:“陛下請問。”
朱元璋說道:“其實也不是朕的問題,而是太子的疑惑,朕算是代爲轉達吧。”
太子!
又是蘇璟!
宋濂第一時間就反應了過來,此事還是和蘇璟有關!
這傢伙,到底都在教導太子什麼東西?
想到此處,宋濂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回答這個問題。
朱元璋繼續道:“若是君王無道便會降下天災,那對君王即可,爲何又要加於百姓之身。”
“天災起時,最苦的不是君王,而是百姓。”
“君王無道,苦的是百姓,招來天災,苦的還是百姓,這天,真的有道嗎?”
“太子說,君無道,百姓何辜?宋提舉何解?”
這是朱標的思考,也是他爲什麼不願相信天命的關鍵原因。
是啊!
君王無道,你搞君王不就行了,爲什麼要搞百姓呢?
也就是朱元璋這種開國皇帝纔會這麼說了,換成其他的皇帝,都需要天命說來確定自己的統治身份正確性,防止別人質疑。
老朱的天子,那不是繼承的,而是他親自打下來的,誰敢質疑?
宋濂愣在原地,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