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
“你呀,就是這也要,那也要!”
馬皇后將磨好墨的硯臺推到了朱元璋的面前:“來,試試。”
朱元璋速記拿起毛筆,直接蘸了蘸:“妹子,這話說的可不對,蘇璟我是真心覺得這樣挺好的。”
說話間,朱元璋已經開始奮筆疾書起來。
他寫的正是蘇璟今天所說的東西,這些肯定是要全部記錄下去,方便之後交給李善長和崔亮去執行的。
“重八,這是剛纔蘇先生講的內容嗎?”
馬皇后看着朱元璋書寫的內容,好奇的問道。
朱元璋點頭道:“沒錯,蘇璟這小子,說的東西還挺有意思的。”
現在想想蘇璟剛纔說的那些東西,朱元璋的嘴角也揚起了弧度。
“蘇先生說的,自當如此。”
馬皇后理所當然道。
……
次日一早,陽光正好。
“牛府”大院門前,蘇璟的馬車早就被牽了過來,車上又多了不少的東西,車架前沐英坐着,儼然一個車伕模樣。
蘇璟和朱標兩人站在府門前,與朱元璋和馬皇后做着道別。
“蘇璟,希望你找到你想找的東西。”
朱元璋朝着蘇璟說道。
“多謝了,大叔,走了。”
蘇璟笑着揮揮手,臉上是淡淡的笑容。
“蘇先生,麻煩伱了!”
馬皇后朝着蘇璟躬身道。
“夫人放心,我一定把牛懿安全的帶回來。”
蘇璟點點頭。
在場也沒有什麼矯情的人,這更不是生離死別,告別也十分的簡單。
馬車慢慢悠悠的出了應天府城門,北上朝着山東而去。
朱元璋並未做什麼目送的事情,而是直接返回了紫禁城,上早操!
奉天殿上。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淡淡的掃視着下方的一衆羣臣。
羣臣頷首躬身,無比恭敬的站在奉天殿的左右兩邊。
他們的心裡也是相當好奇的,昨天朱元璋到底去哪了?
中午人就不見了,然後一整個下午都沒見人。
這對於百官來說,是比較罕見的。
“有事啓奏嗎?”
朱元璋淡然開口道。
“啓稟陛下。”
戶部尚書楊思義緩步走出道:“陛下,農學院今年培育糧食,頗具成果,明年臣想擴大一些規模,望陛下批准。”
農學院。
朱元璋聽到楊思義的話,倒是想起來了。
這也是蘇璟教導,然後朱標提議的東西。
朱元璋忙的事情多,近來還真沒怎麼關注過。
“楊思義,說說看,都有些什麼成果?”
朱元璋好奇的問道。
楊思義當即道:“回稟陛下,根據實驗,我們找到了如何將水稻增產的辦法,還能有效的預防一些減產的疾病,一旦推行下去之後,明年至少增產十之一二。”
其實楊思義說的還是保守了。
明朝初期的農業水平,其實也就那樣。
可能因爲是儒家思想的影響,一直都是延續着上古傳來的耕作方式。
除了工具稍稍有些進步之外,對於種植方法的改進,其實非常少。
這農學院建立之後,只是在水肥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進,便立刻得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只能說,儒學,真是將華夏的思想,一直固守在了原地。
影響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就導致了,即便只是做出些許的改變,也能有着相當大成效。
“好!很好!”
朱元璋大喜,說道:“朕準了,明年,不,今年就可以着手準備擴大規模的事情了,同時也要多多的吸納農學方面的人才,爭取做出更加的成效。”
封建王朝,糧食永遠是重中之重。
楊思義的成績,那是斐然的。
其餘的大臣們看着,那也是相當的羨慕。
能被朱元璋這麼誇的人,可不多。
“謝陛下,臣定當竭力而爲。”
楊思義立刻朝着朱元璋跪下謝恩。
這個戶部尚書,雖然很累,但他乾的很起勁。
要說這戶部其實也挺奇怪的,正常是主管戶籍財政的部門,有關錢的事情都得經過戶部。
但因爲封建社會,糧食就等同於錢,所以這農業上的事也得管。
戶部尚書還有許多別名,比如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
楊思義多了農學院管理,其實是挺累的,但他動力十足!
“陛下,臣也有事啓奏。”
說話的是刑部尚書周楨,這也是位重量級人物。
六部尚書本身的含金量就不說了,這朱元璋即位以來,律法森嚴,每年抓捕審判的犯官相當的多。
抓他們的人,就是刑部的人。
周楨抓過的官員數量,比現在奉天殿內站着官員數量還要多上數倍。
他在百官之中,有個“閻王”的外號。
平素裡,也少有人與之相交。
周楨清楚,也樂的如此。
身爲刑部主事,掌管的是律法刑罰,本就應該是鐵面無私,公正嚴明。
孑然一身,才能讓朱元璋不生猜疑。
這能當上六部尚書位置的大佬,沒有一個是簡單角色。
“周楨,你有何事,說。”
朱元璋簡單明瞭的問道。
周楨回答道:“啓稟陛下,臣奏請擴建刑部大獄。”
此言一出,在場的羣臣臉色都是有些變化。
刑部大獄擴建?
這啥意思,意思現在牢房不夠了唄。
刑部的大獄,關押的可不是普通人,大多數都是犯了重罪的犯人。
而這些人裡,官員的比例比較大。
周楨說完,便低頭等待着朱元璋的回答。
他沒有解釋什麼,因爲不需要解釋。
這大案要案,都是朱元璋親自審理的,抓了多少人,關了多少人,朱元璋都清楚。
刑部大獄的牢房數量不夠,這是誰都清楚的事。
“朕準了。”
朱元璋並未思考太久,準了周楨的要求。
在懲戒犯罪的事情,他向來是不遺餘力的。
“謝陛下。”
周楨謝過朱元璋之後,退回了隊伍之中。
羣臣都壓着臉色,這事對他們還是有點震懾作用的。
接下來又是一些日常的議題,比如各地的叛亂,還有一些小的災情什麼的。
朱元璋也都是雷厲風行,一一個給出了批覆。
雖說百官提出問題的時候,都會給出解決的方案,朱元璋要做的只是批或者不批。
看起來好像並不難,但實際上卻根本不是這樣的。
因爲只是聽臣子說,想要判斷一件事的全貌和真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元璋久居皇宮之中,各地的情況並不能親自過去查看。
到底他們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或者說他們說了幾分,留了幾分。
這些,全都要靠朱元璋自己來判斷。
皇帝,是權力的巔峰,但也是最容易陷入信息繭房的人。
“好了,今日早朝就到了這裡,善長,崔亮,你們兩個和我來一下。”
朱元璋大手一揮,直接轉身從側邊離開了奉先殿。
李善長和崔亮對視一眼,留在了原地。
奉天殿外,羣臣緩緩走出。
各種議論之聲也是響起。
“陛下昨日下午都不在宮中,據說是去見什麼人了。”
“李大人知道是誰?”
“我哪知道,不過我倒是聽說,五皇子回來了。”
“五皇子!那不是跟着那位蘇先生在學習麼。”
“這麼說,陛下昨日去見的,是那位……”
“哎!慎言!”
……
奉天殿內,待到羣臣散去,李善長和崔亮這才邁步而出。
不過他們的目的地是奉先殿。
“崔大人,你說陛下叫我們是什麼事?”
李善長邊走邊朝着崔亮問道。
崔亮說道:“大概是那民報之事吧。”
李善長又道:“昨天下午陛下離宮,直到今日早朝時才趕回來,崔大人可有耳聞?”
這李善長和崔亮的年紀都不小了,步子也走的比較慢。
崔亮說道:“陛下之事,下官不敢打聽,只是思慮民報之時,便已經是心思殆盡了。”
面對李善長的問話,崔亮的應對那是相當的滴水不漏。
李善長並未在意,而是笑着繼續道:“崔大人,我倒是聽說了一些事,估計和今日陛下召見你我二人有關。”
“恐怕我們,在陛下面前是不好過關了。”
這話一出口,崔亮的臉色微變,他猶豫片刻之後,說道:“不知丞相所言,到底是何事?”
要是能提前知道朱元璋要問什麼,也好在心裡打個腹稿,好應對一些。
李善長說道:“其實也不算什麼大事,不過是陛下昨日出宮見的人是蘇先生,而蘇先生,正是這民報的提出者。”
“崔大人,你覺得,陛下才見完了蘇先生,就召見我們,是不是蘇先生又和陛下說了什麼。”
蘇璟提出了民報!
崔亮眉頭皺起,這事,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但他亦是能猜到的。
“多謝丞相告知,下官謝過。”
崔亮朝着李善長拱手道。
李善長擺擺手道:“崔大人不必如此,我和崔大人一起爲民報之事奔走,本就是一條船上的,這是我應該做的。”
雖然兩人的步伐不快,但奉天殿和奉先殿之間的距離,也不是很遙遠。
談話間,已然到了。
兩人都是常來此處之人,門口的護衛並未阻攔,太監也是微微側身便讓他們進去了。
“臣李善長拜見陛下。”
“臣崔亮拜見陛下。”
李善長和崔亮兩人恭恭敬敬的朝着朱元璋行禮。
朱元璋直接擺手道:“免禮,真有些話,要問你們。”
“是,陛下。”x2
兩人立刻來到了朱元璋的跟前。
朱元璋說道:“善長,崔亮,這民報在應天府內的佈置,朕都看到了,的確做得不錯,賬目我也看了,不錯。”
“陛下謬讚,這只不過是臣等該做的事情而已。”
李善長立刻回答道。
朱元璋瞄了一眼李善長道:“善長,既然你開口了,那就就問問你吧,這賬目上太簡單,有些東西看不明白。”
“陛下請問。”
李善長立刻正色道,他已經有些緊張了。
朱元璋說道:“這民報銷售的數量有了,銷售的人羣分佈呢?官紳有多少,百姓有多少,讀書人有多少,商賈有多少,農民又有多少?”
“還有銷售的時間分佈,區域分佈,這些朕可都不是很清楚。”
朱元璋一開口,就是蘇璟昨天問他的內容。
這可是直接把李善長給幹懵了。
一個民報的銷售賬目還不夠,還要這種詳細的數據嗎?
雖然以蘇璟前世的銷售來說,這叫做用戶畫像。
但對於明朝而言,這顯然是太超前了。
“此事主要由崔尚書主理,具體的工作細緻臣並未參與,還是讓崔尚書來說吧。”
李善長話頭一轉,直接將這燙手的山芋丟給了崔亮。
死道友不死貧道。
李善長這一波太極,頓時讓崔亮繃不住了。
他也不知道啊!
“陛下,臣……臣……臣尚未開始整理這些情況,尚不清楚。”
崔亮有些結巴的回答道。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看了一眼崔亮,又瞥了一眼李善長。
這樣的結果,他已經有所預料了。
他只是有些痛心,蘇璟隨口說的東西,怎麼自己手下的丞相和尚書,都只能結結巴巴的應對。
這差距,有如此之大嗎?
“算了,朕也不難爲你們了,朕只問你們一件事,這民報,普通百姓買的多不多。”
朱元璋朝着戰戰兢兢的兩人問道,,話語間十分的嚴肅。
這次崔亮立刻搶答道:“回稟陛下,民報雖然不貴,但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亦是一筆支出,故買的百姓,很少。”
詳細的數據不知道,大概的情況他還是瞭解的。
崔亮並不是那種只會划水的尚書,還是有真才實幹的。
“果然,那你們覺得,這民報若是百姓都不買不看,朕做了還有什麼意義呢?”
朱元璋再度問道。
民報的重要性,李善長和崔亮都是知道的。
現如今的情況,看似民報很火,但實際並沒有打入尋常百姓之中。
被朱元璋這麼一問,李善長和崔亮都啞火了。
這事,他們知道,但沒法解決。
“陛下,要不然,免費供應給百姓?”
李善長猶豫了一下,說道。
朱元璋看向李善長道:“免費供應,怕是最後只能成爲百姓擦屁股的草紙。”
自從昨晚被蘇璟點通之後,朱元璋也意識到內容不行,百姓就不會看的道理了。
畢竟,他曾經也是平頭老百姓,知道百姓到底在想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