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本滿是誰?
朝中的衆人都是知道的。
雖然以前他老盯着楚王殿下咬,讓人對他的彈劾的公信力有所懷疑。
但是,今天這個情景,確實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啊。
他這是開始轉移目標了嗎?
”大唐能夠製作鐵料和精鋼的作坊不是隻有長孫家,這需求上來了,貨不夠,這纔是價格上漲的原因。至於囤積居奇?哼!荒謬,荒謬之極!”
長孫無忌自然不會接這個鍋,要不然,這名聲可就壞了。
雖然這是世家勳貴們一直在做的事情,但是偷偷的做可以,擺在檯面上就不行了。
“那你說長孫家庫房裡的那些鐵料和精鋼,爲何不拿出來賣?不是囤積居奇,是什麼?”
楊本滿顯然是多少做了點功夫,不管是真的掌握了確實證據,還是推測出來的結果,反正長孫無忌是不敢直接否認自家庫房裡有大量鐵料和精鋼了。
“楊御史,你既然知道長孫家的庫房裡有一些鐵料和精鋼,就應該知道這些鐵料和精鋼是要準備用來交付給人家的。之所以一直還在庫房裡,那是因爲貨不夠,正在籌集呢。”
還好年前觀獅山書院的貨沒有交付,要不然這次還真有點麻煩。
長孫無忌暗暗慶幸。
當然,真要是出了問題,他也可以完全把事情推脫給下人,自己是被矇蔽的。
這個套路,他又不是不懂。
不過,能夠不走這條路,最好就不走。
畢竟,如果那樣說了,就坐實了長孫家囤積居奇的事情,在陛下那裡……
“準備交付給人家?交付給誰?莫不成是左手交給右手?”
楊本滿覺得長孫無忌已經黔驢技窮了,連這樣的藉口都找得出來。
“哼,交付給誰,本來我是沒有義務跟你說的。不過,省得你再以爲我心虛,告訴你也無妨。”長孫無忌冷哼一聲,“這些貨,都是給觀獅山書院準備的,本來年前他們就要的,但是……你知道的,一時半刻,哪來的那麼多精鋼?”
長孫無忌這麼一說,很多人基本上就相信了。
雖然長孫家和楚王府似乎不大對付,但是觀獅山書院要採辦大量的精鋼,不找長孫家的作坊也不行。
再說了,世家勳貴之間,彼此有些齷蹉,有些爭吵,在很多人看來,也都是正常的。
這並不妨礙大家在需要的時候進行合作。
畢竟,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不過,對李寬比較瞭解的房玄齡和程咬金倒是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觀獅山書院年前就找長孫家採辦精鋼,但是到現在也沒有拿到貨。
以李寬的德性,會就這麼一聲不吭?
明擺着長孫家這是在掐他的脖子啊。
至於觀獅山書院是不是真的找人家買了精鋼,這個他們倒是不懷疑。
就如同很多人想的一樣,放眼長安城,要買大量精鋼,不找長孫家,找誰?
而據說觀獅山書院第一高樓格物大廈的建設過程中,就曾經大量的使用了鋼條,所以如今繼續採辦,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給觀獅山書院準備的?”
要說楊本滿對長安城中哪個勳貴了解的比較深,李寬絕對是能夠排上前幾名。
所以,長孫家跟楚王府不對付的事情,他自然是清楚的。
哪怕長孫無忌說的是真的,那麼連他都可以看出來長孫家是在故意給觀獅山書院的建設使絆子,楚王殿下會看不出來?
這麼一想,楊本滿就對長孫無忌的解釋多了幾分懷疑。
“沒錯,怎麼,你不信?”
到了這個地步,長孫無忌的氣勢反倒是回來了。
“哼!信不信不重要,既然趙國公你說是爲觀獅山書院準備的,那我就套用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的一句座右銘:事實勝於雄辯。”
到了這個地步,楊本滿雖然不甘心,但是一時半刻,還真是不知道怎麼繼續懟下去了。
即使要繼續彈劾,也得等自己再掌握進一步的消息,要不然,肯定不會有什麼結果。
見到楊本滿偃旗息鼓了,長孫無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看來,這段時間囤積的精鋼,都不能隨便放到市面上售賣了,要不然,楊本滿這個傢伙肯定會再來咬自己一口。
不過,如今的大唐,鐵料和精鋼,簡直就像是硬通貨,短時間不出售,倒也沒什麼。
長孫家家大業大,不會因爲這些貨而導致銀錢緊缺。
說不準,過段時間精鋼價格更高了,自己還能多掙一筆錢呢。
“陛下,這楊御史彈劾的事情,趙國公已經解釋清楚了。但是這鐵料和精鋼價格大幅上漲之事,卻是客觀存在,並且也確實已經給大唐帶來了一些影響。藉着這個機會,不如商討一下如何降低它們的價格。”
房玄齡作爲尚書左僕射,對於兵部、工部、戶部之間的齷蹉自然很清楚。
這件事,很難說是誰對誰錯。
甚至可以說,沒有誰是有錯的。
但是,之間作爲尚書省的老大,下面幾個部門在鬧騰,怎麼把這事給解決了,就是眼下必須考慮的問題了。
再說了,鐵料和精鋼的價格太過高昂,也着實不是個好事。
畢竟,農戶們的農具,很多都是需要用到鐵料的。
“房相說的是,陛下,當務之急,確實要議一議如何降低鐵料和精鋼價格了。“
溫彥博也站出來支持房玄齡的觀點。
整個早朝,只說了一句話的李世民,看到局面終於恢復正常了,也是鬆了一口氣。
看來,長孫家還是識大體的。
“其實,只要禁止使用精鋼用來製作房屋,觀獅山書院訂購的那些精鋼,就可以放到市面上來平抑價格,並且,今後可預測的需求少了,精鋼價格自然就不會繼續上漲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禮部尚書盧寬,也站出來提了這個建議。
不過,他心裡面打的是什麼主意,好多人都懂。
“瞎扯,那以後糧食價格上漲了,你是不是說不允許大家一天吃三頓,這樣需求就少啦?鹽價上漲了,是不是就不允許大家煮菜多放鹽啦?”
程咬金一直忍着沒說話,如今看到盧寬跳出來出餿主意,目標很明顯是衝着自己女婿去的,立馬就不樂意了。
論護短,程咬金敢說第二,就沒有幾個人敢說第一。
有理沒理,先跟你互噴一頓,一言不合,說不準就開幹了!
程咬金在朝堂上的一貫表現,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盧寬原本還想坑一把李寬,不過看到居然把程咬金給吸引出來了,立馬就一副我什麼都沒說的模樣。
我不跟你們這些粗魯武夫計較!
“一禁了之,不是辦法,這將士們使用的刀劍,也都是精鋼打造,難不成讓大家都不用刀劍?”
尉遲家跟程家和楚王府的關係都不一般,自然也要站出來聲援一下。
就連一直不怎麼在朝堂上出聲的李靖和秦瓊,也都表示不同意盧寬的意見。
“陛下,這鐵料價格的下跌,歸根結底,還是要加大生產。只要市面上出售的多了,價格自然就回落了,當務之急,應該是考慮怎麼增加鐵料的生產。”
戴胄作爲戶部尚書,對於貨物價格的變化,還是有一番自己的看法的。
“這個道理,大家自然是懂的。但是把鐵礦冶煉成鐵料,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呢?而把鐵料打造出精鋼,就更是費時費力的事情。短時間內,想要大幅度的提高產量,那是不現實的。”
長孫無忌看了一眼戴胄,一副不是我長孫家的作坊不支持增產,實在是無能爲力的模樣。
房玄齡:“戴尚書,我記得長安城城南有一座鐵礦山是屬於戶部的吧?”
“沒錯,着實如此。趙國公府上的管家和楚王府的人,好幾次都提出要收購這座礦山,但是我一直沒有同意。”
戴胄其實是有點要讓朝廷自己開採鐵礦,鍊鐵鍊鋼的想法,但是此事關係太大,背後涉及的利益太複雜,不敢貿然提出。
“楚王府也提出要購買這座鐵礦山?”
閻立德心中一動,覺得讓鐵料價格降下來的事情,說不準還真有成功的可能。
而御座之中的李世民,也是眉頭皺了皺,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沒錯,很多年前他們兩家就提出來了,而在上個月,楚王府的戶曹參軍許敬宗更是親自拜訪了老夫,爲的就是購買這鐵礦。”
戴胄覺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倒也不怕說出許敬宗曾經拜訪過自己的事情。
而長孫無忌聽到這裡,心中卻是不由得冷笑一聲。
呵呵!
這許敬宗,年前找自家買鋼條沒有得逞,莫非還想自己興建鍊鐵作坊?
莫非那個李寬還真以爲挖鐵礦就跟挖煤礦一樣,那麼好加工的嗎?
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啊!
有本事,觀獅山書院就別從自己購買一斤鋼條!
“戴尚書,要是楚王能夠讓鐵料和精鋼價格降下來,這戶部的鐵礦是不是就可以出售給他?”
程咬金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自信,聽說楚王府三番五次想要購買戶部的鐵礦山,心中就覺得自家女婿可能是有更好的鍊鐵方法。
這些年,楚王府出產的新奇物件實在是太多了,不斷的顛覆長安城勳貴的認知。
“程將軍,誰能讓長安城的鐵料和精鋼價格在三個月內迴歸到去年年初的水平,戶部這座鐵礦山,送給他又有何妨?”
長安城周圍雖然有鐵礦,但是並沒有那種特別巨大的礦藏。
戶部的也好,長孫家的也好,亦或是楚王府這幾年收購的礦藏,都是小礦山。
當然,這個年代對鋼鐵的需求,遠遠沒有後世那麼誇張,所以小礦山,倒也勉強夠用了。
而礦山不大,價值自然就不會特別高,雖然戶部這座礦山相對來說比較大,但也就那樣。
這纔是戴胄敢直接說出把鐵礦山送出去的話的原因。
真要是一座金山銀山,借他一百個膽子,也不敢這樣說啊。
真當李世民這個皇帝是好糊弄的呀?
“三個月?迴歸到去年年初水平?戴尚書,不是我說句喪氣的話,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長孫無忌雖然也看上了那座鐵礦山,但是卻覺得戴胄提出的條件,根本就沒有任何誠意。
在他看來,整個長安城,有能力讓鐵料和精鋼價格下跌的,只有長孫家。
而這戴胄明顯是想要給自己挖坑啊。
看着好像很捨得一樣的送出一座礦山,實際上卻是根本不可能拿到手。
到時候,長孫家要真是千辛萬苦的提高產量,把價格壓下去一些,但是達不到去年年初水平,那就白忙活一場了。
不僅礦山沒有拿到手,價格壓下去了,自己掙的錢財也變少了。
“去年年初的價格水平,跟幾年前相比,本來就上漲了不少。趙國公,我不覺得這個要求有多麼過分。”
戴胄看到長孫無忌那副鄙視的表情,臉色一黑的說道。
比家世,戴胄是比不過長孫無忌的。
但是,比資歷,自己絕對力壓長孫無忌。
雖然沒有明顯證據,但是要說最近一年的鐵料價格上漲,沒有長孫家在裡面推波助瀾,他是怎麼也不相信的。
如今居然還敢給自己鄙視的眼神……
“戴尚書居然認爲這個要求不過分,我也是無話可說的。”
長孫無忌一副提前甩鍋,到時候鐵料價格跌不下來不要再怪長孫家的意思。
“哼!長孫家的作坊做不到,並不代表其他人做不到。長安城裡,不管是哪家作坊,只要是能夠做到,戶部這座鐵礦山,就送給他了。”
戴胄的話說完,並沒有得到其他大臣的迴應。
“陛下,茲事體大,一時半刻不一定就有結論,微臣建議今天先跳過不提,明日再議。”
雖然討論如何降價是房玄齡提出來的,但是,如今的局面,顯然是沒有必要繼續討論下去了。
緩一緩,退朝後各自再想一想,明日再說,顯然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建議。
“那衆位卿家就回去再好好想一想,如何應對這副局面,明天早朝再議吧。”
李世民也不指望什麼事情都是一提出來就立馬有答案,這是不可能的。
跟後世一樣,大會上討論的東西,全部都是事情溝通過的,開會更多的是走一個流程。
大唐也不例外,但凡是有什麼重要的決議,特別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事情,往往都是李世民和朝中重臣事前商討過了的。
有了李世民這話,今天早朝的第一個議題就算是跳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