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

伴隨着呼嘯而來的西北風,長安城正式的進入了冬天模式。

不過,今年的冬天卻是一天也不冷清。

隔三差五的,就有從美洲、澳洲回來的船隊停靠在渭水碼頭,給大家帶來各種各樣的驚喜。

雖然暫時還沒有玉米跟地瓜的消息,但是辣椒和土豆這種已經被證實的東西,卻是被帶回來了不少。

更讓李寬和李諺開心不已的是大量的橡膠被帶回了長安城。

其中據說還有一批橡膠樹幼苗被留在了蒲羅中和崖州那邊,已經開始種植。

這爲蒸汽機的大規模生產,奠定了基礎。

“王爺,有了這幾萬斤的橡膠,我們未來一年的密封件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滿足,還可以敞開來展開各種試驗,到時候第二代的蒸汽機,肯定會更快的研究出來。”

觀獅山書院蒸汽機研究所,李諺很是激動的跟李寬在講述着研究所裡的安排。

自從明作鐵路正式開通之後,李諺就重新一門心思的紮在了研究所裡頭,想要製作出更好蒸汽機出來。

“嗯,這個橡膠的用途非常廣大,不僅是密封件製作最好的材料,也是一些減震的零件中可以檢討替代的東西。回頭可以在化學院下面專門成立一個橡膠研究所,開發更多的橡膠產品。”

李寬可是知道橡膠工業在後世是地位頗爲重要的一個工業分類。

不管是密封件還是輪胎,亦或是其他一些日常用品,都有許多地方是大量使用橡膠的。

甚至渣男居家旅行必備的套套,也是使用橡膠製作而成的。

“王爺,長安城中,現在找我們購買了蒸汽機使用授權的機構,已經有超過十家了,不用幾年時間,大唐的蒸汽機年產量肯定可以達到百臺,甚至是千臺。

到時候需要的橡膠密封件,肯定會多很多,對它的性能要求也會高很多,專門成立一個研究所,確實很有必要。

其實在我看來,不僅有必要成立一個橡膠研究所,還可以專門成立一個鑄造研究所、鍛造研究所,甚至是衝壓研究所,爲各種零件的生產提供幫助。”

蒸汽機研究所雖然是一個研發機構,但是現在也修建了屬於自己的蒸汽機作坊,用來大規模的開始生產蒸汽機。

這生產一兩臺蒸汽機跟生產幾十上百臺蒸汽機,肯定不是一個概念。

之前,很多東西都是依靠着匠人一個一個的製作出來的。

雖然作坊城不少的作坊都開始推出標註化的零件,但是在蒸汽機上面,卻是迴歸到了比較原始的狀態。

所有的零件都幾乎是純手動打造,成本高不說,生產效率還低。

現在李諺自然要考慮改變這一個局面。

“沒問題,到時候劉界你安排一下,組織教諭和學員成立相應的研究所。”

觀獅山書院現在想要擁有自己獨立研究所的教諭,可是有大把。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培養,也算是發掘了不少的人才,爲大唐的工業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現在蒸汽機的技術已經開始擴散開來,再過個幾年,大唐的工業革命可就真的要開始顯示出屬於自己的威力了。

到時候,純手工的作坊,肯定會經歷一波倒閉潮。

能夠適應變化的,肯定會變得更加強大。

故步自封的,可能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塵埃之中。

“沒問題,屬下立馬就去安排!”

一直跟在李寬身後沒有說話的劉界,這個時候自然是要站出來旗幟鮮明的表達自己的態度。

“聽說農學院現在把暖棚建設規模搞得很大,這蒸汽機研究所看完了,我們去農學院的研究所轉一轉吧。”

到觀獅山書院各個研究所裡視察,是李寬非常喜歡的一個活動。

隨手指點一下那些教諭,大唐在某方面的技術可能就會有一個新的突破。

“農學院的地盤是整個書院最大的,他們不僅在書院內部佔據了上百畝的地方,還在書院旁邊的渭水岸邊有上千畝的試驗田。

其中有一百多畝的試驗田,都是採用了玻璃製作的大棚,用來給農作物的育種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劉界沒有什麼創新能力,但是執行力很強,對於書院的情況也很瞭解,妥妥的一個大管家。

很快的,他就帶着李寬出現在了農學院的暖棚之中。

“楚王殿下,您怎麼過來啦?”

李寬剛剛進入到暖棚,迎面而來就看到了唐同人。

這位唐儉的三兒子,不好好的過自己官二代的生活,反倒是迷上了農業。

雖然現在已經被李世民提拔爲司農少卿,但是整天卻還是往觀獅山書院跑。

作爲觀獅山書院最早的一批學員,唐同人如今也算是農學院裡頭的資深教諭了,有自己的獨立研究項目。

不過,這兩年他的興趣慢慢的轉移到了新作物的培養方面,整個他負責的暖棚,種的都是稀奇古怪的植物,跟猛獸園那邊的合作比較多。

“聽說整個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新作物,都在這一塊大棚裡頭,本王自然要過來湊湊熱鬧,看看你都培養出了什麼新作物。”

李寬跟唐同人算是比較熟悉了,說起話來也很是隨意。

“那您可是來對了,我們這幾年培養的新式菘菜,一顆就有七八斤,絕對跟外面售賣的菘菜不同。”

作爲冬天百姓們餐桌上最經典的菜餚,菘菜是長安城百姓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蔬菜。

特別是從楚王府中流傳出了菘菜的窖藏方法,哪怕是不使用暖棚種植,大家也能在冬天吃到一些新鮮蔬菜了。

“七八斤一顆?那倒是真的不錯,已經基本達到我的理想狀態了。”

李寬當年可是親自主導了菘菜的培育,自然對它的變化很是熟悉。

不管是曬制菜乾,還是製作醃菜,亦或是窖藏起來冬天吃。

長安城百姓已經把菘菜給玩出花來了。

今年辣椒大規模的種植之後,楚王府的廚娘甚至開始製作辣菘菜,如今已經是海底撈裡面最受歡迎的一個小菜了。

“您看!這個,這個,還有那一片,都是我們正在培育的幾種菘菜。明年開始就可以提供一批種子給到農戶種植,到時候大家都種上新式的菘菜之後,產量至少可以增加三四成,讓菘菜成爲真正的家家戶戶都能夠吃得起的蔬菜。”

唐同人是真的喜歡農業,要不然也不會一頭鑽到這個領域之中。

要知道,研究農業的,哪怕是你有自己獨立的研究所,哪怕是你已經是這個行業的翹楚,它的工作環境,也註定是比較惡劣的。

親自下地,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一天到晚在田地裡面記錄數據,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變化,這也算是日常工作了。

好在觀獅山書院對於農學院頗爲重視,在各種經費和補貼方面,會向農學院的教諭和學員傾斜,要不然這幾年農學院的學員數量肯定要大幅下滑。

“很不錯,這些菘菜比我想象的長的還要好!”

恍惚之間,李寬感到自己好像回到了後世。

這一排排的菘菜,跟十幾年前長安城中的菘菜相比,完全就是兩個東西了。

反倒是跟後世的長得幾乎一樣了。

“前面我們還試種了各種各樣從胡人那裡買回來種子,如今正在確認哪些東西是可以食用,哪些東西是可以用作觀賞使用,哪些東西是可以入藥,您要不要去那邊參觀一下?”

觀獅山書院農學院不僅研究糧食作物和蔬菜,也在跟醫學院合作研究各種藥材的大規模種植,還面向市場推出了一些花卉盆栽,也算是慢慢的有了一些商業氣息。

“走,去看看!”

聽唐同人這麼一說,李寬立馬就提起了興趣。

當年,從各個胡人那裡高價收購種子,可是他李寬的最愛。

如今這個任務落到了農學院的頭上,他也想過去看看有沒有驚喜。

“這是從一名羌人那裡買回來的種子,種出來的花非常鮮豔;這是一名西域胡商那邊買回來的種子,似乎牛羊很喜歡吃這種草。

旁邊這一小片是從南詔國的商人那裡買回來的種子,據說這東西在南詔國的一些巫醫那裡是重要的藥材,我們還在跟醫學院一起研究它的用處。

還有這些是倭國人主動送給我們的種子,說是一種獨特的百合,不僅顏色跟我們大唐的有所不同,還能散發出比較濃郁的香氣。”

唐同人一種一種的給李寬介紹着暖棚裡面的作物情況。

很顯然,他是真的沉下心來好好的搞研究了,要不然這些東西他不可能那麼的熟悉。

“咦,這花是從哪裡來的?”

很快的,李寬跟着唐同人進入到了另外一個暖棚之中,放眼望去,卻是一片黃色的海洋。

“楚王殿下,這些長得跟黃色菊花有點相似,但是花朵要大很多倍的東西,是從一名海員那裡買回來的種子。

據說這個海員是今年最早一批從南美洲回來的呢,當時人家還訛了我好幾十貫錢,才願意把種子賣給我呢。”

唐同人顯然對這個東西印象深刻。

雖然觀獅山書院發出了懸賞,所有從海外帶回來新奇作物的人員,都有希望獲得豐厚的賞賜。

但是,並不是你隨便找點花花草草,然後就說這是海外找回來的,就立馬可以拿到賞賜。

像是眼前這個東西,在唐同人看來其實就是比較特殊的菊花,當初自然是不願意出天價去購買。

而那名海員也是隨手在南美洲的路邊採摘了一些種子,只是順手而爲,所以也沒有寄予太多的期待。

“什麼菊花,這是向日葵!”

“向日葵?這個名字起得還真是貼切。這東西從發芽到花盤盛開之前的這一段時間,還真的是是向日的。

它的葉子和花盤在白天追隨太陽從東轉向西,等到太陽下山之後,花朵又慢慢往回擺。等到下半夜的時候,又開始轉向了東邊,等待着太陽的升起呢。”

唐同人這話,讓李寬非常堅信眼前的就是向日葵。

前世的時候,雖然經常嗑瓜子,但是親自見到向日葵的次數,其實不算多。

但是得益於梵高的名作,向日葵的模樣實在是太容易記住了。

如果唐同人種的這些向日葵還沒有開花,那麼李寬還真是認不出來,指不定就真的錯過了。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這個向日葵,不管是當成是花卉種植,還是當成一種全新的經濟作物來種植,都是很有意義的。你可以把它作爲今後的重點推廣作物,擴大它的種植規模。”

向日葵可是個好東西。

它的種子其實就是大家平常經常吃的葵花籽。

不管是看歌劇的時候,還是打麻將的時候,嗑瓜子可是很適合的一個互動。

一幫人喝酒聊天的時候,它也是非常好的一種東西。

“這向日葵雖然長得漂亮,但是大規模種植的話,願意買的人應該不是很多吧?”

唐同人顯然還沒有充分的意識到向日葵的用處。

“觀賞作用只是向日葵最微不足道的一個作用。這東西的種子,放在鍋裡抄一下,味道很不錯。最關鍵是它是非常適合的油料植物。”

“油料植物?”

唐同人眼前一亮。

自從炒菜得到一定範圍的普及之後,大唐勳貴百姓對油料的需求是急劇上升。

雖然鯨油、棉籽油、豬油都是大家畢竟常見的油料,但是普通百姓家中還是很少能夠用得起油料。

如果向日葵真的是非常適合的油料植物,那個意義可就不一樣了。

“我聽說這個向日葵適宜種植在丘陵和含沙量較高的貧脊土地、乾旱土地等自然條件較差的地區,不僅不佔用良田,出油率還非常的高。

到時候完全可以在西北地區大規模的推廣,給那裡的百姓增加一種更掙錢的作物,也能吸引更多的百姓向西北移民。”

不管是什麼時候,李寬都喜歡鼓勵中原地區的唐人向四方移民。

去遼東道也好,去鎮北道也好,去青海道和隴右道也好。

反正只要能夠往四周去,李寬都是大力支持的。

“等這個種子熟了,我再確認一下。然後在暖棚之中再培養一兩季,爲明年大規模的種植提供更多的種子。”

唐同人臉上儘可能裝出一副淡定的模樣,但是心中的喜悅卻是怎麼都掩飾不住。

雖然這個發現比不上土豆,但是絕對可以讓他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這可是比什麼讚賞和獎勵都來的更有吸引力啊。

他唐同人放棄養尊處優的生活,一門心思研究農作物。

除了本身對農作物的熱愛之外,最重要的不就是想要青史留名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