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

昨天請過紙人店那邊的街坊鄰居,結果那邊的街坊鄰居擔心他們做的營生太晦氣,不想過來討人厭。乾脆託柱子把禮金帶來,人卻一個都沒來。韓秀峰還想着等會兒過去送點喜糖,沒想到潘二有更好的主意,一口同意道:“還是潘兄想的周全,就這麼定。”

回家擺酒席,柱子最高興,立馬起身道:“四哥,要不我先回去找四娘她們幫着張羅。酒有菜沒有,全得上街去買,鍋碗瓢勺和桌椅板凳也得趕緊去借。”

“吃完捎午再回去唄。”

“不吃了,我怕趕不上。”

“行,你先回去,我們吃完捎午就過去。”

目送走柱子,潘二又說起正事:“四哥,我打聽過,翻秦嶺走陝西去京城,這一路不好走,我們行李又多,想想還是走水路好。”

“我也是這麼想的。”韓秀峰下意識看了看東廂房,摸着下巴道:“要不這樣,吃完捎午我和琴兒回柱子家,你先去神仙坊送銀票,然後再跑一趟朝天門碼頭,去找姜六,請他幫我們僱條快船,把我們送到宜昌。他跟那些個船家熟,也曉得哪些船工靠譜,比我們自給兒去好談。”

“好的,我吃完捎午就去。”潘二一口應承下來,想想又不解地問:“四哥,爲啥只到宜昌,直接讓船家把我們送到京城多好?”

一聽就曉得他沒出過遠門,韓秀峰剝着花生解釋道:“我們這邊全是川船,那些船家無論送人還是運貨往東只到宜昌,再往東他們就不願意走了。一是不曉得水情,二來再往東回頭時載不到人也拉不到貨。不光我們,就滇銅運到宜昌一樣得換船。”

………

街坊鄰居們沒想到韓四“飛黃騰達”了還念着他們,還帶着新媳婦回來擺酒,能幫上忙的全來幫忙,幫不上忙插不上手的奔走相告,逢人便誇韓四重情重義,爲人耿直敞亮。

要請的街坊鄰居很多,紙人店卻很小。屋裡擺不下,只能把借來的七張八仙桌擺在外面。

琴兒從沒來過這陰森恐怖的地方,有些害怕,可呆在外面就要跟剛纔一樣被街坊鄰里們圍觀,覺得怪不好意思的,只能硬着頭皮走進紙人店,上樓躲在韓秀峰住了多年的閣樓裡,把窗戶推開一道縫往下面偷看。

韓秀峰要跟街坊鄰居們打招呼,實在顧不上她。

好在關嬸來得及時,上樓陪她說話。

二人說着韓秀峰剛進城時的趣事,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天色已暗。

關嬸肚子有些餓,正打算下去拿點東西上來吃,巷口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她推開窗戶一看,不禁笑道:“琴兒,柱子他娘回來了!”

都說醜媳婦怕見公婆,其實俊俏的媳婦一樣怕見公婆。想到柱子娘從走馬回來了,公公婆婆也應該會來,琴兒有些緊張,湊到窗邊問:“在哪兒?”

“前頭那個笑的合不攏嘴的就是……”關嬸越看越不對勁,驚呼道:“咦!咋沒見四娃子他爹他娘,柱子娘後頭那丫頭是誰,從來沒見過!琴兒,你認得不?”

琴兒探頭一看,只見一個頭梳髮髻,身穿布衣,低頭含羞的鄉下姑娘,拎着一隻花布包裹羞答答地跟在一個婦人後面,還有個三十五六歲的鄉下漢子,挑着兩個籮兜邊跟着走邊東張西望,光顧着看熱鬧不看腳下差點絆倒,幸虧來吃喜酒的街坊多,被一個手疾眼快的街坊給扶住了。

“我也不認得。”

“我曉得是誰了!”關嬸看着柱子娘那眉飛色舞的樣,禁不住笑道:“就曉得她不會白走一趟,沒想到她這麼精明,竟把沒過門的兒媳婦給拐回來了。”

“嬸,你到底說啥?”琴兒好奇地問。

“一定不會錯,那丫頭是韓玉財的三閨女幺妹兒,就是你家四娃子的堂妹。韓玉財死了,韓家的事你家四娃子說了算,就做主把幺妹兒許給了柱子。只是今天這事柱子娘做的太荒唐,就這麼把幺妹兒領回來也不怕人家笑話。”

琴兒心想原來是韓四的堂妹,是她嫁到韓家以來見到的第一個真正的韓家人,不禁多看了幾眼。

果不其然,柱子快笑開花了,一邊罵那些個調侃他的街坊鄰居,一邊忙不迭把他娘和那個村姑領進紙人店。韓秀峰則一臉驚詫,把剛放下籮兜的那漢子拉到一邊,不曉得在問些啥。

“娘,幺妹兒,新娘子在樓上,關嬸也在。”

“好好好,我上去瞧瞧。”

關嬸從來沒見過如此好笑的事,走到門口看着正往樓上爬的柱子娘問:“嫂子,你這是鬧的哪一齣?別急着上來,先把話說清楚,今天到底是四娃子擺酒,還是你家擺酒?”

“一樣一樣,四娃子是我看着長大的,跟我自給兒的娃一樣,他擺酒跟我家擺酒沒啥兩樣。”柱子娘咧嘴一笑,又回頭道:“幺妹兒,趕緊叫人,這就是你關嬸。”

幺妹兒頭一次進城,而且來的是婆家,既緊張又害羞,遲疑了半天才怯生生地說:“關嬸。”

“幺妹兒是吧,以前總聽你爹提起你,今兒是頭一次見,來來來,趕緊上來,先見見你嫂子。”關嬸一看就曉得幺妹兒膽小,跑過去摟着幺妹兒胳膊,熱情無比地把幺妹兒拉進閣樓。

見着琴兒,柱子娘格外高興,竟翻箱倒櫃找出兩個玉鐲,一個給琴兒,一個硬塞給幺妹兒,搞得倆人怪不好意思的。面對貌若天仙的琴兒,幺妹兒既緊張又有些自慚形穢,站在一邊不敢吱聲。

“幺妹兒,別怕,坐娘邊上。”相比琴兒,柱子娘更疼她的兒媳婦,把幺妹兒拉坐到她身邊,興高采烈地說:“琴兒,四娃子他叔不是剛走麼,幺妹兒要在家守孝,本來是不會出門的。聽捎信的人說你們要成親,可她家就她和她娘兩個人,總得來一個,她就這麼被我給拉來了。”

“是嗎,這一路好不好走,你們累不累?”

嫂子問話,不回不好,幺妹兒偷看了一眼柱子娘,用蚊子般地聲音說:“好走,不累。”

“我說幺妹兒咋這麼就來了呢,既然來了就多住幾天。”關嬸接過話茬,轉身問:“嫂子,四娃子他爹他娘咋沒來?”

這事得解釋清楚,柱子娘拉住琴兒的手,苦着臉道:“琴兒,你聽我說,你們成親這麼大事,四娃子他爹他娘照理說應該來。可他們老實巴交,從來沒進過城,這些年一直在家種地。聽說你爹在府衙當差,他們有些怕,既怕你爹也怕給四娃子丟臉。”

確認公公婆婆沒來,琴兒不僅沒不高興反而松下口氣,連忙道:“這有啥好怕的。”

“鄉下人都這樣,”柱子娘拍拍她的手,接着道:“不過韓大來了,就是四娃子的大哥。他們曉得你們成親,也曉得四娃子馬上要去京城,家裡又沒啥好送的,就挑了兩籮兜海椒(辣椒),全是剛曬乾的,夠你們吃一陣了。”

兒子成親老子就給這點東西,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關嬸怕琴兒不高興,急忙道:“菜當三分糧,海椒當衣裳!海椒可是好東西,尤其走馬崗的海椒,四娃子以前給我家帶過,用它炒菜又辣又香!”

琴兒早曉得韓家窮的要啥沒啥,怎會把這放在心上,正準備附和幾句,柱子娘突然道:“琴兒,聽說你爹給你們在城裡置了個家?”

“嗯,離我家不遠。”琴兒點點頭。

柱子娘回來的路上就琢磨這事,回頭看看幺妹兒,再看看關嬸,又拉着琴兒的手道:“這份嫁妝可不得了,四娃子能娶到你真是他八輩子修來的福分。只是剛成親他就要去京城,這一去也不曉得啥時才能回來,把你一個人扔家這也不是事!”

關嬸心想她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正不曉得該咋勸琴兒,柱子娘像突然想起啥似的,竟又笑道:“琴兒,其實這事也好辦。”

“啥好辦?”琴兒不解地問。

“你們不是有自給兒的屋麼,乾脆讓幺妹兒別回去了,就留在城裡,搬過去給你作伴兒!四娃子去京城,你一個人在家難免有人亂嚼舌頭,時間一久沒事也會被那些個愛搬弄是非的嚼出點事。有幺妹兒去陪你,你們姑嫂住一起就不一樣了,誰敢亂嚼舌頭,誰敢說閒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