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求存(三)

清軍巴牙喇營千騎出動,將近東門水閘門時,側翼周遇吉早率馬軍截擊而來。巴牙喇纛章京鰲拜巴圖魯見勢,不再向前,反而稍稍後退。周遇吉帶兵如猛虎下山,豈容他走,擴開馬軍,分數列衝擊,本人更是一騎絕塵,躍馬最前。

鰲拜巴圖魯早有預謀,白甲巴牙喇邊退邊射箭,不斷勾引,同時分成兩路。眼見明軍追擊近在咫尺,卻從兩路正中殺出上千手執長槍的清軍披甲步軍,正面迎擊明軍。

清軍步軍原地列陣,分數排。前幾排長槍較長,超過一丈,槍頭爲中間起脊的圭首狀,槍柄的頂端豎裝有鐵刃,下部綴有兩顆帶有黑氂的木珠。這樣制式的長槍來源清軍早前山地攻堅部隊,柄上帶有側刃是爲了防止敵兵用手奪槍,而槍柄綴上的木珠則是爲了預防激戰中槍柄刺入過深,方便拔槍。後幾排兵亦持長槍,形制稍短,稱爲虎槍,便於中近距離作戰,頂端繫有兩段一寸長的鹿角,也是爲了防止突刺太深。

槍陣豎立,槍刃反射出的寒光在雨中顯得極是冷冷森森。周遇吉所部馬軍同樣訓練有素,隨機應變,幾聲竹哨響,從周遇吉開始,各自勒馬兜轉,準備返回緩坡,尋找更好的衝鋒時機。但清軍顯然不打算給予周遇吉從容離去的機會,但聽陣中號起,數排清軍長槍手拉開行伍間距,隨即從空隙中穿出上千名輕甲短梢弓手,仍在行走之際便開始拉弓勁射。令旗一指,箭矢密密齊發,如有引導,全往最前列的周遇吉一人而去。周遇吉猝不及防,當即連人帶馬被射翻在地。

八旗軍早年作戰,似努爾哈赤、代善等早期主力將帥經常披堅執銳衝在第一線。努爾哈赤數次在戰陣上遭遇險情,尤其在萬曆十二年甕郭洛城攻城戰中,他頭、頸皆中箭,幾乎當場斃命。事後心有餘悸,告誡子孫切莫在亂陣上隨意衝鋒。然而帶頭衝鋒陷陣是八旗權貴刻在骨子裡的傳統,哪怕是下達了軍法,亦難以更改。後來無論黃臺吉、多爾袞等當權者以及親王、貝勒,身先士卒幾成慣例,僕從亦樂得隨主子上陣殺敵爭取功勞,從無退縮。

雖說如此,但吸取了經驗教訓的八旗軍反過來用斬首行動擊破敵軍屢試不爽。只看薩爾滸之戰,曾經鎮守陝西與蒙古部落作戰百餘次的猛將杜鬆在吉林崖戰場被八旗軍於火光中認出,八旗軍遂萬箭爭射,將其陣殺。劉綎亦陷重圍,爲八旗神射手射傷,後又有八旗勇士圍攻,以大刀圍砍,削去其半邊面頰,劉綎猶左右衝突,最後力竭身亡。八旗軍嘗得甜頭,往後習慣在面敵五步能突然彎弓勁射,專攻敵人面部與肋部,以求最大效率的殺傷,此前在柴溝堡外陣亡的閔一麒即受此害。

當下周遇吉雖遭到齊射,戰馬斃命,但賴得甲厚,且面部沒有創傷,故而只受了點皮肉傷,無礙性命。他從箭雨中站起,周身如披蝟毛,後續明軍馬軍急忙上來搶救。清軍趁機將槍陣前壓,弓手亦飛射連連,明軍馬軍多有死傷,但憑精良的盔甲硬扛而已。

周遇吉連跑帶蹦,剛騎上戰馬,清軍槍陣兩翼,鰲拜巴圖魯千騎重新返身包抄殺來,明軍馬軍遭到數層圍攻,抵擋不住。幾聲金鉦急響,周遇吉帶領馬軍匆忙後撤,清軍一路追襲,明軍死傷枕藉,遺屍數百。

鰲拜巴圖魯帶兵殺至東城水閘門下,自率巴牙喇兵在後排壓陣,既爲後備,也防備潰散的明軍馬軍捲土重來,清軍步軍則開始全力以赴挖掘閘門,千方百計放盡壕溝中的水。

守城明軍的主力都佈置在正門,東閘門防禦偏弱,城上守軍雖銃炮射擊不絕,但並不能給清軍挖掘閘門的進度造成阻礙。過不多時,城門外正面戰場金鼓擂動,清軍長吼氣勢喧天,竟是三道壕溝裡的兩道已被填平。

“再讓東閘門繼續放水,最後的壕溝也保不住!”韓袞一拳砸在城垛上。眼下城外明軍賴以爲掩護的只剩兩道壕溝,張先壁與呂越的馬步軍正佈陣在這兩道壕溝中間。清軍的執行力與耐戰力大大超乎了韓袞的預估,哪怕正面趙營火炮將地皮都掀去了幾層,清軍仍然躍躍欲試,頑強前進,似乎永不潰敗。

指揮城門守軍的白旺對韓袞道:“東閘門水放得太快,張、呂兩部面前的壕溝定然免不了被填平,只能以陣型阻攔。貼近城門最內側的壕溝還有機會保住。”

韓袞即刻下令道:“調馬光春部,與周遇吉部合力奪回東閘門!”馬光春部此前一直在城門正面清軍本陣外圍遊弋,尋找戰機,但清軍防範極嚴密,根本無懈可擊。

軍令傳下去後,城門正面戰場,因着東閘門放水的緣故,左、中、右三路填壕清軍將外圍三道壕溝盡數填平。正黃旗、鑲紅旗兩陣鐵頂朱髦軍旗招搖,前後清軍涌動重整,會聚成前、中、後三部隊列,開始對張先壁與呂越兩部發動進攻。

“繼續發炮!”

白旺在城頭來來回回不知奔跑了多少趟,守在城門外的這支明軍是城門最後的庇護,他手下千人沒有出城戰鬥,爲的就是利用城頭的乾燥與高度,利用鳥銃、紅夷大炮等火器,爲城外明軍提供火力支援。

當其時,喊殺盈野,清軍健銳步軍各持順刀、短斧搶先殺進明軍陣內,後續清軍持鐮刀、短矛、鉤鞭等中長兵器接踵而至,最後還有手握鐵鐓朱漆朱氂虎牙槍的長槍手見隙衝鋒,並配合短兵清軍利用槍側長一寸七分的倒鉤,拖拽明軍,以攪亂陣型。

韓袞全神貫注觀察着四面開戰的城郊,心跳猛烈。棋逢對手,勝負難言。

大同府城東南九十里,許家莊堡。

姜瓖麾下兵馬數萬,分別駐紮在大同府各處。其主力三萬人則以府城至許家莊堡一帶爲核心設營駐防。侯大貴兵發宣府後,他爲利於應變,也將本營從府城挪到了更靠近宣府的許家莊堡外營地。

許家莊堡地勢平曠,戰馬奔馳原野,難望邊際。楊招鳳帶着五十騎策馬飛馳,前方圍繞堡城建立的連綿軍營已經隱隱可見。天隨平野闊,目的地在即,他擡頭看天,天色朦朧,才及拂曉。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來到轅門前,守門兵士挺槍阻攔。

楊招鳳將腰牌扔給他,朗聲道:“奉大明宜君伯軍令,尋姜將軍說話。”

“這個時辰,姜將軍未起,可先去別帳等候。”守門兵士看腰牌形制,知楊招鳳身份不假,交還腰牌後如是說道,“貴部的數十健兒,也不得進去,此乃軍令。”

“好。”楊招鳳點點頭,朝後邊招招手,身後五十騎嘩啦啦同時下馬,在營外等候。

有軍官引楊招鳳入營,楊招鳳牽馬跟隨,路上問那軍官道:“姜將軍何在?”

“你看最爲高聳的銀邊大纛,便是姜將軍中軍大帳所在。”那軍官不疑有他,如實回答,“按習慣,姜將軍還得休息一個多時辰,還望兄弟稍等。”

楊招鳳點點頭,忽而翻身上馬道:“軍事緊急,等不了那麼長時間了。”說罷,也不等那軍官說話,一夾馬腹,瞬間如離弦箭也似折向銀邊大纛方位狂奔。

戰馬在層疊錯落的營帳內奔馳,身後追喊聲漸漸大作,楊招鳳獨騎在前,無數兵士從四面八方奔出追趕攔截。

“攔住他!”

不遠處幾名兵士在營帳間扯起絆馬索,楊招鳳覷得親切,提前緊身猛提轡頭。只聽長嘶一起,戰馬如通人性,高高飛躍絆馬索,矯健勝似游龍。

有兵士要拿弓弩射擊,但被氣喘吁吁趕來的軍官阻止,道:“是自家人,不守規矩,拿下便了,不要傷了性命。”姜瓖雖未受弘光朝廷正式冊封,但早樹明旗、自認明臣,所部兵馬故此皆認爲自己就是明軍。

然而,隨着楊招鳳越加接近中軍處的銀邊大纛,兵士們迅速警覺起來。

“這小子圖謀不軌!”

“速速截住他!”

“無論生死,別讓他衝犯大帳!”

楊招鳳心無旁騖,耳邊風聲如嘯、細雨如刀,在伏鞍疾馳中往後一看,但見蒼藍天際之下、無數營帳之間,已有成千上萬的兵馬從各個角落會聚呼喊着追擊自己,彷彿洪水涌動,大浪逐人,不止不休。

轉過兩個崗哨,幾步外有鹿角拒馬布列,它們後頭,便是高高聳立的銀邊大纛以及姜瓖的中軍大帳。

守帳親兵一擁而上,來牽繮繩,楊招鳳大吼道:“我乃朝廷使者,誰敢攔我!”

親兵聞聽,皆是一愣,楊招鳳由是抖擻着爭奪他們的圍困,從人羣中硬生生撞出條縫。

“好馬兒,再幫我這一次!”

楊招鳳置背後震耳欲聾的喊殺如若無物,暗暗撫摸着戰馬的鬃毛默唸。咫尺便是中軍大帳,但見戰馬四蹄騰動,義無反顧地迎向尖銳的鹿角,在一瞬間猛然縱躍,高飛丈餘,直衝中軍大帳。

帳門外的親兵遮攔不住,倉皇往兩側撲避,楊招鳳單騎入帳,帳內婢女奴僕驚叫四走。楊招鳳馬蹄不停,不顧撞翻屏風、踩亂燭椅,繞到大帳內側。定睛瞧去,牀榻上姜瓖僅單衣蔽體,正忙不迭鑽出被窩。

楊招鳳翻身下馬,由着戰馬自己跑開,箭步上前,揪住姜瓖,厲聲質問道:“姜瓖!你要做忠臣還是做奸臣?”

姜瓖駭然無狀,口不能答,楊招鳳拔刀在手,再道:“奉大明宜君伯軍令,調姜瓖兵馬北上擊虜,如若不然,當場清除國賊!”

正在此時,營中兵士蜂擁而至,將寬闊的中軍大帳內外愣是擠得瓷瓷實實。領頭姜瓖大將王進朝與牛光天見此情景,呼道:“爾乃何人,敢闖營劫帥!”說着一揮手,當即從後列趕上來七八名強弩手,對準楊招鳳。

至此千鈞一髮時刻,驚魂未定的姜瓖突然身子一懈,向後一倒。楊招鳳以爲他想跑,欺身貼近,王進朝舉起發號的手亦幾乎同時墜下。可是,卻聽姜瓖有氣無力着長嘆一聲,緩緩說道:“把刀劍收了吧,都是自己人。”言罷,一臉懊喪,搖頭連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