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

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

有鄭平特別製作的雙邊馬鐙和鞍環,諸葛亮勉強能獨自長途策馬了。

將要抵達涿縣城池時,諸葛亮小心謹慎的將右邊的馬鐙給藏了起來,又以行囊遮住了鞍環。

“阿亮啊,其實這鞍環和右邊的馬鐙是不用遮掩的,你越是遮掩,旁人就越覺得有古怪。”

“啊?兄長你怎麼不早說,我都遮掩一路了。”

“兵法有言: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我以爲你能理解的。”

“可有了雙邊馬鐙和鞍環,連我都能長途策馬,的確是騎兵神器啊,不應該保密嗎?”

看着思維已經被帶偏了的諸葛亮,鄭玄搖扇輕笑:“阿亮啊,對於一個自幼學習騎術的人而言,騎馬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練習了無數遍的。”

“常年累月的練習,身體早就形成了本能反應,可這戰馬忽然多了鞍環和雙邊馬鐙,這以前學習的騎術,就得去改變。”

“但身體本能還有思維慣性哪有那麼容易就改變?”

“即便有騎士覺得這鞍環和雙邊馬鐙不錯,也會令其餘騎士鄙視亦或者懼怕,越是騎術精湛的騎士,就越是鄙夷和懼怕,這就叫人心!”

“所以伱遮遮掩掩的也沒什麼用,大部分人只會看你如傻子。”

諸葛亮下意識的撓了撓腦袋:“兄長,我總感覺你在誆我,你這幾句話有幾句是真的?”

鄭平哈哈一笑:“假亦真時真亦假,幾句真幾句假,得你自己來判斷啊。進城吧!”

有青州別駕的印綬表明身份,涿城的城門衛並未多加阻難,只是派遣了一個衛卒引路鄭平和諸葛亮前往州牧府。

而在州牧府中,劉虞正在跟衆人商議。

“鄴城遣人送信,要告公孫瓚假託討董之名攻伐鄴城,讓老夫秉公處理約束公孫瓚,不要再去冀州劫掠士民百姓了。”劉虞緊蹙眉頭,在提到公孫瓚三個字時多了三分厭惡。

從事魏攸聞言,連忙出列諫道:“據元皓先生斷言,公孫瓚南下鄴城是受袁紹故意誆騙。如今袁紹反告公孫瓚,定然是想禍水東引,讓使君跟公孫瓚反目。”

“大司馬切勿聽信袁紹讒言啊!”

從事程緒也道:“使君,公孫瓚雖然舉兵南下,但並未犯下大錯。反倒是袁紹竊奪冀州,又挑起使君跟公孫瓚之間的爭端欲亂幽州,其心可誅!”

劉虞有些不愉:“雖然公孫瓚攻伐鄴城未遂,但有攻伐之心就足以論罪!倘若不秉公處理,如何能讓幽州的法度嚴明?倘若人人都視法度如無物,又如何能讓士民百姓信服?”

“若不嚴懲公孫瓚,諸郡國皆可追逐私利而擅自攻伐,豈不是視州牧府的政令如同兒戲?”

魏攸和程緒焦急不已。

劉虞有節制公孫瓚的權力,公孫瓚不告劉虞擅自攻伐鄴城,真要論罪那就是殺頭的大罪。

可公孫瓚擁兵自重,又豈會坐以待斃?

秉公處理,那就是在逼公孫瓚反啊!

“使君,何不請元皓先生商議?”從事齊周建言道。

劉虞跟公孫瓚之間的矛盾,這州牧府的從事都很清楚。

尤其是公孫瓚擅自截殺烏桓部落的使者、想要破壞劉虞的懷柔之策後,劉虞對公孫瓚就更是厭惡了。

衆從事只能時常勸諫,難以改變劉虞對公孫瓚的態度。

劉虞搖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元皓是幽州的客人,答與不答,都會得罪於人。”

倘若召來田豐商議。

田豐同意秉公處理就是罪公孫瓚,不同意秉公處理就是得罪劉虞,不論田豐如何回答,都會得罪公孫瓚和劉虞其中一人。

劉虞不想讓田豐無辜牽涉到自己跟公孫瓚的矛盾之中,因此拒絕了齊周的提議。

衆從事頓時沒了計較。

就在此時,門外散吏來報:“使君,青州鄭別駕求見!”

劉虞頓時驚疑:“青州?難道也是因爲公孫瓚而來的嗎?”

從事鮮于輔見劉虞遲疑,出言諫道:“青州別駕親自到訪,定有大事商議,使君不如召之一問。”

劉虞點頭,讓散吏召鄭平入內。

不多時。

鄭平和諸葛亮聯袂而來。

“下官青州別駕從事鄭平,見過大司馬!”鄭平執扇一禮,諸葛亮亦是緊隨作揖。

劉虞仔細打量鄭平,只見其雙目炯炯、氣度泰然,羽扇輕搖、瀟灑愜意,不由讚道:“久聞康成公之子,雅量高致,英雋異才,今日一見,更顯風流啊!”

鄭平敬道:“我曾出遊諸州郡,但見帝室王公之胄,大多生長脂腴,不知稼穡。能厲行飭身,卓然不羣者,少有耳聞。”

“然,大司馬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夙夜憂勤,志存王室,至使董卓畏服,羣策見推,卻尊號而不受,奉章表以自通。”

“漢室衰頹,人懷異心,大司馬不失忠節,可稱漢家賢宗子!”

劉虞哈哈大笑:“鄭別駕過譽了!老夫受先帝皇命鎮守北陲,只恨才智有限,無時無刻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辜負了先帝的期待。略有薄名,皆是衆人擡舉!”

對鄭平的稱讚,劉虞很是受用。

尤其是“卻尊號而不受,奉章表以自通”“不失忠節,可稱漢家賢宗子”,更是讓劉虞心情愉悅。

對於劉虞而言,最怕的就是被誤會有稱帝之心。

天子尚在,漢統未斷,諸侯王豈能丟掉忠義節行,妄自稱帝?

“鄭別駕此番來幽州,所爲何事?”劉虞捋髯問道。

鄭平掃了一眼衆從事,然後奉上了公孫瓚的書信:“有奮武將軍檢舉僞冀州牧袁紹竊奪鄴城、阻撓幽州討董兵馬南下的書信一封,還請大司馬觀閱。”

劉虞愕然。

魏攸、程緒、齊周、鮮于輔等幽州文武從事亦是面面相覷。

公孫瓚竟然會反告袁紹?

還是由青州別駕鄭平來代爲報送的?

諸葛亮靜靜的立在鄭平身後,小眼睛有些興奮。

在右北平的時候,諸葛亮被支開去馬場挑選千里駒,因此沒能見識到鄭平遊說公孫瓚的辯術,這讓諸葛亮頗爲遺憾。

而這一次,諸葛亮並未被支開。

掃了一眼劉虞和衆從事的表情,諸葛亮心中期待不已。

良久。

劉虞放下公孫瓚的書信,眼神複雜的看向鄭平:“鄭別駕,你認爲公孫瓚真的只是南下討伐董卓、而沒有其他的意圖嗎?”

鄭平執扇一禮,問道:“大司馬可有公孫將軍其他意圖的證據?亦或者說,袁紹是否有公孫瓚攻伐鄴城的證據?”

劉虞目光驚詫:“鄭別駕既然知道這個中原委,爲何還要替公孫瓚送信?”

鄭平執扇輕笑:“大司馬,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在下想問一句,大司馬可有勤王之心?”

劉虞肅容道:“天子受難,老夫無時無刻不忘勤王之心,但苦於沒有天子詔令,故而一直遲遲未能派兵勤王。前陣子吾兒來信,他已經得到天子詔令,留住魯陽”。

“老夫已下令讓鮮于幹率三千幽州騎兵南下魯陽,跟袁術匯合了。”

鄭平故作嘆氣:“大司馬這三千騎兵,怕是回不來了。可憐鮮于干將軍有忠勇報國之心,卻也只能壯志未酬身先死啊。”

劉虞大驚失色:“鄭別駕何出此言?”

鮮于輔和鮮于銀也是紛紛驚駭的看向鄭平。

鄭平目光微凜:“劉侍中懷揣聖旨,本應直接來幽州,如今卻留駐魯陽,大司馬難道就沒有懷疑嗎?”

“定然是魯陽有小人讒言後將軍,讓後將軍誤以爲天子只信大司馬,而不信後將軍勤王討賊之心。”

“後將軍因此扣押了劉侍中,只讓劉侍中給大司馬來信。”

劉虞吃驚道:“後將軍豈會如此?”

鄭平不動聲色的掃視文武從事,將衆人的反應一一記下:“大司馬,人心難測啊!在來幽州之前,青州曾派遣大將入豫州,助後將軍擊殺了袁紹表奏的豫州刺史周喁。”

“只因周喁竟然趁着後將軍勤王討董的時候,攻伐豫州諸郡,妄想讓後將軍自洛陽撤兵。”

“擊殺周喁後,丹陽太守周昕竟然也驅兵豫州,九江太守周昂更是出兵要打陽城,企圖斷了洛陽討伐董卓的豫州刺史孫堅歸路。”

“倘若再有小人讒言,說鮮于干將軍跟周喁等人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難保後將軍不會先下手爲強。”

“到那時,後將軍有扣押劉侍中和擊殺鮮于幹之罪,大司馬必然會跟後將軍反目,討董之事,又成了泡影了!”

鮮于輔忍不住大罵:“是哪個奸邪小人敢暗中使壞?”

鮮于銀卻是寒聲道:“袁紹最有可能,公孫瓚也脫不了干係!我聽說公孫瓚暗中遣公孫越也去了魯陽。”

話音一落,人羣中的公孫紀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得儘快將此事通知公孫將軍。”

劉虞更是憤怒:“天子受難,這些人還在各逐私利,可恨,可惱啊!”

魏攸、程緒等文武從事亦是憤怒。

倘若真如鄭平推斷的一樣,那這勤王討董就成了一場空了。

“此事,也並非沒有補救之法!”見衆人情緒被調動,鄭平這才徐徐開口。

鮮于輔和鮮于銀最是焦急,連忙詢問對策。

劉虞亦道:“鄭別駕,茲事體大,還請直言相教!”

諸葛亮的眼神更是明亮了。

鄭平不過寥寥數語,就已經將衆人的情緒調動,不敢有分心。

“如今幽州南下之兵,有大司馬麾下的鮮于干將軍,也有公孫將軍麾下的公孫越將軍。”

“這讒言的人肯定知道,大司馬跟公孫將軍素來不和,倘若那人讒言後將軍借公孫越將軍之手除掉鮮于干將軍,不僅可以讓大司馬跟後將軍反目。”

“也能讓公孫將軍跟大司馬徹底反目!”

“到時候,大司馬跟公孫將軍不死不休,背後的陰謀算計者,就可以漁翁得利了。”

鄭平循循而言,字字不提袁紹,但這意思卻已經十分明顯了。

“袁紹!肯定是袁紹!”鮮于銀忿忿道:“袁紹竊奪冀州,定然也有吞併幽州的野心。但幽州有大司馬在,袁紹不敢輕易舉兵幽州,於是就藉機挑起大司馬跟公孫瓚之間的仇恨!”

“不論大司馬和公孫瓚誰輸誰贏,都會有損傷,到時候袁紹再用奸計,這幽州也就落入袁紹之手了。”

諸葛亮微有驚訝。

鮮于銀竟然主動說出了兄長想說的話?

妙啊!

引導他人說出來,比兄長說出來更能引起情緒的共鳴。

劉虞亦是緊握了拳頭。

順着鄭平給予的思路,聯想到自己跟公孫瓚之間的矛盾,劉虞不懷疑鄭平的推斷。

袁術能聽信讒言扣押劉和,自然也能再聽信讒言借公孫越之手殺了鮮于幹。

想到這裡,劉虞恨得咬牙切齒、懊悔道:“是老夫害了鮮于將軍啊!袁紹賊子,怎敢如此!”

鮮于輔向鄭平拱手一拜:“還請鄭別駕救鮮于將軍一命,此恩情,鮮于家沒齒難忘!”

鄭平沒有回答,卻是扇指劉虞。

鮮于輔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向劉虞拱手道:“奮武將軍既肯來信檢舉僞冀州牧袁紹竊奪鄴城、阻撓幽州討董兵馬南下的罪名,就表示奮武將軍有跟使君言和之意。”

“屬下以爲,應該儘快將小人讒言後將軍之事,遣人告訴奮武將軍。”

“再遣人快馬加鞭前往魯陽,儘可能的避免鮮于將軍和公孫越之間的衝突。”

鮮于銀、魏攸、程緒等文武,也紛紛勸諫。

看着所有的從事都在勸諫,劉虞心情有些複雜,但還是下達了相應的命令。

但在下達了相應命令後,劉虞則是藉故要跟鄭平談些私事,讓衆從事都退下。

“鄭別駕好手段!”劉虞目視鄭平:“那所謂的小人讒言,怕是鄭別駕杜撰的吧。”

鄭平坦然承認:“是在下小覷大司馬了,言語欺瞞,多有得罪!”

劉虞輕嘆:“鄭別駕此舉也是爲了避免幽州的極端衝突,老夫只會感激,又豈會責怪?”

“只是老夫沒想到,公孫瓚竟然會做到這一步!”

劉虞宦海多年,這明爭暗鬥見了不少。

一開始還沒覺察到問題,但見衆從事都在勸自己跟公孫瓚言和的時候,就覺察到了不對勁。

連續三十天日更一萬二,有些受不了。

以至於這幾天更新時間都不固定了,最近先兩更,中午一更,晚上一更,我調整下。

抱歉…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