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建議

紹興七年十一月發生了一件大事,劉豫被金國正式廢除了帝位,遷居上京臨潢府,改封曹王,齊國也隨即被取消了國號,這個建立還不到十年的傀儡王朝便在歷史上消失了。

原本的齊國地盤正式併入金國,在汴京設行臺尚書省,原本的僞齊軍也改爲金國籤軍,由完顏兀朮手下名將王伯龍出任籤軍元帥,李成、折可求、酈瓊、張仲熊等等僞齊軍大將皆封爲都統制。

完顏兀朮被封爲右都元帥,樑國王,實際管轄原來的齊國疆域,他聽從範拱的建議,將齊國沉重的賦稅削減三成,又將四十餘萬籤軍精簡爲二十萬人,大大減輕了中原百姓的負擔,他同時也下令,各路恢復關卡,嚴禁中原百姓逃往陝西路。

與此同時,完顏昌也被免去了右相國,改封爲左都元帥,坐鎮河北,統領河北二十萬大軍,十萬女真軍和十萬協從軍。

金國在中原和河北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的同時,西軍對百萬難民的安置也漸漸到了尾聲。

一共是一百一十五萬難民,其中江淮難民四十五萬,中原難民七十萬,被安置到關中、陝北、陝中、河東路和四川路,其中光關中各縣就安置了四十萬人,當然,這些難民的安置要持續一兩年才能完成,但已經不是政務重點。

十一月,陳慶也下令在河東路成立了尚書行臺司,將靈州知府張曉調爲河東行臺司都監,同時兼任河東路鹽鐵轉運使。

這天上午,陳慶來到太學,太學位於京兆城西北,佔地四百畝,建築規模龐大,在臨安朝廷看來,京兆的太學就是一所雜學,包括文學、醫學、算學、農學、天文地理學、工學等等,學生有一千二百人,真正的文學學生才一百多人。

不過今天陳慶不是來視察太學,而是拜訪剛剛被金國送來關中的張孝純,按照陳慶和金國達成的協議,其中一項附加條款,就是僞齊滅亡後,一部分僞齊的朝官要移交給陳慶。

包括張孝純、上官悟、張柬、鄭億年、宋汝等人在內,名單上一共有二十四人,金國在這件事上比較信守承諾,果然把這二十四人連同他們的家人一起,送到陝州,又由宋軍接到關中。

目前這二十四名都暫時安排在太學裡教書和研究學問,陳慶暫時還沒打算用他們,他們也需要慢慢適應。

張孝純是原來的太原知府,太原城破後被俘虜,後來又成爲僞齊國的宰相,歷史上,僞齊軍被廢除後,大批官員被金國送回宋朝,這批官員的下場都比較悲慘。

事實上,這批官員也願意來川陝,他們的心理壓力要小得多,陳慶對僞齊國的官員比較寬容,整個社會氛圍也不仇視僞齊國官員,陳慶對他們也不錯,安排了住房,安家錢和補貼都很高,至少他們不會陷入貧困。

張孝純目前在太學內整理圖書的畫卷,上個月,女真人送來十餘萬冊圖書和繪畫,都是當年從汴梁皇宮掠走的圖書畫冊,也沒有整理,直接堆放在燕京的庫房內,爲了換回被宋軍俘虜的三千多名女真婦孺,女真人索性就用這批圖書畫冊作爲贖買品。

反正對金國來說,這批圖書畫冊遲早都會損毀殆盡,還不如派上用場,換回三千多名女真將士的家眷。

這批僞齊官員個個都是進士出身,飽讀詩書,學富五車,讓他們負責整理這批圖書繪畫,也算是給他們找些事情做。

張純孝年約五十歲,容貌清瘦,一看就是非常儒雅精明之人,他親自到藏經院大門前迎接陳慶到來,兩人寒暄幾句便走進了官房內。

陳慶坐下,張純孝讓茶童上茶,陳慶見桌上有一支厚厚的卷軸,便笑問道:“這位什麼畫卷?”

張純孝嘆口氣道:“這是宮廷首席畫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我們昨天發現的。”

陳慶大喜,連忙問道:“有沒有損壞?”

“估計沒有損壞,好多圖書和字畫都受潮損毀了,這副畫外面包了一層硬紙殼,保存得比較完好,我等裱畫工匠好好檢查無誤後,正式編號收藏。”

陳慶點點頭,“辛苦你們了。”

“郡王過獎,這都是我們份內之事,我們其實做得都很舒心。”

陳慶又笑道:“張公有沒有興趣出任河東行臺司副都監,兼管河東路提刑按察司?”

張純孝嘆口氣道:“提到太原,我心中只有深深的愧疚,我對不起太原被屠殺的軍民,更對不起保衛太原陣亡的數萬將士,郡王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暫時還不想出仕。”

陳慶也不勉強,便笑道:“那就再過幾個月吧!張公去四川如何?”

“巴蜀可以!”

張純孝也不矯情,他知道陳慶把他們這批人要回來,並不是要給他們養老,而是要用他們做事,所以他很爽快地答應了去四川的安排。

停一下,張純孝問道:“郡王爲何不在四川設立尚書行臺司?”

“這個.和朝廷的協議有關,政務和人事歸朝廷,我不能插手。”

張純孝笑了起來,“郡王已經變相的拿下荊湖南路,爲何在四川方面卻那麼畏手畏腳?不直接拿下它?”

陳慶微微嘆口氣,“不瞞張公,四川路我不是不想拿下,而是我和朝廷的白紙黑字擺在那裡,我要拿下它,還缺少一個契機。”

“這個契機是指什麼呢?爆發內戰?還是和朝廷徹底分道揚鑣?”

“都不是,我不想在四川引發戰亂,我想最好的辦法是封蜀王,節制三川。”

張純孝微微笑道:“所以郡王把孝慈皇帝接回來,借孝慈皇帝之口,名正言順接管四川?”

陳慶點點頭,“一點沒錯,這也算是一種挾天子以令諸侯吧!”

張純孝心中着實感動,沒想到陳慶竟然對自己這麼信任,把這麼隱秘的事情都坦率告訴自己,這是滿滿的誠意啊!

他連忙跪下,行大禮叩首道:“感謝郡王對卑職推心置腹,以誠相待,卑職絕不會背信棄義,辜負郡王的信任!”

陳慶連忙扶起他道:“張公不必如此,我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要張公,就一定會坦誠相待。”

張純孝點點頭又道:“郡王能迎回先帝,確實是名動天下的一樁大事,天下名望就確定了,不管是誰再污衊郡王都沒有用,但我覺得郡王還缺一件最犀利的武器,有了它,就算將來也能名正言順取代趙宋。”

“什麼武器?”

“報紙,一份傳遍天下的報紙,或者說幾份報紙,這樣,天下人的信息不是從甲報紙得來,就是從乙報紙得來,或者是從丙報紙得來,但它們都掌握在郡王手中,那麼郡王就掌握了真相。”

陳慶驚訝道:“本朝也有報紙嗎?”

張純孝從裡屋拿出來厚厚一迭報紙,放在桌上道:“這些都是本朝的報紙,官方的《邸報》,還有各種時尚和時政小報幾十種,最有名是《京報》,專門抨擊時政,深受百姓喜愛,連蔡京都畏懼它三分。”

陳慶翻翻報紙,心中感慨萬分,這麼犀利的宣傳輿論武器,自己居然沒有想到。

陳慶沉思片刻道:“那就煩請張公替我私人辦一份《京報》如何?所需要的一切錢財資源都由我來提供。”

張純孝微微笑道:“我和同伴可以投稿,但我們都沒有辦報的經驗,也不知該從何着手,我給郡王推薦一個人吧!宣和年間的《京報》就是他創辦的,非常受歡迎。”

陳慶急問道:“此人是誰?”

“他叫楊天放,在汴梁開了一家刻字社,郡王把他請來,辦報之事就迎刃而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