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逃到了甘州城。他讓逃回來的殘兵休息了兩天。
自己則和徵東都督楊泰一起,繼續施行永昌城的戰術:把百姓全部都遷移走,遷移到更後方的城池。只留下甘州的守城部隊,跟原來的殘兵匯合。當然,也留下了很多糧草、柴火、守城物質等。
三天之後,楊泰便帶着一小隊士兵,和最後一批遷移的百姓往更後方的城池去了。
按照鍾會的估計,在大魏如此頑強的抵抗之下,再加上河西走廊初春惡劣的天氣、環境。以及大漢、大吳兩國的幫助,只需要用捨棄三個縣城的代價,就可以擋住司馬炎這次的進攻!
中原大地,去年也進行了一番大的消耗呀!他司馬炎,也折騰不起太久!
鍾會在前線,不知道楊泰的心情。
楊泰是大魏徵東都督。但是他這個職位吧,更多的帶有一些討吉利的意味。
爲啥呢?因爲楊泰手裡直屬的兵很少,只有兩千人左右,而且都是不專業的。根本沒有徵伐晉國的能力。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監視晉國,探查晉國的消息,以免晉國突然打來。當然他也負責消滅晉國的探子,雖然消滅不完。所以他叫“監東都督”才更合適,但是大魏爲了討個吉利,就叫徵東都督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說楊泰的實權很小,所以能做的事兒不多。眼下除了監查敵方,只多了爲鍾會軍押運糧草和組織百姓的責任。
但是楊泰不甘心啊!雖然他實權小,但不是因爲夏侯奐不信任他,而是魏國的國力太弱了!
他很想在跟司馬炎的戰鬥中起一些大的作用,爲魏國保衛戰多出一份力!
楊泰的膽子很大。要不然當初也不敢帶着一點自家僕奴,就召集了千餘遊俠兒、地痞惡霸等人去救援夏侯奐了!
正當他想法兒要對司馬炎大軍幹一票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
河西走廊已經在比較北部的地方了,春天也是經常下雪的。前些天一連多個好晴天,把所有的雪全都曬化了。楊泰撤離那天,天剛好陰了下來,下起了雪,而且是鵝毛大雪!
地上很快鋪白了一層。
楊泰很喜歡,他要做的事情,下雪了,反而更容易做!於是他把撤離的工作交給了副手,自己帶着十幾個最親近的屬下,冒着茫茫大雪,離開了隊伍!
司馬炎呢?他先是爲了找水源,耽擱了兩天。正當他的大軍帶着很多的儲水往前開撥時,還沒有走多久,居然下雪了!
下雪了!那就意味着可以融雪爲水,不需要爲水擔心了!他想起自己兩天來命令大軍儘可能的存儲水,就覺得這是上天在嘲諷自己!辛辛苦苦努力了兩天,可是結果有什麼用呢?
司馬炎臉色很黑,心裡很惱怒。這個時候要是有哪個小廝敢過去惹他不高興,他一定會把那個小廝活活打死!
但是,大軍行了兩日,不僅在大雪中行進速度非常慢,凍傷了不少士兵。而且,還傳來了一個更加令他惱怒的消息!
那就是大漢出兵了!
出兵的是姜維。這個傢伙一反常態,出來根本就不攻城略地,而是在專揀村鎮和小縣城進行搶劫!現在已經搶了很多個,大晉徵西都督桓彝雖然表示一定會盡力抵抗。但也表示很可能抵抗不了,希望能得到援助。
桓彝說自己抵抗不了姜維,司馬炎不怪他。他自己的爹,司馬昭,自己的大伯,司馬師,不也一樣抵抗不了嗎?
可這是一件相當煩心的事兒!在自己攻打魏國的時候,大漢出來搗亂,非常的讓他心煩!他的臉色也變得更黑了。
再說姜維,他在隴西這麼肆無忌憚地搶劫,隴西官員除了給司馬炎送急報之外,終於有一個人坐不住了!
這個人就是新任的徵西都督桓彝。
說起桓彝,這個人可能不出名。但是他的兒子桓溫,那就大大的出名了!桓溫是西晉的權臣,對待司馬家後面的皇帝,就跟司馬昭對待曹奐一樣!不過可惜桓家運氣不好,最後被誅滅九族了。
桓彝發現姜維到了隴西之後,想着無論是曹爽還是鄧艾等人,都不敢跟姜維打野戰,只靠着城池堅守。那自己估計也打不過姜維,慫起來靠着城池堅守,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
於是他就慫了,不敢出戰。可是沒想到姜維這一次跟以前不一樣,不攻打城池了。專門搶村鎮和小縣城!
這要是方圓幾百裡的村鎮、小縣城都被姜維搶了,搞個千里無雞鳴。那司馬炎是絕對不會放過自己的!
所以桓彝不敢慫了,帶着自己能掌握的所有軍隊,同樣的兩萬大軍,來找姜維決戰了!
當然這是在晉國的地盤上,周圍的郡縣都會聽桓彝的,郡縣兵也會圍剿姜維,所以桓彝從兵力對比上來看,還是佔上風的。
在桓彝集結軍隊、通知各城的這段時間內,姜維又搶了兩個鎮子。
姜維一共搶了多少呢?一共是六萬百姓!還有這些百姓的所有物資!
這些搶劫所得,被兩萬大軍帶着,嚴重拖慢了大軍的行進速度。
用大軍來維持秩序,也嚴重的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姜維決定,趕緊把這些收穫運回大漢國去!以前,退兵的時候搶一些,帶回去了,朝廷上很多人還會讚揚他,說是爲國家增強實力了。所以姜維也有一點搶慣了的心思,想着趕緊運回家去。
但是姜維的消息也靈通,知道桓彝已經帶了大軍要來阻止自己。如果所有人一起走,目標太大,桓彝軍發現了自己軍的虛實,很可能不顧一切的攻打!畢竟打敗甚至抓住自己,這是一個一連幾十年就沒有人完成過的壯舉!
所以姜維就想了一個辦法,讓趙統帶着大軍和百姓等先走,自己帶着兩千精兵,去會一會那桓彝!
而桓彝本人呢?倒是沒想到姜維軍也會有不戰而逃的一天!他還小心謹慎的慢慢向前移動,擔心中了姜維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