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

王承恩路過朱舜身邊時,光明正大做了一個只有他和朱舜和皇上三人才懂手勢,告訴朱舜安心等着請賞吧。

鎮遠侯懷遠侯等四位勳貴雖然看不懂那個手勢是什麼意思,但心裡卻是相當的羨慕。

東廠督公王承恩的手勢啊。

衆多東林黨官員也看見了這個手勢,心裡十分的鬱悶,有一句話想對朱舜說。

已經這麼明目張膽了嗎!

崇禎帶着權貴和東林黨官員們走進洗煤廠,早就提前得到消息的工人們正在進行洗煤,只不過這些工人不是原來的洗煤工人,而是陸軍講武堂的學員。

工人們這輩子連縣尊都沒見過,聽說皇帝要來了,全都嚇的撂挑子不幹了,隨便找個理由在家裡蹲着就是不敢出來。

朱舜實在沒有辦法,就讓陸軍講武堂學員們替代工人們進行洗煤,好在浮選法洗煤的過程大多都是依靠蒸汽機械和水流,工人只負責打撈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崇禎走下鑾駕,停在了水泥洗煤廠附近,好在工人們都是陸軍講武堂學員雖然心裡緊張激動,但沒出多大錯。

這要是換成了普通工人,瞧見那一身明黃龍袍,早就嚇的動都不敢動了。

陸軍講武堂學員們在崇禎的注視下,照常繼續洗煤的步驟,除了剛開始激動的手腳發抖以外,慢慢都恢復了正常。

打撈完浮選洗煤池裡的各種煤質,又放了一堆原煤進去,一名陸軍講武堂班長突然大喊了一聲:“開閘!”

開閘?

崇禎和在場所有官員腦子裡都出現了疑問,王承恩很懂皇上心思的替皇上問了一句:“工業侯這個開閘爲何物?”

朱舜笑而不語,指向了浮選洗煤池的北方,崇禎和衆多官員們順着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

黑乎乎水池的北方也有條水道,這條水道很陡,水道的盡頭是一座圓形堡壘。

旁邊的大明蒸汽機正在不停的往裡面抽水,發出‘轟隆隆’的巨響,震的官員們的耳朵‘嗡嗡’亂響。

圓形堡壘和水道相連的地方有一道閘門,閘門並不是一般水師營寨所建造的木柵欄閘門,也是腳底下山壁一樣的東西修築。

崇禎和衆多官員雖然不知道閘門有多厚,單是看閘門的高度和寬度就能看出來那東西很重,重到最少需要二三十名壯漢轉動絞盤才能升起來。

奇怪的是,閘門旁邊只有一個長工,算上跑過去傳達消息的長工,也就兩個人。

難道兩個長工就能打開比二層樓閣還高的閘門?

崇禎是相信的,因爲工業侯朱舜是個總能完成不可能的福星,兩名長工說不定還真的能打開厚重閘門。

東林黨官員們嗤笑着把這個念頭驅出腦外,除非這兩個長工是神話傳說裡的巨靈神,不然絕對不可能打開厚重閘門。

兩個人還真不能,因爲只需要一個人就夠了。

待在旁邊準備開閘放水的陸軍講武堂二期班長,點了點頭,拉動了齒輪組上的一個槓桿,隨着‘咔咔’作響的機械聲響。

一道如洪水宣泄般的水流,極速從圓形堡壘裡涌了出來,有些從江南來的官員差點以爲那是錢塘江的一線大潮。

“嘭!”

水流衝擊在浮現洗煤池裡的原煤上,發出了驚濤拍岸的聲響,同時濺起了大量的水花。

饒是崇禎距離浮選洗煤池有七八步遠,身上的龍袍還是險些濺上水花,好在早有準備的朱舜提前給了王承恩一把油紙傘。

王承恩及時的撐開油紙傘,護駕有功,遞給朱舜一個回頭請你喝酒的眼色。

其他的旁邊的勳貴們提前得到了自己人的提醒,齊刷刷的拿出了油紙傘,擋在了身前,笑眯眯的看向了不遠處的東林黨官員。

東林黨官員們就沒這麼好運氣了,身上名貴的綢緞冬襖,瞬間被黑色水花劈頭蓋臉的淋溼了。

最慘的還是幾名東林黨大儒,喜歡附庸風雅的東林黨大儒,非要在冬天穿上一身雪白的貂裘,非要在朱舜面前炫耀。

這下可慘了,身上那件沒有一絲雜色的珍貴貂裘,全都黏在了一起,還是黑灰色。

一個個從貂裘玉帶的貴公子,全部變成了稍微瘦一些的黑狗熊。

這幾名東林黨大儒差點沒氣的當場溘然長逝,京城內擁有貂裘的權貴很多,但是沒有一絲雜色的貂裘極少。

有銀子也不一定買的到,每一件貂裘都是府內的底蘊,現在可倒好全部成熊瞎子。

朱舜看着那幾件被煤炭水染成黑色的貂裘,心裡也是十分的惋惜,可惜沒有研究出洗衣粉,說不定還能幫幾位東林黨大儒還原本色。

“哈。”崇禎看着前方几個一襲白色貂裘的東林黨大儒,瞬間變成了熊瞎子,實在沒能忍住笑出了聲。

想到自己是皇上,有失皇家尊嚴,趕緊又把臉給繃緊了。

東林黨大儒正在氣頭上,轉過臉看了過去,找了一圈也沒找是誰在偷笑,最後把視線坐在了朱舜臉上。

朱舜有些無奈,心想從來都是讓別人背鍋,這次可倒好自己幫皇帝背了一次黑鍋。

崇禎看到東林黨大儒臉色鐵青的看向了朱舜,心裡又是一樂,好在定力深厚,強行忍住了把目光投向了洗煤池。

經過洶涌水流的衝擊,原煤進行了分級,陸軍講武堂學員們開始打撈浮選洗煤池裡的煤炭。

前前後後用了不到一炷香時間,崇禎面前憑空出現了一座精煤小山,如同變戲法一般。

崇禎看着眼前的精煤小山,一時半會兒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只是直直的盯着精煤小山,還不留痕跡的揉了一下眼睛,確定自己沒有眼花。

東林黨官員們也是說不出話了,也是直直的看着精煤小山,那些準備彈劾皇上和皇后的東林黨御史們偃旗息鼓了,病怏怏的站在原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