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書籍和歌劇

副廳長笑道:“沒問題的,我們組織了最強的力量,這不是給你搬來救兵了嗎?來我給你介紹,這位是省歌舞團的董麗霞董團長,國家一級舞蹈演員,表演藝術家;這位是川音教授,著名作曲家李方玉;這位是舞美設計師童逸。至於其它服裝,導演,編劇,民俗顧問,歷史顧問,你們自己就是專家級,我們就不班門弄斧了!”

作曲家李方玉也是個妙人,笑道:“其實作曲家李家溝也有專家級,《蜀山》的背景音樂恢弘大氣,深沉雋永,姚瑜寧女士的音樂素養之高,我們其實是難忘其項背的,少不得還要多多討教啊。”

李君閣趕緊謙遜:“不敢不敢,老堂嫂這個暑假纔回得來,而且她臺灣人,對我們的民族音樂不一定了解,還得靠我們自己才行。那我們是去祠堂見見四爺爺和老伯,還是先去村委那邊開個討論會?”

副廳長說道:“討論會你們和董團長商量着來就行,我專業都丟了十幾年,就不外行指揮內行了,再說廳裡事情也多,今天我就是送大家來的,下午就得回去。還是先去探望你四爺爺和老伯吧。”

於是一行人便登上觀光車,前往祠堂見四爺爺和老伯。

四爺爺剛講完課,正在和老伯一起規劃宗史的事務,一人拿書,一人敲鍵盤,仙眉茶擺在一邊,倒是悠然自得。

見到烏泱泱一羣人過來,兩人便起身迎接,等李君閣引薦完畢,阿音和樑慧麗也到了。

衆人坐下敘話,副廳長說道:“現在大家又開始重新重視起國學來,不管是專業研究的也好,作爲興趣愛好的也好,很多經典句子又重新開始引用。在民族復興的時代背景下,國學作爲文化復興的重要標誌,對於喚起文化自覺,恢復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認同,增強道德標準,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李君閣就在心裡暗自腹誹,看看人家這套話說的,句句不離文化,果然是文化廳的高官。

老伯點頭道:“其實對於一個已經完全穩定的社會結構來說,國學的意義在於它能夠加強這種穩定性,這是古已證明的,不過如果時逢動亂,那就不夠看了,還是要因時而異。”

四爺爺擺擺手:“扯遠了,話說回來,我其實對最近的一些趨勢有些擔心。凡事過熱了都不好,帶着投機的心理學國學,這不是扯淡嗎?這門學問需要真正愛進去,纔有心思靜下來研究。”

“我聽說公交車裡如今都在播放唐詩歌曲了?光會死背有什麼用?‘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離離’二字什麼意思?出典何處?代表什麼情緒?這些老師在課堂上爲什麼不講?光叫孩子背,孩子能背出花兒來?簡單講講字面意思,就能讓孩子理解其深刻含義?”

“明明可以同《黍離》一起學習,難易結合,順便教育孩子珍愛和平體惜民生,從小培育悲憫之心,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就白白放過呢?這盲教啞學,做給誰看呢?”

副廳長有些不好接話,頓了一下說道:“這個……李老,我知道你教小孩子理解詩詞,從來都不是一次只教一首,都是用幾首詩相互串講相互應證,但是也要請你理解,不是我們所有的教師都有您這信手拈來的水平。”

“正因爲有了這些亂象的苗頭,纔有了我們這次專程拜訪。您老的課程我可是虛心拜領過,家裡孩子也愛學,是真正從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起步,讓他們完全理解深刻記憶,孩子說你的課上教的東西,他從來不用刻意背誦記憶,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很多。”

“最關鍵的,是你教會了他們一套獨立學習和掌握國學知識的正確方法,可以說只要認真聽過你的課的孩子,對國學的興趣都會大增,對這門看似高深難以入手的學問,似乎很容易就能入門。”

“因此爲了更多的孩子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我懇求您,還有思遠先生,將你們的講稿予以出版,引領我們更多的孩子能夠輕鬆地步入國學的殿堂。到今天我算是明白了,越是孩子啓蒙的東西,越是需要大學問人。傳統文化的普及和推廣,需要你們這樣的大家來爲孩子們領路。”

李君閣大爲驚訝,厲害啊,這都能掰回來,廳長大人的口才比我只好不差!

老伯卻奇怪道:“講稿,我們沒有啊?”

副廳長這才反應過來,這兩位似乎從來沒有用過講稿,都是隨講隨寫。

心裡暗自服氣,想了一下又說道:“那這樣,我們就把歷次網絡視頻內容落實成文字,再送來請兩位看看那些地方需要修改,你們定稿之後,我們負責出版發行,如何?”

四爺爺說道:“這個我沒什麼意見,不過稿費什麼的就用不着給我了,幫我捐給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吧,反正這課程在網絡上也是免費的,變成字了就收錢,沒這道理。”

副廳長說道:“這個我們下來再商量吧,還有就是這書名?”

老伯說道:“古代有一本書叫《幼學瓊林》,又稱《成語考》,《故事尋源》,是兒童學習國學的啓蒙教材。裡邊也是講述各種典故知識,所謂‘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會讀書’。”

“我父親的課程可以算是深入淺出,看似隨性,其實都是提綱挈領,其知識點的歸類方法,有別於當前所有的教科書。父親,要我說,就叫《瓊林別藻》?用散文隨筆的文體,每章課文給一個小標題,也符合我們講課的風格。”

副廳長笑道:“這名字雅馴,到時候還請良儲老先生給提寫一個書名。要是思遠先生能給寫一篇序言,那就更完美了。”

老伯笑道:“給自己父親的書寫序,難免自吹自擂之嫌。這樣,我寫一篇父親在我小時候如何教我學習國學的文章吧,《禮記學記》有云:‘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這路傳承,現在怕是好多人都不知道了。”

副廳長這下算是非常滿意了,起身同四爺爺和老伯告辭,一起去村民活動中心對歌舞團創作基地進行一次考察。

專業級的舞蹈排練廳讓董團長一行非常滿意,等到李君閣將集團幾年來積累的視頻素材挑幾個播放出來,舞美設計師就開心了:“準備如此充分啊!這就解決了背景大屏幕設計,剩下的就是考慮配合編曲選取素材,設計舞臺佈景和燈光等配合了。”

董麗霞說道:“除了風景,還有苗漢兩家的民俗素材也蒐集得齊全,苗家山歌,雜技,儺戲,舞蹈竟然都有!皮娃漢族的有嗎?”

李君閣說道:“也有,不過沒有山上那麼多。山下有薅秧歌,紅水河船工號子,擡工號子,貫打竹嗩吶,高腔山歌,還有燈戲,秧苗戲,肉蓮花。不過山歌俚俗,歌詞都粗鄙不堪,要登大雅之堂,詞曲可能都得大改。”

董麗霞拿着本子寫畫,然後說道:“內容挺充實的,那老李,這作曲就靠你了,這部劇包括了羣舞,雙人舞,還要穿插話劇,漢苗民俗表演……嗯,這兩天我們先將整部劇分解,確定表演的曲目,看看時長再做調整。”

李方玉說道:“行,那皮娃你也搬過來?我們隨時討論?”

李君閣趕緊搖手:“哪兒能讓藝術家們住這裡,村裡能住的地方多的是。都去我家吧,那裡環境不錯,又清靜,有利於創作。”

董麗霞笑道:“說起來是一個村子,其實條件比我們城裡好多了。行,反正這幾天還是捋思路開腦洞,不急着和你們表演隊見面。”

李君閣笑道:“嗯,還有一個事情要討論。”

董麗霞問道:“什麼事情?”

李君閣說道:“這事情不能光靠大家用愛發電啊,你們想走買斷還是走分成?”

董麗霞:“……”

李方玉:“……”

童逸:“……”

衆人一齊送走副廳長,李君閣帶着客人們回到體仁園。

家裡常有陌生客人來,一住就好幾個月,這種狀態奶奶和老爸老媽都已經習慣了。

當晚家裡人聚齊,董麗霞就拉着阿音打量:“阿音這身段,應該會跳舞吧?”

阿音笑道:“董阿姨,我只會我們苗家的舞蹈。”

董麗霞笑道:“就是要你們苗家的舞蹈元素,那阿音你也要隨叫隨到。”

阿音說道:“沒問題,我們現在基本也是網絡辦公,去村委主要還是照顧鄉親們的習慣,他們喜歡來村委面對面交流,您隨時叫我我隨時回來。”

當晚幾人開始分解劇本,將整個劇本分解爲《逐鹿之戰》,《顛沛流離》,《懸天之寨》,《葬禮》,《祖櫻之戀》,《耕讀傳家》,《世外桃源》,《跑山漢子》,《苗女多嬌》,《獲救定情》,《闖通關》,《私奔》,《族長上山》,《認親和解》,《漢苗大婚》,《共慶豐收》整整十六個部分。

董麗霞撫掌笑道:“沒想到內容如此豐富!平均一個段落七分鐘,這就是一百分鐘的大戲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