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剛回到府中,便看到一羣女兒都在家裡跟妻兒們說話。
“怎麼都來家了?”
“是淑娘相邀的,說過些日子可能就要離開東都,所以今日邀請我們姐妹都回來聚聚。”回話的卻是嫁給齊忠武王秦瓊之子襲齊國公爵,新授爲光祿卿秦珣的女兒長孫萱。
長孫無忌共生了十二個兒子,女兒卻有二十多個,也算是個兒女衆多的了,爲長孫家族的興盛也是有很大功勞的。
如今這些子女不少成年,一衆女兒也多是聯姻嫁入皇室或是勳戚宰相家,僅嫁到秦家的就兩個,長孫淑嫁給了秦琅,長孫萱嫁給了秦珣。
面對着女兒們,長孫無忌倒是臉上表情好了許多,難得的露出了慈愛之情。
長孫萱問父親,“怎麼好好的,淑孃的丈夫就要辭相離洛呢?淑娘隨公主嫁到秦家,在嶺南一呆好幾年,如今好不容易回京了,怎麼又要走,阿爺,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誤會,你能不能幫忙跟皇帝表兄說說情,讓阿淑丈夫不要走了?”
長孫無忌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女兒說,但看到女兒淑娘似乎也是一臉期盼,心知女兒也不太想離開洛陽吧。
嘆了一聲氣。
“這事情有些複雜。”
長孫萱追問,“真是我大伯自己要辭職嗎?”
長孫家兩姐妹嫁給秦家兩兄弟,長孫萱既可稱秦琅爲妹夫,也可以喊他大伯。
“此事說來話長,不過淑娘可以留在洛陽,不一定非要跟秦琅一起走。他要先去長安,待明年春後纔可能返回嶺南。”
長孫淑想了想,“如果真是這樣,那女兒就先在孃家這裡呆到明春,然後再南下。”
“淑娘你就留在洛陽好了,就算大伯暫時回了嶺南,但總能想辦法再回來的。說不定明年事情又有變,根本不用走了呢,你就在家,也省的跟着四處奔波不是。”
其實長孫萱也有點私心,他知道秦琅殿上辭職,還把丈夫秦珣剛授的光祿卿的官給辭了。
她想問下父親,這事情如何了,更想知道,秦琅突然辭職,到底是不是得罪了皇帝表兄,會不會因此影響到丈夫。
這些也是婆婆崔氏和丈夫秦珣都想知道,託她來問的。
長孫無忌現在很後悔,怎麼就大意了,沒及早發現皇帝的真正用心是要趕走秦琅呢,否則他斷不會這般讓皇帝輕易得手。
不行,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
“你們聊,我去找三郎聊聊!”
剛準備出門。
皇帝派來宣詔的使者到了。
宮中內侍捧着詔書笑嘻嘻進來,一見到他面就連聲恭喜。
長孫無忌等詔書宣讀完,卻沒有什麼喜色。
檢校尚書令、並主持中書、門下二省事?這什麼意思?豈不是讓他一人兼管三省?
這是要由他來接替秦琅任首輔?
剛給秦琅加封呂宋郡王,然後一腳把秦琅踢出朝堂,轉頭就給他授這檢校尚書令、主持中書門下二省事頭銜?
這在外人看來,無疑就是他長孫無忌把秦琅擠出朝堂中樞,搶奪了首輔之位啊?
而接下來皇帝給長孫無忌的四個兒子都加封了官爵,連他的長孫,才十六歲的長孫延也被封爲金城縣公。
三個郡公一個縣公。
長孫衝授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本階,秘書監三品實職。
還又厚賜十萬貫錢!
這特麼的豈不就是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根本說不清了嗎?
長孫無忌黑着臉,根本沒半分喜色,這讓滿口恭喜的內侍有些摸不清頭腦,最後也只得訕訕的閉上了嘴。
好在長孫萱是個很精明的婦人,趕緊叫管家給來傳旨的內侍還有一衆隨從都準備了一份謝禮,這方面她跟婆婆崔氏學的很好。
“阿爺,這是好事啊,怎麼阿爺還不高興?”長孫萱打發走宣旨使者後問父親。
長孫無忌心想,我能高興的起來嗎?
他轉身去書房寫謝絕封賞的旨意。
片刻後,讓人把旨意上呈,然後自己趕去秦琅府上,想跟秦琅好好解釋一下。
面對突然到訪的長孫無忌,秦琅似乎並不意外。
此時,櫻桃島秦家外面,依然是車水馬龍,就算秦琅辭官,可想來拜訪太師的人依然沒少半分。
大家都覺得,以秦琅的功勳地位,秦家怎麼都是頂級豪門了。
甚至有人認爲,秦琅的辭職,也不過是做過秀,假作推辭而已,等他去長安辦完先皇葬禮,肯定還會回朝,到時仍是首輔。
這個時候,趕緊來跑跑關係,說不定還能有燒冷竈的好處呢,雖說秦琅這並不是冷竈,但有機會總得試試。
只是秦琅謝絕會客。
長孫無忌自然是例外,他直接闖進去,管家也攔不住。
面對老丈人黑着臉闖進來,秦琅只能笑臉相迎。
“在忙什麼,你家管家連我都不肯放進來!”
“正收拾行裝呢,所以家裡有些亂。”
“真要走?”
秦琅呵呵一笑。
他已經在殿上那般無禮的直接摘冠掛印而去,而皇帝也並沒有半分挽留的意思,順水推舟的就接受了他的辭呈,雖然說並不算完全接受。
但改爲平章軍國重事,擔任山陵禮儀使,護送先皇靈柩往長安昭陵安葬,並直接點明無須至都堂平章政事,其實都表明了皇帝的態度。
迫不急待。
生怕秦琅反悔呢。
秦琅自然也不打算反悔拖延,現在這個結果,在他看來,其實也不錯。
大家各留了些情面。
總比最後搞的撕破臉皮難看要好,而且真撕破臉皮,秦琅知道那時就不是難看,而是要命的事了。
長孫無忌給自己倒了杯茶,然後緩緩說出了他剛去見天子,回家後剛收到的旨意等。
“長孫公以元舅身份輔政,也是理所當然的。”
長孫無忌嘆聲氣,“之前我誤會你了,我也沒料到,皇帝居然行事如此偏激。”
劍走偏鋒麼,秦琅不覺得,這隻能說是皇帝的本來性格,在他還叫承乾的時候就是如此了,只是監國那幾年一直壓抑着性子,如今終於不用再裝了,釋放本性而已。
“其實長孫公也不必過於擔憂,一朝天子一朝臣嘛,我與長孫公也都可以說是三朝元老了,但既然是老臣,總得接受有新人的事實。越是年輕的皇帝,越是不願意老臣在面前指手劃腳的,想當初,先皇初登皇位時不也這樣嗎?”
李世民奪位後,武德朝的那些宰相老臣,有幾個在新朝坐的穩的?
想想裴寂不肯讓位,最後是什麼下場?
再想想封德倫。
就算是蕭瑀、陳叔達、楊恭仁、宇文士及這些人,其實在貞觀朝也只能說是被皇帝折騰來折騰去的。
秦琅可不想不識時趣,更不願意被折騰,更不想最後沒了性命,家族覆滅。
李世民做事還是講些規矩的,除非萬不得已,但承乾這人,卻絕不是什麼講規矩的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長孫無忌念着這句話,神色複雜。
可他咬咬牙,還是道,“我也並非是那種戀棧權力的人,可現在放手,又豈能放心?我等輔佐先皇數十年,開創下的這盛世,是多麼的不容易,先皇臨終託付,我們總得盡責盡心?”
秦琅覺得長孫無忌向來就是個戀權的人,平時也喜歡把權,所以這話並未全對,與李世民固然有感情,固然也有公心愛國之意,但肯定也有捨不得權力的私心。
對於男人來說,權力是一種毒藥,是會上癮的。
哪怕是秦琅自己,其實也並不是那種瀟脫的人。他之所以願意退出中樞離開朝堂,也不過是他看到了更大的危險。
再者,他畢竟還有塊呂宋自留地嘛,那裡可供他發揮的餘地更大,他可以在那塊自留地上,完全按着自己的想法來發揮創造。
而不是像在這洛陽朝堂上,想發揮也難得到如李世民那樣的聖明支持,更別說,現在這環境,出再大力都未必得好。
太賣力了,反而可能讓李胤擔心這是想竊權弄國。
秦琅並沒打算勸長孫無忌,本質上來說,他們是兩種人,雖然過去結成政治同盟,甚至成爲翁婿,攻守同盟二十餘年。
但也早漸行漸遠。
現在他們走到了一條岔路上。
秦琅選擇向左,而長孫無忌肯定是向右的。
秦琅很清楚向右的那條路上,有危險的虎豹豺狼,但他並不打算提醒,因爲這個時候提醒並不會有半點作用,反而可能讓長孫無忌誤會。
就如之前,皇帝輕鬆的就讓長孫無忌誤會他想竊權攬政,立馬就對他黑臉。
有些事情有些人,不撞南牆不死心。
長孫家的未來,按長孫無忌的選擇並不好,也許會走上歷史的老路,這不是什麼歷史慣性,而是長孫無忌的性格使然,也是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更是新皇與元老的矛盾,當這些矛盾積聚在一起後,便會爆炸。
歷史上,又有幾個權臣能夠善終呢?
說到底,都是權力害人,都想爭奪權力。
連李世民這樣的聖君,都要對裴寂下死手,何況是承乾?
長孫無忌不可能看不透想不到這些,只是有時候權力這杯毒藥讓人上癮更讓人無法放棄罷了。
道不同,不相爲謀。
就算是翁婿,也終究有分道所鏣的時候。
不過離開前,秦琅還是有些話要對長孫無忌說,或者說是有些交易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