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暴君

洛陽。

中書內省,政事堂中。

從玻璃明瓦透下的陽光,讓堂內分外光明。

太傅、平章軍國重事、知中書、門下省事長孫無忌斜着腦袋,透過那明亮的玻璃瓦望向那方天空。

藍天,白雲。

看到這明淨的玻璃瓦,不由的讓他又想到了秦琅。秦琅發明的這玻璃確實了得,早以前也有些粟特胡從西域販來一些玻璃,但並不通徹,卻還敢獅子大開口賣出天價。

而如今,哪還有粟特胡商會從遙遠的泰西販來這些次品,秦琅玻璃坊中最次的產品都比那個好,現在那些粟特胡全都轉而從中原販玻璃器皿到泰西去了。

秦家的玻璃坊這些年真是流金淌銀啊,僅是一個玻璃銀鏡,如今一年就不知道要賺多少個百萬,現如今就連普通的百姓之家,也已經能用上一塊巴掌大的小玻璃鏡了。

朝廷已經正式下旨,全面禁止無品無勳的普通百姓使用銅器,連銅鏡也在禁止之列,朝廷從秦家採購了大量的小玻璃鏡跟百姓置換銅鏡。

而兩京的勳戚貴族名門士族,則比的是大,哪怕一面等身銀鏡價值上千貫都一樣有人買,畢竟這種奢侈品有時已經不是看需求,更多的是要匹配身份。

甚至京中權勢人家,哪家沒有個玻璃陽光房?

到了冬天的時候,坐在裡面又明亮又暖和,辦個茶會,曬着太陽喝着茶,不知道多有身份的事,甚至勳貴們大部份已經把正房的窗戶都換成了玻璃窗,然後再在窗後裝上整面牆的窗簾。

一面紗簾,輕薄透亮,一面錦簾,摭光隱約。

這都是身份的象徵啊。

過去窗戶貼紙,那就是有錢人家的奢華,而如今玻璃窗纔是潮流。

長孫無忌摘下鼻樑上的老花眼鏡,終究是年紀大了,老眼昏花,蠅頭小楷早就已經模糊難認,幸好秦家推出這種眼鏡。

貴是貴了點,金絲老花眼鏡,但輕盈方便,直接掛鼻樑上,卻讓長孫無忌感覺年輕了二十歲一般,再小的字如今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一副三百貫錢,這還是友情價,長孫無忌試過後,直接就訂了十副,每副的鏡框都不一樣,做工那都是極爲講究,甚至是獨家訂製的。

對長孫無忌來說,他並不缺錢,十副三千貫也不過是買兩匹好馬的錢。況且,玻璃雖然是秦家獨掌製造機密,但秦琅向來不是那種吃獨食的人,他只控制着生產的技術,但銷售這塊,向來是跟以前的白糖等一樣是大家分享的。

長孫家就是重要的玻璃經銷商,同時這老花、近視、太陽墨鏡、望遠鏡等幾種眼鏡,長孫家也獲得了重要的經銷商資格,憑着兩家的關係,加上長孫家自身的人脈影響力和商業渠道,這是雙贏的合作,也爲長孫家每年帶來巨大的收益。

“長孫公?”

長孫無忌扭頭,見黃門侍郎韓瑗在喚他。

“嗯,說到哪了?”

今日的政事堂堂議,算是個擴大會議,不僅政事堂諸公都來了,而且非宰相的尚書左右丞、黃門侍郎、中書侍郎以及諸位尚書、轉運使等大臣都來了。

“新羅又派了使者來洛,奏稱聖祖皇帝曾經與新羅德曼女王有過約定,將來由金春秋繼位,並還曾約定,滅百濟後,將百濟之地賜給新羅,而新羅全力助大唐平滅高句麗,將來以馬嶺、臨津江爲爲界,以北歸唐,以南歸新羅·····”

長孫無忌冷哼了兩聲。

“這些韓人還真是狂妄無邊,他們究竟是哪來的自信?難道百濟、高句麗還不足以爲戒?”

這時他都忍不住嘆惜,不能怪皇帝李胤要幹新羅,實在是新羅表現太不堪了,哪怕他們表現的稍微恭順一點,長孫無忌等也要堅持的反對皇帝要收拾新羅的念頭啊。

可現在新羅人這麼跳,讓長孫無忌想反對都找不出理由來了。

“居然敢捏造聖祖聖言,真是不知死活!”

堂上其它宰相們也幾乎都對新羅的作死無語。

政事堂宰相們的態度其實原本都是一致反對這個時候對新羅動手的,他們甚至是持羈縻百濟的態度的。

可現在新羅人上竄下跳,搞的相公們都沒辦法了。

“陛下已經下旨斬了新羅使臣,又把金春秋在洛陽國子監讀書的兒子給斬了。”

“已經斬了?”

韓瑗點頭。

那位天子如今脾氣已經越來越暴了,新羅使者這般顛倒黑白的行爲,讓天子直接就下令把使者斬了,正副使者都沒放過,全砍了,然後隨同的全都沒爲奴隸,最後皇帝讓幾個百濟降人帶着新羅使者,以及金春秋在唐爲質的次子首級一起帶回去。

皇帝給新羅人的回覆非常簡單,爾要戰,便戰。

皇帝已經決定連新羅、高句麗一起收拾,這次乾脆徹底的把半島納入大唐直接疆域。

在皇帝看來,現在新羅人跳的這麼厲害,正好給了名正言順吞併的機會,還免的將來找藉口理由,摟草打兔子捎帶齊的活。

王文度被授爲征討新羅的行軍總管,劉仁軌爲副將。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爲帶方行軍總管鎮守百濟,劉仁願爲副將。

至於蘇定方,李胤並不打算再改變軍令調他南擊新羅,而是讓蘇定方帶薛仁貴諸將繼續北上,配合李績滅高句麗。

李胤根本不把百濟和新羅放在眼裡,有王文度和劉伯英二將,他認爲完全足夠了。

就算是政事堂上,其實也並沒有太把新羅放眼中。

大家之所以反對打新羅,也只是覺得這樣搞戰爭成本會提升許多,應當逐步蠶食爲上,先羈縻百濟,將百濟安撫,然後花個幾年時間屯兵移民,這樣也有利於專心滅掉高句麗。

等那時,再來收拾新羅也不遲。

“秦太師到哪了?”長孫無忌卻突然問起秦琅來。

中書令許敬宗笑道,“太師三月出長安,走藍武道,一路走走停停,結果到了襄陽後,卻是突然加快了行程,家眷等留在後面慢行,太師卻是揚帆一日千里,此時早已經出海,估計差不多都回到了呂宋了。”

長孫無忌馬上明白,秦琅估計也是聽到朝廷要跟新羅開戰,所以跑了。

“得,我還想說看能不能把秦太師請回洛陽來,再拉個壯丁,誰成想居然跑這麼快。”

褚遂良問長孫無忌。

“如此軍國大事,陛下完全不理會我們政事堂諸公意見,這事·····”

自從正旦改元以來,朝中官員們都能感受到這位年輕的天子一天比一天的銳利。

連長孫無忌等這樣的元老首輔,都被逼的步步後退。

有人說當今天子有聖祖之象,可政事堂中的諸位宰相們,感覺可不好。他們現在感覺不到半分宰相的地位,皇帝在重要的事情上,乾坤獨斷,根本就不理會相公們的意見。

先前對百濟戰後的處置如此,現在對新羅的征討又是如此,皇帝一言而斷。

“你們聽說沒有?聖人打算要新設一個樞密院。”

許敬宗望着長孫無忌道。

“樞密院?我未曾聽說。”

許敬宗嘆氣道,“聖人之意,是要文武分治,以政事堂爲東府,樞密院爲西府,一文一武,東西兩府。以後,政事堂宰相不管軍事!”

這話一出,所有宰相們都不由的震驚。

宰相不管軍事?

而許敬宗把這個樞密院的一些情況繼續說給大家聽,樞密院不同於十二衛四府或北衙十軍這樣的武官衙門,大家都清楚,十二衛四府其實只是高級將領們喝茶的地方。

並沒有軍事決策、指揮調動等權。

可樞密院不同,掌管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命,安邦定國。

樞密院掌兵籍,魚符,若得皇帝批准,有調動兵馬之權。樞密院長官爲樞密使、樞密副使,地位略低於宰相。

“掌兵籍、魚符?那不是兵部的職事嗎?”

許敬宗點頭,皇帝設這樞密院本就是要從兵部奪權,因爲兵部隸屬於尚書省,也是在政事堂統領之下的。

現在皇帝說要文武分治,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文武二柄,宰相不預軍事,那兵部之權自然就得奪到樞密院。

“樞密院有發兵之權,而無統兵之重。諸衛軍有統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

“那兵部呢,兵部還剩下什麼?”

許敬宗告訴諸位相公,兵部以後只剩下點六品以下武官人事,以及軍資料帳,研發軍用器械這些。

而且,兵部以後也還隸屬於樞密院。

“凡軍國戰和攻守之策,由皇帝和樞使共同決策,政事堂宰相列席參與,樞密院提供建議參考,宰相也可參謀,最終方案則由樞密院提出,由皇帝採納。”

“所有武職人事、兵籍與士兵,六品以下權歸兵部,檔案在樞密院,六至三品武職任命、遷補由樞密院建議。”

宰相被皇帝踢出了軍事決策層。

“誰來當這樞密使?”

“聽說聖人有意委任李績爲首任樞密使,以程咬金、蘇定方二將爲副使,下設吏兵禮等六房。”

長孫無忌眉頭緊皺,甚至鬍子都已經翹起來了。

皇帝行事已經越來越肆無忌憚了。

這是效仿聖祖行事了,李世民是出了名的喜歡折騰宰相,貞觀二十一年間,宰相換了多少人,就算是常任宰相的那幾位相公,也經常被罷,皇帝通過這種頻繁的調整政事堂宰相,甚至是經常罷撤再復職,使的宰相們被皇帝牢牢控制着。

可就算如此,皇帝依然嫌宰相們權力過大,於是又給非三高官官們加銜入政事堂爲相。

到了後來,乾脆又設翰林院,分中書舍人草詔之權,分出一個翰林學士知制誥,征伐戰守,拜相封侯這些大權,盡直接掌握到了皇帝手中,嚴重的削弱了相權。

可如今這新天子,居然又要新設個樞密院,把軍事之權徹底的從宰相手中奪走。

長孫無忌有摘冠辭相的衝動了。

秦琅這小子果然有先見之明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