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聽聞此次國舅滅亡的東曹國,就在大宛盆地口,此國原是康國的四個附庸小國,其國王也是康國王族子弟擔任的,東曹國的王城建在一個不小的綠洲上,背倚波悉山,北臨藥殺水,東面就是大宛盆地,而西南就是位於那密水流域綠洲上的康國。不如直接將東曹國王城和綠洲,皆賞賜給國舅爲世封之地。”
這裡土地肥沃,又處於絲路要道上,是一塊十分肥沃的大綠洲,拿來賞賜給爲國立有大功的秦俊,當然是不錯的。
東曹國王城唐稱率都沙那,也是東曹國最核心最肥沃的綠洲,且周邊還有不少綠洲,可就算只把率都沙那王城和其所在的綠洲封賞給秦俊,也都是非常重的賞賜了。
天后不肯虧待自己的兄長,於是也對這個地方很滿意。
“那就將這個率都沙那城和所在的綠洲,封賞給武安郡王爲其世封之地,就直接更名爲東曹州,以後爲武安郡王家世襲之封地。”
簾外。
來濟等兩府宰執相公們,聽天后直接就把東曹王城給封賞給秦俊了,也是微微意外。
不過,沒人反對。
主要就是這東曹州畢竟太過遙遠,離中原萬里之遙呢,當初更定軍制,其中有重要的一條新政,就是在邊軍駐紮之地,拿出大量土地來封賞給將士、官員們。
東曹不過是粟特小國,屬於康國附庸,康國做爲河中第一大國,雖然並不是漢代的那個康居。漢代康居曾是個遊牧部族,是河中一霸,跟月氏、大宛等並皆稱雄,不過到了如今的康國,卻是一個半遊牧半定居的國家。
只是仍然還是河中一霸,其它的石國安國等,基本上就是那種傳統的粟特城邦,但康國卻是唯一擁有羈縻附庸小弟的大國,東曹西曹中曹三小國,都是康國附庸,甚至國王都是康國王室,還有米國也是康國的小弟。
從隋朝起,西突厥人成了西域霸主,河中的粟特人跟天山南北的其它城邦一樣,無不被突厥人盯上,許多城邦都被突厥人易主,更換了突厥人國王。
但唯有康國是從不曾被突厥人替換王室的,康國擁有河中最多的軍隊,也擁有一支很強的僱傭兵柘羯武士,河中的粟特人一般都是經商,少數遊牧,其中游牧裡面出精銳戰士柘羯。
這些人往往成爲康國輸出河中粟特諸國的僱傭兵,也會充當粟特商人們的護衛,他們沒做生意的頭腦,但騎射打仗是看家本事。
所以當年康國是唯一沒被西突厥人換了王統的國家,最後只是跟西突厥聯姻和親而已。
河中地區廣闊,朝廷需要的就是控制最重要的大宛盆地和其它幾大綠洲就行,至於剩下的地方,能招移民就招移民,招不到拿出些來分封出去也不用捨不得,畢竟慨別人之慷,都是新徵服的土地。
能守住纔是自己的,如果沒人守不住,那也不過是一場空。
正因此,天后要把這麼一塊非常富饒肥沃的東曹王城賞賜給兄長,來濟們也不反對,秦俊的功勞足夠高,又需要他繼續鎮守河中,所以這塊秦俊剛打下來的地封給他,大家也同意。
皇后卻又在簾後發聲。
“既然剛纔來相也說安國公鎮守崑崙勞苦功高,那也一起加封賞賜,就從安國公轄下的蔥嶺中尋一處合適的河谷賜給安國公。”
高護馬上提議,“蔥嶺的小勃律國王城孽多城,臨娑夷水,在絲路要道上,雖高原寒冷,但如果世封給安國公,那麼如此要地從此由我大唐功勳忠勇將門鎮守,定能保一境長治久安,也爲崑崙鎮增添一份力量。”
“來公,你以爲如何?”天后問。
來濟不反對。
侍中上官儀、左僕射裴行儉等也都不反對,所謂小勃律國,不過是勃律國分出去的高原小國,蔥嶺那種地方,比吐蕃都還條件惡劣萬分,比之大宛盆地就更不如了。
隨便在天山南北挑塊地,那也比蔥嶺強太多。
蔥嶺山高谷深,很多地方一年只能通行兩三個月,真跟世外之地一樣,朝廷在崑崙山蔥嶺設立崑崙鎮,控制着原朅盤陀、大小勃律、護蜜、識匿、固失蜜諸山地邦國部落。
這裡是整個西域地區的制高點,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喀拉崑崙山脈等在這裡匯聚,形成了一片世界屋脊。
對於蔥嶺山區裡的土著們來說,也許早習慣了這裡的一切,甚至可能還會爲某片草場,某條更平坦些的河谷而大打出手,但對於洛陽朝堂上的這些諸公們來說,那種鬼地方,完全就是鳥不拉屎人嫌狗棄。
白送他們都未必看的上,天后想把小勃律的王城送給叔父秦珪,大家平靜的很,甚至覺得有些臉紅,感覺這樣的賞賜對秦珪這樣一個滅掉蔥嶺諸國,爲國守住這塊地方的功臣大將來說,有些拿不出手。
“臣請封秦珪一子爲勃律侯,再加封一子爲五品散階。”
“可!”
天后滿意的答應了。
心情大好的天后,端起旁邊的酪漿,飲了一大口,感覺渾身舒暢。
河中大捷,主帥秦俊處置好了,其餘的都不是問題,反正按朝廷制度,錄功計勳行賞罷了。
不過因爲有秦俊和秦珪兩員大將得了世封地,所以相公們建議,這次除了論功晉階加官外,還當由朝廷額外賞賜一筆軍功錢,另外也當在河中多拿出一些地來賞賜給立功的將士們做爲勳封領地、官人永業田等。
不過這些封地賞賜,可就沒有秦俊他們那麼多那麼好了,少則三五百畝多則千八百畝,甚至也不會是那些肥沃的大綠洲,但也畢竟是額外的加賞,總還是能夠讓河中將士們感激的。
整個廷議過程,都沒有誰提起對石國、曹國的處置,更沒有人提秦俊攻破兩國後,把兩國的粟特人不論貴賤盡貶爲奴,然後直接便宜發賣給河中軍將。
連帶着兩國的所有財產,也都盡被充軍。
自新軍制實行後,各鎮節度使鎮守邊疆,例授雙旌雙節,有了很大的職權,更別說西域唐軍圍剿西突厥人都好幾年了,抓了幾十萬突厥人和雜胡爲奴,朝廷也都是同意的。
畢竟若無朝廷中樞相公們的授權許可,這種根本性的政策,節度使們也不敢亂來。
而朝廷的默許,則是根據當年聖祖親征遼東之後,對遼東高句麗人的處置。當年的處置要稍輕些,大部份內遷中原安置,部份戰俘則貶爲奴。
但後來朝廷徵朝鮮半島,對三韓可就狠多了,世祖定下了移民換種詔令,見到三韓人就抓,可不管你服不服降不降。
正因有這些先例在,所以如今西域唐軍對西突厥人毫不留情,對粟特人自然也不用留情,甚至西南的永昌、驃越和藏南、西昌這幾鎮,如今對付諸蠻夷們也是非常兇狠的。
朝廷掀起了新一輪的移民潮,有意加劇中原內地的土地兼併,讓普通的漢人無產或低產的百姓遷移邊疆,讓他們到那邊去做地主。
中原地區搞莊園奴隸制經濟和城市工商經濟,移民拓邊,中原的窮漢人都過去授田分地做地主。
但是這個政策有一個缺陷,那就是中原窮人遷移邊疆後,中原地主們的莊園或工坊製造業,勞力需求缺口會更大,所以需要更多的奴隸補充。
同樣的,遷移邊疆的漢人,就算能分到許多田地,但如果僅靠自己那也當不了地主,甚至生活可能還不如以前在中原,所以要提高生活、收入,必須也得靠蓄奴才行。
這些都逼迫着朝廷全面的對外擴張,尤其是以搶奪人口爲主的擴張。
秦俊滅石國、東曹,然後把兩國的人全都弄成奴隸,幾十萬人口沒爲奴隸,不但沒有半點過錯,反而是一件大功。
只是讓兩府宰相們稍稍有一點點不滿的是,秦俊太偏袒河中鎮了,這些年打突厥攻粟特,抓來的數十萬俘虜,基本上都是西域自己消化了,流入中原的也就是些貴族、美人、工匠,或是一些識字的商人等,青壯勞動力和好生育能力的年輕女子,卻大多被西域三鎮的軍將和其家眷們消化掉了,少部份也是賣給了西域新移民。
這次又得了二三十萬人口,還有無數的牲畜等,朝廷很希望能夠從秦俊那裡多分一些人口牲畜,尤其是人口,哪怕是朝廷給河中鎮劃拔絹布錢幣軍費來換都行。
大量百姓遷移邊地,使的現在中原的勞工荒加劇,奴隸市場上的價格在節節攀升,貴族豪強們新兼併的土地沒人耕種,也佃不出去,工坊礦山也都缺人。
會議最後,幾位相公就提議要派銀青光祿大夫、秘書少監、趙國公長孫延前往西域宣慰三鎮,賞賜將士功勳。
不過他的主要任務還是去跟兒女親家秦俊爭取這次多弄些人口回來,二三十萬的人口,這次起碼得給朝廷十萬吧?
長孫延是長孫無忌的孫子,他的兒子長孫無翼已經跟秦俊的女兒訂婚,兩人這關係,比較適合此次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