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

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

許存仁一臉懵逼,他自己那份答案就算不行,也不至於讓皇帝這麼發怒吧?

難道他的方案真的有那麼差?

眼見外邊,侍衛已經進來了,皇帝怒不可遏。

許存仁無奈,只能跪在地上,告訴皇帝:

“陛下,其實臣還有另外一份答案,只是臣自己都覺得有點偏激,就沒拿出來……”

朱元璋用手製止侍衛,死死盯着許存仁。

許存仁從袖口中,交出另一本奏疏遞給皇帝。

皇帝打開,登時眉開眼笑。

算學入科舉,這味道就對了。

老朱雖然高興了,可是戲也還是要演一演的。

他咳嗽一聲,裝模作樣:

“算學入科舉,有點意思……”

然後,朱元璋開始查看許存仁的奏疏,越看越佩服張異。

張異真正推動算學入科舉的心思他明白,可是他說的那些是絕對不可能對許存仁說。

但他換了一種說辭,同樣可以自圓其說。

朱元璋認真思索張異的意見,發覺也有道理!

“這算學入科舉之策,是你想出來的?”

老朱居高臨下,聲音看不出喜怒。

許存仁跪在地上,也不知道該不該將張異召出來。

如果是喜,以他的心懷,自然不會去搶學生的功勞。

可如果皇帝不喜,那不是連累學生嗎?

許存仁想了一下,回答:

“這個方案是臣和臣的學生,也就是龍虎山那位小真人張異閒聊的時候,得到他的啓發!

張異聊到道與術,讓臣想起君子六藝,再從君子六藝中思索當年孔聖人爲何要讓讀書人在學習經義之餘,還要學習九數、五射、五御之學……

臣再想到,朱子言:先知後行,這道理學得再好,終究也是要落在實處,

所以微臣大膽提議,將算學納入科舉!”

朱元璋再問:

“爲何是算學?”

許存仁將張異說的那番道理再說一次,朱元璋才放過他。

“許先生這想法,至少是真心爲我大明選材費心費力,這樣吧,東西先放朕這裡,朕回頭研究研究!

等朕跟羣臣商議之後,再做定奪!”

許存仁聞言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至少這關是過了。

至於皇帝採不採納他的意見,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事。

他百感交集,沒想到張異那天馬行空一般的主意,居然真的入了朱元璋的法眼?

他那位道士學生的本事,不容小覷。

見朱元璋沒有懲罰他,許存仁馬上升起給張異邀功的主意。

“陛下,我那兩個學生,孔訥你也見過,這張異那孩子,其實您也可以見一見!

這孩子雖然無心聖學,但他旁觀者清,他跟微臣交流之中,有許多想法就是微臣也歎服……”

朱元璋:……

朱標:……

他們可以見任何人,唯獨就是不能見張異。

許存仁呀,朕勸你不要多管閒事……

老朱沒有發火,只是淡淡地說了一聲:“知道了,朕有自己的考量,伱出去吧!”

許存仁跪下,謝恩離去。

等他走出御書房,朱元璋才忍不住笑起來。

“張異這臭小子,朕就知道他能忽悠,許存仁這個書呆子,都被他忽悠瘸了!”

“許先生,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書呆子吧,如果他是書呆子,那大明的書呆子多了去了!”

朱標忍不住爲許存仁辯解,朱元璋點頭:

“你說得沒錯,張異說那個什麼什麼官僚,許多人讀了一輩子書,看似運籌帷幄,指點見山,但真落到實處有能力的人也不多!

你別看我大明如今的官員素質都不錯,那是因爲這些老狐狸經歷過亂世,都是歷練出來的人才!

如果以後天下太平了,只靠讀點聖賢書可不行……”

朱標聞言莞爾,父皇前陣子還想通過科舉去限制思想,如今卻憂心起官員的素質。

人心變幻,莫不如是。

不過從他自己的角度來說,他確實也反對朱元璋以前的改革,老朱種種想法,還是應驗了張異對朱元璋的評價。

他不相信別人,從某種程度上也不相信自己的子孫,

作爲一個強勢的,且愛操心的皇帝,他總是忍不住想要把百年之後子孫的心也操了。

可人非聖賢,一個皇帝再英明,一旦做下這種決定,往往會給後世留下隱患。

這是老朱的毛病,他有時候也許意識得到,有時候也會毫無所覺!

身爲皇帝,很多人也許看得出朱元璋的毛病,但因爲各種原因都不會直接點出來,

且就算有人點出,除了馬皇后,就算朱標都不能保證被戳破陰暗面的朱元璋會不會暴跳如雷。

唯有張異這個異數,他有足夠的價值讓朱元璋只能忍着怒火被他黑……也有足夠的立場讓朱元璋相信他對自己的評價是客觀的!

也許皇帝都沒意識到,在認識張異這短短几個月,他本人都改變不少。

“來人,將這份東西,給中書省送過去……”

朱元璋見朱標也看完許存仁的奏疏,喊來太監將奏疏送往中書省。

不久之後。

中書省的官員們,已經看到許存仁的奏疏。

科舉事關爲國選才之大事,雖然如今恩科未開,可是這件事也引起許多人的關注,關於開科的情況,就算中書省也一直在推進。

許存仁因爲科舉的事,跟皇帝鬧出了不小的風波,

他的改革方案自然會引起許多人的重視。

只是大家看到算學入科舉之事,大部人人臉色大變。

“許存仁這是胡鬧……”

“算學入科舉,這是譁衆取寵的行爲!”

許存仁的提議,一石激起千層浪,安靜的中書省變得人聲鼎沸。

“算學入科舉,他許存仁是打算恢復唐朝舊制?還是恢復王安石的太學三舍法?”

“許存仁的提議,可不止這樣,他要將算學和經學並列!”

“大逆不道,雖然算學也是君子六藝,然聖學與算學,如何能相提並論,一者如枝幹,一者如細枝,不行,我要給皇上上奏疏!”

在亂哄哄的中書省,李善長一直冷眼旁觀,坐看官員們羣情激奮。

他和其他人不同,跟了朱元璋這麼多年,他明白一件事,至少朱元璋將這份東西送到中書省,就代表老朱至少心裡是認可的。

對於科舉的事,李善長自己有自己的看法……

他是文官之首,也是未來的勳貴……

他的立場跟其他人有所不同。

“諸位大人稍安勿躁,陛下又沒有定奪,你們急什麼?”

其他人才反應過來,紛紛詢問李善長:

“李大人,這件事您怎麼看?”

“陛下既然將東西發到中書省,至少代表他有這個意向,我建議諸位大人還是回去好好想想,再決定怎麼寫奏疏!”

李善長自然不可能直接表態,而是將問題推出去。

那些官員也覺得有理,這件事就暫時放在一邊。

只是下朝之後,關於科舉改革的事,由中書省蔓延到整個大明官場。

上至宰相六部尚書,下到南京府下個縣城的縣令,都加入關於科舉的討論之中。

“算學,是什麼?”

“學經學時間都不夠用,哪來的時間去學算學!”

“許存仁老糊塗了,還是被皇帝逼得沒辦法,所以想出這麼一個餿主意?”

“說起來,算學也是六藝之一呢?”

“旁枝末節……”

關於科舉,幾乎牽動了天下學子心,

許存仁因爲推出這個改革,幾乎成爲全民公敵。

無數的奏疏從四面八方,朝着皇宮匯聚而去,大多數都是反對科舉改革的,而有少部分表示中立的聲音,也被湮滅在批評的聲浪中。

……

幾日後,國子學!

張異用手託着下巴,無聊地看着窗外。

他耳邊,都是關於科舉改革的討論。

“都是你出的餿主意,先生都被罵得不敢出門了……”

孔訥回過身,對坐在自己身後的張異抱怨道。

張異也無語,這件事的阻力比他想象中還要大呀,無論是他,還是許存仁,都低估了動科舉的嚴重性。

其實歷朝歷代科舉改革,皇帝很少會以這樣的方式去推動討論。

一般來說,君王怎麼定,羣臣怎麼遵從。

反對這種事情幾乎是不存在的。

可這一次,老朱在得了許存仁的提議之後,也不表示同意還是拒絕,而是交給中書省討論。

他曖昧的態度,其實才是助長這次全民浪潮的罪魁禍首。

而在這次反對聲浪中,首當其中的自然就是提出方案的許存仁。

他在事情發酵的一開始,就被百官圍攻,關於他的黑料,或者製造的黑料,都已經滿天飛了。

聲稱要跟他劃清界限的人,也有不少。

就算在國子學中,學子對許存仁也頗有意見,

算學雖然在兩宋之時達到了巔峰,可它終究是個不入大雅之堂的東西,

大家十年寒窗苦讀,學的就是經義,你告訴我靠算學,別人不噴你纔怪!

老許雖然自認爲沒有私心,但還是隻能選擇裝病避避風頭。

“先生在家估計一邊看《傳習錄》一邊罵你!”

孔訥的聲音有些幸災樂禍,不是針對許存仁,而是針對張異。

張異從沉思中回過神,道:

“離八月不遠了,我聽說北方咱們的軍隊推進很快,說不定還不用八月……”

比扎心,十個孔訥也不是張異的對手,他被刺得心痛,登時沉默下來。

孔訥因爲御書房前一跪,跪出了孔家人的血性,

這讓他在應天府中的日子逐漸好過,人也開朗不少。

可是張異說的那件事,他好幾次試探了他的爺爺,到最後,卻還是沒有得到有效的迴應,反而是,孔克堅更瘋了!

張異看着孔訥的模樣,就知道他也說不動孔克堅。

這其實也正常,華夏的華夷之分,嚴格來說從洪武朝纔會開始出現!

孔克堅有他的堅持,其實也正常。

不過這並不關他的事,他告訴孔訥那些,只是還他一個人情,至於他家世怎麼處理,與他無關。

張異轉移話題:

“其實我覺得,如今鬧得滿城風雨,對先生來說反而是好事!”

“啊!”

孔訥果然被張異吸引注意力,從家裡的煩心事中脫開。

“爲什麼會這麼說?”

“我嗅到了有人挖坑的味道……”

張異嘿嘿笑!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