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年
一年後。
兵貴神速,東陽王收攏鎮水王兵馬,合併一處,勢如破竹,短短一年時間攻克穎南郡,兵鋒直指平山郡、昭明郡,窺視西臺郡。
在東陽王起兵討伐僞帝之後,僞帝朝廷被迫調撥兵力南下,無力彈壓,本有平穩跡象的北地四郡亂成一鍋粥。
如果東陽王順利拿下平山、西臺和昭明三郡,便能向帝都三郡呈合圍之勢。
僞帝朝廷無路可退,基本可以宣告覆滅。
平山郡,江州,和寧縣。
北地南逃的災民,有很大一部分留在江州,沒想到剛過上一段兒安生日子,江州也要遭兵災波及,又要往北逃難。
不只災民,江州的當地人也有大部分選擇背井離鄉。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對普通人來說,除了逃,還能怎樣在天災人禍來臨時活下去呢?
大道上蜿蜒一條長龍。
秦桑嘴裡銜着草莖,坐在路旁一塊石頭上,他腳下是破洞的草鞋,身上穿着滿是補丁粗布衣,臉上、手上烏漆嘛黑,眼神呆木,頭髮不知道多久沒洗了,一綹一綹的,散發着餿臭的氣味。
水猴子周寧和另一個人歪靠着石頭,和秦桑差不多打扮,活活三個同病相憐的難民。
這個人名叫鄭坤,跟着白江瀾學武多年,也是當年秦桑在船上見過的其中一人,現在和水猴子一樣加入血衣樓,成了秦桑下屬。
這一年,秦桑謹守原則,立下功勞不算多,但架不住他情報準,幾次關鍵情報幫助大軍破關,名字在王爺那裡也掛了號。
加之上面還有郡主罩着,短短一年就在血衣樓爬上高位,現在是兵壇的副堂主之一,而堂主之位一直懸而未決,就是給秦桑留着的。
秦桑擡頭看了看日頭,默算着時辰,看似呆滯的目光其實始終注意着和寧縣城的城門。
這條大路一直連通到南邊兒的都陵縣,路上成羣結隊的難民,不僅是和寧縣的,更多是從都陵縣沿路逃過來避禍的。
東陽王大軍共分兩路,西路大軍由東陽王親自率領,麾下是鎮水王主力和在穎南郡招降的兵馬,已在昭陽郡拿下不小的戰果。
東路大軍卻被攔在都陵縣城下,已經和僞帝守軍對峙了兩個月,不得寸進。
都陵縣地勢險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被稱爲平山郡和江州的咽喉。
拿下都陵縣,整個江州再無險可守,作爲平山郡三州中最大、最富饒的一州,一旦江州易手,意味着平山郡距離淪陷不遠了。
僞帝瘋了一般調動兵馬,整個平山郡的兵力都壓到了都陵縣城,大軍數十次強攻,皆無功而返,死傷無數,便想了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策。
城下軍帳不減,攻城勢頭不止,深夜時悄悄抽離兩路偏師,散入山林,從山中小道潛行,穿插進江州腹地,奇襲和寧縣,虎視江州城。
和寧縣在江州腹地,如今整個江州兵力匯聚在都陵縣城,反致州郡空虛,一旦和寧縣被破,都陵縣裡的守軍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江州南部多山林,血衣樓早就探明瞭路線,奇襲之策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兩路偏師的兵力已經非常可觀,如果都陵縣大軍執意不回援,索性繼續補充兵力,據守和寧縣,劫掠補給,也能讓他們難受。
秦桑帶着周寧和鄭坤混進流民隊伍,他的任務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趕到和寧縣,掌控和寧縣的情況,爭取在兩路奇兵到來之時,裡應外合,打開和寧縣城門,將和寧縣一舉拿下,以免生亂。
和寧縣顯然也有所防備,城門前的民壯、衙役如臨大敵,刀劍不離手,不明身份的流民一旦靠近,就被呼喝趕走,更別說進城了。
“快到未時了,劉季那小子怎麼還不來?”
秦桑聽到水猴子抱怨,低頭看了一眼,水猴子身材瘦小,還斷了一條胳膊,再加上這身打扮,簡直悽慘到不能再悽慘,比流民還像流民。
自從斷臂後,水猴子性情穩重了不少,所以秦桑答應收他在麾下做事,但畢竟本性難移,有事無事還是喜歡囉嗦幾句。
水猴子知道分寸,秦桑也沒訓斥他,便道:“再等一個時辰,老鄭你去盯緊那幾個施粥的富戶,天黑之前必須進城。”
劉季是血衣樓的人,祖上和寧縣籍,外出經商時從劉氏本宗分了出來,加入血衣樓後,安排他回和寧縣認祖歸宗,帶着一些人潛伏在和寧縣。
秦桑今天早上趕到和寧縣後立刻放出暗號,讓劉季接他們進城,約定的最晚時間是未時。
“好嘞!”
鄭坤咧嘴一笑,在地上打了個滾爬起來,傴僂着腰,一瘸一拐擠進流民的隊伍裡,排隊等着施粥。
秦桑感覺坐在石頭上有點兒顯眼,跳下來坐在地面上,讓水猴子盯緊城門,自己則閉上眼睛假寐。
混入流民隊伍裡,日夜不停的趕路,嚴重耽誤修煉。
秦桑知道孰輕孰重,加入血衣樓之後雖然事務繁雜,但他從未斷過修行,一整年幾乎沒睡過覺。
這一年,秦桑一直徘徊在戰場周圍,躲在最外面,讓閻羅收取亡靈的魂魄。
不過,秦桑不清楚玉佛深淺,不敢放任閻王,每次收取到一定數量的魂魄,就把它收回來。
有源源不斷的魂丹供應,秦桑進步飛速,現在已經到第二層巔峰,用不了多久就能突破《幽冥經》第三層。
至於《明王功》,秦桑試了幾次,沒能煉出真氣,印證了秦桑的猜測,《幽冥經》產生的‘氣’和真氣、內力不是一個東西。
由於修煉內功要侵佔《幽冥經》的時間,秦桑只能放棄。
《奪魂槍》和《無影步》倒是時時錘鍊,現在造詣已經不低,加上他自己也挑選了幾門武功,不用閻羅幡,也能算是位一流高手了。
這時,秦桑突然聽到一陣粗重的腳步聲向他靠近,警覺的睜開眼,看到了一個同樣僞裝成流民的人。
等那人走到身邊,秦桑皺起眉頭,低聲詰問道:“張文奎,不是讓你緊跟着王將軍,爲何私自離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