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
衆人又聊了一會兒,將話題由古代制度變遷,轉回到了當下。
馬皇后問道:“變法的事情準備的如何了?”
朱元璋頷首道:“萬事俱備,就等遼東戰事有所進展就可以推行了。”
這次變法動作很大,開海、商業稅改革、攤丁入畝。
取消匠籍組建博物院,金鈔局假鈔稽查司轉型爲稅務稽查司……
可以說是對國朝的稅制進行了全面變革,而稅制關乎國家生死存亡大意不得。
尤其是攤丁入畝和稅務稽查司組建,幾乎擺明了是針對權貴大戶的,需要提防他們有什麼動作。
照理來說,這種重大改革時期,不應該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
但打遼東又勢在必行。
不趁現在北元實力正弱動兵,等他們恢復元氣再打,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到時候萬一形成對峙局面,樂子可就大了。
更何況高麗這顆果實也已經成熟,再不去摘就便宜別人了。
那麼,先暫時不改革,等打下遼東再進行呢?
可以倒是可以,但完全沒必要。
按照計劃,大明以後每年都會有大動作,總不能什麼都要等吧?
那要等到啥時候去了。
當然,朱元璋他們也不是無腦冒進之人。
以現在大明的實力,是可以同時進行好幾項大動作的。
主要是國內,經過這幾年的梳理,士紳宗族勢力基本被打擊的擡不起頭。
文官集團也被屠刀殺的瑟瑟發抖。
唯一能阻撓新法的,也就只有軍事勳貴集團了。
然而,朱元璋設置的複雜聯姻關係,讓勳貴集團成了皇權最大的支持者。
大明強盛,他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目光短淺之輩。
這時候軍功爵制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它讓勳貴們的目光都放在了四邊。
比起打仗撈軍功,攤丁入畝損失的那點蠅頭小利,實在不值一提。
至少現在,大明的勳貴集團還是很有進取心的。
誰不想掙個勳爵頭銜呢,誰不想再進一步呢,誰不想給自家的爵位前面加個開國字號啊。
只要勳貴集團不反對,其他人就亂不起來。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沒有衝動,而是準備等遼東戰事有所進展再說。
遼東戰事舉世矚目,但凡有所戰果,都能讓大明民心振奮。
同時,也能讓人不敢動小心思。
“老三在兩廣坐鎮,北平有老四,沐英在雲南,過幾天標兒去洛陽坐鎮……”
“就算真的有人不怕死,也能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保證亂不起來。”
聞言,馬皇后也放下心來。
這時,陳景恪想起了另一件事情,說道:
“陛下,晉王想打安南,不知準備的如何了?”
朱元璋說道:“他那邊也只是計劃,還要看安南陳氏能不能經受的住誘惑。”
“若他們經受不住誘惑,趁着大明攻打遼東無力南顧,去攻打其他勢力。”
“我們就可以用爲列國伸張正義的名義出兵。”
“如果他們不動,大明主動進攻,會遭到中南半島列國集體抵抗。”
“到時候就算勉強打贏,失去大義名分治理起來也會很麻煩。”
大明要的不是殖民,而是有效的佔領統治,爲後續的教化做鋪墊。
所以大義的名分很重要。
沒有合適的理由,貿然出兵滅亡安南,會引起其他小國的恐慌。
也會引起中南半島百姓的牴觸,後續再想用禮儀道德教化他們,就很難了。
當初秦國對待楚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秦國幾次欺騙楚國,更是在會盟的時候將楚懷王扣留,要挾楚國以三郡之地贖回。
楚懷王受不了那個氣,自己拒絕了交換,在秦國鬱鬱而終。
秦國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爲,放在任何朝代都是相當炸裂的。
能與之相比的,只有司馬家的洛水誓言了。
所以楚國人對秦國是最痛恨的,那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喊出來的。
陳勝吳廣就是楚國後裔,起義的地點大澤鄉,就是故楚國的領土。
爲啥要選在這裡?
因爲這裡的百姓最痛恨秦國,但凡有人舉起造反大旗,必然是從者雲集。
最後項羽破釜沉舟,殺了秦王子嬰,將長安付之一炬。
算是兌現了祖先發下的誓言,完成滅秦大業。
大明不可能重蹈秦國覆轍,出兵必然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
即便所有人心中都明白,大明就是想擴張,大義不過是遮羞布。
可這張遮羞布有時候就是那麼重要。
這次謀劃高麗,大明也準備了充足的理由。
高麗王非先王血脈,且和納哈出勾結……
打安南也是一樣,收買安南的臣子,讓他們蠱惑君主侵略其他小國。
只要他經不住誘惑出兵,大明數萬枕戈待旦的大軍,就可以順勢進入中南半島。
光明正大的將安南滅亡。
之後就可以義正辭嚴的,對該地百姓進行教化。
馬皇后有些擔心的道:“讓他穩着點來,雖說大明的實力可以雙線作戰,但能穩着來就別冒險。”
“至少和遼東戰事稍微錯開一些時間,以防萬一。”
朱元璋點頭正準備回答,眼睛看到徐妙錦,忽然頓住了。
然後臉色一板道:“軍國大事,女人不要多問,老三自然知道怎麼辦。”
馬皇后都不用想,就知道他爲何會這麼做,慚愧的道:
“後宮不得干政,是我逾矩了,陛下教訓的是。”
徐妙錦明顯愣了一下,她還是第一次見到老朱用這樣的語氣,和馬皇后說話。
而馬皇后的反應,更是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原來這就是後宮不得干政。
朱雄英翻了個白眼,拉着徐妙錦的衣袖說道:
“妙錦咱們出去玩,不理他們。”
徐妙錦乖巧的跟着他離開了。
他們前腳剛走,老朱就連忙說道:
“嘿嘿,妹子你別生氣,我不是故意的。”
馬皇后淡淡的道:“後宮不得干政,本就是禮法所定,你沒有做錯。”
老朱這下更坐不住了:“妹子,咱就是給妙錦丫頭演戲呢,你可不能當真。”
“龍椅咱都能給伱坐,政務也需要你給咱出主意……”
馬皇后輕笑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咱們夫妻有默契,可誰都不能保證妙錦也能如我這般。”
“讓她明白這個道理,也是爲她好。”
“以後咱們不能再在她面前談論政務了,免得對她造成不好的影響。”
朱元璋見她不是真的生氣,這才放下心來,忙不迭的道:
“妹子你說的對,以後咱們商量政務的時候,就將她支開。”
“咳……”陳景恪乾咳一聲,提醒這夫妻倆旁邊還有個人呢,能不能避諱一下?
朱元璋斜睨了他一眼,道:“咋,你有意見?”
陳景恪連忙說道:“沒沒……陛下英明。”
心中則腹誹不已,牛氣什麼啊,有本事你衝着馬皇后牛去啊。
馬皇后卻看出了他有所想法,就問道:
“我們做這些事情都沒有揹着你,就是沒拿你當外人。”
“也不瞞你,如何教導妙錦,我們也沒有經驗,只能根據經驗摸索着來。”
“你教育人的水平是很高的,從英兒身上就能看的出來。”
“對妙錦的教導,如果你有想法不妨直言,咱們可以商量着來。”
朱元璋不耐煩的道:“你小子磨磨唧唧的做什麼,有什麼想法就直說。”
“太孫咱都能給你教,更何況是太孫妃。”
見話說到這個份上,陳景恪這才說道:
“我教導太孫,很少直接告訴他該怎麼做,而是告訴他不同的做法會造成什麼後果。”
“然後讓他自己選擇該怎麼做。”
“說的直白點就是,我教的是思考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問題的答案。”
“因爲我心中的答案,只是我以爲正確的答案。”
“但它到底是不是真的正確,誰都不知道。”
“或許對我來說是正確的,但對太孫來說就不一定如此。”
這話有點繞,朱元璋和馬皇后有點茫然。
陳景恪想了一下,解釋道:“打個比方,什麼食物最好吃?”
“我喜歡吃饅頭,那我自然認爲饅頭最好吃。”
“可饅頭真的是最好吃的嗎?”
“對於一個喜歡吃米飯的人來說,答案可能就是另一個。”
朱元璋和馬皇后恍然大悟,這麼一說就簡單多了。
“作爲老師,我不能強行讓喜歡吃米飯的人,接受饅頭最好吃這個答案。”
“如果我真這麼做了,就是在扭曲他的思想,禁錮他自己的天性。”
“這個後果是很嚴重的,往往會導致一些心理方面的異常。”
“不爆發還好,一旦爆發就會釀成大禍。”
“你們想教徐娘子後宮不得干政,這沒有問題。”
“但我覺得,應該讓她自己想明白,爲何後宮不能幹政。”
“而不是用半恐嚇半脅迫的方式,讓她記住這個答案。”
“就算她現在強行記住了,將來真的有機會,很可能會變本加厲的去做。”
馬皇后想要解釋什麼,但陳景恪沒給她機會,先開口說道:
“而且,我們不能光告訴她,後宮不得干政。”
“還要告訴她,作爲未來的一國之後,應該做些什麼。”
“一個賢內助對男人的事業有多大幫助,陛下和娘娘就是最好的榜樣。”
“咱們不能只將徐娘子,當成生孩子的工具。”
“她是太孫未來的枕邊人,有些話太孫不能告訴別人,只能告訴她。”
“這一點想必陛下和娘娘都能理解。”
朱元璋和馬皇后兩人都點點頭,他們可太瞭解了。
“但要是徐娘子只懂得三從四德,別的一問三不知,又能幫到太孫什麼呢?”
“如果每次太孫找她述說事情,她一臉茫然什麼都不懂,幾次之後太孫還會再找她說嗎?”
“時間長了,他們兩人還會有感情嗎?”
朱元璋和馬皇后面色也變得嚴肅起來,確實如此。
感情是通過交流來增進的,沒有交流再深的感情也會變的淡薄。
一旦帝后失和,後果就太嚴重了。
陳景恪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徐娘子的孩子,就是未來的大明天子。”
“可以說,大明未來的天子,都要經她的手長大成人。”
“如果她沒有一定的見識和能力,又怎麼能教出好的子女來?”
“民間有一句俗話說的很淺顯直白,爹壞壞一窩,娘壞壞三代。”
“在教育孩子方面,母親的影響力是要超過父親的。”
“娘娘對太子太孫的影響,就要超過陛下。”
“所以,我們要將徐娘子培養成又賢又惠的人。”
朱元璋眉頭緊皺,這番話有些他贊同,有些則不以爲然。
不過並沒有出聲反對。
尊重專業人員的意見,這是陳景恪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聽得多了,朱元璋也就記住了。
而在教育人方面,陳景恪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太孫的才能就不說了。
就說那個方孝孺,只是和他聊了幾次,現在完全和變了個人一樣。
還有朱椿、朱柏、朱濟熺、朱高熾,雖然不如朱雄英優秀,但也個個都成材了。
而他們幾個,恰恰都是朱雄英小圈子成員,經常和陳景恪接觸。
要說這裡面沒有他的功勞,老朱是不信的。
正是因爲有這麼多例子在,他纔沒有直接反駁,而是陷入了思考。
莫非自己想錯了?
馬皇后則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朱雄英是陳景恪一手調教出來的。
除了陳景恪,沒人能懂他在想什麼。
連自己都搞不懂他的想法,自己調教出來的妙錦就能懂嗎?
那麼解決的辦法就只有一個……
想到這裡,她看向陳景恪說道:
“看來你對如何教導妙錦,已經有想法了?”
陳景恪也沒有再謙虛,頷首道:“是有一些想法,但不知道適不適用。”
馬皇后直接說道:“那就試一試吧,以後你每兩天爲她授一次課。”
朱元璋想要反對,這事兒他更相信馬皇后。
但嘴巴張了張卻未發出一點聲音。
算了算了,先讓他試試吧。
陳景恪心中一喜,說道:“謝娘娘信任,我先給她上幾節課,咱們看看效果再說。”
馬皇后點點頭,嚴肅的道:“太孫、太孫妃……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莫要讓我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