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身份證

這個話劇短片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從老話劇中精心挑選出來的,費了很大的心思。

周延儒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一聽皇帝這樣說,再看那段諷刺迂腐的禮教束縛,百姓們愛國從軍,商人們慷慨解囊捐獻國家,當即明白了皇帝的意圖。能夠快速的在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戲劇表現形式中快速的抓住中心思想,一方面是說明了周延儒很聰明,另外一方面說明了話劇就是比這個時代的劇種容易讓人領會意思。

“皇上,您只管放心,大明報現在在微臣的手裡,已經從當初的每日千份到了現在的每日五千份,這中央戲劇社,微臣必定在五日內弄出來。”周延儒跪在地上,信誓旦旦的給皇帝保證着。

崇禎皇帝朱由檢點點頭,“你辦事,朕放心,還有一個是身份證!這對於新增的山東地區,和鞏固京津地區直轄的州府的百姓們的治理是很有好處的!身份證古已有之。但它的起源卻是官員的識別符號。最早的身份證是戰國時期,商鞅在秦國變法,發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發放,是一塊打磨光滑細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頭像和籍貫信息。國人必須持有,如若沒有就被認爲是黑戶,或者間諜之類的。”

崇禎皇帝朱由檢對於身份證的這個問題,也想了一陣子了。

周延儒一聽皇帝這般說,也馬上懂了,“早前的身份牌,的確對於穩定百姓。減少動亂是很有好處的。如果皇上要稱這種東西爲身份證的話。主要有等級身份證、職業身份證、臨時身份證等,其中以等級身份證最爲流行。古代的身份證式樣很豐富:虎符、免符、魚符、龜符、龍符、麟府、牙牌、腰牌等,都屬於等級身份證,後來武則天當政時,一度廢魚符爲龜符。雖然形式改變了,但作爲身份證的功能並不改變。

隋唐時期,朝廷發給官員一種類似身份的“魚符”,它是用木頭或金屬精製而成的。其形狀像魚。分左右兩片,上鑿小孔,以便系佩。“魚符”上面刻有官員姓名、任職衙門及官居品級等。當時,凡親王和三品以上官員所用“魚符”均以黃金鑄制,顯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員的“魚符”爲銀質;六品以下官員的“魚符”則爲銅質。五品以上的官員,還備有存放“魚符”的專用袋子,稱爲“魚袋”。“魚符”的主要用途是證明官員的身份,便於應召出入宮門驗證時所用。史載:“附身魚符者,以明貴賤,應召命。”到武則天時。“魚符”一度改爲其形狀像龜的“龜符”,用途與“魚符”相同。

宋代時。“魚符”被廢除,但仍佩帶“魚袋”。魚袋是古代身份證的“防僞標記” ,古代身份證如此簡單,很容易造假作僞,甚至出現連皇帝都敢騙的現象。爲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有的會在身份證上特別註明僞造和出借或冒用的嚴重後果,如明朝就規定:“借者與借與者同罪”。”

崇禎皇帝朱由檢點點頭,“朕有衝壓機,有朝廷才掌握的塑料技術,你不用擔心造假的事情。”

周延儒驚喜的應了一聲,“直至到了我朝,改用“牙牌”,這是用象牙、獸骨、木材、金屬等製成的版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職務、履歷以及所在的衙門,視身份和地位、功能的不同而有別。在錄入身份信息時,有時還會寫上“單位”什麼,或標示冒用身份證、不用身份證的罪過等警示語。”

崇禎皇帝朱由檢對於周延儒的快速反應和博學多才都很是滿意,“這些你都不用擔心,立刻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和實行公民身份號碼制度!國家爲每個公民從出生之日起就編定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選派高手畫匠,給每個十五歲以上的人,不論男女都要辦理身份證!姓名,性別,住址,直系親屬,有無婚配都要詳細登記造冊,讓京津地區的人口流通固化!只能夠進,不能夠出,進來的人,要麼造身份證,要麼造暫住證,只有有實力的商戶,或者經過了天津海關登記的商戶,才能夠辦理暫住證。”

周延儒心悅誠服的點點頭,“有了這身份證暫住證的制度,就能夠更好的將京津地區的人口穩定住了。京畿地區的人口穩定是目下十分重要的,人口缺口太大,嚴重阻礙了皇上的發展大計。”

崇禎皇帝朱由檢點點頭,感覺自己不管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提拔周延儒都沒有什麼問題,不管周延儒的世界觀怎麼樣的不堪,他忠於自己,一心想往上爬,這些都沒有什麼問題。“上回朕讓你將山東的官吏楊嗣昌調任右僉都御史的事情,你辦的怎麼樣了。”

周延儒不知道皇帝這樣做具體有什麼打算,不敢怠慢,“都已經辦妥,楊嗣昌早已經在中樞院中任事,他是陝西總督楊鶴的兒子。”

崇禎皇帝朱由檢看了周延儒一眼,知道周延儒的意思,但是有人喜歡揣測皇帝的心思,並不被皇帝所喜歡,而且,楊鶴暫時還沒有能力動,他也不想跟周延儒放的太開,他只是將周延儒作爲一個辦事的幹吏,卻沒有將周延儒當成過是心腹,反倒是對於楊嗣昌,不管楊鶴怎麼樣,崇禎皇帝朱由檢對楊嗣昌這個人的印象都是很深刻的,楊嗣昌的能力更在周延儒之上,心性也較之周延儒更加的耿直,忠誠一些,即便是後來他殺了楊鶴,楊嗣昌也一直對大明忠心耿耿!

崇禎皇帝朱由檢並沒有再說楊嗣昌的事情,他知道周延儒的意思是問要不要派出錦衣衛對楊嗣昌進行監視,這是朕的事情,還輪不到你過問!“你就做朕交代的事情,其他的沒有必要多說。”

周延儒嚇得滿頭大汗,舌頭都短了一截!“微臣該死,微臣該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