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軍市
雖然陶觀的兄長立下大功,然而這種人並不值得劉景親自接見,至多給他一些錢財就是了。
倒是陶觀,劉景準備這兩日找個時間,和他好好聊一聊。
隨後兩人談到戰死者撫卹一事,劉景不禁大感頭疼,此戰己方固然是大獲全勝,斬俘六千餘人,可自身傷亡同樣也不小,僅戰死、失蹤的人,就將近千人,傷者亦不下千人。
衆所周知,漢代流行厚葬,凡棺槨、喪具,所費極大,撫卹以每人萬錢計,千人便需要一千萬錢,劉景不感到頭疼纔怪。
然而這筆錢是萬萬不能節省的,否則必定會影響軍心。畢竟,士卒爲你賣命,最後卻是死無葬身之地,豈不叫人寒心?
另外大勝之後,必須給予士卒獎賞,這同樣是一筆大數目。當今士卒並無工資,收入全靠賞賜,若獎賞不足,爲了安撫士卒,便只能放任他們劫掠百姓以自給。以世祖光武之英明,崛起之初,也只能對麾下諸將的劫掠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劉景絕對無法容忍麾下肆意劫掠,是以他想到了兩個解決辦法,一個是屯田,即撥給士卒及家庭土地,使其與全家都能夠衣食無憂。三國時代,魏、蜀、吳皆大規模屯田,歷史證明了屯田是這個時代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但這是遠水,救不了近渴。
另一個辦法,則是將此次大戰繳獲的大批輜重,變賣成錢財、布匹、糧食……再賞賜給士卒。而這就需要設立一座軍市。
所謂軍市,是指在軍營駐紮地,或屯戍地臨時設立的市肆。
據《周禮》記載:“凡會同師役,市司帥賈師而從,治其市政,掌其賣儥之事。”而市司,即是市肆的長吏,負責市肆日常事務、平抑物價、鑑別真僞等。
軍市最遲出現於戰國時期,秦、趙、齊三國皆設立軍市,收取軍市之租用於卒伍,彌補軍費之不足。比如趙國名將李牧“爲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於外,不從中擾也。”
有漢以來,更是立軍必設市,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祭遵,就曾爲軍市令,其人執法嚴明,光武帝的家奴在軍市中犯了法,祭遵毫不容情,悍然格殺之。令光武帝顏面大失,又無可奈何。
之前劉景麾下諸軍分處各地,直到去年秋季,才因荊州軍揮師南下,齊聚於酃縣。而那時士卒一窮二白,身無長物,酃縣市井就足以滿足全軍日常所需,因此劉景便一直沒有設立軍市。
如今經過一場大戰,士卒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額外收入,尤其是水軍將士,利用水上監管不便,乘機貪墨不少。
加上劉景有意變賣大批輜重,以及收取軍市之租以養軍,因此設立軍市,便已是迫在眉睫。
軍市之中當有市掾,劉景心中暫有兩個人選,其一是主簿郭商,他從前就在酃縣市井任監市掾,對於市井的情況十分了解。
不過郭商和曾經的黃秋一樣,心裡對市井多有排斥,認爲市井是污濁之地,相比之下,他恐怕更願意做綜理縣事的縣主簿。
其二嘛,便是陶觀了。
陶觀在市中販餅多年,對市井同樣十分了解,而且他爲人聰慧,知書達理……最重要的原因是,劉景非常欣賞他的智慧與才華,想要給他一個機會。
由於陶觀乃是一名侏儒,即便是縣中最微末的小吏職位,也註定當不了。不過軍市乃是劉景私立,市吏則是他私署,並非正式官吏,用陶觀雖然會引起一些爭議,但總體應該問題不大。
先試試看,如果實在不行,劉景也算是徹底死心了。
…………
午後,夕陽斜下,天邊映着一抹紅霞。陶觀在一名縣吏的引領下,行走於酃縣縣寺之內,他頭戴縑巾,身着短服,碩大的頭顱,矮小的身材,偏偏臉上一副嚴肅之貌,顯得既滑稽又可笑。
對於周圍衆吏異樣的眼神,陶觀彷彿沒有看見一般,多年下來,他早已練到刀槍不入境界。
陶觀跟隨縣吏來到便坐外,門下吏顯然早就得到了劉景吩咐,未曾請示,直接放其入內。
陶觀內心涌出一股暖意,跨門而入,便看到劉景坐在主位,埋首案牘,神情甚是專注。
感到門口似有動靜,劉景不由擡起頭,看着略顯拘謹的陶觀,笑道:“子儀,你來了……”
“劉君……”陶觀俯身下拜道,“恭喜劉君擊破強敵,昨日耀功,小人也在場,小人雖然不通軍事,亦能看出劉君麾下士卒精銳,乃是一等一的強兵。”
“哈哈,子儀不必客氣,坐。”劉景示意陶觀坐到自己的下首,隨後娓娓道:“這次找你來,除了感謝你替我抓住了敵人密探,還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
這倒是有些出乎陶觀的意料,驚訝道:“不知劉君有何吩咐?”
劉景道:“子儀昨日想必也看到了,如今我麾下兵力甚衆,軍中日常所需,不下於一城百姓之耗,進出酃縣市井,多有不便,因此我準備設立一座軍市。”
“……”陶觀聽得一頭霧水,搞不清楚劉景爲何要和他說這些。
劉景笑着對陶觀道:“凡立市,必設長吏,以管理市肆,子儀,我有意讓你出任市掾。”
陶觀目瞪口呆的看着劉景,他懷疑是不是自己出現了幻聽,讓他當市掾?開什麼玩笑!當初他以爲劉景讓他做醉鄉居的肆主,就已經夠荒誕了,萬萬沒想到,他還是低估了劉景的魄力。
隨即,陶觀的心臟開始劇烈跳動起來,幾乎透胸而出。陶觀強忍着身體顫抖,道:“軍市乃是一軍之重,不能不慎之又慎,劉君麾下人才傑出,多不勝數,何以要用我這樣的殘廢之人?”
“子儀,你還記得嗎,我曾和你說過,你有着過人的才能,只是世人看不到,縱使看到也不敢用。”說到這裡,劉景頓了一下,微笑道:“我想一試。”
陶觀默然涕泣,久不能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