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大雨
今年江陵的梅雨季來得稍有些晚,直到五月中旬,纔開始陸續下雨,且雨勢一直不大。然而進入六月,江陵的天彷彿塌了一般,暴雨傾盆而下,數日不止。
突如其來的大雨,迫使劉景軍不得不暫時停止攻城。不過正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法可設,劉景倒也不至於怨天尤人,將士攻城多日,傷亡慘重,身心俱疲,趁機休養一番也好。
江陵守軍確實受惠於這場大雨,才得以有了喘息之機。
與劉景軍城頭血戰十餘日,傷亡固然驚人,但這還不是最讓蔡瑁擔心的。
最讓他擔心的是,南賊圍困江陵已有近三個月之久,持續的圍困,令城中疾疫滋生,初時僅在百姓間傳播,近來士衆亦紛紛染疫,泄下流腫,凋傷無數,如今城中堪戰之兵,僅剩五千人。
若非這場及時的大雨,恐怕不用十天半月,江陵便會失守。
蔡瑁現在只能祈禱這場雨,能夠下得久一些,最好一直下到襄陽的援兵趕來爲止。
…………
六月,交趾,龍編。
前年張津率軍北上謀取零、桂,不想偷雞不成蝕把米,泉陵一役,一敗塗地,萬餘大軍最後只逃回兩三千人,就連自己治下的鬱林郡,也被劉景搶奪走。
更要命的是,交州各地的夷僚、豪傑聽說他戰敗的消息,頓失敬畏之心,競相發起叛亂,交州一時間內外交困,風雨飄搖。
張津並非無能之人,他乃南陽名士,曾是大將軍何進及袁紹的幕賓,當初和劉表一樣,都是單身赴任,成爲一方諸侯,由此可知其心智手腕。
因此張津回到龍編後,立刻向士燮誠懇道歉,請後者助他安定人心,接着又派區景、錢博鎮壓叛亂的夷僚、豪傑,只花了數月時間,就重新穩固了統治。
之後張津對劉景任命的鬱林太守王彊視而不見,一心招撫夷越、流民,治軍理政。
張津表面上對北方不聞不問,其實心裡常有復仇之念,無奈劉景大勢已成,僅憑他一己之力,絕非對方敵手,唯有暫時蟄伏,以待時機。
劉景爲人野心勃勃,日後必定北上與劉表爭奪荊州,屆時他就有機會一雪前恥了。
五月時,有傳言劉景不久前聯合江東孫權,北上攻打劉表。
張津聞訊大喜,當即派遣親信前往北方查探事情真僞,六月初親信歸來,證實傳言爲真。
張津再按耐不住,急招士燮、區景等文武商討。
士燮今日休沐在家,大置酒會,宴請賓朋,受邀者一部分是交趾本地名流,另一部分則是避亂交州的北方名士,如許靖、袁徽、桓邵、鄧羲等。
許靖字文休,汝南平輿人,大名鼎鼎的月旦評創始者,以品評人物著稱於世,其名望雖不及從弟許邵許子將,亦有重名於天下。當年韓馥、劉岱、孔伷、張邈等關東諸侯,皆爲其所舉。
袁徽出身陳郡袁氏,陳郡袁氏盛隆不及汝南袁氏,但清譽卻過之,袁徽一如陳郡袁氏門風,謙恭仁謹,清虛豁達,乃清高之士。
桓邵出身沛國桓氏,是大儒桓榮之後,亦爲中國名士,他與曹操同鄉,卻看不起後者,多有謾辱之語,後曹操崛起,桓邵怕遭到報復,舉家逃亡交州。
鄧羲自不用多介紹,其乃劉景妻子鄧瑗的從父,曾出任劉表治中,因劉表不聽其建言,一氣之下遠走江東,後來與許靖等人結伴,浮涉滄海,南至交州。
士燮高冠博帶,氣度雍容,宴上頻頻舉杯邀飲,他今年已經六十六歲高齡,依然腰不彎,背不駝,體態健朗,能飲酒數鬥。
正當賓主酒酣耳熱之際,張津使者到來。
士燮停酒會,罷歌舞,靜靜聽使者講明來意,接着又詢問了幾句,便猜出了張津的心思。
士燮老家蒼梧郡,與荊南桂陽郡相鄰,對於劉景出兵的消息,他比張津知道得更早,之所以不向張津透露,就是怕他再興刀兵。可惜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唉!交州又要重起戰火了……”士燮心中一嘆,他們兄弟四人,割據四郡,雄霸交州,威尊無上,宛如皇帝一般,張津與劉景開戰,他們又豈能置身事外?這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士燮滿心憂煩,緩緩起身,對衆賓客道:“使君有急事相招,僕不得不往,今日未能盡興,改日僕再設宴向諸君賠罪……”
言訖,士燮別過賓朋,乘車前往州部。
士燮的車輿通體塗有赤漆,裝飾華麗異常,其出行,笳簫鼓吹,車騎滿道,道中蠻夷、百姓見士燮車駕,無不避讓,如此威勢,就連交州牧張津也比不上。
士燮是最晚抵達的人,此時州部堂中已經聚滿了交州文武。
“士府君……”堂中衆人,見士燮到來,無不起身行禮。
士燮爲人賢厚,謙虛下士,一一還禮。
不久,頭戴絳帕,身着紗袍的張津從後舍轉出,直接開門見山道:“孤前年奉詔命以收零、桂,劉景小兒不僅抗拒王命,更舉兵來攻,孤爲其所敗,鬱林郡也被劉景小兒乘機強佔。孤威嚴掃地,幾淪爲州中笑柄。”
說到這,張津目光掃過堂下衆人,道:“近日孤收到確切消息,劉景小兒傾巢而出,跨江北上與劉表爭利,如此良機,萬不可錯過,孤當親率三軍,收復鬱林失地,再取零、桂二郡。”
堂中文武,一時盡默。文臣不願打仗,而武臣,則是徹底被劉景軍殺怕了。
士燮見堂中衆人皆緘口不言,只好親自起身勸道:“使君,前歲大敗,使得將士凋敝,國中多叛,幾至傾覆,如今雖稍有恢復,但郡縣依舊虛弱,不堪驅使。零、桂外郡,鬱林窮鄙,實在不值得使君大動干戈。”
張津面露不豫,大手一揮,道:“先不說零、桂,孤身爲交州之主,若是連一個鬱林郡也號令不得,還有何威信號令國中?士君不必再勸,孤意已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