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桃李
上千鐵騎排山倒海般衝到城下,突然向兩邊分開,呈半圓形,將城門口的周鳳等人團團圍住,弓上弦,刀出鞘,虎視眈眈。
“籲!”劉亮飛馬衝至周鳳面前, 手勒繮繩急停,坐騎一聲嘶鳴,人立而起,兩隻修長健壯的前蹄在周鳳面前不住翻飛。
周鳳強自鎮定,一動不動。
劉亮見狀,也沒有繼續爲難他, 安撫下坐騎,以手中馬鞭指之,口中問道:“足下何人?”
周鳳恭敬地回道:“小人周鳳,受安南將軍之命,潛伏宜春以待有變。宜春縣長孫南乃吳郡舊臣,對孫權忠心耿耿,聽聞義師西來,妄想據城頑抗,小人便率城中義士,將其斬殺。”說罷取來孫南的首級,上呈劉亮。
“哦?原來你就是周鳳。”劉亮也是從諸葛亮口中知道周鳳其人,以爲他充其量也就是個內應,沒想到首功竟然被他得去。
劉亮接過孫南的頭顱, 見其雙目皆被戳瞎, 面上立時便有幾分不喜,心道:“士可殺不可辱, 此人還真是兇狠殘忍。”
“正是小人, 不知將軍是?”周鳳小心翼翼問道。
劉亮將孫南的頭顱扔給身後的親衛, 找個匣裝起來, 自矜地道:“我乃上庸太守劉亮。”
兩千石太守, 說來好聽, 實則上庸過去只是漢中郡東部一縣,即便劉亮到任後析出上庸北部設立建始縣,治下也才兩縣。
周鳳聽到騎將自稱劉亮,神情頓時變得更加恭敬了,這位可是安南將軍劉景的族弟兼大將。
周鳳肅拜言道:“劉上庸擊殺勇冠天下,號稱‘萬人敵’的關羽,聞者莫不稱歎,小人亦久仰劉上庸大名,今日得見,幸甚,幸甚。”
劉亮嘴角微咧,擊殺關羽確實令他名聲大噪,儘管關羽是被黃忠手刃,但領兵之人卻是劉亮、蔡升、黃忠三人,斬殺關羽的功勞自然可以算到劉亮頭上。
在吹捧了劉亮一番後,周鳳說起正事:“孫南及其身邊黨羽雖然都已被我擊殺,但城中守軍猶未降服, 陰圖生亂者不在少數, 還請劉上庸帶兵入城平亂。”
劉亮也聽到了城中的喧囂之聲, 當即留百騎駐守城門, 讓周鳳在前引路,策馬殺入宜春。
不出裡許,迎面撞上百餘宜春守軍,他們顯然是收到了北門失守的消息,趕往北門禦敵。
“給我殺……”劉亮自不會與他們客氣,縱騎直衝其陣。
這百餘宜春守軍,尚未與劉亮鐵騎碰面,光是聽着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就已上下驚怖,陣腳大亂,如今直面劉亮鐵騎的衝鋒,才一接戰,便立刻大潰而逃。
劉亮率騎追擊於後,一路瘋狂砍殺,盡飲敵血,等到將這夥敵軍盡數殲滅,劉亮又四面出擊,橫掃城中各地頑敵,整個宜春城內到處都是隆隆作響的馬蹄聲,直到午後才漸漸平息。
次日,諸葛亮率領大軍抵達宜春,劉亮、周鳳立即放下手中事務,抽身趕往南水北岸迎接。
諸葛亮對周鳳道:“足下別來無恙否?”劉景去年接見周鳳時,諸葛亮也在場,其爲人也不像劉亮那般驕矜,就算面對羣盜出身的周鳳,也能和顏悅色。
諸葛亮又道:“今兵不血刃奪取宜城,皆足下之功也,不能不酬賞。本來宜春縣長之位最適合足下,不過國家制度,本地人不得爲地方長吏,足下乃宜春人,卻是做不了宜春縣長。”
其實就算沒有三互法制約,諸葛亮也不可能將宜春交給周鳳,宜春的位置至關重要,一旦有失,諸葛亮大軍立刻就會變成甕中之鱉,必須要用重將鎮守。
周鳳本已將宜春縣長視爲自己的囊中之物,這兩天也是以宜春縣長的名義發號施令,結果聽到自己無緣宜春縣長之位,面上難掩失望之情,半天才勉強開口道:“小人全憑軍師做主。”
諸葛亮彷彿沒有察覺周鳳的異樣,笑道:“這樣,我先上報將軍,暫表足下爲別部司馬,別領一營部曲,隨軍出征討賊,一旦攻下其他縣城,我必表舉足下爲百里侯,足下認爲可否?”
周鳳心理稍稍平衡了些,俯身拜謝道:“多謝軍師。”
諸葛亮微微頷首,隨後婉拒了周鳳的入城邀請,下令在南水北岸就地紮營,諸葛亮則與徐庶、楊儀等人散步江畔。
諸葛亮指着南水南岸,宜春之郊的桃李之林,對身後幾人道:“宜春桃李,乃世間之美景也,可惜眼下已是初冬,桃裡皆已凋謝,諸君無緣得見美景。”
長沙定王劉發第三子劉成曾被封爲宜春侯,享國十七年,後被奪爵國除。其在位期間,營造“五臺”,其中尤以宜春臺爲最,植桃李以萬計。從此宜春桃李,成爲世間美景,爲江南所知。
諸葛亮叔父諸葛玄與朱皓爭奪豫章失敗,就是經由宜春逃往長沙。當時正值桃李花開季節,雖然是在逃亡途中,可宜春桃李之美,還是給少年時代的諸葛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時隔多年,仍記憶猶新,念念不忘。
傍晚,營地建立完畢,將士亦用過晚餐,諸葛亮於大帳內召集衆將,一時間黃忠、蔡升、劉亮、魏延、霍峻、單日磾、習珍等齊聚帳中,真可謂名將如雲。
諸葛亮環顧帳內衆將,緩緩說道:“諸君皆宿將,應知宜春乃東西要衝,一應軍資糧秣,皆由此過,斷不容有失,需以大將鎮守,諸君誰願擔此重任?”
帳中一片死寂,無人吭聲,平日在戰場上英勇無畏的一衆虎將,此刻全都做了縮頭烏龜。
諸葛亮不禁哭笑不得,既然沒人主動,那就只能他親自點將了,目光反覆在帳內衆將身上掃過,最終停在霍峻的身上。
黃忠、蔡升兩大將軍肯定不能留下,劉亮、魏延一騎一步,爲諸葛亮所倚重,也不能留下,單日磾統帥五部荊蠻,也不適合留下,最後就只剩下習珍和霍峻了。習珍已鎮守荊南數載,不曾參與北伐,若再讓他守宜春,就有些不近人情了,如此一來,霍峻就成了惟一的人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