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第363章 誰在我船上?

第363章 誰在我船上?

李多魚跟趙甲路步行穿過了幾條街道,來到了一處全是木頭房的老街。

李多魚看了眼老街,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前世他從島國回來後,聽說有人“一把火”把這條老街給燒了,換成一條商業街。

在這個年代,老街還全都是那種矮矮的木頭房子,纔剛到老街時,李多魚就聽到了“哐當,哐當”的敲打聲。

順着聲音看去,李多魚看到一家小作坊,有三個光膀子的中年人,踩着翹板石錘,嘴裡還喊着號子。

“嘿喲~嘿~”

石錘下方是一口大石臼,裡面放着米粿。

每當石錘翹起來時。

石臼旁的老人,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將石臼裡的米粿翻一面,而那個大石錘,起碼七八十斤重。

一旦沒配合好的話,老人的手肯定會被砸骨折,可在號子的幫助下,他們協作得非常完美。

當看到作坊裡擺放的一團團白色米線後,李多魚已經猜到他們在做什麼東西了。

趙甲路介紹道:“這家作坊做出來的興化粉真的好吃,我們家都是在他們這裡買的興化粉。”

而李多魚想吃的那個“撈化”中的“化”是原產於隔壁荔城的興化米粉,因荔城在古代被稱之爲興化府,而得興化粉之名。

可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個興化粉在原產地混得不是很好,反而到了榕城後,混的風生水起,成了很多榕城人嘴裡的“古早味”。

撈化,還分成了老派和新派。

老派撈化一般指的是豬血化,當時的特殊原因,普通民衆能搞到的,也就只有豬血了。

而哪怕是豬血,對於那個年代的百姓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而新派,是近幾年纔出現的,配菜也不單單隻有豬血。

大家最經常吃的,就是大腸頭,鴨胗、羅漢肉這些,當然最後來點空心菜,撒一把蔥花,纔是撈化的靈魂。

有些店鋪會加上各種小海鮮,比如花蛤、魷魚圈,鮮海蠣和蝦等,有的店鋪甚至還開發出了新吃法,將各種滷味加入撈化裡。

李多魚自打來到這條老街後,就時不時能聞到大骨湯的濃濃香味,還有蝦油的味道。

這條老街並不是很寬,看起來也不是很乾淨,可街道兩旁做餐飲的店鋪是真的多。

有賣魚丸,賣肉燕,賣香腸的,而生意最好的,就是他們眼前的這家十平米不到的撈化店。

由於店太小,店老闆在門口擺了三張小矮桌,顧客只能坐在外面吃。

條件雖然很差,可每張小桌子都坐滿了人。

有個剛從廠裡下班回來的工人,看到剛好有人起來後,直接把自行車往牆上一靠,坐到了那個空位置上。

“老闆,來一碗撈化,要豬肝和空心菜,給我多放點蔥花。”

“好嘞,馬上來。”

看到生意這麼好,趙甲路對着店老闆說道:“老闆生意這麼好,能不能多加兩張桌子,怎麼每次都要排隊吃。”

老闆回道:“店鋪就這麼大,再擺過去就隔壁店的地盤了,等會我們掐架了,你幫不幫啊。”

一羣不嫌事大的顧客,全都說道:“幫,肯定幫。”

“要打架的話,我肯定幫你啊。”

“老闆趕緊的,把隔壁店面都買下來,以後我們下雨天也可以吃你的撈化了。”

老闆笑道:“那不行,下雨天,我剛好可以偷懶。”

“有啥好休息的,多賺點錢不好嗎?”

老闆催道:“伱們別說話了,趕緊吃快點行不行,後面一大堆人等着呢。”

……

點菜的時候,李多魚說道:“花腸和豬肝,花蛤,再來點空心菜,還有搞個煎蛋。”

“魚哥,你剛剛纔吃飽,怎麼還能吃這麼多。”

李多魚笑笑:“像我這種幹粗活的人,正常情況下都吃的比較多。”

事實上,他們海邊雖然有很多海鮮,可對他們漁民來說,海鮮是吃不飽的。

就跟喝粥一樣,吃完沒多久,很容易就餓了,吃兩碗的海鮮真的不如吃一碗的米飯和米粉。

前世,她那個兒媳就很喜歡吃海鮮,她說這東西味道好,沒什麼油脂,熱量又低,非常適合用來減肥。

趙甲路摸了摸肚子:“我實在吃不下了,老闆,給我來份清湯撈化就好了。”

上菜後,李多魚看着一大碗撈化,至少半碗都是配料,不像將來,一碗拉麪裡也找不到幾片牛肉。

李多魚先是喝了一口湯頭,濃濃的大骨湯,帶着紅蔥頭油的香味,味道非常的正。

可對李多魚來說,撈化的靈魂,並不是撈化本身,而是源自擺在桌上的那個小塑料罐子。

李多魚湊近塑料罐子聞了聞,又鹹又香,沒錯,就是這玩意。

李多魚拿了個碟子過來,將黃色晶亮的汁液倒在了碟子裡,隨後夾起一塊羅漢肉,放在蝦油上蘸了下,隨後放進了嘴巴里。

入口的瞬間,李多魚怔了下,這個味道瞬間把他拉回到一段過去的記憶裡。

事實上,

這種這種配料很多的撈化,李多魚並沒有吃過很多次。

他走貨的那段時間裡,這種新派撈化還沒盛行,他吃更多的是豬血化。

後來就給送進去了,一出來沒多久,就走線去島國了,也沒有吃到過這玩意。

第一次吃到這種撈化,還是周曉英帶他來吃的。

那時候,他們來榕城幫忙帶孫子,兩人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 做飯、洗碗洗衣服

而在週末時,兒子兒媳一家三口經常開車跟朋友出去露營和旅遊。

而怕李多魚無聊的周曉英,偶爾會帶着他到附近的煙臺山走走,順便吃點東西。

而他們兩人吃過最多的,就是巷口的那家撈化店。

周曉英也特別喜歡吃撈化,每次吃的時候,都要倒滿一碟蝦油。

見她倒這麼多,老闆偶爾還會調侃兩句:“你是我見過最會吃蝦油的。”

想到這,李多魚不禁看了這老闆一眼,突然問道:“老闆,你是不是姓林啊。”

老闆笑着回道:“厲害啊,你第一次來,是怎麼知道我姓林的。”

“哈哈,我瞎猜的。”

李多魚將一大份撈化都給吃完了,可人一吃多,就很容易犯困。

兩人走出老街,來到了隔壁一條閃爍着很多霓虹燈的街道,街上有很多穿着光鮮亮麗的女孩。

可能夏天到的緣故,有些穿着跟港劇一樣的短牛仔褲,有的很喜歡把上衣的襯衫打個結。

一臺紅色雅馬哈125摩托車旁,圍着好幾個女孩。

打了個嗝的趙甲路提議道:“魚哥,要不要我帶你去舞廳放鬆下,夏天到了,那裡的小姐唱歌好聽的。”

李多魚打趣道:

“你確定只是唱歌好聽那麼簡單。”

趙甲路笑道:“早就從良了,當然只是聽歌了。”

李多魚本想說,讓他做好防護,要注意安全之類的,可想想好像有點不對。

90年代之前,國內好像還挺安全的,只有梅毒這種玩意,很少有艾滋。

“舞廳就不去了,那裡太吵了,我耳朵受不了。”

趙甲路皺眉思考了會,接着說道:“不去舞廳的話,那要不要一起去看錄像。”

李多魚疑惑道:

“現在就有錄像廳了?”

“有好幾家了,很多人都在看,以前追的那些電視劇,要是沒有看全的話,也可以在錄像廳補全的。”

趙甲路嘿嘿笑道:“且過了十二點後,還有很刺激的東西哦。”

李多魚一聽,就知道是什麼玩意了,錄像廳應該是國內最早傳播有色影像的鼻祖。

這時候的有色影片,大多還都是講故事的,也就偶爾有些刺激的片段。

不像島國的動作片,全片都是技術沒有感情。

可哪怕只有一兩個片段,對於沒見識過的年輕人來說,也足以讓他們集體興奮了。

有錄像機的話,李多魚覺得新房子蓋好後,倒是可以買一臺。

這樣的話,就不用定時定點守在電視機前,等電視臺的播放了。

“魚哥,你想不想看,剛好有一家錄像廳的老闆是我朋友,我可以讓他清個場,放些刺激的給咱們看。”

李多魚緊皺着眉頭,跟一個大男人一起看有色影片,總感覺有點不對啊。

“不了,我真的困了,我想去睡覺了。”

趙甲路有點鬱悶:“舞廳不去,錄像也不看,怎麼跟我家老頭子一樣.年輕時候不玩,什麼時候玩啊,等老了,咱們就真玩不動了。”

“改天吧,今天有點累了。”

見李多魚拒絕的樣子,趙甲路也不再強求,而是說道:

“晚上有地方住了嗎,沒有的話,晚上要不要住我家,我跟秀雲分了套房子,剛好有空一間出來。”

李多魚嘴角抽了抽,這貨到底有多喜歡跟我在一起啊:“不用了,我已經在碼頭那邊訂好招待所了。”

“這樣啊……那我送你到招待所那。”

“不用,榕城我很熟,我可以自己去招待所的。”

……

事實上,李多魚並沒有訂招待所,回到榕城碼頭後,他就直接回到了釣魚船上。

直接在駕駛室打地鋪睡覺。

說實在的,招待所的衛生條件還真不一定有他這個駕駛室好,且這年頭跳蚤和蝨子特別多。

現在有孩子了,他們家現在很乾淨,非必要情況,李多魚也會盡量少睡外面的牀鋪,省的把蟲或者蟲卵帶回家裡去。

晚上十點半左右,釣魚船四周就變得很是安靜,只剩下潺潺的江水聲。

在這個沒有手機的年代,李多魚很快就睡着了,也不知道睡了多久,李多魚就給吵醒了。

外面不停有漁船的發動機聲音,還有各種吆喝叫賣聲。

被吵醒的李多魚發現天還是黑的,可當他看向窗外時,卻給嚇了一跳。

有兩張人臉正貼着窗戶,看着他的駕駛室。

李多魚當場拿出了那把藏在船上的長槍,隨後打開了駕駛室的電燈,喊道:“誰在我船上。”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