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第一堂課

第406章 第一堂課

李多魚踏上鷺島碼頭後,三叔、大伯、李曙光他們的船隻就繼續往南走了。

鷺島碼頭在海島的西側正對面,就是被譽爲“萬國建築博覽館”的鼓浪嶼。

就隔着幾百米。

隔着海看過去,依舊能很清楚看到上面全都是些洋房子,其實鷺島碼頭沿街這一帶也全都是洋房。

李多魚並不是很懂歷史,只知道,最早鼓浪嶼跟榕城的煙臺山一樣全都是領事館,是“外國老爺”住的地方,後來,好像又有很多華僑在上面建造別墅和莊園。

以前李多魚來的時候,島上還沒有通水,只能用供水船將淡水運輸過去,日子過得非常艱苦。

這也導致很多島上原住民放棄了鼓浪嶼,紛紛跑到鷺島上來居住。

李多魚剛一上島。

見他一身“幹部”的打扮,立馬有不少野導跑過來。

“同志,第一次來鷺島玩啊,我可以帶你去鼓浪嶼,坐我們的船,比輪渡還要便宜,我可以免費給你介紹鷺島的歷史。”

“林北,從小在這裡長大的,還要你帶。”

鷺島大多都是講閩南話的,而他阿孃是陳家村的也會講,李多魚打小就多少學了點。

野導聽到這句話後,臉色瞬間拉了下來,罵罵咧咧道:

“原來是本地猴啊。”

李多魚嫌棄道:“伱們這羣外地的,趕緊回你們家去。”

像這樣友好的問候,在鷺島經常發生,尤其在鼓浪嶼上面,由於近兩年鼓浪嶼有自來水了。

整個鷺島也成了經濟特區。

有不少遊客到島上來旅遊,他們都特別喜歡到鼓浪嶼上面。

很多原本搬到島上的人,又想回去了,結果發現鼓浪嶼已經被外地人給佔據去了。

結果本地人和外來人口,經常在那發生口角,互相對罵,而這一對罵直接對罵了好幾十年。

可罵着罵着,本地人直接就變成稀有物種了,跟榕城不同,鷺島是一座移民城市,外來人口遠超本地人。

李多魚不是很愛逛風景區的人,也沒有去附近商鋪林立的中山路,而是去了附近的魚市。

離鷺島碼頭這裡不遠有條開禾路,本地人一般叫做第八市場,簡稱“八市”。

聽說,鷺島以前有十個市場的,後面全被幹掉了,就剩下這個第八市場保留了下來。

非常小的一條路。

還沒靠近,就能聞到濃濃的海鮮味,地上也是各種污水橫流。

有很多騎自行車的島民,在第八市場這裡穿梭着,也有不少用板車拉着海水的外地人,用普通話叫賣道:“海水,海水,有誰要海水,也有冰塊,有誰要。”

一位攤販朝他招手道:“給我來兩桶,還有一箱冰角。”

由於跟碼頭非常近,這裡的海鮮大多都是攤主自己到碼頭那邊收購來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價格便宜了不少。

李多魚問道:

“阿北,這個帶魚怎麼賣啊。”

攤販回道:

“大眼的一斤一角半,小眼的三角。”

李多魚故意說道:“小眼的,怎麼反而比較貴啊。”

“一看,你就不是我們本地的,小眼帶魚是舟山、渤海那邊的,身上肉很多且實在,大眼的,是南海那邊的,肉比較水啦。”

沒想這個攤販還挺實在的,並沒有隨便忽悠人,前世就有很多攤販經常拿大眼帶魚忽悠人。

說什麼:越大隻越好吃。

可實際上,那些大眼帶魚是熱帶帶魚,體型都比較大,肉很水,煎帶魚時,特別容易把魚肉搞爛掉。

魚市裡海鮮品種特別的多,可能是槍管魷魚和帶魚季節的緣故,這兩種魚特別的多。

而除了海鮮外,八市也賣各種農產品,讓李多魚時不時就咽口水的是各種鴨子。

兩旁時不時有賣【龍海鹹水鴨】的攤鋪,可最香的應該是【灌口薑母鴨】。

隔着一條街都能聞到香味,薑片和母鴨的香味混在一起,感覺可以吃下好幾碗米飯的樣子。

可李多魚逛了一圈,最終並沒有去吃鴨,而是找了個路邊攤,吃起了“沙茶麪”。

這東西也算是島內獨有的“特色小吃”,然而沙茶裡面沒有茶。

它只是個音譯,正宗叫法應該叫“沙嗲”,且這東西並不是本地的調味料。

且還有一段故事。

很早以前,一個漁民家庭,父親早逝,母親獨自撫養兒子。

兒子在一次海上遭遇風暴後被一艘印尼商船救起,並在該船上擔任廚師。他在那裡學會了使用名爲沙茶的調味品。

多年後,兒子回到家鄉,給母親做飯做菜,可家中沒有食鹽,就把攜帶回來的沙茶粉當做鹽巴撒在麪條上。

結果母親嘗試後,覺得這個調味料特別好吃,於是,沙茶就開始在島上流行了。

李多魚也點了一份沙茶麪,味道確實不錯,一吃就很東南亞風味。

沙茶的味道,確實很上頭,有點甜,但又有點辣口,再配上新鮮的槍管猶魚圈,還有花甲和海蝦,還真是美味。

李多魚吃完麪後。

把湯也給喝光了。

付了八毛錢後,這才前往鷺島水產科技學校。

這所學校在體育路那邊。

離八市這邊也不算遠,就隔着一個篔簹湖。

這個湖原本跟大海是連通的,而在七十年代那會,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在湖口那裡建造了堤壩,直接將篔簹湖變成了“一潭死水”。

李多魚原本想繞着篔簹湖走一圈的,可沒想纔剛剛靠近,就聞到了一股臭水味。

遠遠望去,湖面長着各種藻類,連海鳥都很少見到。

李多魚記得以前跟阿貴來的時候,湖水還算乾淨的,這才幾年時間,怎麼就變成這樣了,跟榕城內河的臭水溝半斤八兩。

李多魚提着皮箱,繞湖走了大概一小時後,就到了鷺島水產科技學校。

剛到門口那裡,李多魚就見到了不少穿着豔麗的學生,很多女孩都穿着過膝長裙、頭上帶着彩色髮箍。

李多魚來到門口傳達室,沒等大爺問話,趕緊掏出學校給他的聘請函。

大爺看完後,滿臉堆笑道:“原來是李老師啊,裡面請,裡面請。”

聞到大爺身上有煙味,李多魚遞了根菸過去:“我纔剛來,能不能問下,教務處的劉主任在哪裡?”

大爺接過煙後,指着前面那棟樓說道:“劉主任啊,他就在前面那棟樓的第二層,有掛教務處那個牌子,就是他辦公室了。”

“謝了啊。”

“不用客氣,以後有事情的話,儘管叫我。”

李多魚順着大爺所指的那個方向,來到了教務處。

裡面有兩位老師。

一位看起來四十多歲,但已經是地中海髮型,另一位看起來,就比李多魚大幾歲的樣子。

李多魚敲了敲門。

“劉主任在嗎?”

那位地中海中年男,打量着眼前的李多魚幾眼後,趕緊拿起桌上的報紙對了幾眼,驚喜道:

“我就是劉粼芳,你是李多魚主任,是不是?”

“劉主任,叫我小李就可以了。” “真的非常不好意思,你那麼忙了,還邀請你到我們學校講課。”

“沒事,剛好這兩個月比較閒。”李多魚纔不會說,是因爲給吳局長面子,纔不得不來的。

然而讓李多魚沒想到的是,就當他們兩人客氣聊天時,那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突然陰陽怪氣起來,甚至對李多魚充滿了敵意。

“沒想,一個連專科都沒有上過的,初中拿結業證的,還真敢來我們學校教書啊。”

來者不善啊!

李多魚皮笑肉不笑,稍微打量了下眼前的年輕人,覺得這種人真的很傻逼,哪怕看自己不爽,背後編排我就可以了,真沒必要當面發作啊。

我是文憑低。

可我牛逼啊!

李多魚也不慣着他,直接問道:“劉主任,我這樣突然過來,是不是搶了這位老師的飯碗啊。”

“沒有的事,李主任能來我們學校,歡迎都來不及。”

劉主任黑着臉看着那個年輕人,就差拿手指頭戳他。

“真的非常抱歉,讓你看笑話了,主要是這位張老師之前有寫信給你請教鰻魚養殖的問題,結果你一口回絕了。”

李多魚皺眉,認真思考了會。

“這樣啊請教我的人太多了,全都拒絕了,真忘記張老師什麼時候請教過我。”

那位姓張的年輕老師氣到手都抖起來,看李多魚一臉傲慢的樣子,恨到牙癢癢,本想繼續陰陽怪氣。

卻被劉主任大聲喝住。

“張學金,你有點肚量行不行,李主任是吳局長推薦過來的,是我們學校求着人家過來的,你這樣鬧,是不是想讓楊校長親自來找你談話?”

劉主任說完,繼續賠笑道:“李主任,真的非常抱歉,您剛到我們學校,就讓你留下了這麼不好的印象,你應該還沒有住宿的地方吧,我先帶你去教師宿舍,順便熟悉下校園環境。”

李多魚瞥了那個張老師一眼,淡淡說道:“沒事,習慣了,這世界上小肚雞腸的人那麼多,碰到一兩個也很正常的。”

張學金真的是氣死,氣到胸膛起伏:“你拐彎抹角罵誰啊。”

“我又沒罵人,你彆着急對號入座,我只是在說這世界上有很多小肚雞腸的人。”

“李主任,我先帶你去宿舍。”

劉粼芳尷尬笑了笑,趕緊把李多魚帶離教務室,同時也給李多魚打上了一個標籤:

這人不好對付,千萬不要惹他。

在劉主任的帶領下。

李多魚來到了宿舍,其實跟學生宿舍在一起,唯一不同的是,學生是多人間。

而他是單人間,用的還是雙層的鐵牀,有一張桌子,上面放着一個熱水瓶。

“李老師,我們有食堂,也有專門用來蒸飯的地看,也有食堂。”

李多魚簡單看了下教材,發現還算簡單,自己應該可以掌握。

介紹完後。

劉主任說道:“到時候,學校會給你安排一節課,主要就講講您這兩年的養殖心得就行。”

在劉主任的帶領下,李多魚逛了一圈學校,目前學校主要以兩個專業爲主。

一個是水產養殖。

另一個是輪船維修。

以前水產養殖基地是在篔簹湖的,可自打篔簹湖被污染後,就搬到外面去了。

李多魚看了下教材,發現內容很不是很難,且李多魚甚至能找出很多錯誤的地方來,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到了晚上,學校非常的熱鬧,這個年代沒有手機,大家要不是在宿舍讀書,就是在操場上玩耍。

李多魚聽到了吉他的聲音。

十點的時候。

響起了熄燈的音樂,緊接着,學生宿舍全都熄燈了,男生宿舍集體傳來了非常文明的聲音。

而李多魚的教師宿舍還亮着燈,李多魚也拿着臉盆,帶着毛巾,準備去浴室洗澡。

很少這麼酣暢淋漓地衝澡,並沒有噴頭,而是一道水柱衝了下來。

浴室旁邊的小窗戶,好幾個學生在那裡偷抽菸,且一直盯着對面樓看。

“黑不溜秋的,有啥好看的。”

“這你就不懂了,上次半夜,我還真看到一個女的,穿着內衣就出來晾衣服的。”

“吹牛吧你。”

“騙你們我倒立吃屎。”

而這時候,一道手電筒照射了過來,有女生罵道:“你們真是變態,都穿着衣服有啥好看的。”

一羣人嚇得瞬間散開,這些人終於注意到正在洗澡的李多魚。

“同學,你是不是剛轉來的,以前怎麼沒見過你啊。”

李多魚笑道:“確實剛轉來的。”

“同學,你哪個專業的。”

李多魚笑道:“水產養殖的。”

“那我們同一個專業的。”

一羣學生對着李多魚說道:“那你可能要叫我學長了。”

李多魚笑了笑。

“同學你住哪個宿舍的。”

“走廊盡頭那一間。”

“開玩笑吧,那幾間都是教師宿舍,就你這樣怎麼可能是老師。”

衆人打量着李多魚,確實發現他比較壯碩,也有鬍鬚渣,整個人看起來相當的成熟,最重要的是,下面比較大。

李多魚突然來一句:“同學,你們是哪個宿舍的啊。”

瞬間全都逃走了?

接下來,這兩天,李多魚絞盡腦汁寫了一份演講稿,說實在的,寫這玩意比搞養殖要難多了。

足足寫了兩天,才寫了三葉稿件出來。

到第三天時。

劉粼芳主任來找他。

李多魚本以爲只是小型的課堂,就三四十個的那種。

可沒想,竟然是禮拜堂。

下面坐的不單有學生,還有學校老師和領導,甚至還有鷺島水產研究所的研究所,最讓李多魚沒想到的是,吳局長居然也來了。

“現在有請下沙村的李主任,他是閩省海帶養殖第一人,也是鰻魚養殖的開拓者,曾跟考察團前往島國,獲得大量寶貴的養殖經驗。”

“接下來,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李主任上臺給我們演講。”

“啪啪啪。”

熱烈的掌聲不斷響起,可李多魚心中不由暗罵了句:草。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