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謝玄震驚(四更)

這個朝代,不像是後世,野味難尋。

不是太長的時間,僅僅兩柱香的時間,四個麒麟衛就帶回了七隻一兩斤重的野雞,還有兩隻野兔。

放血去皮、開膛破腹,四個人在湖邊清洗起來。論燒烤的手藝,冉明可謂之其中的翹楚,等劉牢之把燒烤用的木炭點燃,冉明就坐在一個矮小的胡牀上,所謂的胡牀,其實就是後世的馬紮子。

聽着肥油不時的滴在木炭上,發出滋滋的聲音,聞着誘人的香味,冉明不禁放聲高歌:“當山峰沒有棱角的時候,當河水不再流,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散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蕭蕭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在後世,冉明向來不喜歡瓊瑤的宮廷戲,因爲她完全違背了歷史,刻意美化辮子。不過,音樂無國界,縱然不喜瓊瑤,但是她的歌,還是相當喜歡的。

冉明一邊搖頭晃腦的唱着,而劉牢之則趕緊拿着石墨筆在紙上快速的記錄着,等冉明一曲唱完,劉牢之道:“殿下,此曲謂之何名?”

冉明不用想也知道劉牢之肯定又把此曲的安在了自己頭上,第一次剽竊時,冉明還感覺有點忐忑,隨着習慣的養成,冉明再無半分愧疚之感。

冉明想也不想的道:“就叫當吧!”

“當?”劉牢之疑惑的道:“是!”

接着小手用炭筆把當記在紙上!

就在冉明不遠處的竹林裡,一個綠衣少女嘴裡一直唸叨着,“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少女就要順着冉明的歌聲前步,一個僕婦上前道:“小娘子,不能再往前去了,對面那人的幾個手下都非平庸之輩,他的身上散發出來的濃烈殺氣,就連老奴也要退避三舍!”

綠衣少女臉上露出失望之色。

僕婦道:“小娘子不用太過失望,以老奴看來,他們這一行,肯定是前往別院,拜會安石公,到時小娘子可以躲在屏風後,近距離觀看!”

綠衣少女又道:“那祝管事說根本不認識什麼少年公子,你們可查出此人的身份?”

僕婦滿臉愧疚之色:“小娘子,老奴無能。對方明暗之中似乎有上百好手保護着,我們的人根本無法靠近,而且奴婢派出的七個打聽此人消息的人,全部沒有再回來。除非,他們死了,否則根本就沒有其他解釋!”

綠衣少女“他怎的如此狠辣?”

僕婦道:“也不盡然,可能是他的身份太過敏感,不想讓人知道吧!”

綠衣少女道:“我們回去吧!”……

冉明倒非常愜意,林黑山抓了十幾條草魚,放在火上烤熟,別有一番味道,可惜有林黑山這個吃貨在此,衆人倒沒有滿足口欲。

吃過簡單的午餐,冉明一行又踏上行程。

謝安少以清談聞名。

所謂的清談,亦謂之“清言”。士族名流相遇,不談國事,不言民生,誰要談及如何治理國家,如何強兵裕民,何人政績顯著等,就被貶譏爲專談俗事,遭到諷刺。魏晉時期清談風行大盛。

而整個謝氏族學都掌握在謝安手中,謝氏在歷史上有名的子弟,如謝玄、謝允、謝郎、謝道韞等,都是師承謝安。從個人成就看,謝玄最擅長兵事,而謝允則是道學大家,謝郎擅長儒學,而謝道韞則是玄儒雙通,辯術無雙。

從謝安的衆多子侄,就可以看出謝安此人在玄、儒、道都有傑出的造詣。歷史上謝安以教授子侄稱名。

不過可惜的是,謝安子侄中,最出色的是,卻不是他的孩子,無論謝玄還是謝道韞都是謝奕的子女。

作爲一個博學多才的仕林名宿,拜會謝安的人不少。

當冉明來到謝安別院時,赫然發現,門前的空地上已經停着十幾輛牛車。

冉明還沒有上前,謝安門上的門子就道:“小郎君可是來求見安石公?與之清談”

冉明道:“正是!”

門子道:“安石公所長者道、儒、玄、佛,精音律,善行書。不知小郎君所長几何?”

冉明啞然失笑,看來想見謝安不易,必須先過初門考覈。冉明倒也坦然相對。道:“儒亦可、道亦可、玄亦可、佛亦可!樂亦可、書亦可!”

“呵呵!真是好大的口氣!居然膽敢稱自己博學多才。無所不能,吾倒要見識一下何人有如此高才!”

儀門轉角,就見一白衣少年。白

衣少年看上去十來歲,個子遠比冉明矮,倒是和劉牢之差不多,額廣鼻挺,眉長目秀,有一種端凝靜雅之氣,除了膚色稍白之外,論風儀之佳,不在冉明之下。

白衣少年看清冉明,嘴裡道:“是你。居然是你!”

冉明這纔回想起來,昨天自己在曹娥江邊,用二胡彈奏一曲,結果就引來一個少年,上來就趾高氣揚的道:“你是哪家子弟?”

冉明見他態度傲慢,失禮之極,就扭頭而走。

冉明道:“一片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白衣少年態度依舊冰冷如初,不鹹不淡的道:“若想進門,也不是不可以,先回答我三道題,若是通過,自然大開儀門,熱情迎接,若是通不過,就從哪裡而來,回哪裡而去!”

看着冉明射來咄咄逼人的目光,白衣少年不閃不避的道:“規矩向來如此。若不願,算是不能通過!”

冉明雙手揹負,昂首闊步,向前邁出三步,停止道:“請出題?”

白衣少年又問道:“道不遠人不可以爲道,出自何處,何解?”

冉明一愣,多虧了冉明辦學而書院,其中就涉及了論語,然而這個提問有點刁鑽古怪,這並不是論語中原原句,而是後來自宋代整理出來的《中庸》本來原文是“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大道必須親近於人,若是離了人的宗旨,則不能稱爲道,這裡的道自然不是道家的大道,而是天道,意即順天應命的道,其實也就是儒家的主旨,所謂兼濟天下、施行仁政罷了。

冉明暗暗驚訝,這個白衣少年,看上去年齡比自己還要小,第一題問正宗的儒學範疇。冉明毫不猶豫的答道:“出自《中庸》第十三章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孔子說:中庸之道原本衆未離開人,假如有人爲了從事中庸之道而遠離了人生,那就不能稱做道了。何謂中庸:程子說:不偏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路。”

白衣少年,見冉明年齡不大,心中頓時就了一較高下的心思。他剛剛學了中庸,沒有想到冉明不假思索,直接回答出來。

白衣少年臉上露出一絲不甘之色,憤憤不平的的道:“小小年紀,有如此見識倒也難得。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何解?”

聽到這話,冉明暗暗驚訝。

這個白衣少年身高不足六尺,按照後世的習慣,他應該讀小學。沒有想到他第一問是《中庸》,第二問居然是《禮記大學》中的名篇。

這句話其實和佛家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有異曲同工之妙。須知人的念頭如同海浪,一波一波,往來不歇。就在你看這段文字的時候,腦中已然轉過很多念頭--如果你能夠止住自己的大腦,使之不再胡思亂想,那麼這就是所謂的“定”。當你能定後,自然曉得什麼叫做“靜”、什麼叫做“安”、能得到些什麼了。

冉明淡淡的笑道:“懂得極高的境界然後纔有堅定的志向,有堅定的志向然後才能夠心靜,心靜然後才能夠安泰,安泰然後才能夠細慮,細慮然後才能夠得到高的境界……”

說到這裡,冉明道:“拿筆來!”

片刻自有謝氏門子送上文房四寶,還有上等的青州宣紙,看着宣紙,冉明心中一陣自豪,謝氏怎麼樣,還不是要用老子做的紙!

冉明均勻了氣息,提筆在約上狂舞,紙上不一會兒,展示龍飛鳳舞的五個大字:“身是菩提樹”接着冉明氣息一轉,又用唐代顏真卿的顏體字寫下:“心如明鏡臺”到了“時時勤拂拭”時,就變成了獨樹一幟的柳體。

“莫使惹塵埃”卻又變成了蒼涼多情的蘇體。

短短二十個字,冉明用了王右軍,顏真卿、柳公權、蘇軾四個集書法大成名家的書體。但是讓白衣少年無比震撼萬分的是,主了王右軍的字體,其他三種,他居然連一個也不認識!

冉明扔筆,笑道:“某可進否?”

“好字,好字!”白衣少年就是後來的淝水大戰前線指揮官,歷史上著名的北府軍開創者。當然,現在只是一個十週歲的小屁孩。

謝玄謝幼度的書法相較同齡人來說,只能算不錯,遠談不上有什麼成就。

雖然年齡小,但不代表謝玄無知,相反,他出身名門,所認識的人,無論書聖王羲之,還是許徇、孫盛,包括他的叔父謝安,都是書法大家。

耳聞目睹,皆不同凡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