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那些豪強、士紳爲朝廷、皇帝歌功頌德,下層黎民百姓也自然知道這個皇帝是好人。同樣,如果士紳宣揚皇帝不仁,即使是好皇帝也同樣是壞皇帝。
在隋朝大業皇帝楊廣是唐朝訂下昏君,歷史大大有名。但是這個昏君曾下令先後三次下旨興洛倉開倉賑濟災民。聖旨中先後三次就要放掉一百三十萬石糧食。然而這個聖旨,直接被豪強士紳無視了,糧食從糧倉裡倒是拉出來了,可是他們卻用來謀私利。結果災民襲捲河洛,也就讓楊氏江山風雨飄搖了。但是歷史上李密攻佔洛口倉時,開倉賑災,卻只開放了六千石糧食,卻募集了四十萬軍隊。
即使再好的政策,碰和歪和尚,也會給念歪了。歷史的皇帝其實都是無辜,如果把江山當成一個家業,沒有人願意當亡國之君,也沒有人願意毀掉這個家業。即使弱智的晉惠帝聽到百姓無糧可食,也會說道:“沒有糧食何不食肉粥?”楊廣只是他失去了對豪強、門閥的控制,官逼民反,事實上並不是皇帝逼民反。而是豪強和士族。
冉閔頒佈免除河洛地區稅負的聖旨,天下彈冠相慶,高呼冉閔是曠古聖君。
但是從“天聾地啞”反饋的消息,卻讓冉閔勃然大怒。這些河洛豪強士紳有的把冉閔恩免的這道聖旨扣了下來,仍然像以前一樣收稅,不過國庫不需要河洛地區的稅,但是這些稅都進了這些豪強和士紳的腰包。
冉閔是苦出身,也是乞活軍帥,對於這種事情,他的態度就是零容忍。可是,崔悅卻勸冉閔借坡下臺。崔悅的理由也非常充分:“魏國朝廷經過震盪,人心不穩,若派出御史深入地方,巡查舉證,則會驚擾地方,不要破壞了河洛百姓的祥和之氣。”
謝安也勸冉閔息事寧人。“萬事以社稷爲重,以蒼生爲念。和平統一,不可而取江東!”
魏國統一天下的目標和方向已經定下來的,下面就是努力完成這個既定目標了。
“不戰而取江東?”聽到這個話,冉閔也忍不住心頭一陣狂跳,在今日之前他都不敢想象有這麼好的事情呢!要知道江南晉國的統治疆域雖較魏國爲小,但無論地理位置、人口基數和可發展的潛力都要較魏國重要得多也大得多。如果魏國想要重振、復興華夏,魏國與晉國的統一將是勢在必行之舉,與北漢國、燕國、代國、氐秦這些不同,冉閔此刻面對的晉國乃是一個漢人所主導的政權,而且向來以正朔而稱著。如果有可能他真的不想打仗,因爲那是自己人殺自己人,但真想一統天下而不打仗卻又是一件極難想象的事。
“謝愛卿,若是不戰而取天下,這,這可能嗎?”
謝安卻道:“這要看陛下的選擇了!”
冉閔不解的道:“朕的選擇?”
“不錯!”謝安道:“陛下若要追其完美,容不下瑕疵,那麼魏國與晉國一戰就再所難免了。若是陛下采取安撫豪強和士紳,那麼不戰而取江東,則有可能!南渡的東晉朝廷實際是北方南遷士族與江東本土士族妥協下的產物。皇帝乃至皇族都難以掌握實權。士族間的權力爭奪與權力平衡成爲東晉政治生活的主題。陛下若是爭取到了天下士族歸心,那麼不戰而取則有可能。”
冉閔皺起眉頭,他已明白了謝安的意思。朝廷和士族就是樹和藤的關係,沒有朝廷的保護,藤難以生長,同樣,如果沒有藤的擋風避雨,樹也難以萬全。不過,冉閔卻非常反感這麼做。他是苦出身,也知道天下黎民百姓的困苦,冉閔不光希望要帶領漢族人民站起來,而是要帶領天下漢民富裕起來。
在冉閔看來,司馬氏的晉朝,不配主導天下。永嘉喪亂以來,侵入中原的胡族甚多,特別是匈奴劉聰攻破洛陽之後,司馬睿就跑到了建康,建立了東晉朝廷。這個東晉朝廷爲了避免激怒胡人,害怕胡族怒而興兵南下,就在法令上,對漢民行以嚴令峻法,對胡人則以安撫爲主。漢人多交稅,胡人少交稅甚至不用交稅。
除了稅收之外,於司法上也有傾斜。胡人不怎麼受律法管轄,只是聽之任之,漢人管得就比較嚴些。若遇到胡漢爭執鬥毆,若漢人殺了胡人,一般都會嚴厲懲治,若漢人殺了胡人,除非是鬧得特別大,否則能從寬處理便從寬處理,或者是關幾個月,等事態平息下來就放他們走了,如果被殺漢人沒有苦主,有時候就連審都不審,只當是那漢民白死了。
由於胡人造反失掉了半壁江山,東晉朝廷對於胡人造反這事上特別慎重,如果胡人被漢人毆打,馬上便成百上千人地聚集起來鬧事。且不管案件審理得如何,只要是激起胡人聚衆鬧事者,事後轄地官長、刑吏一定會受到朝廷的責處,認爲他們治民無方。久而久之,官長、刑吏便都怕了,凡有胡漢爭執,不管誰有理,誰沒理,一切先以維持穩定爲先,怕的就是胡人起鬧牽連了自己。
胡人性子狡猾,知道官長、刑吏怕他們聚衆,因此一旦犯案便以聚衆相威脅,而晉國的官長、刑吏果然害怕,若是漢人犯胡則必嚴加處置,胡人犯漢要麼就從寬處理,要麼就和稀泥了事。故而數十年日積月累下來,乃使晉朝之律法對胡人形同虛設,胡人不知法之可畏,因此越發地肆無忌憚,而漢民眼看若起爭執自己一定吃虧,所以便忍氣吞聲。
聽謝安的意思,讓自己也要縱容這些士族官員,讓他們同樣享受榮華富貴和權力。冉閔的眼中閃過一絲閃電般的血色,瞳孔之外的白色忽然變紅了!
“東晉真的是一個以漢民爲主體建立起來的政權麼?”冉閔突然又想起了祖逖,這個漢人的民族大英雄,歷史上他依靠司馬睿空許的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的官職,僅給千人的口糧,三千匹絹,不給一兵一卒,也不提供兵器。司馬睿就是害怕佔據了中原的趙國怒而興兵南下。
祖逖收復了豫州大部分領地,在意圖收復河北時,司馬睿聽說祖逖在中原禮賢下士,深得民心,所以就委任戴淵領六州大都督,牽扯祖逖。而祖逖這個民族大英雄在權力被奪,北伐無望抑鬱而死。
想到這裡,冉閔本來還想若能與東晉和平,就儘量和平。不過當冉閔想到祖逖的遭遇,還有自己的遭遇,這時胸腹之間卻猛地冒出一股烈火來,尋思:“朕怎麼能忍受這種事態繼續下去!再這麼下去,不出數十年,此地就算不受外來攻擊也必逐漸胡化!先烈拋頭顱撒熱血爭來的土地,漢人節衣縮食積攢下來的財富也都將拱手讓人!”
冉閔朗聲道:“朕今生之志願,乃望掃平胡虜,爲國家一統以盡綿薄之力,若死則願馬革裹屍,灑血於疆場之上,若生則當掛冠封印,甘老於林泉之中,百年之後若得百姓們談論起我來時,將我附班超、陳湯之後,那便是對我最大的褒揚了。”
謝安一怔,顯然不理解冉閔會說出這句話。冉閔道:“朕並不眷戀權勢貴富,即使起兵抗胡,也是爲衆漢家子弟拼一條活路。朕原本自甘爲大晉前驅,替大晉戍衛邊塞,然而,天不盡人意,圖嘆奈何!”
所以,冉閔果斷的拒絕了謝安意圖和平統一,不戰而取江東的建議。王簡等衆臣也贊同讓冉閔息事寧人。結果又被冉閔一頓怒斥。
可是滿朝都建議冉閔息事寧人,偏偏沒有人理解自己的苦衷,所以,冉閔忍不住向冉明發了一通牢騷。
冉明想了想道:“父皇苦是要一個面子工程,就應該息事寧人,這事不用查,也不好查。說到控制地方,這些豪強都是經過數代人數十上百年的經營,從縣令、主薄、倉曹事、司倉事以及衙役,幾乎都是他們的人,別說查這種案子,就算是空降上去一個縣令,沒有半年幾個月也休想掌握縣衙的實權,只要能力稍次,就會被直接架空。更何況是那些御史,能查出什麼來?”
“想不到你也是這種態度。真讓朕失望!”冉閔臉色一冷“朕可不要這狗屁不通的面子,朕要的是農戶受到實惠。那些繼續盤剝百姓的豪強士紳,就是在坑我們這個國家,在挖我們的牆角。一旦被他們動搖魏國的基石,大魏也國將不國了!”
冉明羞紅了臉,實際上,那些豪強、士紳也不是貪圖那一點稅負,而是在試探冉閔的底線,你要名,我們給你,我們只要利,大家各取所需,也皆大歡喜。雖然他們滿口仁義道德,卻不翻改他們針對各項漏洞鑽空子。
如果冉閔嚴厲打擊,他們肯定會有所收斂,但是不可避免,將來統一天下時,魏國將遇到非常大的阻力。說到底這個時代的百姓,其實非常軟弱,也會逆來順受,除非他們活不下去,否則絕對不會鋌而走險。
冉閔決定嚴格處理這件事情。
冉明道:“父皇,若是嚴格處理,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查案的人員問題,河洛地區九十三縣,涉案人員非常龐大,首先如果要查得實證,這些查案人員要素質過硬,要能經得起這些豪強士紳的威逼利誘。”
冉閔臉色緩和了一些,淡淡的道:“河洛九十三縣,其中涉案人員一千八百六十二人,牽扯豪強士紳五十七家!這些證據“天聾地啞”已經拿到了。”
冉明一聽這話,腦袋有了一些擔憂。“天聾地啞”其實也是一個特務組織,這個並不是冉閔的初創,事實上漢武帝時期的衛尉,李世民的“百騎”武則天的梅花內衛,趙氏皇朝的“皇城司”明朝錦衣衛都是特別組織。不過,顯然冉閔還保持着理智,並沒有給“天聾地啞”緝拿、審訊的權力,一旦這些權力下放,“天聾地啞”也就是了沒有名號的錦衣衛。
不過,這個“天聾地啞”和歷史上的錦衣衛並不一樣,“天聾地啞”在成立之初,既是冉閔的眼睛和耳朵,同樣也是冉閔的錢袋子。“天聾地啞”不僅不需要冉閔的財政扶持,反而會給冉閔輸送大量的錢財。冉閔的私人產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由“天聾地啞”在暗中經營。
經濟上的自立,人員的自行招募和培訓,這讓“天聾地啞”很容易會產生失控。
冉明道:“父皇,“天聾地啞”建立的意義並不是巡查貪腐,如果把精力用在這個方面,“天聾地啞”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的問題都交給“天聾地啞”,有時難免兼顧其他方面。”
冉閔點點頭,冉明說得不錯,魏國不像當初的魏國了,當初“天聾地啞”只需要兼顧鄴城一城,魏郡一郡,自然可以保證萬無一失,可是現在魏國太大了,如果讓“天聾地啞”持續擴張,也容易失控。
冉閔凝重的道:“難道任由這些貪官爲所欲爲?”
冉明想了想道:“自然不是坐視他們違法亂紀。父皇可以在朱雀大街上設立一個銅櫃,這個銅櫃上面只留一個小口,不管是誰,不論是彈劾任何人,都可以往銅櫃裡放彈劾奏摺,這個彈劾奏摺,既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這樣以來,人人都是御史,父皇就可以不費錢糧,無時無刻都可以監視天下文武百官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