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元老院的驚慌

“塞里斯人能輕易打敗匈奴人,把匈奴人殺得背井離鄉,萬里逃亡。足可見,那些塞里斯人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加強悍!”約維安憂心不已。萬一這魏國打敗了波斯帝國順便再吞併羅馬帝國,這該如何是好?

而此時羅馬帝國皇帝約維安也把與魏國結盟或不結盟的意見拿到了元老院進行討論。羅馬帝國的局勢事實上比冉明想象的還好惡劣,在歷史上此時羅馬帝國的皇帝已經換上了瓦倫斯,瓦倫斯上臺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對羅馬軍團進行改革,讓羅馬軍團吸納大量的哥特人進入,不過卻釀成了巨大的民族危機,而瓦倫斯本人也被哥特叛軍打敗,並燒死在一個木屋中。

而在這個時空,因爲約維安並沒有像瓦倫斯那樣吸納哥特人進入羅馬軍團,所以羅馬軍團面對薩珊王朝的波斯騎兵是處於完全被動挨打的地步,在這個時候,位於羅馬帝國東北方向的匈奴人後裔以及阿蘭人,以及西北部的斯拉夫人都對羅馬帝國進行不斷的挑釁。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外援,單純的依靠羅馬帝國的自身力量,很難打破這個困局。

而且羅馬帝國如今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隨着羅馬軍團精銳部隊的不斷大量損失,約維安不得不進行多次徵兵,結果大量平民進入軍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不光是羅馬帝國的軍工生產受到了影響,就連民用物資也處於極度匱乏之困境。

約倫斯道:“這裡有貝利將軍的一封信,裡面詳細的描述了賽里斯人軍隊的強悍,他們的騎兵如果面對波斯騎兵,至少可以以一敵五,而魏國卻擁有一百多萬精銳的軍隊。相對魏國而言,如今我們羅馬帝國實在是太弱了,一旦賽里斯人看中了河中地區,恐怕他們不會輕易離去,我們羅馬帝國尚且不敵波斯帝國,如果和魏國將來交惡,恐怕會更加不利!”

元老院元老尤利烏斯·蘇拉面有難色,終於咬牙道:“尊敬的皇帝陛下,魏國距離我們羅馬帝國何止萬里,即使他們賽里斯人擁有一百多萬軍隊,可是他們能派到我們羅馬帝國能有多少,況且他們距離羅馬帝國如此之遠,輜重運輸多有不便,就算他們有心入侵羅馬帝國,恐怕也是有心無力。而且,我們羅馬帝國如今面臨的問題是迫在眉睫,如果不和魏國結盟,我們羅馬帝國馬上就會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羅馬元老院(拉丁文,Senatus)是一個審議的團體,它在羅馬共和國與羅馬帝國的政府中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雖然羅馬帝國的元老院不具備後世議會對法律訴訟的建議,在本質上不是法律,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止獨裁統治。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就是因爲老是和羅馬帝國元老院意見衝突,爲此他纔不得不遷都拜占庭。

隨着元老蘇拉贊同結盟,而科爾·馬略元老是羅馬帝國的商人派出元老,則提議有限度的建立外交關係。“既然皇帝陛下有結盟的擔憂,而蘇拉先生又贊同,那麼不如我們把軍國大事先進行擱置着,有兩件事卻非常要緊,首先是接連擴軍,我們羅馬帝國的甲冑和兵刃等軍事裝備多有不足,而我們羅馬帝國生產能力也遠遠無法滿足需求,不如我們向魏國採購一大批裝備。”

科爾·馬略元老顯然是準備充分,他命人拿來一套魏國制式的明光鎧甲,還有一把馬公弩以及一把橫刀,科爾·馬略元老道:“這是我從一個康國商人手中買到的,這是一套魏國制式的甲冑,他們叫做明光甲,我親自試過,波斯人的騎弓,五十碼(一碼約等於0.914米)幾乎不可能對其造成致命性的傷害,如果我們羅馬軍隊裝備這種鎧甲,則可以在波斯騎兵的箭雨中生存能力得到極大的增強。這種甲冑不僅可以防禦弓箭的射擊,而且對刀劍之類的武器,防禦力非常驚人。至於這種弩機,不知道採取什麼方法制作的,非常精密,我曾派能工巧匠進行拆卸,尋找仿製之法,然而,非常可惜,塞里斯人採取一些防止泄密的辦法,一旦沒有采取正確拆卸方法,裡面的機構就會損壞。不過這種弩威力非常驚人,它的射程可以達到一百五十碼,而且在一百碼的距離上可以破我們羅馬帝國的輕甲,六十碼的距離可以破重甲,五十碼的距離上,可以無視羅馬甲冑的防禦。”

說到這裡,無論是約維安還是羅馬帝國一百元老們都驚呼一片。

魏國幷州刺史部上黨郡、益州刺史部汶川郡以及湘州刺史部長沙郡發生的叛亂和民變,事實上都沒有引起連鎖反應,魏國朝廷和當地官府迅速出動應急機制,把損失控制在最少範圍內。不過,因爲這三起事件在魏國朝野卻引起了巨大的反應。

魏國內閣隨即出臺了強硬的處置措施,首先是增加魏國治安團的武裝人數,把原來八十餘個治安團增加到一百八十八個,從而讓魏國治安軍擁有二十萬兵力,足夠彈壓地方叛亂。與此同時,魏國內閣下令各地地方官府,把同化績效列入官員考評之中。

而奴隸要想獲得魏國國籍的難度也減少了不少,首先是把原來十年考查期縮短爲三年,只要任何奴隸三年之內不觸犯魏國法律,表現良好,在學會漢語的基礎上,可以由本人申請,獲得魏國夷籍,而同時擁有重大立功表現,則可以升爲歸化籍。魏國的夷籍本人是自由之身,可以從事農、牧、魚、獵、以及工各種職業,可以擁有各種職業全法收入。魏國的夷籍,除了不能擁有做官或從軍的機會之外,其他與歸化籍和漢籍等同。

隨着內閣國籍修改法案頒佈實施,各地奴隸都掀起了新一輪的學習漢語熱。雖然漢語難學,不過對於夷籍的漢語語言能力要求其實並不高,只要能用漢語進行日常交流,就算通過,除升爲歸化籍時有一個硬性規定,那就是必須認識至少一千個漢字。

魏國北海郡一處官營鹽場,鹽場管事把國籍修改法案進行宣讀,然後命舌人(翻譯)對奴隸工匠進行翻譯。衆奴隸聽聞他們也有機會脫離奴隸之身,成爲魏國平民,都非常興奮。其中不少膽子大的奴隸用蹩腳的漢語向管事的問道:“我們怎麼樣才能成爲大魏子民!”

管事的道:“奴隸要脫籍有三個條件,一是年資要足,必須三年之內未犯錯,纔有資格;二是得學會漢語;三是得立功。這三個條件都滿足了,自然就會脫了奴籍,如果條件不到,我也沒辦法。”

奴隸道:“漢語時間久了就能學會,可是三年不犯錯那也太難了吧,十天半月的還可以忍受,若是一年半載下來,只怕是大部分會忍耐不住,做出錯事來。”

管事的道:“那就想辦法立功吧。”

“立功,可也得有機會啊。”奴隸說道。

管事的道:“你們想要什麼機會?其實機會就在你們眼前,比如襄垣奴隸叛亂,如果當時那些奴隸不跟着叛亂,反而助官兵鎮壓叛亂,這就是立功。還有像在汶川郡羌人叛亂時,只要那些奴隸不參與叛亂,檢舉告發陰謀叛亂的匪徒,那也是立功,只要立功,學會漢語,可以不計較脫籍時限。即使沒有這樣的機會,其實也沒有關係,那就在工作中好好做事,找到簡潔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是對機械設備有重大創新發明,那也是立功,也可以獲得魏國夷籍甚至歸化籍。你們不知道吧,鄴城有一個叫本德阿薩姆的奴隸,他改進了蒸汽機的活塞結構,不僅隨即獲得了魏國國籍,還成了一名魏國子爵。”

此時魏國擁有相當一部分奴隸都是漢化程度較高的胡族戰俘,其中像原代國還北漢國曆來戰俘,鮮卑燕國戰俘以及氐秦、涼國羌族戰俘以及接觸漢文明較多的獠人戰俘,雖然他們不是漢文明體系中的民族,不過由於接觸漢文明較早,受到的影響也大。其實五胡中白種人雖然有,但並不是主體民族,大部分都是黃種人。

特別是西域小民族,這些自漢朝以來就是漢朝的屬國藩國,在漢朝強盛的時候,他們都是漢人自居,不過隨着漢朝滅亡,南北朝混亂不堪,他們又重新以胡族自居。在魏國各種政策向漢民族主體民族傾斜時,他們又自覺的改爲漢姓,穿漢服,說漢話。

比如,西域溫宿國以溫宿爲姓的胡人,就立即改漢姓爲溫,並且冒充太原溫氏一族的分支,而遼東奚族,而舉族改漢姓爲習姓。而杜得拉特部,則舉族改爲杜氏。通常這些胡族改爲漢姓,都是以部落名的第一個字,如果第一個字沒有漢人百家姓氏,則改爲同音姓氏。

魏國不管這些胡人是真漢人還是假漢人,只要更改了漢姓,穿漢服,說漢語,遵守魏國法律。就視爲漢人。

在冉明穿越的那個時代,天朝卻採取了非常可笑的化漢爲胡的民族政策,由於各個方面都向少數民族傾斜,比如升學、工作、高考以及計劃生育,稅收等方面,少數民族享受着超國民的待遇,不少漢人家族則利用政策漏洞或走後門關係,所以許多人見有利可圖就紛紛改民族換祖宗,一開始只是圖個眼前利益而已,心中並無自己是少民的意識,但到了兩三代人以後,久假成真,民族觀念自然而然就形成。

與後世那種可笑的“化漢爲胡”相反,這時魏國的政策則是以切向化胡爲漢而努力,或許那些胡族百姓一開始是貪圖眼前利益,當然這種化胡爲漢,一開始也是假的,不過由於大部分人本身的長相就是黃皮膚黑頭,更有不少人本身就是胡漢混血,所以“假裝”起漢民來容易之極,將衣服樣式變上一變,髮型變上一變,語言變上一變而已。

本來漢族就不是一個以血緣關係組成的民族,而統一的民族就有統一的民族信仰和價值觀,可是非常可笑的是後世那一套政策卻偏偏是揮刀自宮,結果漢人基本上得罪光了,而胡人則變着法的造反。

魏國修改的國籍法案一出臺,魏國奴隸風氣和工作效率則突然增加,幾乎不用鞭打,他們也會自覺的努力工作。在這個時候魏國的國籍可比後世美國的綠卡含金量高多了。冉明相信,光依靠殺戮是無法解決民族衝突問題的,像後世美國的種族歧視是事實上是影響社會和諧的。

“陛下,臣其實已經得知長沙衡山縣事變的始末了!”皇家特衛校尉李業道:“事實上此事是都察院和內閣暗地裡主導的,目的就是把頑固百姓從原籍遷向西域或南洋!”

原來,隨着魏國的版圖越來越大,而百姓生活也越來越好,所以這個時候移民工作越來越難做,冉明的政策就是移民實邊,可是百姓卻不願意移民,哪怕是現在移民工作組已經把移民條件放寬到了房屋免費,耕地每人補償十倍,既在原籍擁有十畝田,可以移民地獲得一百畝,如果在原籍擁有六十畝田,則可以在移民地獲得六百畝。而且耕具、種子、包括移民路上的所有費用都是政府承擔,可是那些百姓也不願意移民。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都察院就開始誤導百姓對立官府,然後採取強制手段,把百姓從原籍遷移到邊地。而衡山縣因衡山民變,因內閣做出了嚴懲,所以此次打擊面非常廣,無論是聲援衡山李氏的仕人還是衡山李氏的親眷,共三千五百餘人,全部發配它乾城以及姑墨等地。

冉明初聞此事也是非常生氣,可是現在看來衡山事變根本就是內閣和都察院聯手利用了蕭樂子,設了一個局。其實這個局和冉明當初驅狼吞虎簡直如出如出一轍。當初冉明爲了獲得秦涼控制權,就採取驅動宇文忔在前面開路,而冉明則率領大軍在後面收拾殘局。如今安西軍在西域的行動,也是如此。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說,內閣和都察院這麼做是違法的,可是不這麼做,移民工作根本無法完成。

冉明道:“衡山民變死了多少人?”

李業道:“內閣和都察院倒沒有敢草菅人命,事實上包括衡山縣令張淳在內,所有的死者,其實都沒有死,他們只是受傷,對外宣稱死亡而已。不過衡山李氏族老李敬宗以及他的三個兒子卻畏罪自殺!”

“消息準確嗎?”冉明又問道。

李業道:“絕對準確,消息的來源是都察院暗樁暗七送來的。”

“密切監視內閣和都察院,如果他們不出格,一切以公爲主,那就聽之任之,不理會,不干涉,不幫助!”冉明做出指示道:“還有敲打蕭樂子一下,朕雖然不想殺司馬聃,但是殺一個蕭樂子卻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微臣感覺,此事還是不聲張爲好!”李業小心翼翼的說道。

“爲什麼?”冉明好奇的問道。

“因爲內閣早就知道皇家特衛的存在,一旦敲打蕭樂子,都察院和廉政司就會警覺起來,他們肯定不會再引導這樣的行動,而陛下若想移民實邊就太難了!”李業道:“再說內閣和都察院這樣做,其實無關大局,陛下早已置身事外,他們再怎麼折騰,也不會影響魏國發展大計!”

冉明遲疑的道:“可是,若朕知道了消息卻視而不見,故意放縱他們這樣肆意蹂躪大魏國法嗎?”

“臣不是這個意思!”李業道:“其實陛下以設置軍府實邊的政策比較好,不如雙管齊下,以年齡超過四十歲的魏國退役軍士,組建軍府,再把軍府周邊的田地賞賜給有功將士,這樣既可以獲得將士們的忠誠擁護,也可以取得實邊實效。陛下再命軍府將士家眷隨軍,這樣以來,邊境則可確保無憂。”

在冉明的影響下,魏國此時軍人是一個非常高尚的職業,軍人政治地位高,收入也不錯,所以百姓都以參軍爲榮,無論是成爲治安軍也好,府兵也好,正規野戰軍也罷,都會讓百姓踊躍參軍。以籌建軍府的名義,實爲移民實邊,這樣以政策一定不會受到百姓的阻力。

冉明聽了李業的話,就思索開了,在歷史上唐朝在西域設置安西都護府,下轄二十九個折衝府,共計府兵約五萬人馬。冉明也可以在這個時候效仿唐朝設立二十九座折衝府,每座軍府下轄三至四個府兵營,這樣加上隨軍家屬,就足以移民至少三十萬人屯邊。隨着這三十萬移民西域,就可以立即稀釋西域漢胡民族比例。

冉明是一個想到就去做的人,他就把成立庭州、楚州二州共二十九座折衝府的計劃拿到了內閣審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