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完善

老白牛:突然發現,分類月票榜上,前五名都是不分錢的,哈哈,有趣。

有票的書友,給晚明的作者投幾張吧,難得的好書。

……

崇禎十五年正月起,詭異的,京畿各處,又出現一些關於王斗的流言,還慢慢蔓延向大明餘處。

不過,與上次風波不同,這次流言內容,可謂盡數爲王鬥說好話,只是,好話說得太過份了,甚至可說吹捧到極致。

流言將王鬥捧到了天上,將大明餘人踩到了泥底。

內容中,似乎除了王鬥,別的武人都是飯桶,大明唯一仁義之師,就是靖邊軍,唯有打仗可勝的,唯有永寧侯王鬥一人,放眼國朝幾百年,論打仗能力,似乎只有太祖高皇帝可以比肩。

在內容中,似乎除了王鬥,別的文官,也一樣是飯桶,還是飯桶中的飯桶,別的不說,東路桃源,哪個父母官可以辦到?爾等身爲文官,打仗不說,連治政都比不過一個武人,豈不汗顏乎?

如此民心所望,文武全才,充滿皇者之氣的英傑,只要他願意,取天下易如反掌。

當然,永寧侯肯定是忠於大明的,不見他捉拿奸商,大力抄家繳糧,都是爲了增強國朝的力量?

流言各處蔓延,隱隱夾着各類喜聞樂見的閃動片段……

如言王鬥出生時,有人見其府邸紫氣盈繞,天空隱現仙音龍吟,其子王爭出生,一樣霞光萬道,異香滿城,更有人哄傳桑乾河突現怪獸,口吐人言,踏空而去,足下祥雲朵朵,疑爲麒麟……

對王鬥充滿好話的流言。隱隱充斥極爲險惡的用心,古時各朝,統治者最忌諱什麼?就是臣下邀買人心,衆望所歸。

大明臣君,早對王鬥有着猜疑與裂痕。特別王鬥抓捕奸商後。許多大明官將,對王鬥更是警惕到極點。

王鬥這種例子不可開,若人人效仿,衆當如何?

特別若皇帝心動。又當如何,難道讓他如正德帝一樣落水?

王鬥勢力越大,衆人心中越是恐懼,雖各官表面笑臉相迎,其實內心已經越發疏遠。這流言一出,更是直接點到很多人內心深處,對崇禎帝來說同樣如此。

有時,他也在問自己,自己御宇十數載,享萬里之稅,然國內流民不斷,百姓顛沛,一個萬乘之尊。還不如一個地方軍閥?

爲何,王鬥治內可以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自己卻不能?自己一個帝皇,難道真比不過一個臣子?

隨着流言的浮動。京畿似乎籠罩在一片詭異的氣氛中,各官相望間,也是神情詭異,當然。有不久的前車之鑑,他們都對此不發表意見。更不參與,只有一些無知愚民在津津樂道的八卦。

針對王斗的新的流言又出,大明君臣不敢怠慢,崇禎帝第一時間,讓錦衣衛嚴查。

只是,這次的流言,似乎也找不到什麼主使者,或是第一時間就抽身走人了,只利用人類喜好傳播謠言的劣根性罷了。

有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小道消息人人愛,這點上,很多男人,與鄉間的長舌婦沒什麼區別,一個共同特點:蠢!

所以查來查去,錦衣衛都查不出什麼名堂,抓了一些長舌婦,長舌男,仍然不能止住這些流言的傳播。

針對流言內容,大明臣君,都沒什麼評價,朝堂也是沉默,還是良久後,終於有言官出來彈劾王鬥,劾其邀買人心,圖謀者大,泣血請斬王賊,以正朝綱。

他們的彈劾,沒有引起什麼反響,崇禎帝默默將他們杖斃,這些言官的同僚家人,也默默的收屍。

不知什麼時候,如微風拂過,流言煙消雲散了。

只是事後,朝廷對王鬥那種冷淡戒備,還有猜疑,很多有心人都可以感覺出來……

……

流言內容,當然很快傳到王鬥耳中,他沒說什麼。

只有高史銀暴跳如雷:“又來了,又來了,這些賊人,真是賊心不死。”

溫方亮嘆道:“智者止於智者,可惜,天下間,始終還是蠢貨居多啊。”

……

崇禎十五年正月初八日。

不象以往那樣一到過年,王鬥就要忙着到各地上官處拜年,現在的他,身份不一樣了,除了寫幾份賀表給朝廷外,就是坐在家裡,等着別人上門拜年。

不過自回到東路後,就算在休息的日子,王鬥也抽空謀劃幕府之事,充任一鎮總兵了,原先只是一路的架構,自然要隨之調整,再次確定機構與主官,增或擴。

對這事,東路上下,一樣極爲熱心,很多人更盼永寧侯擴兵。

當然了,王鬥是出名的甩手掌櫃,往往只提出一個思路,然後讓幕府各員自己去完善,美曰其名,放權手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其實他也有自知之明,論種田,自己趕不上張貴,論經商能力,自己也趕不上田昌國,所以最適合他的位置,只有一個,領導。

當然,什麼活都讓手下去幹,王鬥也是理直氣壯的,如果什麼事都要自己做,要部下幹什麼?那還做什麼領導?

無心插柳柳成蔭,對大將軍充分信任部下,充分放權給他們,衆官將一致讚賞。

初八日,永寧侯府。

寬闊的大堂內,文官武將,濟濟一堂,幕府各官各將,全部集中在這裡。

這是一個火熱,又充滿激情的團體,大明的希望,就在他們身上。

腳步聲響起,王鬥一身蟒袍,在鐘調陽及一些護衛陪伴下,龍行虎步而來。

“拜見大將軍!”

衆人大吼。

“起來吧。”

王鬥到自己位中坐下,笑道:“過了年了,衆兄弟都歇息得差不多,該打起精神,開始幹活了。”

衆人大笑。

他們分軍事官,民事官,坐於兩側,涇渭分明。

當然,此時的幕府吏目廳。文案主事馮大昌,已經不見,代之的,是新任文案主事鍾正顯。

就在年前不久,鎮撫司對馮大昌等人處置已經出來。大部分爲死罪。馮大昌也在其中。

王鬥動用了自己的赦免權力,將馮大昌、陶氏、鍾榮的女兒與女婿、洪丘、紀仲崑等人免死,不過發配塞外,需要苦心積攢功勳值贖罪。年後不久,他們已經動身了。

王鬥舅舅鍾正顯,雖然毛病很多,不過大關節上站得住,也頗有能力。舉賢不避親,王鬥自然會提拔使用。

此時大明,族人爲官爲將,很算正常,當然,他們都需按制度考覈升賞,這點上,王鬥不會徇私。

此時鐘正顯坐在自己位上,撫着油黑的鬍鬚。頗有意氣風發之感,這些年,他越活越年輕了。

王鬥坐定,看着衆人充滿期待的樣子,他微微一笑。說道:“鍾主事。”

鍾正顯忙站起來,說道:“是,大將軍。”

他恭敬的站直身子,幕府議事。還有軍中,只有上下尊卑。沒有舅舅與外甥。

一個護衛過來,將他手中一疊文案,取了後,交給王鬥。

看着手中的文案,王鬥環視衆人:“崇禎十二年,我東路設立幕府,定製度,劃職事,有了規矩與方圓。幕府設立後,經諸位的努力,各同僚協心,我東路的成就,有目共睹!”

他說道:“當然,任何事物,都是不斷髮展的,需要與時俱進,眼下本侯充任宣鎮總兵,不久將到鎮城,地盤權力,都大大擴大,所以諸位,也要跟着我一同往上升。”

衆人又是一陣大笑,堂內氣氛,更爲火熱。

而對大將軍口中,不時出現的新穎名詞,各人早已習以爲常。

稍緩一會,王鬥翻了翻手中文案:“幕府原設參謀司,練兵司,情報司,鎮撫司,後勤司,財政司,民政司,教化司八司,眼下看來,諸司之設,已不能滿足我宣鎮之需,需要擴大。”

他說道:“經議,在原有八司基礎上,再設歸化司,吏務司,巡捕司,監察司,審判司,醫衛司……諸司,原設各司,也略爲調整……”

王鬥計劃中,幕府大體分爲軍民兩類,增設管民務人事的吏務司,有若後世警察局的巡捕司,若檢查院與法院的監察司與審判司,若衛生院的醫衛司等。

現在東路許多地方,大體實行軍法,這自然失之過嚴,一點點小事,就要打軍棍,甚至處死,讓很多民衆的心,都久久崩着,鋼久則易斷,王鬥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這時的保甲捕快制,也頗有弊端,類似警察系統的建立,很有必要,三司設立後,軍隊就專心打仗,不管這些民事。

這也是王鬥完善治下文官系統的一步,文官行政,是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之一,只有完善而全面的文官行政,一國,或是一地統治,才能走向穩定與開明。

便是到了後世,任何一個文明富裕發達的國家,都是文官治國。

軍人統治的國家,給人印象,大多便是混亂,危險,不安全,貧窮,落後等等,歷史也有教訓,西方的羅馬,中國的大唐等,都是毀於武人亂政。

所以很多事情,軍人不能參與太多。

當然,吸引教訓,王鬥不可能如大明這般的文貴武賤,會保持一種平衡,讓軍人做軍人的事,文人做文人的事,不會讓哪方獨大。

只是,身處亂世,軍隊的權力,肯定會大一些,趕上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將來動武之處也多,或許,在非常長的時間內,王鬥麾下,武人權力,都會大大超過文人。

軍國主義,將會造成貪婪又恐怖的怪獸,或許,唯有禍水外引一途。

畢竟,死外國人,總比死中國人好,戰死,總比內耗窩囊死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