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歌的臨時行宮中,劉禪端坐於龍椅之上,眉宇間透露出幾分睿智與沉穩。
殿外,春風拂過古老的城牆,帶來一絲絲涼意,卻絲毫未能影響殿內緊張而凝重的氣氛。
劉禪很快便接到了前方傳來的捷報——漢軍已在浚儀大破曹真,陳留郡已然落入漢軍之手。
這消息如同春風拂過乾旱的土地,讓劉禪心中涌起一陣難以言喻的喜悅。
他深知,曹真這一敗,青、徐、兗、豫四州在短時間內便再難聚集起像樣的兵力,士氣低迷,人心如散沙,只需派遣一支精兵,便可輕易將這四州之地納入囊中。
劉禪的面色帶着淡淡的笑意,目光卻深邃而遠大,彷彿在思考着更加深遠的戰略。
在他面前,站着一個身着華麗太子袍服的少年,那便是太子劉嗣。
劉嗣年僅十二歲,卻已顯露出不凡的氣質,眉宇間既有少年的純真,又帶着幾分早熟的沉穩。
他的袍服上繡着繁複的龍章山川圖案,金線銀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映襯着他那張略顯稚嫩卻輪廓分明的臉龐。
劉禪望着眼前的太子,心中涌起一股複雜的情感。
想當年,他自己也不過十二三歲,便已經統兵南中,平定蠻夷之亂,歷經風雨,方有今日之成就。
而對於帝國的繼承人,劉禪自然寄與厚望,希望他能早日成長爲能夠獨當一面的明君。
因此,劉禪決定將太子帶在身邊,親自教導,讓他在實踐中學習,在歷練中成長。
“如今這個局面,太子以爲,該如何進攻?”劉禪的聲音沉穩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對太子的期待與考驗。
劉嗣聞言,眼眸微微一眯,彷彿在心中迅速盤算着各種策略。
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兒臣以爲,當斷絕其糧道,使洛陽不戰而降。”
他的聲音雖略顯稚嫩,卻透露出一種超乎年齡的堅定與果決。
劉禪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卻並未立即表態,而是反問道:“爲何不直接攻城掠地,反而要選擇斷絕糧道這種耗時較長的策略呢?”
劉嗣被這一問,略微一愣,隨即回答道:“兒臣以爲,戰爭之下,生靈塗炭,非聖王之道。若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減少百姓之苦,方爲上策。”
劉禪聞言,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既有欣慰也有失望。
欣慰的是,太子心中有着對百姓的深切關懷,這是作爲一個明君所必備的品質;失望的是,太子畢竟歷練太少,所看到的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對於戰爭的殘酷與複雜,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那什麼是聖王之道呢?”劉禪的聲音中帶着一絲引導與啓發。
劉嗣聞言,沉吟片刻,隨後緩緩說道:“故兼者聖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萬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審兼而務行之,爲人君必惠,爲人臣必忠。此爲聖王之道。”
他的聲音雖稚嫩,卻字字鏗鏘有力,彷彿是在向劉禪表明自己的志向與決心。
劉禪聽着太子的回答,心中卻並未完全滿意。
聖王之道並非僅僅停留在書本上的理論,而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與領悟的。
太子雖然引經據典,但顯然還未能真正理解聖王之道的真諦。
劉禪嘆了口氣,眼神中透露出幾分無奈與期許。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太子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承幹啊,你所說的聖王之道,固然有理,但你也須知道,這世道複雜多變,非書本所能盡述。
你雖貴爲太子,卻也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之上,更需要深入基層,瞭解百姓疾苦,方能真正領悟聖王之道。
這也是朕爲何要將你帶到前線的原因,只有親身經歷了,你纔不會被人矇蔽,才能成長爲真正的明君。”
劉禪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太子的期望與教誨,他的眼神中既有嚴厲也有慈愛,彷彿在告訴太子,成長的道路雖然艱難,但只要堅持不懈,終能成就一番偉業。
劉嗣聞言,神色肅然,眼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
他深知,父皇的期望與教誨都是爲了他好,爲了讓他能夠成長爲能夠獨當一面的明君。
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不斷歷練,不辜負父皇的期望,也不負這天下百姓的期許。
劉禪看着太子堅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欣慰。
雖然太子現在還年輕,但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和歷練,他一定能夠成長爲能夠引領帝國走向輝煌的明君。
他再次拍了拍太子的肩膀,說道:“好了,太子,你先回去休息吧。明日,我們再將這戰略細細商討一番。”
太子劉嗣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殿門之外,留下一串沉穩而堅定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宮殿中迴響。
劉禪的目光在他離去的方向停留了片刻,隨後輕輕嘆了口氣,似乎是在爲太子的成長感到欣慰,又或是爲即將到來的戰事感到憂慮。
就在這時,一陣輕柔的腳步聲打破了殿內的寧靜,甄宓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湯羹緩緩步入。
甄宓身着一襲精緻的宮裝,衣袂飄飄,宛如仙子降臨。
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跡,卻更增添了幾分成熟的韻味。
她的容顏依舊絕美,如同初綻的牡丹,雍容華貴中透着幾分溫婉。
那雙眼眸彷彿能洞察人心,閃爍着智慧與柔情的光芒。
劉禪看着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這些日子的勞累彷彿也減輕了幾分。
“陛下處理國事日久,還是歇息一番罷!”
甄宓的聲音溫柔而細膩,如同春風拂過湖面,讓人心曠神怡。
她輕輕將湯羹放在劉禪面前的案几上,隨後退到一旁,靜靜地等待着。
劉禪端起湯羹,一股暖流瞬間涌入心田。
他一口氣將湯飲下,彷彿連日來的疲憊也隨着這碗湯一起消散。
隨後,他伸手將甄宓環抱在懷中,手指輕輕地在她背上摩挲着,感受着那份溫暖與柔軟。
甄宓的身體微微顫抖,呼吸也漸漸變得急促起來,但她並沒有反抗,反而更加貼近了劉禪的胸膛。
這些日子以來,甄宓似乎變得更加主動,更加溫柔。
她時常在劉禪忙碌之餘,爲他送上一碗熱湯,或是給劉禪放鬆身心,讓劉禪在繁忙的國事中感受到一絲慰藉。
劉禪知道,這是因爲甄宓心中有着深深的憂慮與不安。
她的兒子曹叡如今已是魏國的皇帝,而她卻身處敵國,與劉禪有着千絲萬縷的情感糾葛。
劉禪輕輕放開甄宓,看着她那雙充滿深情的眼眸,心中涌起一股複雜的情感。
他笑了笑,說道:“我看今年便可以打下洛陽,到時候,讓你們母子團聚。”
這句話既是承諾,也是安慰。
甄宓聞言,身子微微一顫。
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隨即又被深深的憂慮所取代。
她苦笑說道:“陛下說這些作甚,臣妾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至於叡兒,他畢竟是魏國的天子,生死早就不由人了。”
她的聲音中帶着幾分無奈與決絕,彷彿是在告訴劉禪,無論未來如何,她都會堅定地站在他這一邊。
劉禪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他知道,甄宓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心中卻一定在爲兒子的安危擔憂。
他嘆了口氣,說道:“你的苦楚,朕知曉。”
甄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淚光。
她緊緊握住劉禪的手,彷彿是在尋找着一份依靠。
安撫完甄宓之後,劉禪的心境漸漸平復。
在這紛擾的亂世之中,每一個決定都關乎着千萬人的命運。
甄宓那溫婉的面容和眼中的堅定,讓他更加確信,爲了這片土地上的安寧,他必須勇往直前。
於是,他當即傳令,召見大將軍趙雲入宮。
此時,冬日的嚴寒已逐漸消退,大雪融化後的土地顯露出勃勃生機,萬物復甦。
宮牆外,嫩綠的柳枝隨風輕擺,彷彿也在預示着新的征程即將開啓。
東面戰場上,烽火已熄。
短時間內,無有戰事。
物資輜重如流水般源源不斷地從各地運送到朝歌,爲即將到來的大戰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趙雲身披銀色甲冑,頭戴鐵盔,肩披戰袍,腰掛長劍,步伐穩健地踏入宮殿。
陽光透過雲層,灑在他那歷經戰火洗禮卻依舊堅毅的臉龐上,映出斑駁的光影。
他的眼神銳利如鷹,透露出對戰鬥的渴望與對勝利的堅定信念。
見到劉禪,趙雲立刻停下腳步,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末將趙雲,參見陛下!”
劉禪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深邃,審視着這位忠心耿耿的戰將。
他輕輕擡手,示意趙雲起身,然後緩緩開口:“子龍,如今大雪已化,東面戰事已停,我朝物資充沛,士氣高昂,是時候拿下整個河內郡了。你軍中可準備好出戰?”
趙雲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他挺直腰板,聲音洪亮地回答道:“陛下,軍中早知有大戰在即,將士們摩拳擦掌,隨時可以出征!末將麾下部衆,皆已整裝待發,只待陛下一聲令下,便可揮師西進,滅魏興漢!”
劉禪聽着趙雲的話,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壯志。
趙雲不僅武藝超羣,更是智勇雙全,是這場滅魏之戰中的關鍵人物。
他輕輕點頭,目光中透露出對趙雲的信任與期待:“好!即刻出戰。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拿下河內郡,最好能夠順勢拿下孟津,大開南下通道,爲我軍直驅洛陽鋪平道路。”
趙雲聞言,心中一凜,他深知孟津渡的重要性。
那裡是黃河的一個重要渡口,一旦拿下,漢軍便可順流而下,直逼洛陽。
他當即應諾,聲音堅定而有力:“陛下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一個月內,必將河內郡收入囊中,孟津渡也必將爲我軍所控!”
劉禪看着趙雲那堅定的眼神,心中充滿了信心。
趙雲和他的將士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有着必勝的決心和勇氣。
他站起身來,走到趙雲面前,親手爲他整理了一下戰袍,語重心長地說道:“此戰關乎我朝興衰,你肩上的擔子很重。但朕相信你,相信我們的將士們,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取得最終的勝利,到了洛陽,朕爲你們慶功!”
趙雲感受着劉禪的信任與關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再次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哽咽地說道:“陛下,末將定當竭盡全力,誓死效忠朝廷!若不能完成任務,願提頭來見!”
劉禪聞言,心中一顫。
這場戰爭不僅關乎國家的命運,也關乎着每一個將士的生死。
他輕輕拍了拍趙雲的肩膀,安慰道:“將軍不必如此。勝敗乃兵家常事。你只需記住,無論何時何地,朕都會與你同在,與我們的將士們同在。”
趙雲擡起頭,看着劉禪那堅定的眼神,心中充滿了力量。
他站起身來,挺直了腰板,大聲說道:“陛下,末將明白了!請陛下放心,末將定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隨着趙雲的誓言落下,整個宮殿都彷彿被一股強大的氣勢所籠罩。
劉禪看着趙雲那英姿颯爽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期待。
這場滅魏之戰即將拉開序幕,而趙雲和他的將士們,將成爲這場戰爭中的中流砥柱。
當日黃昏時分,趙雲率領着大軍離開了朝歌。
他們踏着堅定的步伐,向着河內郡進發。
沿途的百姓們紛紛出來相送,他們手持火把,爲將士們照亮前行的道路。
趙雲騎在戰馬之上,回首望着那燈火闌珊的朝歌城,心中充滿了感慨。
他知道,這一戰不僅是爲了國家的興衰,更是爲了這些無辜的百姓們能夠過上安寧的生活。
夜幕降臨,大軍在野外紮營。
趙雲獨自坐在營帳之中,手中拿着地圖,仔細地研究着戰術。
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但也深知戰爭的殘酷與不確定性。
他閉上眼睛,默默地祈禱着,希望這場戰爭能夠早日結束,讓天下重歸太平。
與此同時,在朝歌的劉禪也未曾入眠。
他站在宮殿的露臺上,遙望着遠方那漆黑的夜空。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天下,該是一統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