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廷議

第323章 廷議

北部戰事崩壞,可以預期的未來,這裡都會變成黃巾的地盤,已經完全不適宜朝廷班子繼續逗留。

劉協的朝廷班子一路逃亡十分狼狽,卻也不忘正事,剛剛喘下氣來,身爲大漢之主的劉協還是召集臣子舉行了一次廷議。

雖然是所謂廷議,然而實際上眼下他們還在荒野紮營,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廷”,君臣議論的場所,其實就是在營地的一片平坦地方。

等待大臣的時候,劉協坐在椅子上,微微仰起頭看向老天,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或許是在感嘆,自己堂堂大漢天子,如何能淪落到這朝不保夕無處安身的地步。

不過也不容他多想,很快,朝廷的一干大臣陸續抵達,除了劉協當下最爲信任的傅燮之外,大臣隊伍中最爲顯眼的就是站在前方的董承與伏完了。

這兩人,董承是一路協助天子東歸的關鍵人物,也深得劉協信重。

而伏完就更不必說了,那是當今伏皇后的父親,也就是大漢的國丈,這關係更加親近。

劉協確定,如今的朝廷班子裡,許多人都如他們一樣對自己足夠忠誠,但可惜的是光有這種忠誠沒什麼用,如今的大漢朝廷連一萬的軍隊都掏不出來,在當今天下只能處處受制。

這世界還是很現實的,即便頂着個天子名頭,拳頭不夠大別人也不會太當回事。

所以,今天廷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爲朝廷招攬力量。

眼見衆臣在前方站好班列一同行禮高呼陛下,劉協也就直接說起正事來,一開口,便是昨日爲劉備許諾封官之事。

“朕昨日約見劉備,才知此人乃我劉漢宗親,爲中山靖王之後,卻是朕的自家人,這令朕十分欣喜,如今朝廷困苦,正是缺乏人才的時候,而朕一番交談下來,深覺此人身負大志可堪重用。”

說到這裡,劉協看了衆多官員們一眼,心裡有些忐忑。

昨日雖然對劉備許諾的時候口氣很大,但劉協其實也不知道此事能不能辦成,如果衆臣都覺得不合適,那這事多半要黃。

即便站在眼前的這些大臣都是相對的忠臣,但並不代表他們就會對劉協事事點頭。

皇帝說話能有多好使,那取決於皇帝能有多大的威望,顯然劉協並不具備一言而決天下事的威望。

朝中事情,多半都是大臣提議,很少有劉協主動提出的議題。

即便劉協提出來了,那也需要與大臣們商量着來辦,眼下正是如此。

下面衆臣聞言,都是心中瞭然,天子這是要拉攏人才扶持心腹了。

對此他們倒是沒什麼意見,這其實是好事。

眼見臣子並沒有什麼反應,劉協也就慢慢放心下來,隨後繼續說話起來。

“且不說這些,光是劉備在戰敗之後的救駕之功,朝廷也不好虧待了他,是以,朕意委其朝廷要職,諸公以爲如何?”

話音落下,衆臣略微小聲議論一番,很快董承就站了出來。

“陛下英明,劉備早年便征伐黃巾屢有建功,又曾追隨盧植鑽研學問,如今所率的一支小隊亦是精銳悍勇,其才能毋庸置疑,的確是朝廷可以倚重的人才。”

事情如此順利,這讓劉協有些驚喜,不過很快他也釋然了。

畢竟這事兒本就對朝廷有利,眼下朝廷的境況,每一分力量都值得盡力爭取,封個官而已也不是什麼大事,用不着那麼吝嗇。

“既如此,諸臣以爲該如何委任最爲合適?”劉協笑道。

大臣們已經商量結果,董承再度進言。

“臣等以爲,眼下朝廷大事以軍事爲先,劉備以軍功發跡,委以軍職最可使其發揮光熱,或可封劉備北軍中候,節五軍校尉。”

北軍中候.

聽到這個軍職,劉協有些意外,這結果比他預想的還要更好。

北軍中校掌制北軍五校,而北軍五校是自光武帝劉秀時就設立的中央精銳編制,這個職位多爲皇帝親信和心腹擔任,不可謂不重要。

不過轉念一想,劉協心裡就嘆了口氣。

只怕朝臣給官給的這麼痛快,最大的原因還是這軍職只是個名頭而已,朝廷除了給個名頭,再也拿不出一兵一卒供劉備調遣。

朕已經給你能給的最好了

劉協突然對朝廷的寒酸有些羞恥感,只能在心裡如此嘀咕一下,然後就以一句“如此甚好”的話結束了這個議題。

一路顛沛流離的劉備,終於是在天子身邊開始實現自己匡扶漢室的理想,也終於是有了第一個體面的職位,雖然一個空頭官職分量不算太高,但這已經是以前的劉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解決了此事,隨後就是朝廷接下來的去向問題了。

而一提起這個,劉協就不自覺變成了一臉的愁容,一想到北方的局勢,他就對未來充滿了悲觀。 “眼下戰事雖然尚未結束,但諸公皆知玄夏已經不可阻擋,剩下兩處戰場即便打得再漂亮,也不可能挽回整體的局勢,此後我大漢北境恐怕要盡被玄夏所控。”

說話之時,劉協眉頭緊鎖,年紀輕輕就已經開始揹負着不屬於自己這個年歲的沉重。

家國大業傾覆在即,自己卻不能有絲毫力量改變局面,這種無力感實在是令人折磨。

“還請諸公教朕,朝廷今後該遷往何處?”劉協看着下方諸公,長嘆一聲。

這會兒,不僅劉協心情抑鬱,下面的大臣們也好不到哪兒去。

但他們還是強打精神各自議論起來,不多久這裡就響起七嘴八舌的討論聲音,劉協靜靜的聽着,很快就從他們嘴裡聽到了許多名字。

如陶謙、劉表、劉璋、曹操、劉繇、甚至還有袁術。

朝廷在北方已經待不下去,而關中已經是一片煉獄根本沒法回去,他們只能考慮去南方的州郡立足,他們言語所說,正是如今各地的勢力。

大漢朝廷再怎麼衰微,真要過去的話,各方諸侯倒也不至於不給這個面子。

大臣們討論十分激烈,畢竟這關乎到朝廷往後每一個人的着落,他們每提出一個名字,也都有各自的理由,好半天過去之後,也沒討論出來個結果。

到最後,劉協都有些不耐了,他乾脆直接開口,提出了這當中自己最有好感的一個名字:“朕以爲,兗州曹操一片忠心可以託付,朝廷或許可以遷往兗州。”

此言一出,衆臣都是相視一眼,有人想說些什麼,但最後張了張嘴還是沒有吭聲。

天子甚少直接表明態度,偶爾來這麼一次,還是不好去駁了天子的臉面。

而且他們也都知道,天下諸侯多半都是一路貨色,即便是劉表這種漢室宗親,也未必能比袁紹之輩好到哪裡去。

朝廷不論遷去哪裡,其實多半都少不了被諸侯鉗制的命運,所以去哪裡都沒有什麼區別。

此前爭吵了小半天也沒個結果,衆人也懶得再吵了,天子都已經明確表達意願,便沒什麼必要去唱反調。

衆臣相視一眼,漸漸有了默契,隨後齊聲行禮:“陛下英明!”

兩件大事相繼確定下來,彷徨的劉協總算是安心不少,他能祈禱的,也就是以後事情都能往好的方向發展。

朝廷大軍隨後也就主動往兗州進發,只是此時的兗州之主曹操,卻還在爲北部尚未結束的戰爭而奮鬥,也不知他若是曉得天子主動奔赴兗州,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不過現在的曹操連自己都顧不過來了,只怕沒有心情操心這些東西。

洶涌的火光在營地肆虐,連沉重的夜幕都被驅散,整個營地都驚慌失措的大叫,曹操慌張的跑出營帳,一看到眼前的畫面就大感不妙。

還不等曹操回過神,就看到荀彧匆匆跑來:“曹公,黃巾襲營了!”

其實不用荀彧提醒,曹操只看眼前這場面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洶涌的火光讓他感受到不到絲毫的溫度,反而讓他的心慢慢涼了下去。

完了,全完了,營中糧草盡被燒燬,這一仗還要怎麼打?

不過這時候不是顧慮這些的時候,曹操極快做出反應,當即翻身上馬在營地奔騰,一邊跑一邊還疾呼起來。

“誰敢造亂,立即處死!”

“誰敢造亂,立即處死!”

曹操急迫之下,巨大的吼叫聲竟是隱隱蓋過營地的喧囂,一時間許多士兵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一看到曹操出現,許多人本能的就安定下來。

士兵們自然對自家將軍十分熟悉,慌亂是因爲缺乏領導,眼下將軍站出來主持局面,士兵們慢慢也就能鎮定下來。

畢竟這騷亂也纔出現不久,曹操反應堪稱靈敏,及時避免了事態的惡化。

當然,能這麼快穩住局面,還有很大的原因是曹操不僅這麼喊,也是真這麼做。

他在營地來回奔跑叫喊時,但凡見到亂跑亂叫的士兵,都毫不猶豫揮劍斬殺。

如此鐵血之下,士兵們自然是心中畏懼,這才能快速鎮定下來。

不過事情到這裡,顯然還沒有結束,曹操目光看向營地外圍,那裡的戰事還未平息,黃巾依然還在與己方士兵展開廝殺。

“全軍聽命,捨棄營地全力作戰,無論如何要逼退賊軍!”

曹操眼神冷冽決絕,說話之間,已經抽出了自己腰間配件,然後前指黃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