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其来的病疾,必然使得李二陛下必然陷入权衡难决的境地之中。
如若按照原定计划坚决易储,那么继任储君无论魏王亦或晋王,都不可能在他殡天之后彻底压制废太子,儿子们肯定为了皇位大打出手,自相残杀、兄弟阋墙,更会使得社稷残破、国运坠落。
除非他在殡天之前先一步赐死李承乾,并将现在的东宫一系彻底打散……
可是说到底,他之所以易储并非因为李承乾犯下了何等弥天大错,将之废黜已然师出无名,更何况予以鸩杀?
若当真那般,不仅有伤天和,更愧疚己心,将来百年之后归于九泉之下亦无法向长孙皇后交待……
犹豫便会拖延,或许东宫因此而获转机。
……
房俊呷着茶水,听着几位大儒纵谈局势、指点江山,兴奋之情颇有几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慷慨豪迈。
但房俊也明白,所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这些博古通今的读书人分析局势、剖析道理之时头头是道,可一旦让他们亲手施行,却往往是另外一回事……
几位大儒兴奋的谈论半晌口干舌燥,见房俊在一旁默声不语,陆德明忍不住蹙眉问道:“越国公可是有不同之见解?”
房俊忙道:“几位才智过人、见解精辟,在下受益匪浅。”
他最不耐烦跟读书人掰扯道理,这帮人的确学识不凡、博古通今,但往往执著倔犟,对于自己的理解坚信不疑,想要说服几无可能,一旦被缠上便摆脱不掉,很是麻烦。
总不能像当初折腾令狐德棻那般去折腾这几位,好歹现在算是同一阵线……
陆德明便转过头去,对李承乾道:“既然陛下会犹豫、权衡,那么以老夫之见,当联络朝中清流、天下儒者共同掀起一场‘护卫正统’之潮流,向天下告知宗祧承继之规则不可践踏,以此向陛下施压,迫使陛下打消废黜之心意。”
于志宁颔首附和:“元朗兄此言甚是,此时天下升平,官员治理地方共谱辉煌盛世,读书人的影响力比之军队更甚,只要天下读书人一同自持太子,形成浩浩荡荡之大势,便是陛下亦要避其锋芒。”
两位大儒兴致勃勃,这是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一旦能够以此逼迫陛下放弃易储之念,保住东宫,那么必将使得自身之地位更上一层。
而不是之前一直沦为房俊、李靖等手握兵权之辈的附庸,半点力气都使不上在一旁当看客……
虽然保住储位乃是东宫上下一致的利益,但其间由谁来掌握主动,区别还是很大的。
房俊在一边喝茶,对此不予置评。
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更何况他也没信心能够争得赢这几位饱学之士,读书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本事太强,无论对错都能按照他们的心意找出合理的论证,辩之何益?
但他坚信兵权才是一切行动赖以成功之基石,没有兵权,单纯找一群读书人吵吵嚷嚷一番,就算掀起再大的风浪又能有什么样实质意义?
古往今来几千年,道理都掌握在刀把子里头,嘴炮全无用处……
李承乾被几位老师的兴奋激动所感染,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但是一扭头见到房俊在一侧缄默不语,瞬间冷静下来,询问道:“二郎有何意见?”
他也知道几位老师学问精深、博览群书,各个都是人中之杰,但论及实践能力,却远远及不上房俊这等务实之人……
房俊摇头道:“几位师傅之言,微臣觉得极有道理,不过此事微臣插不上手,还请诸位多多为太子殿下效力,在下则赶赴昆明池北大营,与卫公商议制定如何防备局势突变,做好应对之策。”
几个老儒虽然不堪大用,但这回总算没有乱出馊主意,能够在士林之中掀起拥护正统之风潮,即便不大可能迫使陛下改主意,起码也会使得天下人对东宫存在怜悯,这对于易储之后太子的处境即位重要。
况且此刻所谋皆是陛下病重之时的应对,可李二陛下如今春秋鼎盛,固然一时嗑大了出现肌体病患,可到底不至于伤及性命。
只要李二陛下没有在数日之内骤然驾崩,待到身体病愈,自可从容面对易储之事,仅凭一些读书人喧嚣鼓噪,岂能影响到李二陛下这等雄主之决断?
所以他并不上心,无可无不可。
李承乾明白了房俊的意思,马上醒悟过来,自己的确因为父皇的病情而生出妄想了……
赶紧对几位老师道:“父皇易储之心甚坚,几无可能更改,孤也不贪图坐稳这储君之位。只希望诸位师傅能够掀起舆论,确保孤在被废之后能够自保,如此足矣。至于储位,早已不存奢望,万不可使得局势鼓噪反而激起父皇怒气,则弄巧反拙。”
几位大儒脸色不大好看,他们就不信承平年景之时,李二陛下会无视士林之中无数读书人的倾向?
不过太子此言也有些道理,毕竟李二陛下性格坚毅,很难受到外界之影响,一旦士林之间声势太盛,使其生起遭受胁迫之感,反而坏事……
遂齐声应下:“殿下放心,吾等虽然老朽,不堪重任,但门徒甚广,总能在士林之间掀起一些动静,谁若对殿下不利,谁就得考量‘湮灭正统,倒行逆施’之后果!”
李承乾深受感动,一揖及地:“孤亏欠诸位师傅太多,若当初能够听从诸位细心教导,早成大器,何至于今日之危厄?他日若能保住性命,必不忘诸位之恩情,一生一世,奉为师长!”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儒家之核心便是“天地君亲师”这样的纲常伦理,今日李承乾如此表态,那么他日无论如何都不能对几位大儒有半点不敬,否则必将遭受天下诘难,导致声名狼藉。
这既是信任,更是尊重。
他们这些人他们在垂垂老矣,纵然官职再高,又能有什么壮志抱负?假若太子此番保住储位,日后登基大宝,对他们以师礼敬之,使得他们名气满天下,此生足以。
再以这样一份情份荫萌子弟,及至大唐立国百年,自然又是一个名门世家……
*****
太极宫。
李二陛下再度醒来之时,已经过了未时,屋子里几個得宠的妃嫔与长乐、难平、巴陵、高阳等公主围坐一旁,哭哭啼啼,使得他愈发头昏脑涨。将这些女眷打发出去,稍稍清醒一下,将御医叫到跟前仔细询问自己病情,叮嘱对外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半分。
御医退去,这才将王德、王瘦石等近身内侍叫了进来,命王德派人去将李孝恭、李勣二人请来。
等到室内只剩下王瘦石,李二陛下这才支撑着病躯,吩咐道:“太子毫无预兆的前往大慈恩寺祈福,必然有所图谋,未必是不敢储位被废,倒更像是预谋退路……你且派人严查大慈恩寺,寺内若有密道,定要查明。”
王瘦石领命,迟疑一下,小声问道:“若有密道,则显然太子殿下心存不轨,是否需要……”
若非太子所命,自己手底下那些培养多年赖以维系地位的死士如何会遭受“百骑司”围剿,致使十不存一,几近死绝?这几乎掘断了他在李二陛下身边受宠之根基,故而不仅恨不能将李君羡剥皮拆骨,对于太子一系亦是恨之入骨。
如果当真在大慈恩寺发现有密道,则太子必是心存不轨,只需李二陛下一道令旨,他麾下参预的死士依旧可以暴起突袭,击毙太子……
李二陛下纵然大病初愈、神智尚未完全恢复,可焉能不知这阉人的心思?
不过他这时候连发怒的气力也无,只是虚弱道:“若大慈恩寺当真藏有密道,定要想法设法打探清楚,密道到底是通向城外,还是通往宫内……”
王瘦石了然。
若密道通往城外,则想必是太子的退身之路,等到将来陛下驾崩、新皇登基,一旦新晃欲剪除他这个废太子,能够逃出城外。
若密道通往宫内……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大事。
搞不好就是在密谋着刺王杀驾、以子弑父之举……
“喏!”
王瘦石赶紧应下,正欲退走去办事,李二陛下又叮嘱了一句:“莫要自作聪明、借机报复,不然朕活剐了你!”
“喏!”
王瘦石刚刚升起的小心思瞬间消失无踪,后背出了一层冷汗,赶紧领命而去……
……
待到李勣、李孝恭二人奉命匆匆而来,见到李二陛下已经侧卧在床榻上,虽然脸色不大好看,但一旁的晋阳公主正在一匙一匙的喂食参汤,令两人长长松了口气。
若李二陛下当真病重不治,且不说私人情感,单只是对于朝局之失控,两人都有些不寒而栗。
两人情深意挚的问候一番,李二陛下对自己的病情轻描淡写,两人虽然并不尽信,但起码陛下的神色看上去愈发好转,自然也不会究根问底……
李二陛下将晋阳公主打发出去,只剩下君臣三人,遂开门见山问道:“朕欲易储,两位爱卿认为何人可为新储?”
李孝恭与李勣不曾料到陛下刚刚大病一场,便急着开始运作易储之事,一时间都是心底一震……该不会是陛下龙体堪忧,已经时日无多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