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夺夫

凌青菀敏锐问她母亲,为什么权势过人的汝宁长公主要看纪王妃的面子,而不是看姨母的面子?

纪王府的地位,并不比汝宁长公主尊贵多少,所以长公主没必要巴结他们。

但是她母亲眼神闪烁。

母亲常跟姨母嘀咕悄悄话,而姨父乃当朝重臣,姨母肯定把些机密事告诉了母亲。而这些机密,不能外露,母亲更不能告诉她。

凌青菀就笑着转移话题,对母亲道:“我还没有过去长公主府呢,正好去开开眼界......”

景氏舒了口气,笑笑道:“你姨母、你姑母和祯娘也去。到时候,你跟着祯娘,自不会有差错。”

“知道了,娘。”凌青菀回答。

景氏沉吟一下,又把安檐和周又麟很要好的事,告诉了凌青菀:“......所以,你二表兄也要去。”

凌青菀哦了声,没有答话。

景氏见她神色,似乎没有不悦,一颗心也放下了。她趁机又和凌青菀提了几句安檐。

她还顺便说起安檐的前途。

安檐的前程,小景氏从来不瞒着景氏,都告诉了她。景氏也不瞒凌青菀,一一说给凌青菀听:“若无意外,他将来必定是侍卫司的指挥使。”

侍卫司的指挥使,是侍卫司的最高将领。

禁军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作为禁军侍卫司的最高将领,地位可想而知。

安檐迟早会权倾朝野的。

景氏希望凌青菀能明白这点。

“挺好的啊。”凌青菀都这样敷衍,努力不让自己露出异常,惹母亲生气。

“檐儿对你真心。”景氏又道,“你说他像个木头人,浑身上下没有热乎气,那是你的拙见。他待旁人冷漠,待你却是很好,你要明白!否则,真是个傻姑娘了。”

这么说,就很直白了。

凌青菀已经把她母亲逼到这么直白和她明说了。她心头有几分不忍,道:“娘,我都明白的......”

景氏就彻底松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柔声道:“好孩子”

转眼到了汝宁长公主府宴请的当天。

昨夜下了一整夜的春雨,早起推开轩窗,触目烟柳桃花,被洗刷得干净透明,空气里满是泥土的清香。庭院的树木青翠欲滴,满地落英,绮靡侧艳。

凌青菀呼吸着清凉的空气,心情很不错。

丫鬟踏枝和挽纱帮她梳洗装扮,刚刚梳好头,她母亲景氏就过来了。

“今天打扮要得体,别叫人笑话了去。”景氏对凌青菀道,“首饰、衣裳都拿出来,娘帮你挑挑......”

母亲很重视这次的宴会。

汝宁长公主府的宴请,去的都是达官贵人,凌家可能是受邀请者里比较落魄的。越是如此,就越不能叫人挑错。

凌青菀很配合她母亲。

最后,母亲帮她选了件天水碧织锦对襟褙子,月白色挑线裙子;浓密青丝盘成高髻,插了两支赤金镶翡翠的簪子。这簪子,还是上次程太夫人送的。

这套装束,谈不上华贵,端庄大方,中庸平淡,从用料到配色,不都出彩,却也绝对挑不出错。

这就是景氏想要的,既不好也不坏,才是最稳妥的法子。

她还给凌青菀化妆。薄妆浅黛,凌青菀看上去更加白净娇嫩,清丽隽雅。

“很好了。”景氏颇为满意。

母女俩乘车,去了汝宁长公主府。

长公主的府邸,富丽奢华。高高的门楼,气势威严。进了门楼,门口是偌大的场地,用大理石铺就的丹墀,光可鉴人。小厮们衣着华贵,在门口迎客。

大门口停满了马车,个个都是宽大华贵的,有翠盖朱缨马车,也有,也是华盖翠帷八宝车。

在诸多的马车里,凌青菀居然看到了石庭的马车。

“长公主居然邀请石庭?”凌青菀颇为惊讶。这个石庭,真是很有手段啊。

他一个商户之子,能成为长公主府的座上宾,很不简单。

连普通的京官,都无法等长公主的大门,何况是商户?再有钱也不行。

凌青菀望着石庭的马车,很受震撼。

那边,景氏把请柬给小厮们看了,他们就帮忙,把凌青菀的马车,牵到了长公主府的垂花门。

垂花门前,香车宝马,珠围翠绕。

凌青菀跟着母亲,进了长公主的垂花门,有个高高瘦瘦的仆妇,含笑着把她们往花厅引。

进了垂花门,有个穿堂,很宽敞,竖立着两人高的油彩壁影,挡住了视线。

绕过壁影,两旁是长长的抄手游廊,盘满了盆栽,鲜花盛放,满室幽香。

走过游廊,才是花厅。

穿过花厅,后面是一处开阔的院子,院子里摆满了桌椅,搭着戏台。院子里已经坐了大半的人,凌青菀母女算是来得晚的。

仆妇把她们母女引到了特定的位置,对她们笑道:“奶奶和姑娘先坐,等会儿见就开席了。”

景氏道谢。

坐下之后,景氏四下里看了看,没有瞧见小景氏,也没有看到纪王妃。周围的妇人们,全部不认识。有几个面熟,仔细想想,是在安家见过。

晋国公府的亲朋圈子,和长公主府没有太多交集。

“是谁啊?”景氏和凌青菀打量她们的同时,四周的人也在看她们。

突然蹦出来两个不熟悉的人,不免叫人好奇,故而她们彼此打听,景氏和凌青菀是谁。

“不认识。”有人回答,“面善......”

“......是有几分面熟,倒像是见过的。”有人也嘀咕,可是偏偏又想不起到底哪里见过。

不认识,就不好上前打招呼。

难不成跑到景氏跟前,说:“您哪位?”这也太失礼了。因此,没人搭理凌青菀母女。

景氏也沉默坐着,没有主动去答话。她脸上带着笑,慢悠悠喝茶。凌青菀也端起茶盏,喝了几口。

片刻后,入口处传来了阵阵笑声。

凌青菀的视线,也随着那笑声投了出去。

汝宁长公主亲自陪同着一位贵妇人,说笑着走了进来。她们身边,还簇拥着好几个衣着华贵的贵妇人。

院子里大部分的目光,都集中在她们身上。

“是杨夫人......”凌青菀不认识,倒是她身后有位夫人惊讶出声,连忙站起来。

杨夫人?

不少人也站起来,准备去打招呼。

来者名头很大。

“娘,谁是杨夫人?”凌青菀低声问。

景氏也不认识杨夫人,但是见这么大的场面,又联想起京中权势过人的门第,杨夫人何许人也,景氏倒能猜到。

“只怕是杨太师的夫人。”景氏道。

杨太师,兼宰相实权,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臣之首。所以,他的夫人是满京城最尊贵的夫人之一。

凌青菀就远远打量杨夫人。

汝宁长公主亲自送了杨夫人入座。

不少夫人上前打招呼,但是也有人没有凑上去。景氏犹豫了下,见四周有人没有去,也就没有上前。

杨夫人又不认识她们,凑上去彼此尴尬。

凌青菀仍在打量那位杨夫人。

杨夫人看上去约莫三十来岁。她中等个子,婀娜妩媚。肌肤赛雪白皙,小巧的面颊,下颌曲线优雅;一双妖娆至极的桃花眼,高挺的鼻梁,红唇鲜嫩娇艳。

是个谲滟妩媚的女人。

她一颦一笑,都有种叫人酥软入骨的柔媚。

“传闻小杨夫人美艳,不成想她比传言更美。”景氏低声道。

小杨夫人?

这个称呼有点奇特。

“娘,杨太师的原配,是这位小杨夫人的胞姐吗?”凌青菀问道。

景氏微笑,悄声道:“你也知道?”

凌青菀不知道。

但是从“小杨夫人”四个字里,可以联想到。

“不要多言。”景氏悄声对凌青菀道,“回家再说。”

在这样的宴会上,不要公然议论杨夫人。

凌青菀是事后听母亲说,这位小杨夫人,今年已经四十出头了。但是她保养得当,一般看不出来,她仍是风华绝代。

杨太师已经六十了,比小杨夫人大二十岁。小杨夫人是杨夫人的幼妹,比杨夫人小十五岁。

二十年前,杨太师还是个四品京官。

小杨夫人在姐姐家小住,暗地里和杨太师,被她姐姐捉奸在床。

她姐姐气个半死,连连吐血,一怒之下之下就病倒了。杨夫人阻止丈夫再和她妹妹苟合,甚至不让小杨夫人再登门。

小杨夫人却丝毫不退让,主动杨家,利用杨太师的关系说动下人,放她进门。她跑到杨夫人房里,甚至在梢间和杨太师亲热,给她姐姐示威。

这些香艳的传闻,是真、是假很难判断,估计是假的,谁家男人那么不顾体面?但是,因为太过于香艳,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故事,就一直流传下来。

故而,杨夫人被小杨夫人活活气死了,这点属实。那时候,小杨夫人风评不好。杨夫人三年后除服,小杨夫人就进门了。

小杨夫人进门之后,杨太师仕途一番风顺,十年内就从四品京官做到了正二品的吏部尚书。而后新帝登基,他就封了太师,兼宰相实权,正一品。

杨太师很宠爱小杨夫人,除了她的美艳,还有她的帮夫运。

美艳的女人举不胜举,但是能这么有帮夫运的,就只有小杨夫人了。

故而,文人墨客提到她,多是褒扬,赞美她的勇敢、她的痴情、她的容貌、她的帮夫运等,人人都羡慕杨太师得此佳丽,从此大展宏图。

坊间有很多小杨夫人的诗词,入青楼,唱遍天下。

也是如此,提到小杨夫人,大家都隐去她气死胞姐、夺胞姐亲夫的劣迹,只宣扬她的绝代风华。或者在男人们看来,她那些劣迹,根本不算什么。

至少,男人们觉得她对杨太师的情谊,不顾世俗、不顾阻力、不顾名声,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当然,杨太师今时今日的地位,也没人敢当众翻出小杨夫人的旧事,最多是女人们在背后议论,表面上对她仍是恭恭敬敬的。

这是后话了。

凌青菀和母亲在长公主的宴席上,保持着她们的警惕,正襟危坐。

凌青菀还时不时打量一眼小杨夫人。

而后,汝宁长公主又簇拥了一位贵妇人进来。

这次,进来的是凌青菀的姨母安夫人。

姨母直接走到了凌青菀母女身边,和她们并席而坐,汝宁长公主也趁机过来,和凌青菀母女寒暄几句。

“原来是安夫人的胞姐,晋国公府的大奶奶......”终于有人想起了凌青菀的母亲是谁。

故而,不少人起身,到姨母身边打招呼,顺便和凌青菀母女见礼,一副热情的模样。

“凌姑娘真标致,好些年没见过了。”甚至有夫人一副自然数的口吻。

景氏和凌青菀都微笑,和她们见礼。

而后,纪王妃和赵祯母女也到了。

虽然纪王做了应天府尹,可到底不是炙手可热的人物。纪王妃回京的目的,又没人知道,故而纪王妃受到的热情还不是小景氏。

纪王妃和赵祯也挨着凌青菀母女坐下。

大家坐在一起。

“二姐姐,我方才进来的时候,瞧见安檐了。”赵祯悄悄冲凌青菀挤眉弄眼,“他和一个男孩子在一起,我大哥说那就是长公主的儿子,他是我们的......”

汝宁长公主是圣上的胞姐,纪王是圣上的叔叔,所以长公主是赵祯的堂姐。

那么,堂姐的儿子,就是赵祯的外甥,虽然那孩子比赵祯大。

赵祯扳着手指头,算了半天,都有点糊涂的样子。

凌青菀笑起来。

宴席就开始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