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变化

十里亭内,朱栩与秦良玉三人聊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准备入城。

朱栩拉着秦良玉在一个马车内,向她解释着京城内的变化,也在阐述着他一系列改革意向,有军有政,有略有详。

秦良玉认真的听着,渐渐的神情露出钦佩之色,赞朱栩有‘太祖太宗之风’。

朱栩谦虚之后,又说起辽东之事,尤其是黄太吉,眺望长城之内,表达了担忧。

秦良玉久在军旅,也明白建奴骑兵若是绕过山/海/关的可怕后果。关内是平原,无险可守,骑兵必然是如履平地,那破坏性,将无比可怕,尤其是兵锋可以直指京师!

秦良玉没有妄言,一路上,都在朱栩在说,她在认真的听着,有些事情她是感同身受的,比如军改,收拢军权,严加练军,使之犹如臂使,有稳定天下之要效。又比如改革盐政,使得国库充盈,四/川近年粮饷从未有减少短缺,军政士气大增。

这些,都是西南诸省能够稳定的重要原因。

后面的马车内,马祥麟夫妇还都在震惊之中,彼此对视,久久无言。

过了好一阵子,张凤仪道:“夫君,外面传言,应该是不可信的吧?”

马祥麟默然点头,新皇登基之后,仿佛使性子一般,谁的话也不听,大力改军,更使得内阁停摆,桩桩件件,都将他打上了‘任性皇帝’的标签,若是皇帝年纪稍微大一点,怕是‘昏君’二字也逃不了了。

可仔细想来,皇帝似乎也没有其他恶行,不曾有奸臣当道,也不曾有大兴土木,祸害百姓,反而是有了辽东大捷,振奋了天下士气。

马祥麟心里转了一阵,猛的又抬头道:“母亲大人说的对,臣子不言上过,我等尽忠职守,持节守身,方为正理!”

张凤仪微微屈身,道:“夫君说的是。”

朱栩带着秦良玉进了京,送他们进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宅子,叙了一会儿话,这才离开。

秦良玉站在大门之前,望着朱栩的马车,待马车消失,又眺望皇宫方向。

马祥麟站在她边上,轻声对着她道“母亲,皇上虽年幼,明事理,通人情,有心胸,克己守礼,礼贤下士,必将是一代明君!”

秦良玉这一路上也颇为震动,吁一口气,道:“嗯,君明臣忠,自古不变之理。我马家世代为将,深受皇恩,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马祥麟张凤仪连忙抱拳,道“谨遵母亲大人教诲!”

秦良玉进京,起初并没有多大动静,随后,孙承宗宴请,接着是申用懋,孙传庭,然后英国公张维贤,后来是平王,最后信王也请旨,宴请了秦良玉,仿佛秦良玉短短时间就成了了不得的大人物。

不等朱栩从愕然中醒悟过来,慈宁宫的张太后,仁寿殿的刘太妃也将秦良玉叫进宫,叙话半晌,还留了用膳。

一连好几天,秦良玉才从复杂的京中关系网中挣脱,出现在参谋部。

巨大的沙盘前,朱栩站在正前方,两边分别站着,孙承宗,秦良玉,申用懋,孙传庭,赵率教,张之极,金国奇等京城的一干兵将。

朱栩看着这么多将才帅才济济一堂,心里也是大感振奋,双手按在边框上,听着孙传庭介绍。

他手里一根细长木棍,在沙盘上指着道“前不久,建奴大败察/哈/尔部,因此可以绕过锦/州到山/海/关一线,直逼长城。他之前眺望古/北/口,想必已经有了这样的打算。从山/海/关往西,重镇密集,缺口也不少。这里不同于山/海/关,难以全面防守,因此,参谋部的想法,是重点防守几镇,故意开几个缺口,以诱敌!”

这个是孙承宗等人早就商议好的,现在说出来,是给秦良玉,赵率教等人听的。

秦良玉站在边上,仔细的看着,也赞同道:“是个好办法,不过需要挡住建奴骑兵,否则一旦让他们突破长城,再难想控制他们。”

大明现在没有有效的克制骑兵的办法,要是真放他们入了关,就真是狼入羊圈,无可奈何了。

孙传庭看向朱栩,道“臣等正在准备安排,一旦确信建奴要绕过山/海/关,必然以万全准备,绝不会给建奴深入腹地的机会!”

Wшw●тTkan●C○

朱栩点头,道:“朕已经命锦衣卫加紧探查,今年想必建奴没有能力再南下,朕担心的是明年。”

在场的也都点头,建奴还没有缓过气来,想要报复也得是明年。

孙承宗看着沙盘,沉吟着道:“皇上,臣建议,利用这段时间,不妨尽力打造辽东,绕过山/海/关也只能是一次,关键还在辽东。”

孙承宗这句话说到重点上了,建奴想要南下,选还是辽东,绕过山/海/关,劳师远征,只能偷袭一次,并非上策。

秦良玉端详了半晌,向着朱栩道:“皇上,察哈/尔部已败,蒙/古已败,鞑靼无力南下,不妨尽撤山/西,大/同,宣/府,蓟/州四镇。”

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是神色一惊,这四镇最中央的,可就是京师!

不等别人说话,朱栩道:“秦总兵继续说。”

秦良玉拿起边上的细长木棍,道“皇上,这四镇绵延数百里,看似坚不可摧,在九边中,最为密集,军力最大,臣认为,除非军力有变化,否则建奴不会以此为突破口,更远的榆/林,宁/夏,太过遥远,辽东也不可破。所以,与其在讨论建奴有没有可能绕过山/海/关,不如给他们机会!”

这句话,敲的满屋子的人都目瞪口呆。

孙承宗,孙传庭等人面面相觑,这位秦将军还真是大胆,居然敢拿京师冒险!

可她所说,句句在理,也深合兵法,将他们之前的盲区给暴露了出来。

朱栩也被惊了下,抬头有些愕然的看着秦良玉。

他想起来了,貌似历史上是因为喜峰口附近的兵力被调开,才给了黄太吉机会的。秦良玉,还真是让他意外又惊喜。

秦良玉看着满屋子都望着她,尤其是朱栩的神色,神色微动,沉声道:“皇上,此法虽然有些冒险,却是最为稳妥之策。”

朱栩没有说话,转头看向孙承宗等人,道:“你们怎么看?”

孙承宗与孙传庭等人对视一眼,沉吟一会儿道:“秦总兵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确实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可以乘机整顿北方几镇。”

朱栩点头,直起身,沉色道:“那好,你们详细规划一番,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建奴的骑兵,决不能越过长城五十里!”

众将都抬手,道“遵旨。”

有了秦良玉的加入,赵率教的骑兵,朱栩也是松了口气,不论黄太吉打的什么主意,他都底气十足,精力可以暂时转向关内。

与此同时,钱谦益与温体仁坐在马车,已经过了扬/州府,正在向应/天府行去。

马车的帘子都已经掀起,两人都拼命的扇着扇子。

两人都是大胖子,不时的擦着脸上的热汗,眼神内敛中闪烁着精光。

两人的关系还算不错,更何况这次还一起主持乡试。

温体仁倚靠着厢璧,望着外面笑道“钱大人,你有没有觉,咱们这一路都很太平。”

钱谦益是江南人,倒是来回过几趟,笑着道:“温大人有所不知,这筑路队虽然隶属工部,可人员要么是裁减下来的兵士,要么是经过特别的训练,你看他们的不远处,都有刀枪,每到一处,都是与当地先剿匪,然后才筑路,这每条路,都是剿匪之路……”

温体仁目光望着外面,胖脸看不出表情,心里却对京城的局势越的明了。

不止朝廷的权力在向皇帝集中,地方上的权力也在集中,总督掌管全省的军务,控制的牢牢的,又直接听命兵部。地方上的政务也在生变化,不说江/苏,山./东的事情他也看的分明,裁掉按察司,布政司,合并于巡抚衙门,也是空前的权力集中。

在这之前,皇帝已经将卫所制给换掉,控制了全国兵马,这样的权势,怕是要直追太祖成祖了。

温体仁是个聪明人,也是有野心的人,这次南下,就是他晋身的最好的跳板!

不论是钱谦益,还是温体仁,两人都出自江南大族,之前也都曾风光过,更何况,现在两人都位居礼部侍郎,主持这一届的乡试!

两人还没有到应天府,应天府已经聚满了给他们接风洗尘的人,每一个都热情洋溢,迫切的期待着。

京城之中,蒋德璟与施鳯来这几日也没有闲着,宴请从未断绝,尽管不停的放话,会公平公正,可宴请的人却越来越多,甚至是钱龙锡,信王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科举,向来都是一件大事,不说京城,整个大明的目光都被这次科举所吸引。这是崇祯朝第一次科举,是一道风向标,所有人都想知道,新皇的选人标准,朝廷是如何选人,用人的。

——

月底了,求票求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