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放假!

“山长,这么说来,我算不算是已经成功了~?那你当初答应我的可要算数啊!”

听到李泽轩的肯定,墨凌薇顿时兴奋了起来,连忙道。

李泽轩轻笑道:“呵呵,这离成功还远着呢!当初我说的可是让你们造一台天文望远镜来着,墨姑娘你莫不是以为凭借这个小东西,就能看天上的月亮吧~?”

墨凌薇好奇的眨着眼道:“怎么就不行了?我这千里眼已经可以看得很远了,难道不能拿来看月亮吗~?”

“当然不能!”

见旁边的阎少宁也是一脸疑惑,李泽轩只好耐心的给他们解释道:“之前我跟你们说过,这千里眼的放大倍率跟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之比有关系,你们现在做的这个千里眼,放大倍率顶多也就七到八倍左右,也就是说用这个看一百丈远的人,也就是拉近为大概类似十到十二丈左右的距离在观察,而月亮距离我们大概有八十八万里,你们说凭借这东西,我们能看清月亮长啥样吗?”

(平常月亮距离地球大概是四十多万公里,在唐代是以李世民的双步(左右脚各迈一步)为尺寸标准,叫作“步”,并规定三百步为一里,一“步”的五分之—为一尺,唐代—尺合现在0.303米,一里合四百五十四米,折合下来地月距离差不多相当于唐朝的八十八万里)

“八十八万里?那得多远~?”

二人听罢后,咋舌不已,阎少宁想了想,问道:“小轩,按照你的意思,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只需要增加千里眼的放大倍率就可以了~?”

李泽轩忖着下巴,回道:“嗯,但不仅仅是增加放大倍率的问题,当放大倍数过高时,千里眼最终所成的像会发生很严重的畸变,你们必须想办法减少成像畸变的问题,不然放大倍数再高也没有用~!”

墨凌薇皱着眉头,不解道:“山长,什么叫做成像畸变?”

也不怪她孤陋寡闻,主要是这些知识在第一册的物理教材中还未曾讲到。

李泽轩组织了一番语言,解释道:“先前我给你们讲过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其实那些都是光线靠近中心光轴的情况,但实际上总有一部分光线不是在靠近中心光轴的位置,它们处于透镜的边缘,这部分光线最终成的像与实际物体相比,是发生了一定的形变,我将之称为畸变!

对于千里眼,你若是想要获得更高的放大倍数,它的整体光路的长度就会变得更长,这时候,本来一个很小的畸变经过这么长的光学系统后,畸变程度会变得更大!所以你们日后在增大千里眼放大倍率的同时,可不要忽略了成像质量!根据我的经验来看,你们只要能保证三十倍以上的放大倍数,就能基本满足天文观测的要求!”

对于望远镜这玩意儿,李泽轩是非常非常熟悉的,在高中的时候,他宿舍一哥们儿就带了一个望远镜,美其名曰看宿舍对面的风景,可是对面特么的就只有女生宿舍。最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小子的望远镜被突然查寝的班主任给没收了。

在上大学的时候,得益于学校的地理位置,在一次首都某天文馆的开放日,他花了三十五块钱进去溜了一圈,也算是亲自上手过天文望远镜,而且他本科跟研究生期间的所学专业,涉及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光学知识,甚至在实习中还亲手打磨过透镜,在唐朝这个时代,他完全能称得上是光学方面的专家!这也是为什么他能给墨凌薇、阎少宁他们解释的头头是道。

“那小轩,我们该如何解决成像畸变~?”

说实话,对于李泽轩脑瓜子里总是能蹦出来源源不尽的新奇知识,阎少宁是一点都不震惊,因为他早已被震惊的麻木了,比震惊更重要的事情是,他需要尽力去吸收李泽轩吐露出来的新知识。

“这个很难!”

李泽轩脸色复杂地摇了摇头,对于透镜的成像畸变以及色差问题,在现代经常采用的就是胶合透镜的方法,通过将两片以上的透镜,利用光敏胶固定,再用紫外光烘烤,经过两道固化流程后,就可以得到一组胶合透镜。

在现代的一些精密光学元件例如显微镜的物镜,望远镜的目镜等等,其中用到的都是经过光敏胶胶合的透镜组。若是只用一个简单的凸透镜或者凹透镜的话,很难得到比较好的成像结果。

但是在这个基础科学极度落后的时代,想要跟现代光学镜头公司一样控制成像畸变,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说没有光敏胶,单单是连成分纯净的紫外光都没办法弄到,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做出胶合透镜组嘛!

“虽然很难,但你们可以想办法将简单的单透镜,替换成一个由许多间隔很近的小透镜组成的透镜组,而且还要保持整体的成像光路不变!这样得到的结果或许会有所不同~!”

思索良久,李泽轩最终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说道。

阎少宁、墨凌薇二人,均是陷入了沉思。

.............................

“铛铛铛铛~!”

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锣鼓声,炎黄书院今天的训练终于结束,秦琼(早上因为大雨路不好走来迟了)作为书院的军训总教官,此时果断地吹下令号角。

“放学~!”

今天学生们的训练热情非常高,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故意为难人,所以秦琼对教官们的印象还算非常不错。一到放学时辰,果断让学生们上学,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哦~!放假了~!”

“终于可以回家睡懒觉了~!”

“哈哈~!这两天我一定要吃好多好多肉,醉仙楼,本少爷来了!”

学生们爆发出一阵欢呼,紧接着炎黄书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到处都能听到欢呼声。学生们一阵风似的跑回宿舍,然后便冲出宿舍,出了书院大门,直接向山下的长安城而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