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真不知“死”字怎麼寫(三更)

第1037章 真不知“死”字怎麼寫(三更)

“剛剛分宗又是籌建書院,又是指婚給皇子,這是什麼運氣?”

“是走了狗屎運吧!”

“宮裡頭對新民孫家未免太重視。”

“搖身一變,就成了外戚。換了我,我也分宗,單獨立宗祠。”

“孫狀元這老匹夫,是不是早就料到了這一切,所以纔會急急忙忙分宗。”

“定是有見不得人的勾當。”

“有內幕!”

“生活秀還在一本正經報道分宗一事,殊不知這分明就是一場交易。”

“這老頭壞得很!以爲他老糊塗,結果算計得比誰都精明。”

孫家的熱度,看樣子一時半會下不去。

孫狀元整日忙碌,總能感受到大家一切盡在不言中的眼神。

我懂,我們都懂。

內幕嘛!

孫狀元一臉生無可戀。

他明明是被架在火上烤,結果世人都認定他佔了天大的便宜,和宮裡頭有見不得人的勾當。

就連孫家本宗的人,也都這麼認爲。

二房四房偷偷跑過來,找到他,“你不地道啊!”

“你要籌建書院,和大家說一聲啊!幹什麼非要分宗出去。”

“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吱聲。雖然分了宗,大家還是一家人嘛。”

“服個軟,族長那裡我們替你求情,族中的資源隨便你用。”

“這個書院,一定要打上我們孫家的烙印,傳播我們孫家的學術思想。”

“籌建書院不便宜啊!還要免費供養學子,每年都是一大筆開銷。也只有皇后娘娘有這個魄力,也有這個財力,可以連着開幾家書院。”

“有了皇后娘娘的金錢供應,儘可能多招收學子。如此一來,我們孫家的聲勢也能跟着壯大!”

孫狀元聽完了二房四房的話,只想做一件事。

呸!

“爾等是將皇后娘娘當成了冤大頭嗎?”

“皇后娘娘修建的書院,孫家妄想夾帶私貨,取而代之,真不知‘死’字怎麼寫。”

“這是皇后娘娘的書院,是朝廷的書院,不是孫家的書院。”

“孫家可以自辦書院,沒人攔着。”

二房四房見孫狀元動怒,很着急。

都是一家人,態度能否和善一點。

得到皇后娘娘的重用,也不能翻臉不認人吧。

做了外戚,果然罵人的聲音都比以往更大聲。

二房和四房苦口婆心:

“辦書院,若是能收取束脩,那還好。只是這樣一來,書院規模有限,估摸着最多隻能招收一二百人。能交得起束脩,買得起筆墨紙硯的人,畢竟是少數。”

“只有像皇后娘娘這般,只要能考入書院,一切免費,方能擴大書院規模。”

“然而,免費供應一切,開銷甚大。家族還有這麼多人要養,哪能便宜了外人。”

“唯有借皇后娘娘的書院,方能大規模傳播我們孫家的學術思想。”

“書院建成後,需要教書的先生。我們孫家人完全可以勝任,這也是替皇后娘娘分憂。”

“你們三房雖然已經分宗,然而我們都姓孫,依舊是一家人。本該同氣連枝,共富貴同患難。”

“籌建書院這等好事,兄弟啊,你可千萬不能吃獨食,將我們都撇開啊。”

讀書人爭權奪利,一樣市儈,令人厭惡。

孫狀元直接“呸”出聲。

“瞧瞧你們的嘴臉,真是令人不齒。”

“當初山河書院剛成立的的頭幾年,還沒打響名聲,老夫要是沒記錯,山河書院曾對孫家發出過邀請。邀請孫家人到山河書院授課講學。當時你們都是怎麼說的,忘了嗎?你們忘了沒關係,老夫都記得一清二楚。”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破爛書院,也敢請我們孫家人授課講學,真是毫無自知之明。是這麼說的,對吧。”

二房四房訕訕然,很丟臉。

說過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啊。

還是要替自家人辯解一番。

“此一時彼一時。”

“誰能想到山河書院能有今天的規模和成就,能硬生生壓國子監一頭。”

“後來我等都願意到山河書院授課,奈何書院不肯發出邀請。我們好歹是孫家人,總不能跑到書院自薦。那多沒面子。”

“如今你在籌建書院,正好解決了我們的難題。我們都願意到新建的書院教書,待遇方面比肩山河書院就成了,要求不高。”

呵呵!

就這,還敢大言不慚要求不高。

知不知道山河書院給夫子們待遇,一年至少五百兩。

包吃包住,妻兒子女的吃喝開銷,基本上也包了。

若是能寫文章,能順利發表,還有豐厚的潤筆費。

逢年過節,書院會有額外的獎勵。

零零總總下來,山河書院的夫子,最差最差一年也能拿到六七百兩的收入。

大部分人,一年下來,能拿到上千兩的收入。

像三元公楊元慶,周世安這樣頂級人物,一年的收入少則四五千兩,多則數萬兩。

周世安出版《官場》那年,光是潤筆費就拿了兩三萬兩,絕對是土豪。

而且這本書,每年還在陸續給他帶來收入。

平日裡給《山河書院報》供稿子,一個月少說也有幾十兩收入。

至於三元公,更不得了。

《三元公講論語》一些列叢書,都是科舉必買書籍。

靠着這些書籍的潤筆費,三元公年年蟬聯山河書院收入榜榜首。

楊氏家族,翻身過上富貴生活,能夠買房置產,靠的都是三元公的潤筆費。

等於是三元公一人,養活了整個家族。

可想而知,他的收入有多高。

山河書院的教書先生們的收入,在這個時代,絕對的高收入。

這也是爲什麼,山河書院的流動性很小很小。

凡是進了山河書院的人,即便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員,也沒見誰辭職不幹。

山河書院的學子,很多人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能留在書院。

即便不教書,做個普通辦公人員也成。

很多考上兩榜進士的山河書院學子,也都夢想有一天,能回到書院教書育人養老。

山河書院的吸引力就是這麼強大。

並且一年比一年強大,門檻一年比一年高。

山河書院剛創辦的頭幾年,廣撒網,到處找人教書。

當初,對山河書院愛答不理的人,如今統統高攀不起。

問孫家人後悔嗎?

自然是後悔的。

早知秦王能登基,顧玖能做皇后娘娘,說什麼當年也要紆尊降貴來到山河書院教書。

時間再往後推一點。

皇后娘娘邀請孫狀元到山河書院教書的那一年,大家就該跟着一起到山河書院教書。

如此一來,山河書院也有孫家一席之地。

可惜啊!

世上沒有後悔藥。

好在,機會又有了。

孫狀元籌建書院,就是孫家人的機會。

分宗?

不存在的。

一筆寫不出兩個孫,打斷骨頭連着筋。

肥水不流外人田,孫狀元一定要照顧自家人。

二房同四房就是這麼自信。

孫狀元呵呵冷笑。

真是一羣妄自尊大的傢伙。

憑什麼認定,他會念着舊情。

怎麼就不想想,皇后娘娘再大度,也不可能容忍朝廷的書院變成孫家的書院。

真以爲,天下文壇離開了孫家就轉不動了嗎?

然而他深知族人的尿性,不是那麼容易打發的。

尤其是事關書院,學術思想這些方面,孫家一定會據理力爭。

若是爭不過,也要胡攪蠻纏。

孫狀元想辦法將人打發,“書院還在籌建,現在說什麼都爲時過早。等到書院修建完畢,我自有主張。”

“有你這句話,大家就放心了。你一定要記住,一筆寫不出兩個孫,都是一家人,這等大事好事,萬萬不可便宜了外人。”

“我自有分寸!”

看出孫狀元面色不耐,二房四房識趣離開。

走的時候還承諾,一定會幫着三房在族長面前說好話。

孫狀元不置可否,眼神十分嫌棄。

讀書人清高?

那是因爲沒有讓他們動心的東西,所以可以表現得清高。

一旦涉及到利益,名譽,讀書人屁的清高。

爭搶起來,不會比市井潑婦更講究。

送走了本宗的人,孫狀元招來長子,“老夫明兒就搬出去。本宗那邊若是來人,就說老夫出遠門,歸期不定。”

“不知父親搬到哪裡居住?”

孫狀元想了想,“就搬到國子監那邊住。你叫人到那邊置辦一套房子,老夫明兒就搬過去。”

新的書院,地址位於鐵軌沿線路段,山河書院同國子監的中間位置。

相較而言離着國子監更近一點。

爲了躲避本宗那邊的人,孫狀元偷偷搬到國子監山腳下的兩進小宅院居住。

每天乘坐雙軌馬車,前往工地,或是約人喝酒,趁機邀人到書院教書。

離着平壩車站一里遠的地方,就是工地。

新的書院,就設在此處。

工地熱火朝天,異常繁忙。

仔細看,偌大的工地,其實分成了兩處,中間隔着上百米遠。

今兒工地迎來了一位貴客。

老柱國公乘坐馬車,來到工地轉了一圈,渾濁的雙眼透着星光。

“右邊工地,是新書院。左邊工地,就是未來的軍事學院。”

“爲何將軍事學院修建在書院旁邊。不怕兩邊打起來嗎?”

“國公爺多慮了!軍事學院,也要學習文化。兩家挨在一起,互惠互利。”

馬小六陪在柱國公身邊,替柱國公講解此地規劃。

柱國公沒看出多大的互惠互利。

他更擔心的是,兩邊的學子互相看不順眼,三天兩頭鬥毆。

軍事學院的學子,他不擔心,肯定能打贏一幫書呆子。

唯一擔心的是,皇后娘娘拉偏架,袒護書院學子。

“軍事學院佔地將近一千五百畝,設有三個校場,方便操練。皇后娘娘說了,後面幾個山頭,將來都會劃歸軍事學院,隨便整。只要不死不殘,學院學子儘管往死裡操練,目標是打造一支精兵強將。”

馬小六與有榮焉,說起話來,都透着一股子興奮驕傲。

柱國公不置可否,他讓車伕拉着他,圍着工地轉悠。

沒路的地方,他就下車自己走。

一大把年紀,還要往山上爬。

下人擔心不已,伸手扶着他,他還一臉嫌棄。

“老夫沒到走不動路的地步。不就一個小山坡,難不住老夫。”

山上沒路,走得很艱難。

柱國公老當益壯,無需攙扶,順利爬上山頂。

大冬天,累得滿頭滿臉全是汗水。

下人趕緊將披風給他披上,當心着涼。

柱國公還特嫌棄。

馬小六趕緊勸道:“披風還是要的。國公爺身體要緊,萬萬不能在這檔口生病臥牀不起。”

柱國公聞言,想想有道理,這纔沒有拒絕下人送來的披風。

一覽衆山小!

偌大的工地,就像是螞蟻搬家一樣。

“公爺請看,軍事學院已經完成了房屋結構。等到明年開春,第一批教室就能修建完畢投入使用。”

柱國公心潮起伏,嘴上卻說道:“老夫一大把年紀,做不動了。”

“公爺太謙虛了!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對公爺寄予了厚望。大周第一所軍事學院首任院長,非公爺莫屬。”

柱國公捋着鬍鬚,“朝中能勝任軍事學院院長的人,非老夫一人。而且老夫這些年也沒什麼建樹,子孫也很平庸。陛下和皇后娘娘爲何會欽點老夫的名字,還請公公指教。”

馬小六笑了笑,笑得高深莫測。

“公爺想知道原因,不如下山,親自去問娘娘。”

“哦?娘娘也在這附近?”

“正是!”

三更奉上。

明兒元寶趕早!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