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管家(上) 第13頁

幾句話璟睿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听得皇帝老子龍心大悅,欣喜不已。

審視皇帝表情,這會兒璟睿再確定不過,就算不去查那批被調離的官員底細,也能確知皇帝要利用此役拖垮金人、打下藩王。

明白帝心,接下來的謀算就不困難了。

文相低頭,暗翻白眼,想罵韓璟睿一句無恥,可是能無恥到讓皇帝高興成這副德性,他不得不承認,幾年歷練下來,韓璟睿已不是當年的愣頭青。

韓璟睿哪像韓薔那個窩囊廢的兒子?他啊,青出于藍,比他祖父還行。

文相不禁嘆息,這孩子要是姓文多好。

「璟睿說得對,若人人都像你這樣,抱著必勝決心,哪有打不贏的仗?」

皇帝對璟睿的吹捧,捧得站在一旁抱持反對態度的官員們只能保持安靜。

璟睿明知道皇帝要把戲作足,他豈有不配合之理?今日的重點工作是叫文武百官閉嘴,別反對伐金。

卑手,他說道︰「抱持必勝決心並不容易,若不是皇上態度明確,戶部、兵部兩部大人全力支持,軍糧、軍餉、軍功樣樣不缺,帶給前方戰士光明未來與希望,誰肯豁出性命替朝廷打天下?誰又能抱持必勝決心?」

轉一圈,他二度夸上皇帝。

皇帝眼眯眉彎,胡子下的嘴巴得意地往上翹,莫怪他偏心,璟睿這麼好的孩子誰能不疼。

若不是後宮婦人淺見,擔心刀劍無情,女兒變成寡婦,他老早就下旨賜婚,把這個孩子招作女婿,不過現在……還是等大事底定再說。

「你剛回京,先休息幾日,再擬定伐金策略獻上,與朕參詳。」

皇帝此話一出,有人忍不住偷笑,搬石頭砸腳了吧,你讓皇帝想計謀,皇帝還指望你吶。

璟睿倒也不驚,他本就沒打算讓皇帝出計。

上回那場大勝,叫作瞎貓踫到死耗子,當年領軍的是扎嘎木,個頭夠大,但腦袋里頭裝的全是木屑,連這樣的計策都會相信,也算奇跡。

現在金人部落里幾個領頭的,勃服羅、妥理達思、滿都魯……一個個都是躥上跳下的厲害家伙,不能等閑視之。

「臣領旨。」

璟睿笑咪咪地接下聖意,皇帝也笑咪咪地在心中忖度︰此役過後,該給這孩子封個什麼?

兩人都笑逐顏開,但旁邊那圈人一個個表情都很沉重。

打仗……那得燒多少銀子?戶部尚書的鬢角微微抽痛,兵部尚書想到要與金人打仗,頭皮發麻;刑部尚書開始算計,如果把罪犯放出來打仗,有多少人可以用?

人人心底的算盤都敲得劈哩啪啦響。

照理說,璟睿是將軍,只管戰場上的事,在「臣領旨」三個字過後就該安靜退下。

可他拍馬屁功力年年增長,皇帝越來越喜歡他,因此武官開會時他在,文官開會他也在,他都快當上半個宰相了。

怎樣?嫉妒嗎?皇帝樂意,誰敢有意見?

于是璟睿繼續坐著,繼續听大臣論事,也繼續從國事討論中嗅出些蛛絲馬跡。

這是呂襄譯次次強調的——朝堂動向對商人很重要。

比方,確定朝廷要在榆州挖礦的消息後,他就可以立馬從易縣將幾百車的鐵鍬、斧頭拉過去,再花點銀子和當地的父母官吃吃飯、套套交情、送送禮,到時光是買賣工具就能賺上一大筆。

他坦承,自己沒事干麼找個忙到騰不出手的人合伙做生意?不就是貪圖這些「內幕消息」嗎?

因此身為合伙人,璟睿紋風不動地坐著、听著,也分析著。

終于,皇帝擺手讓眾人退下,璟睿跟著百官退出,卻沒想到皇帝獨獨喚住他,他就在眾目睽睽下轉回御案前面。

直到連太監都退開,皇帝這才開口問︰「朕听聞一件新鮮事,不知是真是假,得問問你這個當事人。」

「是,臣有問必答。」

「听說你放話要用軍功來替自己爭公侯,不願受祖蔭庇護,此話是真是假?」

這麼快就傳到皇帝耳里?他身邊有多少皇帝眼線?

璟睿急急雙膝跪地,拱手道︰「臣不知天高地厚,萬望皇上恕罪。」

「這麼快就把話吞回去?舍不得到手的爵位?」皇帝似笑非笑地問。

他望向皇帝,滿臉的欲言又止。

當年成王兵變,先帝封了不少王侯,一個個都要世襲,一個個都要把自己的兒子、佷子塞進朝堂里,可一來,那些送進來的人,是真有本事還是假有本事還值得商榷;二來,靠著先祖庇蔭,有采邑、有俸祿,一個個吃得嘴里流油,卻對朝廷無分毫助益。這種事多了,著實鬧心。

倘若朝廷銀子多到國庫裝不下,也就不計較,可眼下國庫緊巴巴的,一提到與金人對戰,戶部尚書那張臉簡直像吞下十斤苦瓜。

而禮部尚書提起太子迎側妃的規制,戶部尚書都快掉淚了,還得皇帝自掏腰包出點血。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哪還肯肥了別人瘦自己?

包何況,豬貪了頂多給點糧,人貪了是無底洞啊。

你給,他收,你不給,他就到處挖洞,好好的一個國哪禁得起這些藩王公侯拿著鏟子到處刨?

一葉知秋,兩則訊息讓璟睿猜出皇帝動向,于是他在同僚間放話,測試皇帝反應。

本以為得花點時間等它發酵,沒想到速度會這麼快,可見得皇帝的耳目暢通,那麼……

往後他得好好利用「這些管道」,讓某些不欲人知的事「上達天听」。

「有話就說,別這樣看朕,像朕委屈了你似的。」

璟睿緊鎖眉頭,一揖到地,嘆道︰「稟皇上,臣是在祖父膝下長大的,祖父經常感嘆,雖是先帝大恩,賜韓家如此榮耀,可鎮日蒔花養草、讀書垂釣,沒替朝廷盡力便得此供養,心中有愧。」

「老靖國公真是這麼想的?難怪,屢次朕想賞他些什麼,他總是直言推拒。」皇帝心嘆,是個清廉忠臣吶,若換上別人只會嫌不夠,怎會擔心拿得太多?

「祖父心系天下蒼生。」

「當年若沒有老靖國公舍命相救,朕豈能穩坐朝堂?他那是應得的。」

「祖父舍身為國,朝廷大恩雖合情合理,可是子孫承爵……稟皇上,臣並非埋怨,似父親若非仗恃這點,確定即使自己庸碌一生,仍可以安享榮華富貴,怎會年過四十還是一事無成?京城王孫貴族多紈褲,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再說了,有多少人家後院,為承爵一事戰火不斷、硝煙四起。家宅本是親情所在,卻成了最涼薄的地界,臣斗膽稟報皇上,這幾年襄譯為承爵一事,幾度險些喪命,卻為著家宅和樂、父親名譽,不敢作聲,這個爵,承得太委屈。

「再者朝廷花那麼多錢,養一群富貴閑人便罷,若他們還要仗著身分欺男霸女、魚肉百姓,那就太過分了,偏偏五城兵馬司礙于他們身分,不敢隨便動手,生怕動輒得咎。長久下來,民不安生,一旦民怨起,國之根本不穩矣。」

皇帝細細忖度璟睿的話。

此話若是沒有承爵之人提起,可以責他私心、嫉妒,但從一個既得利益者口中說出,那叫什麼?叫作忠君愛國,叫忠心耿耿,擁有這種臣子是天下皇帝的最大幸運。

皇帝望著璟睿,雙眼中光芒漸增,削爵這件事他已經思慮很久,卻尋不出光明正大的理由。眼下道席話听下來,襲爵此事不管是對朝堂、對百姓、對王公貴族,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在這種情況下,削爵勢在必行。

好吧,就讓文王、禮王、尚王、勤王先起這個頭。

分明下定決心,皇帝卻還矯情道︰「這麼做的話,定會引出狡兔死、走狗烹的言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