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方奇幻小说网 >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 第五章 亮剑长津湖

第五章 亮剑长津湖

  大战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是麦克阿瑟如同仁川登陆再辉煌一把,实现他“饮马鸭绿江”的惊人之语;还是中国军队将把号称第一军事强国的对手打翻在地,给世界一个奇迹?

  谁胜谁负,战争的铁血法则将给出答案。

  (一)西线战火酣

  在麦克阿瑟的圣诞总攻势作战计划中,西线为主要攻击方向,“联合国军”投入美第8集团军的3个军(军团)11个师(旅)又1个团,共约24万人,一线兵力约13万人。具体部署为左翼美第1军,向新义州、朔州推进;中路美第9军,向碧潼、楚山攻击;右翼韩第2军团,进攻熙川、江界;东线战场,麦克阿瑟任命他的参谋长兼第10军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陆军少将为东线总指挥,统一指挥美第10军和韩军第1军团作战,配合西线“联合国军”主力,对朝鲜人民军实施两翼合围的“钳形攻势”。并拟于11月15日发起总攻势占领全朝鲜,将北朝鲜人民军和他认为的几万中国志愿军合围在鸭绿江以南的武坪里一带。

  为扫清障碍,他下令空军“全部出动”,发起为期两个星期的“空中战役”,将北朝鲜炸成了一片火海。由于美军第9军受到北朝鲜游击队的干扰,不能及时赶到前线,西线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也说他因为物资缺乏,11月24日之前他将无法发起攻击。麦克阿瑟因此将总攻之日推迟了9天,然而,他没有料到正是这推后的9天,让志愿军有时间拉起了一张天罗地网。

  彭德怀的具体部署是:

  西线:第38军首先歼灭德川地区之韩国伪第7师,而后向价川、三所里方向实施战役迂回,断敌退路,协同第39军和第40军歼灭院里、价川地区之敌。第42军首先歼灭宁远地区之伪军第8师,而后向顺川、肃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阻敌北援南逃。第40军向龙门山、西仓方向实施突击,力求歼敌一部,阻击美军第2师东援和美军骑兵第1师北援,以保障第38军和第42军歼灭韩国伪第2军主力,而后向院里、价川方向进攻。第50军、第66军和第39军分别展开于五龙洞、院丰洞、新上里、天溪洞及明堂洞、外洞地区。当第38军和第42军打动敌人时,各军即从正面实施突击。歼灭当面之敌后,第50军和第66军向博川方向进攻,第39军迅速渡过清川江向价川方向进攻。

  东线:第20军首先将古土里、柳潭里之敌和下碣隅里之敌隔离,保障第27军歼灭柳潭里、新兴里之敌,坚决阻敌北援。同时,军主力对下碣隅里之敌实施突击并歼灭之,另以一部分兵力攻歼仓里之敌。第27军首先歼灭柳潭里、新兴里之敌,而后协同第20军歼灭下碣隅里之敌,并以一部分于西水里、小汉岱地区向赴战岭方向警戒,保障右翼安全。第26军位于临江地区,为兵团预备队,随时准备向惠山镇方向机动。

  彭德怀的作战风格以勇猛见长,善打攻坚战与遭遇战。此次部署明显可见,就是要与美军打一场硬碰硬的攻防战。

  对阵的两军都拉开了决战的架势,麦克阿瑟已经在媒体前面向世界宣称,中国军队是不堪一击的,而且也不会有胆量来和强大的美国军队对抗。他的军队将在鸭绿江封冻之前赶到那里,结束这场战争。

  对不久前刚刚入朝的中国军队来说,如果无法迅速战胜对手,就有被赶出朝鲜的可能,只有尽快打碎那把铺天盖地砍过来的战刀,才能打破笼罩在人们心头的“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朝鲜之战的危局,在这片土地上站住脚,这是事关朝鲜战争未来走向的一次关键之战。

  大战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是麦克阿瑟如同仁川登陆再辉煌一把,实现他“饮马鸭绿江”的惊人之语;还是中国军队将把号称第一军事强国的对手打翻在地,给世界一个奇迹?谁胜谁负,战争的铁血法则将给出答案。

  25日黄昏,在清川江以北整个西线的宽大正面上,中国军队向美军和韩国军队发起了全线攻击。

  第38军112师由妙香山以北出击,当夜翻越高过1229米的妙香山兄弟峰,于26日5时置占德川西侧地区,截断了韩国军队7师西逃价川的道路。113师于26日8时进占德川东南地区,切断了德川、宁远两地韩国军队的联系和南逃北仓的道路。该师侦察连和军直侦察连组成的侦察支队,于26日8时进至德川以南的武陵里,炸毁了武陵里西侧的公路大桥,并占领552.3高地,阻击南逃北援之敌。114师从正面向德川突击,于26日11时进占德川以北地区,将7师压缩于德川。38军对7师完成合围后,遂令所部开始攻击。从当日15时起,韩国军队7师师部及其5团、8团残部共5000余人,在飞机支援下,分3路多次向西南方向突围,均未得逞,战至19时,除少数逃窜外,大部被歼。德川之战,38军一昼夜前进了50—70公里,共毙、伤、俘敌5000余人,缴获火炮156门、汽车218台。

  志愿军第42军于11月25日黄昏开始,对宁远地区的韩国军队8师发起进攻。126师2个团于26日凌晨,分别进到宁远以南及其东南地区,切断了宁远之敌逃往南面及东南面的道路,同时阻止孟山之敌北援。124师率4个团(含377团)进入宁远东南地区后,向宁远发动进攻。125师则对宁远进行正面攻击。该师374团1营为尖刀营,向宁远迅猛攻击前进。其尖刀连利用敌人接合部的空隙,迅速突入宁远城内,与韩国军队展开激战,歼灭其10团指挥所,使宁远以北地区的韩国军队失掉指挥,出现混乱,大部被歼。26日拂晓,第42军以7个团围攻宁远,歼敌大部。由于迂回部队376团途中受阻,未能按时切断宁远西南的道路,宁远残敌乘隙南逃。韩国军队8师师部及16团残部由孟山向南退至北仓。志愿军第42军各师于11月26日进占盂山地区。

  11月26日,美军战役布局的右翼被志愿军打开缺口后,立即将顺川、价川地区的美军骑1师和土耳其旅向东调动,弥补已暴露的侧翼。志愿军为发展战役胜利,当即令第38、42军迅速向价川、顺川和肃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切断美军退路,打乱其战役部署,配合正面4个军在运动中歼灭清川江以北和以东之敌。担负战役迂回任务的2个军,于27日开始向美军侧后攻击前进。当日黄昏,第38军112、114师由德川沿公路向价川进攻,途中粉碎了土耳其旅和美军的阻击,于29日拂晓进至价川以东的风鸣里地区,与该地美军展开激战。其中112师负责围歼,114师向风鸣里东南地区前进,以截击突围南逃之敌。第38军113师于27日晚沿德川至价川公路南侧向三所里急速前进,经一夜的艰苦跋涉,行程70余公里,其前卫338团于28日7时进至三所里,出敌不意地发起攻击,一举歼灭该地韩国军队1个连和由北向南逃跑的美军骑1师5团的先遣分队,占领三所里东南高地,切断了美军经此南逃的道路。当日10时,338团又截住由北南逃的美军骑1师5团,激战8小96时,粉碎其10余次冲击,迫使该敌折转北撤,改道经西边的龙源里南逃。113师337团于29日4时进到龙源里,与南逃美军骑1师5团遭遇,当即予以截击。至此,美军第9军主力即2师、25师由价川经三所里、龙源里南逃的退路被截断。第42军在左翼与第38军并肩迂回前进,于27日攻占北仓,歼敌一部。28日夜,第42军由北仓向顺川攻击前进。前卫125师于29日夜进到新仓里,遭到美军骑1师7团阻击,没有及时抵达顺川。另两个师先头部队于12月2日凌晨进至顺川东南的殷山等地。但为时已晚,且未过大同江先敌进占顺川、肃川,因此未能截断美军从安州南逃平壤的退路。

  在113师血战三所里的同时,彭德怀命中国军队发起全线总攻,各路中国军队勇猛追杀,不断分割包围美军,不断压缩包围圈。第39军凶猛压向军隅里的美2师;40军配合39军一部追歼美2师,另一部攻向龙源里;38军114师则突破土耳旅的阻击,迅速冲向三所里。在以价川为中心的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之内,中国军队用无数支部队,将美军主力分割开来,加以凶猛的攻歼。38军副军长江拥辉登上山头,眼前的情景让征战几十年的他都感到惊心动魄:“我站在高处,放眼南望,冷月寒星辉映的战地,阵阵炸雷撕裂天空,‘轰隆隆,轰隆隆’连绵不断。几十公里长的战线上,成串成串的曳光弹、照明弹、信号弹在空中交织飞舞,炮弹的尖啸,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发出的闷哑的爆炸声,在峡谷回响不息。敌我双方在公路沿线犬牙交错地激烈战斗,那是我从戎几十年,从未见过的雄伟、壮阔的场面。敌人遗弃的大炮、坦克、装甲车和各种大小汽车,绵延逶迤,一眼望不到头。到处都是散落的文件、纸张、照片、炮弹、美军军旗、韩军八卦旗以及其他军用物资……”

  在中国军队的猛攻下,“联合国军”苦苦支撑,战斗意志终于崩溃,全军成大败之势。其中美2师最惨,能逃回去的士兵只有原编制的20%,损失人马在4000人以上。而5000多人的土耳其则减员3500多人。被堵在价川及三所里一线的美第9军再也顾不上打开向南的公路,只好丢弃了全部的2000辆汽车、几百辆坦克和上千门大炮。美2师呈溃散状态,徒步向西翻山越岭逃向价川至肃川公路。美25师则向西一边与39军激战一边渡过清川江南逃。最后与被中国军队50军和66军打下来的美24师及英27旅会合,沿安州至肃川一线沿海公路亡命南逃。非常可惜,原定外层迂回掐断美军这条最后退路的42军在新仓里遭遇骑1师的顽强阻击,没能按时攻占顺川,致使美军一部及时西撤。后又未向肃川坚决攻击前进,致使美军大部队终于死里逃生。

  西线美军此后再无心恋战,狂退300公里,一直退到三八线以南。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乱军中翻车身亡。39军116师和40军120师向平壤追击前进,于12月5日进入平壤市区,次日配合朝鲜人民军收复了被美军占领47天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中国军队西线作战已成大胜。彭德怀通令全军嘉奖38军,并亲笔在嘉奖电上加了一句:“38军万岁!”

  西线作战,中国军队歼灭韩军第7师和第8师大部,土耳其旅和韩6师一部,重创美军骑1师、美2师和美25师,共计歼敌2.3万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火炮500余门,坦克100余辆,汽车2000余辆,各种枪支5000余支。

  (二)王牌对精锐

  西线战事正酣,而东线的长津湖地区却异常奇怪地一片平静。

  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狼林山脉和赴战岭山脉之间,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周围几乎都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龇牙咧齿的山岭撕开长津湖面,形成犬牙交错的山恶水险之势。长津湖地区林木茂盛,道路崎岖狭窄,村落稀疏,人烟寥落。自10月下旬进入冬季,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已降至零下27摄氏度,战场环境险恶异常。新兴里位于长津湖东侧,与湖西侧的柳潭里遥相对应,各自向南的公路在下碣隅里交汇,形成公路枢纽。这三个不起眼的小村镇,因这场战争而声名大噪。

  9兵团在行军途中,严格执行隐蔽要求,夜行晓宿,严密伪装,两个军约10万人悄然进入战区。“联合国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9兵团的行动踪迹。战后,“联合国军”将9兵团这一隐蔽开进称为“奇迹”。在了解到志愿军某师竟然创造了连续18天在崎岖山地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而且是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约瑟夫·格登满怀敬意地评价道:“以任何标准来衡量,中共军队强行军的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

  事实上,寒冷的冬天给志愿军部队的行军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隐藏10多万人的行踪,9兵团的两个军在没有卡车的情况下,穿过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20军58师172团1营排长王学东回忆:“在这种情况下,行军根本就没有什么速度可言。师部炮兵营中有些马匹不肯在覆盖着积雪的、沿着悬崖的羊肠小路上走。这样走实在是太滑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就想出了办法,将羊毛围巾盖在悬崖边的冰雪上,用这方法使马匹安全地通过了小路。”令人恐怖的寒冷和后勤补给的严重不足,导致了9兵团在11月25日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之时仍没有进入进攻位置,志司不得不批准9兵团延期2天的请求。这也就是志愿军西线25日开始反击而东线依旧平静如初的原因。

  11月26日,9兵团20军四个师(第58、59、69和89师)和27军的三个师(第79、80和81师)共约8万人,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缺衣少食的困难,悄然进入攻击位置。27军第94师和26军也开始从厚昌地区向长津湖开进。

  此时“联合国军”东线美第10军也摆开了阵势,具体战役部署为:以陆战1师担负主攻任务,首先攻占柳潭里以西约90公里的武坪里,然后向江界方向继续推进。第7步兵师作为助攻部队,在陆战1师东侧展开,沿长津湖东岸向柳潭里推进。韩第3步兵师则负责掩护左翼,并保护后方地区。该计划于24日晚获得麦克阿瑟的批准,第10军随即于25日正式下达作战命令,要求各部于27日发起攻击。其兵力编成和配置地域为:

  内洞峙:陆军第7师32团第1营、31团重迫击炮连;

  新兴里:陆军第7师31团第3营、第57野战炮兵营A连B连及第15防空炮营D连;

  后浦:陆军第7师31团团部和坦克连(22辆坦克);后浦与泗水里之间:1.31团卫生连当晚到达后浦继续向北;2.第57炮兵营支援连当晚在后浦与泗水里之间宿营,28日到达后浦;

  泗水里:陆战1师第1工程营A连;

  柳潭里:陆战5团、陆战7团(欠2营营部、F连及机炮连)、陆战炮兵第11团第1营、第4营和第3营G连I连;

  德洞山口西北无名高地:陆战7团1营C连(欠1个排);

  德洞山口:陆战7团第2营F连;

  下碣隅里:陆战1团第3营(欠G连)、陆战7团2营营部及机炮连、陆战炮兵第11团第2营D连和3营H连、陆战1师第1工兵营D连、第10军第10工兵营D连以及一些排级零散支援单位;古土里:陆战1团团部及第2营、陆战炮兵第11团第2营E连、陆军第7师31团B连、陆军第185工兵营以及一些零散单位;

  真兴里:陆战1团第1营;

  麻田洞:陆战1师师属坦克营(辖四个坦克连,约70辆坦克)。

  陆战1师师部还在兴南,但是师司令部和各部门的主要人员都已在赶往下碣隅里途中。这样,在长津湖地区,美军共有步兵四个团、炮兵一个团又一个营、坦克一个营又一个连,总兵力近三万人。

  此外,陆战1师的师侦察连、陆战1团3营G连和英军海军陆战队第41分遣队正向长津湖地区前进中。

  陆军第7师31团2营(欠E连)在咸兴。

  当9兵团准备攻击之前,并没有得到如此细致的敌人编制、装备、历史延革及动态情况。很多美军部队的资料还是战后由双方研究战史的专家整理出来,而处于战时的9兵团首长宋时轮、陶勇及詹大南和基层指挥员朱文斌等人当时并不知道如此详细,甚至很多军、师一级首长都不知道美陆战1师的少将师长史密斯的全称,更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麦克阿瑟将军何许人也。

  “联合国军”摆在长津湖地区的三个师当中,最精锐的部队陆战第1师,无疑是绝对的主力,是志愿军最强的对手,能否战而胜之,是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关键。美军陆战第1师的历史悠久而辉煌,参加过美国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战争,从来没吃过败仗,享有“先驱师”和“常胜师”的美誉,可谓是美国陆军当中的“天之骄子”。

  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1775年的海军陆战队第1连,不仅是陆战队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部队,也是美军中历史最长的一支部队。

  该师所属的第1陆战团成立于1846年,是美海军陆战队中成立的第一个团级战斗部队,作战硬朗,几乎无役不从,曾参加过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以及美国历次的海外战争,其中包括:19世纪80年代入侵墨西哥、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战争、1906年侵略古巴、1914年入侵墨西哥和1915年入侵海地等战争。陆战第1师的其余两个团第5陆战团和第7陆战团分别成立于1914年和1917年,虽然比陆战第一团成立时间稍晚,但获得的荣誉并不少,其中第5陆战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因战功显赫而获得法国政府嘉奖。

  1941年2月,以第1、第5、第7陆战团为基础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勒热那基地组建了陆战第1师,该师刚刚组建完毕即开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线,立刻投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尤其在太平洋战场上表现出色。1942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陆战1师与驻守该岛的日军苦战,经过连日浴血搏杀,终将顽强的日军全部歼灭,而陆战1师一战成名,因其辉煌战绩与顽强斗志在美军中第一个荣获以总统名义颁发的“优异部队”奖章,并因此在师徽上永远留下了“GUA?DALCANAL”(瓜达尔卡纳尔)的字样。随后该师挥师东进且愈战愈勇,又先后参加新不列颠岛、帛硫群岛和冲绳岛等登陆作战,积累了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头等王牌之师。

  此次陆战1师来到朝鲜战场,应该是有备而来,他们的兵员包括战争爆发后征召的预备役人员全部都是志愿兵,也就是说战斗成员中大部分刚参加过二战,兵员的作战经验和作战技能均属一流,与主要由征募兵员组成的美军其他部队相比,在士气与作战技能上均高出许多,因此这支投入朝鲜战争的陆战1师绝对是一支百战劲旅。

  朝鲜战争爆发后,陆战1师很快便组建起运,最先到达朝鲜战场,其第一批参战部队是由陆战第5团为骨干组成的陆战暂编第1旅,8月2日即在釜山登陆,作为第8集团军的预备队,充当了消防队的重任,四处奔忙“灭火”,抵抗朝鲜人民军的勇猛进攻,为洛东江防线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为美军的后续扩大战争规模争取了宝贵时间。而后陆战1团和7团于9月全部到达朝鲜,陆战1师便作为麦克阿瑟手中最可器重的王牌,也是麦克阿瑟敢于冒巨大的风险在仁川实施登陆最有力的砝码。陆战1师没有辜负麦克阿瑟的厚望,担当起仁川登陆急先锋的重任,赢得了最先在仁川登陆的荣耀。

  陆战1师与中国也是颇有渊源的:1900年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中的美军就是该师部队;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北平、天津、青岛等地登陆的也是该师;1946年“安平事件”和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沈崇事件”,也是该师所为。此番又在朝鲜狭路相逢,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志愿军9兵团则是由解放军三野最精锐的3个军组成,这些部队此前赢得过“黄桥决战”“孟良崮”等多次战役的胜利。

  9兵团的宋时轮、陶勇等一干战将均是战场上杀出来的百战将星,他们并不理会学者描绘出的好像武侠片一般的恩怨情仇,在意的是陆战1师的战斗力和美军的战斗特点,更要结合自己手下部队的战斗特点,如何打败骄横的美陆战1师。

  9兵团在侦察中得知,陆战1师下辖陆战第1、5、7陆战团,第11炮兵团以及坦克营和工兵营等支援部队,总兵力约2.5万人。而就装备和战斗中可得到的加强、配属、支援、保障等方面来说,一个陆战师可以顶得上志愿军三个军还强,说武装到牙齿一点也不为过。其所属三个陆战团,每团通常可配属一个榴弹炮营、一个坦克连和一个战斗工兵连,由此组成团级战斗群,作为独立战斗任务的基本战术单位。陆战团以下单位为三三制,团属建制火力单位包括一个装备12门107毫米重迫击炮的炮兵连、一个装备5辆坦克和6门75毫米战防炮的反坦克炮兵连。全师的重武器主要有约85辆坦克、18门155毫米榴弹炮、54门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7毫米迫击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75毫米战防炮和81门60毫米迫击炮。

  此外,他们还能随时得到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

  如此算来,此一个师的装备差不多要超过志愿军全军的重武器装备,让9兵团首长大为眼热。而陆战1师的单兵轻武器装备也很先进,普通士兵即装备M1步枪,班排长配备卡宾枪。

  9兵团官兵仍然与志愿军其他部队一样,从小米加步枪的战斗历程中走来,从来都是以劣势装备与优势装备较量,所以他们养成了吃苦耐劳的顽强战斗作风,对美军看似奢侈的后勤保障能力及强大的火力、机动力,在战争开始前了解不多,以为美军不过是跟国民党一样的纸老虎罢了。

  宋时轮给9兵团定下的计划是:由北向南,首先歼灭最北面柳潭里与新兴里两地的美军,接着再歼灭下碣隅里的美军,最后转移兵力围歼陆战1师敢于北上增援的部队。27军负责正面攻击,20军迂回到侧翼实施穿插,将陆战1师和美7师分割包围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和古北里四个地区。

  具体作战部署为:20军59师攻击柳潭里以南的德洞山口,切断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联系,并从南面攻击柳潭里;58师从东南西三面攻击下碣隅里;60师从古土里以北出击,切断古土里与下碣隅里道路,从北面攻击古土里;79师以一个团协同59师攻击柳潭里之敌,主力两个团在柳潭里以西展开,作为军预备队,战斗开始后89师改为警戒社仓里之敌。27军79师从北面攻击柳潭里;80师和81师一个团攻击新兴里;81师主力两个团则在赴战湖地区展开,对该地区的美军第7师31团一部进行警戒,并切实掩护军的侧翼。

  (三)收报奇功

  宋时轮带兵打仗是极其严格,同时他对自己带的兵还是非常了解的,这些9兵团的干部只要有仗打就会兴奋起来,对于他们来说,保家卫国冲锋杀敌是军人的荣誉。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宋时轮还是9兵团的各级指挥官,都觉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作战,不管是面对哪国的部队,都有信心让对手领教一下9兵团的厉害。

  宋时轮根据部队的战术特点,计划20军负责穿插包围,27军负责攻城拔寨,26军作为预备队,随时根据战事的发展进行增援和堵截。并且告知各军指挥员,11月26日将会发动进攻,彻底消灭美军,各单位务必在26日前进入到预定的战斗位置。在发给20军、26军、27军的电报中,他指示各师团将要深入长津湖作战,并且强调“军师团营均应沟通电话联络,在战斗发起前军师暂停止电台通讯,并禁用号音,以严格保密”。

  在20军军部负责电台的吴昌业一直跟随军部行动。一过鸭绿江大桥,吴昌业心情压得像喘不过来气似的。朝鲜的村镇和公路上硝烟弥漫,美军飞机扔的凝固汽油弹,就像汽油桶一样,到了地面如同天女散花,一下迸成无数的火星,一片火海。一股股焦煳的烟气袭来,让他觉得浑身上下都跟着难受。吴昌业几乎是捂着鼻子进入的朝鲜。

  部队行动相当保密,晚上行军,第二天拂晓前所有人员、武器都隐蔽起来。后来美军陆战1师跟志愿军一交手,吓了一跳,做梦也没想到一下子冒出那么多中国志愿军。吴昌业的电台当然更要悄无声息,不能开机,专业术语叫保持“无线电静默”。

  军部的电台也就五六部,对下属3个师各1部,对上联络兵团1部,1部备用。可以说志愿军的通信手段是相当落后,与美军无法相提并论,差距不亚于小米加步枪对付飞机大炮。

  开始行军的时候,大家没太觉得累,就是有些不习惯。过去在国内战争中的行军,夜间也有,一般是白天。在朝鲜必须夜间行军。吴昌业长期背负电台走路行军,早练出了“飞毛腿”的本事,所以行军不是问题。但每到宿营就头疼。朝鲜老百姓烧的炕,不像中国东北老百姓家的炕是砌起来的,朝鲜的是一进屋炕就在地上,人进去吃、住、睡都在炕上,开始吴昌业不习惯,后来蹲守在废矿洞里,蹲守在寒冷的冰雪中,想起那热乎的炕头,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从南方来的志愿军战士都喜欢看雪,那是在南方时的向往,而到了朝鲜就憎恨起那漫天的大雪。过鸭绿江的时候,吴昌业还希望天空能下些雪,想好好看看雪景,可那天晚上没下雪,不免有些失落。向长津湖战区集结的时候,吴昌业都怕了那半米厚的雪,背着电台每向山上爬一步,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还冻得直打哆嗦。刚过鸭绿江的时候,不紧张,都是从解放战争中走过来的人,对行军打仗从心理上来讲,一点恐惧感都没有。而且刚过江并没有遇上什么特殊情况,因为行动极其保密,美军的飞机和地面侦察并没发现20军的行踪。

  后面的日子就艰苦了许多。吴昌业没想到在鸭绿江边洗了一次脸后,再洗脸就是一个月以后了,因为没有水,工作忙起来也没工夫去洗脸。自打从山东济宁上了火车,吴昌业在火车上度过那些天,没怎么睡个好觉,当然也没怎么顾及洗脸的事,当时并没觉得有啥不舒服。火车到了吉林梅河口,部队要求轻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标记的都不能带,所以吴昌业没了脸盆,对洗脸的事耿耿于怀。

  在梅河口停留两个多小时,部队轻装,往辑安走。吴昌业到了辑安才觉得相当疲劳。他跟随军部先到一个叫太平庄的村庄,离辑安大概有三到四里路,在鸭绿江边。吴昌业特地到江边看了看,江水非常绿,很美。不少朝鲜妇女,头上顶着罐子或者包袱,从江的对岸朝他们这个方向走。吴昌业向当地的中国老百姓打听,他们说中国人也经常这样来回走的,只是可怜的朝鲜人民饱受战火涂炭。吴昌业听后顿时义愤填膺。

  在辑安,吴昌业遇上了撤下来的朝鲜人民军,当中有不少是以前的解放军战士,一个个疲惫不堪,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见了面都百感交集,他们就问吴昌业,你们有多少坦克?有多少大炮?有没有飞机?吴昌业哑口无言,好像没有这几样东西就打不了仗似的。

  吴昌业不断地收报、发报。战斗一天天临近。战斗打响前,无线电通信尽量不过多使用,怕被美军飞机发现目标,更怕美军先进的无线电侦听。只要美军无线电侦听到某地区有大量的电台呼叫信号,就断定是指挥机关或是首脑机关,随后便是一顿狂轰乱炸。志愿军通信人员采取的对策是只留一个值班台,保持收听,不发话,也不发报。等战斗打响,所有的电台才开始工作。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西线志愿军13兵团有意向后慢慢撤退,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将美军吸引过来。东线志愿军9兵团也是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部队到了指定位置也不和美军接触。只要部队行军,就把电台关掉,到了新的地点,马上架设电台,开始呼叫,故意让美军侦听到,以为志愿军撤退了,而后再关电台,让信号消失,使美军摸不清动向,用无线电通信牵着美军的鼻子。所以吴昌业入朝以后基本没有休息过,每天背负电台不停地行军。

  11月26日10时,距离发起总攻的最后时刻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吴昌业在搜索9兵团频率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了一个十万火急的电报,这让吴昌业马上就紧张起来。他甚至来不及请示领导,就急忙把信息抄录下来,映入吴昌业眼帘的只有寥寥数字:张廖,26晚停止总攻。宋。

  吴昌业第一时间把电报送到主管领导报话队主任吴贺民手中,吴贺民看了电报第一个念头就是事关重大,万分紧急。

  报话队的几个电台都忙碌起来,一直向9兵团发报,却迟迟不见回音,所有人都非常紧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各师团已经蓄势待发,万万是不能出错的。简易的小防空洞虽然四面透风,但吴昌业攥着铅笔的手心却一直在冒汗。作战科长朱景辉在旁边不停地催促,吴昌业便一遍又一遍地呼叫。终于等来了兵团的回音。不单是吴昌业听到了,几个台都听到了。吴昌业要求兵团台赶紧把电报重新发过来,其他几个台同时帮助抄电文。其实吴昌业自己一抄下来,便心中有数了,当时他就把铅笔往半空一丢,一口气总算是松下来了。大家抄的都一样,翻译出来的电文仍旧是“张廖,26晚停止总攻。宋。”

  吴昌业的电文终于得到了核实,并立即传达给各部队。当天晚上,吴贺民专门拿出了一瓶多日珍藏的老酒和吴昌业喝了几杯,这个信息如果没有传递出去,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按照志愿军总部的计划,西线和东线同时发起攻势,而东线推迟攻击的原因是东线部队没有全部按时到达预定位置,而没有到达预定位置就形成不了对美军的合围,形成不了合围就容易把战役打成一锅“夹生饭”,放跑了美军不说,搞不好还会被美军从侧翼突破,形成反包围,导致整个战役的失利,从而影响朝鲜战场的全局。

推荐阅读:
  • 《沙丘》六部曲合集
  •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 《猎魔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