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嫣就不一样了,小丫头每回吃到好吃的都高兴地摇头晃脑,此时也不例外,珍惜地吃完一口,嫣嫣才笑着跟月笙说:“嫂嫂,这个糕糕好甜啊,真好吃,跟花生糖一样好吃。”
“是吗?那这些糕糕就留下来嫣嫣吃好吗?不过也不能吃太多,小心坏肚子。”月笙帮着嫣嫣擦掉粘在嘴角的碎末,小丫头一年到头就没怎么吃过糖呢,有点甜味便觉得欢喜满足。
嫣嫣点了点头,很快又摇了摇头,“我就吃这一块就好了,要卖钱的。”
月笙觉得有些心酸,他摸了摸嫣嫣的头,对着陈秀云说:“娘,这些糕点也不知道放不放得住,拿出去卖还是现做的好。这些就留下自己吃吧,给大伯家也送些去。明早我要蒸糕点的话,打鱼丸可能就人手不够了,我看看能不能让大伯或者堂弟来帮忙。”
陈秀云用衣袖拭了拭眼角,“€€,你拿主意就好。”
糕点味道得到了家里人的认可,不过看起来还是素淡了些,兔子形状的做成白色倒是没什么,花朵的还是得做些其他颜色的的才行。
之后月笙从菜地里扯了把红苋菜熬了一碗红汁儿,又用没卖完的熟杏子,煮了一碗黄色的汁儿,分别混入山药泥中,做了几块粉色和淡黄色的花朵状杏仁糕,这下瞧着就更加精致了。
“哎呀,这么一弄也太好看了,别说味道,光是瞧着就让人喜欢。月笙,你这个肯定能卖得好。”陈秀云对月笙那是赞不绝口。
€€€€€€€€€€€€€€
傍晚李轻舟下工回来,月笙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自己做的糕点给他看,李轻舟尝了一块,也是毫不吝啬地夸赞,这让月笙更加有信心。
“价定好了吗?”
“唔,一文钱一块怎么样?你觉得贵吗?”月笙有些拿不定主意。
“镇上铺子里的糕点也有这个价的,还没这个大呢。这里面山药、杏仁、红枣都是好东西,我觉得一文钱一块能行。”李轻舟之前置办聘礼的时候还去过糕点铺子呢,那里面薄薄的两片云片糕就要一文钱,月笙做得这杏仁糕用料实在,外形精致,口感也不错,完全值得起一文钱。
“那好,那就卖一文钱一块。”月笙掰了掰手指头,“今天最开始做了三十二块糕,用了山药一斤,糯米粉二两,红枣二两,糖一小撮,若是按一文钱一块,那就能赚差不多二十四文。这还只用了半斤杏仁,七十多斤杏核,应该能开出大概二十五斤的杏仁。这样算下来,若是全做成糕点卖出去,岂不是能赚一两多!”
算着算着,月笙双眼越来越亮。
李轻舟戳了戳月笙脸颊的梨涡,“明天先别做太多,先看看情况。”
“嗯嗯,我知道的。”月笙也冷静下来,现在算再清楚也没用,还是要卖出去再说。
月笙又跟李轻舟说了请大伯或者李福贵来帮忙打鱼丸的事儿,李轻舟自然没意见。他现在被月笙勒令早上要多睡会儿,不能起来帮忙,月笙如果还要做糕点,那确实忙不开,找个人帮忙也好。
吃完晚饭,两人就拿了十块糕点,去了李成林家。
家里就只有李成林、江凤仙、李乔和小虎在,李福贵去了镇上做活还没回,小虎他娘在绣坊上工也没回。
“大伯,大伯娘,你们先别忙活了,我和月笙来是有事儿找你们。”李轻舟看着忙前忙后,又是倒水,又是找瓜子,热情的不得了的夫妻二人有些头疼。
“啥事儿,你说,只要我们能帮上忙的一定帮。”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月笙准备做些糕点卖,但是家里又还要做鱼丸,多少有些忙不开,就想着让大伯早上和乔哥儿一起去,帮忙杀杀鱼,打打鱼肉。大伯要是没空的话也没关系。”
“有空有空,你大伯在家没事儿做,闲得很呢。”李成林还没说话呢,江凤仙就连忙开口了。
李成林横了江凤仙一眼,才笑着跟李轻舟说:“现在不是农忙,自然是有空的。”
“那行,那大伯你明早就和乔哥儿一起去我家,给您算每天二十文的工钱。”
“不用……”江凤仙极力控制上扬的嘴角,还想假模假样客套一番。
李轻舟十分了解他大伯娘,直接开口打断,“那就这么说定了,要麻烦大伯几日了。家里还有活儿,我和月笙也不多玩了。”
说完,李轻舟就拉了月笙站起身准备回家。
“不麻烦不麻烦,月笙有空就常来玩啊……”江凤仙几人一直把李轻舟他们送到门口,等二人走远了才关了院门。
堂屋的桌子上还摆着李轻舟他们提来的糕点,江凤仙将油纸打开,便看见了一块块雪白的花朵、小兔子糕点。
“这就是月笙自己做的糕点?看着跟那铺子里的也差不多了。”
李成林和李乔也没想到,这糕点竟然做得这样精致,还做了花样。
“奶奶,我想吃。”李小虎对好看不好看没什么感觉,只想赶紧尝尝味道,毕竟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才能吃吃这些金贵玩意儿。
江凤仙点了点李小虎的额头,“吃吃吃,真是个馋猫儿。”动作却没含糊,拿了块兔子模样的杏仁糕塞到了李小虎嘴里。
又给李成林和李乔一人分了块,自己也拿了一块喂进嘴里。
“乖乖,轻舟还真是娶了个金娃娃回来。”江凤仙吃完一块糕,就觉着这东西肯定能卖得好。
李成林也点了点头,轻舟小子的夫郎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不过他也不忘提点自家婆娘,“你可别做些糊涂事儿。”
“去去去,我有那么蠢吗?乔哥儿,你可跟着你堂嫂好好干,多学学本事儿,人机灵点……”
--------------------
第16章 (捉虫)
==========================
第二日一大早李成林就和李乔过来帮忙了,李成林和李重山负责杀鱼、打鱼肉,李乔和陈秀云就忙着煮鱼丸。
至于月笙则要做糕点,昨晚上李轻舟帮着磨了几斤杏仁粉出来,倒是省了些功夫。毕竟是第一天试卖,月笙也没敢做太多。最后一共弄了一百块,粉花和黄花的各做了三十块,剩下的都是小白兔的。
到了镇上,月笙先和李重山去几家店里送了鱼丸,又去了一趟江家肉铺。猪肉重,江大柱卖肉向来都是赶着第一趟货船,因此到镇上的时间比较早。
月笙过来时,江大柱的肉铺已经收拾好,准备开张了。
“月笙!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江大柱夫妇见了月笙显然十分惊喜,往日里月笙都是收了摊儿才过来玩会儿的。
“爹,娘。我新做了些杏仁糕,给你们拿几块尝尝。”月笙掀开竹篮上盖着的布,把事先包好的十多块糕点递给了何芳兰。
“怎得又给我们拿过来,你们自己留着吃就行。”何芳兰不肯收,怕月笙常常往他们这儿送东西惹了婆家不快。
“娘,你就收着吧,我做了好多呢。今个儿是来试试看能不能卖出去,第一天怕没人知晓,我想着肉铺这边人多,你们捎带着帮忙说上一说,兴许就有人去买了。”月笙把竹篮子推给江大柱夫妇二人瞧了个仔细。
二人伸头一看,果然竹篮子里装了满满当当的糕点,粉的、黄的、白的,煞是精致可爱。
“还是我家月笙心灵手巧,你尽管放心,爹娘保证帮你吆喝吆喝。”江大柱夫妇看着月笙十分欣慰,还是得有个营生才能立得住。
“谢谢爹娘。”
“€€,说这些做什么。给你留块儿五花肉,你等会儿收摊儿了过来拎回去做红烧肉吃,你就爱吃那个。”
“€€,好。那我就先去摆摊儿了啊,对了,我新租了个摊位卖糕点,跟鱼丸摊中间隔了有四五个摊子,旁边是个卖米花糖的。”因着怕炸鱼的油烟影响了糕点的味道,月笙昨天就特意重新租了个摊位。
“晓得了,你赶紧去摆摊儿,一会儿人就多了。”
月笙到了摊子时,旁边卖米花糖的老奶奶也已经来了,老奶奶常在他们那儿买鱼丸,也是识得月笙的,今日见了月笙还有些奇怪。
“小哥儿不是那卖鱼丸的吗?今个儿怎么过来这边了?”老奶奶看了看下不远处的鱼丸摊子,前面照常围了许多人,一少年和一小哥儿正忙得团团转。她先时可是听了那两人叫面前这小哥儿嫂嫂的,刹那间,老人家脑海里就闪过了许多婆家欺负儿媳,夺了儿媳手艺的戏码。
月笙一看老人家的神色就知道怕是想岔了,有些哭笑不得,“我今日新做了些糕点,想着来试试看卖点银钱,怕油烟熏着了,就来这边另外支个摊儿。”
老奶奶有些尴尬,“哦哦,这样啊,我还当你们是闹矛盾了呢。你也别怪奶奶多嘴,这女子小哥儿有门赚钱的手艺不容易,就是那旁人待你再好,也还是自己守着才安心。”
月笙知道老人家是好心,他乖顺地点点头,从篮子里拿了两块儿糕点递过去,“多谢奶奶关心了,这个是我自己做的糕点,给您甜甜嘴。”
“嚯,这可使不得,你还要卖钱的呢。”老人家连连摆手。
“您就拿着吧,我看我跟您投缘,这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哎,那老婆子我就收下了。”老奶奶收下之后就拿了油纸小心地包了起来收好,又给月笙拿了几块米花糖。
不多时,有人来老奶奶摊上买米花糖,月笙也就没再搭话。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叫卖:“卖山药杏仁糕嘞,又香又甜的山药杏仁糕.......”
月笙声音清亮好听,人又长得标致,很快就有人被吸引过来。
“你这什么杏仁糕怎么卖的?”一位胖乎乎的大娘问月笙。
“一文钱一块。”
“一文钱,这也太贵了。”
“大娘,我这一块糕点可不小,里面还放了山药、杏仁、红枣,都是好东西,本钱就不低呢,一文钱可不贵了。”
那大娘一看,确实跟那铺子里卖的糕点比起来,个头算大的了,而且还做了花样,瞧着着实惹人爱,一文钱似乎也值当。
大娘也就没再纠结,“那你给我包十块,五块粉的,五块兔子的。”
“好嘞,您稍等。”月笙动作麻利地拣了十块糕点,用油纸包好递给大娘,“您拿好了,现在天气热,不宜久放,不过一次也不要吃太多。”杏仁吃多了容易引起不适,月笙提醒了下。
“你这小哥儿做生意倒是周到。”大娘递给月笙十个铜板,笑着夸赞了句。
有了人起头,很快月笙摊子前的人就多了起来,加上有江大柱夫妇、李重山和李乔等人帮着提上几句,八十块杏仁糕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
“呀,怎么这么快就没了,小哥儿怎得不多做些。”还有些闻讯过来的人没买着,不免有些失落。
月笙只能赔笑,“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也是第一次做,怕不好卖就做得少了些,明日我还在这儿摆摊,会多备些的。”
应付完好几个跑空的客人,月笙才收了竹篮,回了鱼丸摊。
李重山和李乔见了月笙回来都有些惊讶。
“堂嫂,你这么快就卖完了?”
月笙笑着点点头,“嗯,全卖完了。你们这儿怎么样,忙得开吗?”
“忙得开呢。这也太好卖了吧,那堂嫂明天是不是要多做些?”
“是得多做些,等会儿还要再去铺子里买些山药什么的。”
€€€€€€€€€€€€
月笙帮着把鱼丸、炸鱼卖完之后,先去了趟回春医馆,陈秀云的药快没了,现在家里的钱都归月笙管着,李轻舟又要做工,买药自然就得他来了。
回春医馆不算大,里面就一个老郎中和一个药童。据李轻舟所说,老郎中也是清河村的人,和李家本就熟识,陈秀云生病后,也一直都是在这儿看诊拿药,有时李轻舟手头不宽裕,老郎中还会给他赊账。
月笙进去时老郎中正在打盹儿,药童不知道去了哪儿。
“宋大夫,宋大夫......”
月笙叫了好几声,老郎中才悠悠转醒,老郎中头发都已花白,一双眼睛却是明亮,他看了看月笙,“是哪里不适?”
月笙把李轻舟给他的药方递过去,“我是来抓药的。”
老郎中上下扫了一眼药方,中气十足地朝着里间叫了声:“六子,出来抓药了。”
不多时就从里面走出一扎了两个羊角辫的小童,拿了药方就去抓药了。
“你是李轻舟家的?”李轻舟每月都来这儿拿药,那药方还是老郎中亲自写的,他一看便知。
“嗯,我是李轻舟的夫郎。”月笙把事先包好的糕点放在了老郎中面前的桌上,“轻舟说您喜欢吃些点心,这是我做的杏仁糕,带给您尝尝。”
宋晏清一听有吃得就双眼放光,“杏仁糕?我尝尝。”说完就拆开了油纸包,拿了一块糕点啃了一大口,“不错不错,香甜绵软,杏仁润肺止咳,山药健脾补虚,还有红枣、糯米,都是对身体大有益处的东西。”
李轻舟早就跟月笙说过宋晏清的脾性了,月笙也不觉得奇怪,只觉得这老人家还真是率性。
宋晏清品完一块糕点,又饮了一口茶,“轻舟小子还是有福气啊,寻了个好夫郎。你娘近来可好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