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 第277章

卓少游点头称好。

晏辞顿了顿:“明日我与陛下告了假,要离开燕都一段时间,你好好在翰林院当差,日后自然有提拔的机会。”

卓少游一顿:“晏兄要出远门?”

晏辞“嗯”了一声:“离开家也有一段时间了,打算回去看看。”

他一顿:“正好路过胥州,也回去看一眼。”

卓少游没来得说话,晏辞已经起身付了茶钱。

马车到了府门口时,府上的下人们正将收拾的行李装进后院的马车里,准备好明天早上的行程。

晏辞回主屋时,顾笙几人正在屋子里说话,秦予安则自己一个人坐在床上玩着自己的手指,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用一双漆黑的眼睛看着晏辞。

晏辞走上前从床上抱起秦予安,后者顺势搂住他的脖子。

晏辞被两条小胳膊抱的紧紧的,他看着秦予安懵懂好奇的眼神,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背:

“予安,明天我们就回家。”

第270章 全文完

史书所记,元€€一年,天鸡星动。

卫尉寺武库于宫门右侧立七丈木杆,定端处立四尺木质雄鸡,大理寺卿身披彩衣,口衔绛幡赦书,下以绳系托盘,周边陈设大鼓。

燕都附近囚犯皆身穿囚衣,披枷带锁,跪伏于宫门前,大理寺验明正身。

新帝亲临,于西南而坐。

鼓手擂鼓千次,鼓声响罢,大理寺卿扯动绛绳,金鸡昂首,托盘下降,大理寺卿叩接赦书,大声宣读毕,解除囚犯枷锁,囚犯三呼万岁。

新帝受朝贺,起驾回宫,自此礼毕。

是以新帝登基初年,大赦天下,以示皇威浩荡。

------------------------------------------------------

从燕都到胥州要一个月的行程。

平时的话,晏辞很愿意一边赏景一边赶路,路过哪处景色好的地方便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但这次不行,两匹乌越骊已是脚力非常,日行千里的主,这次除了睡觉喝水,几乎都在赶路,可晏辞依旧觉得这段路程从未像今天这样慢过。

一向爱笑小予安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他一路上一直安静趴在顾笙怀里,两只大眼睛一直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也不怎么笑了。

晏梅初和晏月疏依旧是平时的样子,晏梅初平均每个时辰醒一次,醒了就哭,把晏月疏一起吵哭。

就这样他们终于在月底回到了胥州城。

胥州依旧是晏辞记忆中的样子,城门口挤满了熙熙攘攘拿着路牒等着进城的人。

晏辞此行并未惊动旁人,但由于他如今已是京官,那守城的官兵一见他的路牒立马将他迎进城。

先前的胥州知府薛梁,因后来被查出其子薛檀肆意虐杀无辜之人而受到牵连,如今早已贬官外调。

而此时站在晏辞面前的,乃是刚刚上任的新的胥州知府,这新知府以为他是上面派来考察的,有意示好,晏辞便顺便向他打听了秦家的去向。

见晏辞对秦家感兴趣,知府也不敢多问,就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说出来。

他说秦家在天子大赦后便举家搬离了胥州。

毕竟先前发生了那样的事,就算秦家继续留在胥州也会遭人口舌,至于去哪里他不清楚,但是可以帮忙查查。

于是知府立刻吩咐了几个人下去查卷宗,晏辞趁着这一会儿随意与他聊了几句,有意无意地向他打听秦家的情况。

“本官先前有个朋友和秦家是亲戚,这次我是受他所托,帮他问问秦家的情况。”

知府叹了口气:“大人有所不知,那秦家本来死罪难免,却幸运地赶上了大赦。可虽然死罪可免,但是家产皆已被没收充公,原本府中的下人也是全部遣散。”

“就连秦家那圈山而建的宅子也已经被官府没收,等着变卖。”

晏辞拿着茶盏的手一顿:“那秦家众人呢?”

知府笑道:“说起来这秦家一众运气是真的好,赶上了大赦不说,他家那老太太本来在牢里重病一场,眼看就不行了,结果不知怎地吊着一口气硬生生熬到出狱。”

“不过他家那个小公子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他是个读书人,因为这事这辈子怕是入仕无望,着实有些可惜。”

晏辞有意无意地问道:“他家不是还有个老二吗,现在怎么样了?”

“大人是说先前杀了人本来要秋后处斩的那个?”

“后来调查之下发现事情另有隐情,听说那人是为了救人才动的手,按照律法可以酌情量刑。”

那知府一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有趣的事,笑了起来:“倒是他那个夫郎,是个很有意思的哥儿。”

晏辞于是一副好奇:“他的夫郎怎么了?”

“他那夫郎是城内一个富商叶家的嫡子,也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出了这事后,叶家用尽了关系想尽办法将他家儿子从牢里提出来。”

“原本当时只要那哥儿同意与秦家老二和离,从此便算与秦家再无关系,根本不用遭此磨难。”

晏辞问道:“然后?”

那知府笑着摇头:“谁知那哥儿就是不肯在和离书上签字,跪在地上差点被他爹活活打死,那叶家老爷也是心狠,当即与他断了父子关系。”

“说来这哥儿也是可怜,生了个儿子死在了牢里,夫家又犯了这等事,他倒是个刚烈性子。”

晏辞没再接话。

见他没有说话,知府也识相地不再多说。

片刻后负责查卷的官吏回来了,将一卷卷宗交给知府,知府立刻恭敬地递到了晏辞手上。

晏辞展开一看,见上面写着秦家最后出现在胥州东北方向一处叫做上良县的地方,那里地处偏僻,车马难行,居民大多自给自足。

知府当晚上留了他们在府里用膳,第二日,晏辞便携着家眷离开了胥州城,朝着上良县出发。

那知府没有说错,越往东北走,道路便难走,路上行人也越少,等走到中午时,路两旁满目皆是农田山林,再也看不到商贩走卒。

晏辞按照卷宗上所记,找到了上良县附近一个村庄,将马车停在村口,让琳琅下去打听消息。

村口坐着乘凉的农妇朝他们的马车看了一眼,接着伸手朝一座山上指了指。

晏辞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见那是一座树木繁茂的山,在重重翠绿之下的半山腰,隐有炊烟升起。

琳琅驱车到了山脚,再往上马车便再难上去。

晏辞索性下了马车,他怀里抱着小予安,另一只手携着顾笙,身后跟着琳琅和璇玑一同往山上走,其余人便守在山脚。

那山路颇为崎岖,简直就是在杂草间找路,走上片刻便要歇上一歇。

晏辞自诩体力不错,片刻后也出了汗。他抬头看着上面隐在山林中的路,若是秦家真的住在这种地方,他们每天都怎么上山下山的?

小予安趴在他怀里不哭不闹,只是用一双小胳膊紧紧抱着晏辞的脖子,眼睛水汪汪的,瘪着小嘴,面上的神情分明是担心晏辞一不留神把他掉下去。

好在有琳琅和璇玑开路,这路走得也没有太艰难,直到半山腰的时候,面前出现了一座平地。

这平地明显是人为收拾出来的,地上晾着桑叶,谷子,而再往前走,两旁还放着养蚕的架子。

而在那些蚕架之后,晏辞看见了一座孤零零,立在山间的草房,草房上炊烟袅袅,未到跟前,已经闻到了柴火燃烧发出的味道。

顾笙在一旁不由自主地握紧他的手。

几人行至门口,见草屋那摇摇欲坠的门扉半掩着,琳琅上前一步走到门口,他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般抬起手敲了敲门扉。

屋里没有声音,琳琅正要再敲,里面接着传来一个略显迟疑的声音:“谁呀?”

那声音隐藏在门后,听不大仔细,然而顾笙却猛地握紧晏辞的手。

门后传来细微脚步声,门扉朝外被推开一条缝,有人透过门缝,疑惑地看向他们。

再之后,随着碗掉落在地发出的清脆响声,屋门一下子从里面被彻底推开了,一个身材消瘦,身上穿着打着补丁粗布衣裳的哥儿怔愣地站在门口。

顾笙瞬间冲过去跟那哥儿紧紧抱在一起。

“叶臻哥哥!呜呜,叶臻哥哥!”

顾笙的眼泪控制不住地顺着眼角滑落,瞬间就流了满脸,那哥儿不敢置信地伸出手颤抖着回抱住他,喃喃道:

“是笙儿吗?是笙儿,你,你们回来了,你们终于回来了……”

叶臻睁大眼睛,眼泪从干涸的眼角滴滴坠落,他和顾笙紧紧抱在一起,两个人的眼泪不停落到对方身上,将肩头的布料洇湿一片。

片刻后叶臻忽然想起什么,他忙放开顾笙焦急道:“笙儿,笙儿,我的孩子呢?我的予安呢?他在哪?”

他话还没说完,便看到顾笙身后,晏辞已经抱着怀里一个漂亮至极的小孩子走上前。

小予安本来一脸好奇地看着面前泪流不止的两人,一直到晏辞忽然抱着他上前,接着抱着他的手微松,胳膊还朝前将他送向一个他从来没见过的人手里。

小予安一下慌了,小孩子的直觉告诉他自己要被晏辞送给面前的人了,他小胳膊一下子紧紧抱住晏辞。

“予安,予安。”顾笙忙在一旁安慰着抚摸着他的后背,“我跟你说过的,这是你阿爹,予安,这是你阿爹呀。”

小予安不断扭动自己的身子抗拒陌生人的怀抱,然而最终还是了落到陌生人的手里,他小手连忙举起,隔着空气努力伸向晏辞和顾笙的方向。

然而却发现两个人没有像以前那样立马上前抱起自己,而是沉默着站在原地。

小予安睁大眼睛看了他们片刻,似乎得知自己被“抛弃”了,小嘴一撇,终于哇哇大哭起来。

他哭得那样伤心,叶臻心疼得几乎喘不上气,他生产后本就没有好好调养,身子瘦弱不堪,如今只是努力抱着小予安就用尽全身力气。

他无助地哭泣着,紧紧抱着怀里朝思暮想的孩子:“予安,我是阿爹啊,你不认得阿爹了吗?”

然而小予安不停在他怀里挣扎,朝着顾笙“啊€€啊€€”地叫着。

叶臻觉得整颗心都在滴血,他只好将求助的目光看向顾笙,手往前伸了伸,似乎想将小予安送过来。

然而晏辞站在原地握紧顾笙颤抖的越来越厉害手,他低声对顾笙道:“别在这个时候心软,总是要经历这一遭的,以后一定会好的。”

顾笙强忍着心疼,将目光从小予安满是泪水的小脸上移开,将脸埋在晏辞的胸口,无声地抽泣起来。

晏辞扣着他的后脑勺,一下一下用手抚摸着他的颈后安抚着。

小予安本来还在挣扎不停,见到晏辞和顾笙一直站在原地始终不来接自己,终于明白他们不会过来抱自己了。

于是他张大嘴,把出生以后没哭出来的泪水都哭了出来,直到最后终于哭累了喊累了,在叶臻怀里睡了过去。

......

叶臻怀里紧紧抱着睡过去的儿子,他坐在屋子里唯一一张看着还算结实的木板床上,眼泪自刚才便没有停过。

这是一间废弃的小屋,墙上斑斑驳驳露出青一块黑一块的砖石,虽然看起来很破旧,但是却收拾的十分整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