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第25章

他甚至比当初备考的时候劲头更足。

把《材料力学》课本看了一部分之后,林叙翻出了自己从图书馆借出来的一本书。

读大学的好处是,图书馆里的书实在是齐全,想看什么都有,不用自己费劲去废品回收站淘,就是外文书少了点€€€€他们老师会把自己订的英文杂志借给他们看,这些杂志太过抢手,得一个人看完了才轮到下一个,林叙估计杂志一时半会轮不到自己手上,就自己先借书来看。

林叙这次看的是一本介绍船舶的书,现在《舰船知识》还没创刊,报刊亭在卖的只有《航空知识》,林叙只要有空出校门,都会去报刊亭买上一本。

“这书被你借了?”

林叙才翻到四大古船这一页,华洋就凑了过来:“我在图书馆找了好久都没找到,管理员都嫌我烦了。”

“一起看?”林叙把书朝他那边推了推。

这本书上介绍了各种船,从古至今都有,16世纪葡萄牙人做的蜈蚣船,郑芝龙大败荷兰军的火龙船,还有二战中德国的主力战舰“俾斯麦号”,美国的“密苏里”号以及英国的“乔治五世号”,还有在冲绳岛海战中被击沉的“大和号”。

他们学船舶的,多少都有一个强船梦,书上这些船看得越多,几人心里越是羡慕又嫉妒。

“咱们也有鞍山号和济南号,以后多造些出来就行。”

驱逐舰和巡洋舰他们倒是有,可护卫舰和航母这些,现在只能眼馋了。

这是宿舍晚上会聊到的话题,林叙他们大一是不分方向的,等基础理论学完了,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研究方向,有人研究潜艇,有人研究舾装,还有人研究设计,对自己未来会做什么,大家现在虽然都懵懵懂懂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感兴趣的目标。

他们也已经看到了现在国内造船和国外造船的差距。

老师在课堂上讲过,领导之所以要船舶行业去“挣外汇”,是因为美国已经不愿承担造船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逐渐转向亚洲,转向开放后的华国是很正常的事。

明明他们才是大一的新生,可因为学习了这个专业,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这个行业,了解行业的发展、为行业的未来而付出,同样是他们的义务。

“我这辈子就想看到咱们国家也有航母。”回去的路上,杜润华感慨道,“要是能进去瞧瞧,或者亲手拆拆就好了。”

“再等等呗,也许50年以后就有希望了。”华洋叹了口气,“这也是不可能的吧?”

林叙却道:“用不着50年,40年都用不着。”

华洋和杜润华都顶着一张嫌弃脸看他:“你怎么每次都这么笃定?”

两人发现了,林叙这人吹起牛来都不眨眼的,什么航母护卫舰导弹艇补给舰,他吹起来就好像他亲眼见过似的。

关键林叙也就对这些特别敢吹,他们偶尔出校门看个新电影什么的,林叙根本提不起太多兴趣。

“下周班里组织参观,在哪儿?”快到宿舍楼下了,杜润华想起一件事,问华洋,“到时候你带路不?”

“带带带。”

他们班里有什么活动都是华洋带路,本地人,对哪儿都熟。

华洋转过身问他俩:“周四晚上放电影,日本的,《追捕》,你俩看不?”

交大有台彩色电视机,为了这台电视机还安排了一间专门的电视机房,机房在电子工程系,每次他们想看电影都得去人家系里蹭。

据说各系为这事提出过抗议,他们船舶系也抗议了,可惜没有任何作用,因为他们系里有船的陈列,其他系都没有。

要船还是要电视机,选电视机的大概会被系主任踹出去。

- -虽然不少人真的想选电视机。

“看,我上个月看了《望乡》,可给我哭死了。”

“《追捕》说是帅哥演的,特别帅,不知道会不会把人看哭。”

林叙不爱去打球,电影他还是看的,就约了华洋和杜润华到时候一起去。

第二周的周六,班里组织了参观活动,4月末5月初的时节,天气不冷不热,他们班的很多活动都安排在这个时间。

这天去的是海城相当有名的一处建筑,黄浦区兴业路的石库门旧址。@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林叙上辈子也来过这里,在未来,这里是海城知名的商业区新天地,附近有很多品牌店,还有一家卖徕卡相机的店,那时候想买一台,咬咬牙还是没买。

不过在这个年代,附近只有菜场和修鞋补锅的摊位,再远处倒是有家大庆剧场,交大的学生一般不会跑到这里来看电影。

他们班里几十号人都佩戴着交大的校徽,平时就算去校门口买点东西,校徽也是要戴好的,为的就是要人家一眼认出他们是交大的学生。

卫强从宣传部那里借了相机,女同学站在前面,男同学站在后面,他一喊看镜头,大家就摆好造型t€€对着镜头一笑。

和林叙一样,绝大多数同学对上镜头都挺紧张,哪怕脑子里已经想好了怎么凹造型,实际摆起来却是怎么看怎么别扭。

“下回咱们还来,争取摆好姿势啊!”

参观完了旧址,大家又一起在附近逛了逛,学生多数还是逛书店,这个年头书也便宜,一顿少吃一个肉菜,一个月省下的钱就能买好几本书了。

林叙又去附近的报刊亭看了看,依然只有《航空知识》,不过这间报刊亭有他之前没看过的《武汉造船》,林叙算了算自己的存款,又掏钱买了一册。

卫强和华洋他们议论:“林叙买书是真舍得。”

8分钱一张票的电影,林叙得挑自己喜欢的才肯买票,可买书买杂志他却没有这样的顾忌。

就算是来海城这样的大城市,林叙穿的依然是家里的布衣,没有赶时髦去买的确良衬衫,大家也知道他是农村来的,后来一次夜里闲谈,大家才知道林叙原先也是城里人,只是摊上了不靠谱的爹,工作都被人给抢了。

他们宿舍有城里人,也有农村来的,应届生年纪轻轻,没经历过下乡的沧桑,而下过乡的几个大多是自我选择€€€€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能留在城里,其他人非下乡不可,倒没有像林叙这种受了大委屈的。

关键林叙自己提起这事也没有抱怨的意思。

作为77届的大学生,每个人都可以说自己很刻苦,而在他们这群人里,林叙都是刻苦得很突出的一个。

谁都能看出来,他是真心喜欢船。

他平时话不多,大家很难从他身上看到太多情绪波动,可每个人都知道,只要提起船,林叙的眼睛就能亮得像灯泡。

第31章

来信

每个月一到月初, 林文华会准时汇5块钱给林叙。

在同宿舍的几位同学里,林叙的生活费不是最多的, 但也绝对不是最少的,对林文华和郭萍来说,每月固定的10块钱开支可以说是很大的一笔负担了€€€€差不多是两人每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这还是因为林文华属于壮劳力,能多拿些工分。

林叙领了汇款单,小心翼翼地把汇款单收好。

这是个周末的早晨,宿舍其他人自习的自习,打球的打球,只剩林叙一个人在宿舍里。

他铺开信纸,开始给赵海平和钱鸿写回信。

他昨天刚收到两人寄给他的信。

几人之间通信不算频繁, 大概一个月一次,和交大一样,宁安大学的课业也很繁重, 赵海平选的考古, 要学旧石器、新石器史, 学商周考古、秦汉考古……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要涉及,另外还要学古文字古汉语古陶瓷古书画。

“光是喜欢果然不够,考古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换而言之,考古必须全能, 样样都得通。

赵海平文字中虽有抱怨,林叙读到更多的却是雀跃。

“各科老师都是国内学术界的名师,有来自各地考古所的老师,有建筑史、博物院的名家, 大学仿佛给我打开了一面看世界的窗户, 我看到的不止过去,还有未来。”

林叙回他, 不仅宁安大学如此,海城交大也是一样,老师们授课都很认真,因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学生,老师们都在以最饱满的热情为他们上课,条件不够创造条件,老师们水平也高,他们因此能学到许多知识。

赵海平在信中还说,同学们都很用功积极,他因为当过语文老师,自身有一定的文学才华,就被校报借用了过去,他之前写的一首小诗也被某某报纸刊登了,林叙有空记得读。

钱鸿信上写的内容倒和林叙回的差不多,都是食堂占位难、图书馆借书难、背单词难这几桩。

“人家说中文系不用学英文,我却想着,既然有学的机会,为什么不学个彻底呢?”

他们红河村出来的人,想法都差不多,大学能学到在别处学不到的东西,有老师教,又有足够多的学习资源,那是决计不能浪费的。

钱鸿又写,说只盼自己早日读有所成,为家中减轻负担。

他在宁安大学拿的奖学金和林叙差不多数目,他平日花得很省,想省下一些寄回家,可他这个月刚寄的钱,下个月家里必添上一笔回寄给他。

钱鸿说,他是感动又感恩地读着大学。

林叙觉得,自己也是一样的心情。

回完给赵海平和钱鸿的信,林叙又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交大这边寄信很方便,下了楼再走不远就能寄,万事都为学生考虑好了。

写完信之后,一看时间,林叙估计这会儿已经占不到自习室的座了,就捧着英语书去图书馆后面背了背。

他本想绕去教师办公室问理论力学老师一个问题的,想到周末老师们未必在校,这会儿过去也只是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

……

5月的红河村,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太阳虽不算火辣,成天呆在田里还是很热。

一到春天,田里的各种活儿就少不了,虽说一个队里大家一起干,可就算是最能躲懒的人,也得把一天的工时耗完。

林文华和郭萍一向是队里最勤快的夫妻。

从前两人勤快,有人偷偷笑他们傻,反正干多干少都差不多,就算公社有奖励,到手的也就那么多东西,能让家里人吃饱就不错了。

可现在两人勤快,旁人提起他们都是羡慕,也有人酸溜溜道:“人家有奔头,我们可没有。”

“叫你儿子读大学不就有了?”

“这大学哪是说考就能考上的?”

“林家两个小子不就考上了?”

酸溜溜的那位立刻语塞了。

林培和林叙考上大学这事,在他们这个小组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眼下已经是5月,这一年的高考又近了,家有考生的都盼望自家孩子也能考中大学。

林文华去了趟海城,不仅带回来一些时髦货,还带了不少关于大学的消息回来,比如林叙林培每个月都有十几块补贴,上学不用钱,吃饭还便宜,学校里还有足球场电影院,8分钱就能看一场电影。

都知道上大学好,可对大学好在哪里,村里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知道大学出来就能吃公粮,国家安排工作,林文华这么一吹,村里人发现,能读大学本身就是赚的。

林家从老到小一个个容光焕发,干活还起劲,那就是日子有了盼头。

“我们家那个就是个铁脑袋,让他干点别的倒是行,读书是万万不行的。”

下午收工那阵,一群人拖着疲惫的双腿往家赶,邮局的人骑着自行车过来通知:“林文华,有你的信。”

“海城那边寄来的吧?”

“三天两头就收到海城的信,孩子真惦记你俩。”

林文华回家擦了擦手,接过信,等晚上家里人齐了,他才在煤油灯前把信展开:“是叙叙寄来的,培培刚写过,没那么快再寄。”

“他说了什么,你快念啊。”林正祥催促道。

林叙时不时就会寄一封信回来,信上写的都是他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没什么大事,可收到他的消息,哪怕是他之前写过的内容,家里人还是会觉得高兴。

“他还是让咱们别汇钱,说他奖学金都花不完。”

“又不是真花了多少钱。”王仁凤嗔怪道,“人家读大学的,家里都给这么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