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第46章

班里的同学同样进步飞快。

到了大四这一年,班里的同学也各自在决定今后的去向了。

第53章

荣光船厂

第五十三章

荣光船厂。

一家位于山省、建国初期就已经存在的船厂。

厂里最近流传最多的, 就是厂子要改行、引进日子国电视机生产线的计划。

“电视机可是个好东西,一台可不便宜,t€€ 我侄子家有一台,家里两个孩子天天往他家跑,都不想回自己家了。”

“日子国电视机的生产线不便宜吧?厂子里有这个钱,倒不如先把咱们的工资给发了。”

“厂长他要是能发,他就不会想引进生产线这个事了,咱们厂里不是没订单吗?不然好好的船厂何必要造电视机?咱也不是做这行的。”

在万物复苏的80年代,荣光船厂是一个典型的小船厂。

和南江厂、大连厂这样的造船大厂相比,荣光厂无论规模、技术还是订单量都少得可以。

77年12月以前,荣光船厂倒是经历过一段好时光, 有来自官方和地方上的订单,虽说生产的数量不大,却足够让荣光船厂这么一个小地方的船厂过上好日子。

可77年12月“做出口船”的会议一开, 荣光船厂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为了集中马力做出口船, 国家整合了各家船厂的资源, 发现船厂之间重复建设过多,不仅没有展现出分红、互补的优势,内部甚至出现了互相抢夺资源的情况。

自然地,荣光船厂的订单量就被削减了。

如果只是削减订单倒也罢了, 以荣光船厂的体量,勉强还能撑得下去,可82年新年刚过,厂里就听到通知, 等厂里目前的订单完成后, 就不会有新的订单再下给他们荣光厂了。

对于整个船舶行业而言,82年都是相当特殊的一年, 船舶行业原属于六机部管理,82年改为船舶工业总公司,整个船舶行业也随之进行了全面整顿。

82年改组后,船舶行业更重发展创新,目标是“建大坞,造大船”,开始进行技术引进,而荣光船厂这种小船厂,技术上不占优势,也没有钱造大船坞,现状改善不了,厂里几千号工人的吃饭问题成了压在厂领导肩头的一座大山。

到底走生产电视机的路线,还是坚持造船,这个决定厂领导不敢下,一旦下了,不管哪条路出了问题,厂领导都会成为荣光厂历史的罪人。

在这个年代,大大小小的厂都在受到冲击,不止是他们船厂,其他行业都是一样。

……

83年的初春,荣光厂厂长宋仁发和副厂长方志强在火车站迎接客人。

宋仁发是荣光厂的老厂长,在霍县这个地方,宋仁发是出了名的强硬,可谓一口唾沫一个钉,不过自从厂里的订单大幅缩减后,宋仁发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强势。

整个船舶行业都不景气,军用船舶的订单大幅缩减,大船厂尚在寻找出路,何况他们荣光厂这种小船厂?

他们荣光厂前些年生产的鱼雷快艇,上级部门都夸品质好,对敌作战时十分有用,可这两年,他们还是按原来的图纸生产,却被批评技术落后。

上级领导不会替他们想想,就他们厂的设计科和工艺科,能诞生什么高精尖技术?

宋仁发眼下所等待的,就是来自南江造船厂的一位专家。

荣光厂当年是由南江造船厂为代表的几家大船厂一起支援筹建的€€€€当时也是为了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

而眼下,发展不需要他们了,他们就只能自生自灭。

想到这一点,宋仁发心里也有些难过。

不过既然是发展的要求,他纵然满腹抱怨也无济于事。

能怪得了谁?还不是因为他们厂产不出高技术产品吗?

要是他们能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军用船,厂里还用看这个看那个的脸色?

早上的火车站只有一辆火车停靠,一直到火车上乘客都下来了,那位来自南江厂的专家还没有露面。

走在人潮最后的,是一个穿着深蓝色衬衫的年轻人,对方个子高挑,身材对于见惯了船厂工人的宋仁发而言就太单薄了,看起来更像是在读高中或者大学的学生。

宋仁发很难把对方和南江厂专家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

他任荣光厂厂长的这些年,也见过好几位来自南江厂的专家,最年轻的那位都有约莫40岁,戴着黑框眼镜,说起话来比较生硬,一看就是不太在饭桌上迎来送往的性格。

不过论技术,这些南江厂的专家确实要比他们荣光厂的强得多。

“小孙,咱们和南江厂约的是这个时间吧?”

厂长助理孙德宁名义上被叫“小孙”,实际却也是年近40的中年人了,他是厂长助理,距离成为厂领导班子的一员只有一步之遥。

想他被分到荣光厂已经十几年,历经多般才爬到了厂长助理的位置,荣光厂一旦倒了,他被尊称为厂领导的梦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从这一点上来说,孙德宁比厂长宋仁发更不希望荣光厂出事。

“是这个时间,我在电话里和南江厂那边确认了两遍。”

宋仁发闻言瞪了他一眼,你是确认了两遍,但专家人呢?

副厂长方志强对这一幕无动于衷,他是从地方上调到荣光厂的,不是荣光厂的老人,就算荣光厂倒了,他已有的门路还是能让他到地方上谋个好职务,只是待遇比当荣光厂副厂长差一些罢了。

他自身就是引进日子国电视机线的强烈支持者,只要电视机生产线引进成功,荣光厂生产的电视机卖出去,他就功成身退了。

至于宋仁发的坚持,方志强觉得,这纯粹是做无用功。

就算专家把鱼雷快艇的问题解决了,荣光厂也只是暂时解决了已有的官方订单问题而已,难不成还想再争取新订单?

有这种订单,各大船厂都抢破头了,哪里轮到他们这种三线厂?

再说了,78年以来,政策重点发展的都是沿海城市,他们这种内陆城市原本就不沾光。

宋仁发怎么就意识不到呢?他已经是被历史淘汰的人了。

几人各怀心思,就在这时候,刚刚走在最后的男青年却朝着几人走了过来:“请问,是荣光厂的各位领导吗?”

宋仁发心里闪过一丝不妙的念头,他默默祈祷,南江厂来的专家可千万别是这样的小青年,可他越是祈祷,结果越是不如他所愿,对方微笑着冲他打着招呼:“我是南江厂设计科的林叙,你们叫我小林就好。”

期待的是个老专家,来的却是一个嘴上没毛的小年轻,还是他这个厂长亲自去迎接。

宋仁发的心情相当不妙。

是南江造船厂那边没把他们的困难当回事,还是人家南江厂根本就看不上他们荣光厂?

不管是什么理由,对他宋仁发的威信都是一种摧残。

但无奈的是,荣光厂今后还有用得上南江厂的地方,就算南江厂看不上他,人家就派了一个小年轻专家过来,荣光厂还是得认了。

……

林叙坐上了荣光厂来接他的小汽车。

他本科毕业之后按计划去了南江厂,当时据陈明峰说,有好几家船厂在争取他,包括远在东北的大连船厂,林叙考虑到离家近,加上平时经常去南江厂动用厂里的设施,他最终还是选了南江厂。

不然他拍拍屁股走人了,船舶系统就这么大,等以后开会见了南江厂的人,林叙心里都觉得过意不去。

几家研究所也有意招揽林叙,其中就包括海城的708所,林叙感觉自己更适合在船厂,一边做研究,一边见证船被造出来。

同宿舍的同学里,卫强去了大连船厂,华洋留校继续读研究生,王宁琦去了船级社,他们船舶系和林叙一样被分到南江厂的也有好几位。

总体来说,他们77届这批毕业生分布在天南海北,有去了船厂的,也有进了机关的,更有人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船舶总公司。

不过对林叙而言,同学们分到不同的地方有好处,他们可以互相之间交流,尤其在遇上政策的变动或是技术上的难题的时候。

林叙毕业做的是潜艇的设计,刚分配到南江厂的时候,他就分到了设计科,跟在他一位师兄后面学习。

学了一阵,在南江厂建造远洋救生打捞船J121期间,林叙指出了船只设计时的两个小问题,还提出了一点建议。

之后厂里领导觉得他有潜力,就让他参与到J121的建造,之后033型潜艇在武昌造船厂改造,林叙又跟着师兄去武昌造船厂参与了这一型号潜艇的改装,他在武汉停留了半年,对033、035型的潜t€€艇了解十分深入。

林叙一直认为,厂里对他的使用有把他当成一块砖的意思,他能往哪儿搬就往哪儿搬。

但因为他个人对军用船和民用船的设计都有了解、功底扎实,所以在荣光船厂提出请求时,南江厂的领导把他派了过来。

眼下南江厂是不缺订单的,“世沪”号的成功下水让南江厂接到了来自新加坡轮船公司的集装箱船订单,除此之外,林叙参与的J121号其实是718工程的订单,除了J121号外,南江厂同样设计了“向阳红10号”调查船。

除了造船之外,南江厂还有其他设计订单,比如为宝山钢铁厂建造的烟囱铁塔架,还有为葛洲坝建造的船闸闸门。

林叙毕竟才毕业不久,虽然厂领导看好他的潜力,却不可能让他负责重大项目,对他的使用还以磨练为主。

因而荣光船厂发来邀请,南江厂思量许久,把林叙这个新人派了过来。

因为在厂领导看来,林叙完全有能力担起责任。

大三大四这两年,林叙埋头苦学,把整个大学乃至研究生期间要学的知识都掌握得差不多了,老师们也不会因为他不读研究生而吝于给他指导,相反,因为林叙属于船舶系最顶尖的那批学生,他的想法能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不少思考,所以老师们很欢迎他去问。

他人在南江造船厂,温€€却提议林叙一边工作一边读他的研究生,系里愿意为他破一次例,只要林叙把研究生论文交过来就行。

“或者你工作两年再回来读,你们厂里应该有这样的名额,要是你们领导不同意,我去找他说。”

温€€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林叙自然答应了他的要求,不过他还是打算在厂里磨练两年再去读研究生。

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在他们船舶行业。

第54章

鱼雷快艇

第五十四章

南江厂的领导们对林叙的能力很信任, 荣光船厂却不这么想。

为了迎接林叙这位来自南江厂的“专家”,宋仁发派出了厂里唯一一辆汽车, 采购科长兼他的小舅子想坐都没能坐成。

结果领回来这么年轻的一个“专家”,宋仁发不用想也知道,这会儿副厂长方志强指不定在偷偷笑呢。

既然林叙要他喊“小林”,宋仁发也不客气,在车里就一声声小林喊了起来。

换成南江厂来的其他专家,宋仁发绝对不敢这么干。

南江厂说起来只是一家船厂,可它和同在海城的708所关系紧密,在以前的六机部、现在的船舶公司都有相当丰富的人脉。

就这么说,能在一个行业里当上龙头老大的, 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南江厂能和部里说得上话,以前六机部派人下来考察各船厂,南江厂的专家必然位列其中。

林叙实在是年轻, 宋仁发甚至怀疑, 他会不会是南江厂哪位领导的亲戚, 到他们底下享享福刷刷资历就走。

对林叙来说,他们厂的鱼雷快艇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对荣光船厂而言,来自官方的这笔订单却相当重要。

怎么能这么糊弄他们呢?

宋仁发越想越气, 一开始他还能和林叙闲聊两句,问问林叙是哪儿人,又是什么时候被分到南江厂的,后来他干脆连话都不想说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