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第45章

几人都是在大学里勤勤恳恳念书的类型,刚入校的时候基础或许差了些,可只要跟上教学的进度,慢慢地,几人就能拿奖学金、能交出漂亮的成果了。

读书读出了状态,那种被知识充盈着的满足感和一开始的茫然自然是不同的。

虽然对各自的学科不够了解,不过对方一直在努力€€€€这是他们互相之间可以确定的事情。

林培把想读研究生的事情说出来,赵海平立刻接话道:“我也有读研究生的计划。”

他是卫强宁安大学版,不过叫他去读研究生的那位教授名号更响亮些€€€€那位教授来自京城大学历史系。

对方和赵海平有过一次交集,他一开始觉得赵海平字写得好看,慢慢又觉得他做事认真、愿意沉得下心。

学考古就得有耐心,能熬得住。

赵海平当初连宁安大学都报得忐忑,从没想过自己有机会去京城。

赵海平闲暇十分是会创作诗歌,不过他对考古的热爱一直没有减少过。

钱鸿已经确定不读研究生了,他想早点出来工作挣钱。

他们中文系的毕业生将来可能会留校,也可能被分配到机关,或者出版社、文学杂志这些地方:“我当不了作家,当编辑也不错,进机关也挺合适。”

这些选择都是曾经的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坐在杂物间的老位置,外面寒风呼呼在刮,赵海平手捧着一本《诗刊》,念着他今年最爱的一首诗:“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注1)

还有一首《这也是一切》里的一句“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注2)

在杂物间里复习的那些天,他们坚定而迷茫,坚定是他们考上大学的目标,迷茫其实是对未来。

填志愿时很忐忑,自己听说的就那么一两个专业,就算凭喜好填了志愿,他们将来能做什么,能不能学好专业?一切都很迷茫。

进入大学的初期也是迷茫的,薄弱的基础、繁重的学业,对自己学识的质疑,偶尔会想,自己其实是靠运气考进大学的吧?

可现在,迷茫已经从他们身上消失了,不管是继续读书还是毕业之后直接工作,他们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可以为国家做些什么,他们可以成就自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血汗实现国家的富饶、荣光和自由。

赵海平尤其喜欢这两首诗,这一期《诗刊》他很珍惜地买了两本,一本珍藏着,一本平时有空就拿出来读一读。

在大家畅想未来的时候读一读诗,感觉整个人都更有力量了。

赵海平承认,论写诗的水平,他是远远比不过那些在《诗刊》发表大作的诗人的,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考古工作者。

这些诗一直激励着他。

作为大学生,他们在慢慢接触世界,林叙很清楚国内船舶业和海外的差距,赵海平了解文物被破坏的糟糕现状。

此刻,在红河村一间小屋门口,他们看着日出之后的冰棱一点点融化成水,心中怀想着整个世界。

第52章

时光飞逝

这一年的春节, 林叙依旧过得平淡而温馨。

年前大扫除已经完成了,外公外婆都是细致的人, 林叙他们回家之后就一人一个扫帚,任务安排得妥妥当当。

林培和林叙负责窗户和屋檐,两人把鸡毛掸子挥得起飞,差点打起来。

对于两人的打扫质量,舅妈毫不客气地给出了不及格的评价:“角落里你俩都没注意到。”

今年大扫除比往年要麻烦些,因为雪一直在化,白天滴滴答答的,晚上又继续上冻,人不注意都能滑一跤。

好在除夕这天, 温度已经慢慢上升了。

过年的伙食虽说比平时好一些,却远没有几十年后那么丰富,不过林叙和林培一年也就回来这么几天, 舅妈和外婆都在年夜饭上费了心思。

凉拌海蜇丝, 大蒜烫百叶, 百叶不是海城煮干丝的那种口感,本地的百叶口感更有嚼劲,林叙很喜欢,其他地方也少见这种吃法, 林叙觉得,是因为凉拌汁里加了点白糖。

肉菜倒是很简单,就是鸡和鱼,鸡是自家养的, 鱼是荷塘里捞的, 口味比养殖的不知好吃多少倍,t€€年夜饭是一年当中为数不多能吃上白米的时候, 林叙他们这个年纪容易饿,却也不敢敞开了吃。

他和林培两人开饭前都观察过,虽然锅里白米饭看着多,可白米饭下面一层还是混着高粱和玉米糁,舅妈盛饭的时候特别仔细,给林培和林叙盛的都是白米饭,到小舅了就白米多一点,高粱米少一点,她自己碗里的杂粮是最多的。

林叙和林培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

虽然家里的日子比前几年要好过,但穷还是穷,放在整个红河村,他们家的年夜饭已经属于很丰盛的了,孩子多的人家,米都要数着吃。

林叙特别喜欢小舅他们的理由是,家里虽然穷,小舅还是竭尽所能地去当一个好人。

吃过年夜饭,家里放了鞭炮,按红河村的风俗,吃过年夜饭之后,大家要穿上新衣服去邻居家转一转,聊一聊家常,也有人会围在一起打个小牌。

去年除夕林叙和林培去赵海平家玩了,今年林叙却不想出门了€€€€他不愿再描述自己接受采访时的场景,也害怕被围观。

初一和初二林叙都在家里待着,初二舅妈要回娘家,林培也跟着去了,他一个人在屋里看书。

他记得小时候,大年初一他在铁路宿舍待着,到了初二,他妈会带他来红河村看外公外婆,小时候林叙是个胖小子,小舅把他背在肩上跑一圈,急得下面的林培嗷嗷叫,也想被小舅抱起来兜风。

那时候林叙不懂城里和乡下的区别,只记得自己很开心。

现在想想,他来外婆家的那些日子,顾国前都没有和他妈一起过来,铁路宿舍的邻居们都说顾国前和他妈感情好,仔细回忆的话,他后来的遭遇其实早有苗头。

虽然今天小舅一家三口都不在,林叙却不觉得孤单。

天冷,他人坐在被子里,脚下有外婆给他灌好的热水瓶。

寒假林叙带回家的书并不多,现在他看的已经不是基础理论了,而是专业课程了。

在床上坐了一会,林叙最终还是下床了,他要画图,在床上画图手不稳。

不过这会儿他手没有刚起床那阵那么冰,画起图来很顺畅,林叙回家之前,温€€给了他一套船舶设计图,让他回家之后慢慢琢磨。

这是潜艇的设计图,大连厂50年代末仿制苏联厂制造的一艘潜艇,林叙猜,陈明峰和温€€更倾向于让林叙做军船设计,他们那代人比谁都有家国情怀,最好的人才都想优先给国家用。

林叙有点自吹自擂,不过他觉得,在整个造船系,他的表现还是挺靠前的,应该属于老师心目中的人才。

交大出过太多人才了,多年以后才被披露研制核潜艇的那位总设计师就是他们40年代的师兄,眼下对方仍然籍籍无名,只有陈明峰这批老交大人才隐约了解他的去向。

不过搞研发的话,去研究所的可能性更高,林叙个人还是更倾向于去船厂。

林叙把设计图看了两遍,客观来说,潜艇同样属于船,它具备船的共通性,但同时,它需要配备水下的各种系统,还要兼顾作战使命。

从某种程度上说,造船就像搭积木,最初始的船只要有船舱,有筏子就足够,慢慢地,船的容量变大,搭建的层数越来越多,到了现代又加入了电力系统,把人力改为电力。

当他们造船系的学生积累足够的知识时,他们也能够造出潜艇€€€€哪怕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依样画葫芦。

关键是如何设计出更先进的船。

在对造船业发展方向的了解上,林叙要比他的同学们强一些,不过曾经的他只是个外行,他心里觉得造船并不难,可实际去学这个专业之后,林叙终于明白,造出更强大、更先进的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谓“一点改进”说得看似容易,可都是进行数次尝试,甚至许多失败的尝试之后才确定的。

……

一天下来,林叙通过设计图把这艘潜艇的构造摸了个七七八八,设计图该怎么画,包括之后工人如何按图放料,他心里也大致有数。

这都得益于他在南江厂的实习。

他在设计部实习过,也在车间里干过,基本能从设计师和工人两方面的角度去看问题。

眼下林叙虽然还没有大学毕业,但他已经不是造船行业的旁观者了,而是一个参与者。

画图画了太久,林叙手里的热水瓶已经冷了,不过他暂时没空去接热水,而是把热水瓶放到一边,继续画自己没画完的图。

林培在林叙画图的中途回来了,见状也捧起数学书。

他爸妈已经答应了他读研究生这件事,那他回学校之后绝对不能散漫了,得拿出配得上研究生这个身份的成绩。

屋里于是变得更加安静,和两人备战高考那时候没有任何区别。

林文华先一步回家,郭萍回来的时候想叫他一声,一掀开帘子,林叙和林培两人都看着书呢,郭萍脚步声都放低了。

这个寒假,林叙把自己带回来的书都看完了。

他看书挺有规划,一天看多少都替自己安排好了,别的不说,他拎着一包书,跋山涉水从海城回了红河村,不看不是白费了他的精力吗?

临出发前两天,林叙没什么事干,就把林培手头在看的那本杂志拿了过来。

一看杂志上研究的“康威扭结的切片……”,林叙就直接把杂志甩给林培。

果然,他还是学造船更合适。

不止他俩,赵海平和钱鸿也利用寒假的时间在发奋学习,虽说大二这一年已经弥补了他们入校时的短板,可每个人的专业所涉及的难题有无数,他们现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

在别人看来,他们是书呆子,连休息的时间都非得利用起来不可,但林叙很清楚,这么做的不止是他们,他们这一代学生都是这样。

学得越多越深入,他们就越是意识到,他们目前的所学还远远不够。@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而且家里可玩的地方就那些,大队附近他和林培都逛遍了。

寒假快结束了,已经没有人追问他上报纸的具体细节了,林叙才和林培嚣张地在村里晃了一圈又一圈。

赵海平和钱鸿继续抱怨今年宁安大学开学太早:“比你们海城的学校早就算了,居然比宁安其他学校都要早。”

他抱怨主要是下学期他就得外出实战了,到时候人也不在学校,天天在外面风餐露宿。

考古的浪漫都是假的,天天吃土才是真的。

抱怨归抱怨,该钻研的赵海平还是会努力钻研,他就是想和林叙他们多逛一会儿€€€€这个寒假,他们在一起复习的时间更多,一起玩的时间太少了。

“别抱怨了。”钱鸿道,“我们专业才学到我头都大了。”

客观说来,他们每个人看到对方的专业都很头痛,很难想象对方究竟是怎么从一行行宛如天书的说明里学到经验的。

“我这样的日子还得再过好几年呢。”

赵海平这话惹来了钱鸿的吐槽:“你不想读研究生的话,不如让给我读?”

让赵海平是不会让的,他内心里有点浪漫主义,考古虽然是一门枯燥的学问,但他总能从中找到浪漫的因素。

……

林叙他们照样在开学前两天奔赴学校,或许因为假期里他们提到了将来的打算,外公和外婆都有些感伤。

因为现在两人一年还能在家待上十几二十天,等两人上了班,回家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少。

外公平时不会表露出这种情绪,外婆想到这事却很感伤。

她既高兴林叙和林培都有了出息,可两人读了大学,就意味着他们是国家的人了,两人经常在外面,回家的次数自然就变少了。

左右邻居家的孩子虽然不像林叙林培那么有出息,终归一年到头都能见到人。

当然,这种想法外婆只是私下里和外公说过,并没有在林叙他们面前表露出来。

……

回学校之后,大三这一年的课程照样紧张而充实,林叙每一天都处在忙碌中,相比前两年,他对船舶的理解更为深入,虽然还没有到造船厂和研究所实践过,他自身却已经做好了造船的心理准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