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仵作 第85章

吴蔚的冰比张水生的多了两三倍,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柳二娘子看得眼直,拿胳膊肘直戳张水生,抱怨道:“我早和你说过了,蔚蔚不是说空话的人,你就冻了那么一点儿,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张水生也有些后悔,哄道:“哎,我……我这回算是开眼了,等今年冬天我多冻一些,把整个山洞都填满!”

吴蔚笑道:“等咱们赚了第一笔银子,一定会有人效仿的,这储藏冰的事,本就没什么技术可言,估计明年百味楼自己也会冻的,明年的冰价大概就不会这么贵了。不过冻一些也好,你们家里有孩子老人,酷夏难挨,自己用也是好的。”

……

又过了两日,吴蔚带着绣娘去了一趟百味楼,为表直观吴蔚专程带了一块冰过去,虽然这一路上化了不少,做个冰碗也是绰绰有余了。

吴蔚问百味楼要了牛乳,豆沙,蜂蜜,还有一些水果,当场给掌柜的做了一个冰碗,里面加了冰沙,别提多爽口了,吃得掌柜的双眼冒光!掌柜的把吴蔚请到雅间,要求吴蔚无论有多少冰块,一定要全部卖给百味楼,他们吃得下!

吴蔚比划了一下冰块的大小,并表示只要百味楼有足够的马车,冰块的损耗不会这么大,一块冰能出六个冰碗以上,剩下的还可以给客人消暑。

一两银子一块的收购价,当场敲定。

掌柜的和吴蔚签了供货的文书,并预付了吴蔚二十两的订金,一副生恐吴蔚反悔的模样,还热情地留绣娘和吴蔚在百味楼吃了一顿,品尝百味楼应季的新菜式。

……

吃完了饭,掌柜的眉开眼笑地把吴蔚和绣娘送出了门,在掌柜的眼里:吴蔚简直就是财神爷,那么大一块冰收过来才一两银子,以百味楼的档次,添点什么果子,豆泥的,一个冰碗就能卖一两!今年的账目这不就稳住了吗?

再把这个冰碗的主意写信给东家,整个梁朝有上百家百味楼,那是多大的一笔进项啊!把他调到京城当管事,岂不是指日可待?

……险主福

吴蔚和绣娘牵着手走在熟悉的市集上,绣娘转头看了吴蔚一眼,目光中满是崇拜和喜悦。

“这一笔冰块的买卖,少说也有二三百两的银子入账,蔚蔚真厉害!”

吴蔚笑笑,这算什么呢?自己不过是吃到了出生在蓝星现代的福利罢了。

“咱们俩也好些日子没好好逛逛这市集了,这阵子忙着忙那,来市集也是走马观花,今天咱们好好逛逛,家里需要什么就买回去,一会儿去买些布匹和五彩线,给你做工用,再去回春堂买些丸药,你还有什么要买的没有?”

绣娘想了想,答道:“娘也该再做身应季的衣裳了,她老人家勤俭惯了,穿不惯软面布料,再买两匹好粗布。对了,三个丫头的宣纸也快用完了,也得再买些回去。”

吴蔚微笑,想想在不久前绣娘还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教书先生的工作,如今却把三个丫头教得有模有样的。日子虽忙碌绣娘自己的功课也没落下,除了极个别的一些生僻字还需要请教吴蔚外,日常的阅读已经不成问题了,强过张家村绝大多数的男子,就连柳二娘子都想让绣娘先教柱子两年,再找教书先生呢。

想到这里,吴蔚颇感自豪,赞道:“还不到一年呢,我就没什么可教你的了,绣娘真棒。”

绣娘被夸得红了脸颊,眸子里却闪动着好看的神采。

如今,她们家已经有了十几本藏书,大多数是蔚蔚从旧书摊上淘来的,清河县有一条书画街,吴蔚每次去延期迁令时都会给绣娘带一两本书回来,吴蔚和绣娘时常共读一本书,一起讨论书中的奇闻和道理。

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绣娘的眼界和气质也渐渐不同于往日,那种从内而外流露出的自信和落落大方,是一般村妇在怎么打扮也表现不出来的。

可以说,如今的绣娘和吴蔚越来越像了,她们的思想,习惯,品味,无声地融合着。

除了宣纸,丸药,艾条,布匹,彩线,二人又买了些不同品种的粮种,加一起足足有一麻袋之多,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共花了十两银子。

回家的路上,吴蔚和绣娘路过村口的告示板,看到一群村民正聚在告示板前,议论着什么。

吴蔚停下牛车,拉着绣娘走了过去,只听人群议论道:“我听贴告示的人说,是宜王府的告示,不过告示上写的是什么啊?”

“我去请老秀才吧,也不知道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哎。”

有人眼尖,发现了吴蔚,叫道:“吴姑娘来了,让她给大伙儿念念吧。”

自从吴蔚搬到张家村,经常无偿帮乡亲们写信,张家村的人基本都知道吴蔚断文识字,于是便自发让开了一条路来。

吴蔚微笑着拉绣娘来到告示板前,上面贴着一张火红的告示,落款赫然写着“宜王府”,吴蔚粗略扫了一眼,捏了捏绣娘的手,柔声道:“绣娘,你给大伙念念吧,告示上写了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绣娘的身上,绣娘抿了抿嘴唇,脸颊微红,朗声道:“传宜王令,征召清庐县各村壮丁。需:石匠五百人,采药郎一百五十人,凡年满十五,五十岁以下壮丁,皆可应征,月钱纹银一两,征厨娘五十人,月钱五百文。一应餐宿由宜王府提供,另,重金恳求丹道大家,入宜王府共商丹道。应征者,需下月十五日前,至泰州府,过期不候。宜王府。”

绣娘读完了告示上的内容,一阵简短的沉默后,人群便议论开了。

有的说,这是一件肥差的,也有说今年天不好,庄稼需要时时照看,哪有那个功夫?

有人说:有了银子还愁没粮食吃吗?

还有人问:这份差事能做多久?要是只干一两个月就回来,那可就不划算了。

众人纷纷表示有理,将询问的目光投向吴蔚和绣娘,吴蔚答道:“告示上没说。”

吴蔚的眼中划过一丝担忧,古代手握权柄者追求长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可今年的气候如此反常,吴蔚很担心有人禁不起这一两银子月钱的诱惑,一旦荒了田地,就怕有银子也未必买到粮食,于是便劝道:“不过……我看这告示里的内容,宜王殿下应该是想采药石炼丹的,炼丹需要的材料不多,这么多人一起干,这份工作未必能做太久,乡亲们还是慎重些吧,为了银子,荒了庄稼不划算,自家仓里有余粮,心里才踏实。”

经吴蔚这一说,不少人都熄了火,但也有些人在心中默默算了笔账:陛下天恩免了一年的赋税,只要这份差事能做上三个月,那便是稳赚不赔的。若拉上自家婆娘去做个厨娘,即便是到了秋天需要出去买粮食,也能剩下二两的银子,家里的田地嘛……让别人种又不是不行,毕竟这里面不少人家里有好几个壮丁呢,要是哥几个结伴过去,那不是赚得更多了?

吴蔚几不可闻地发出一声叹息,轻声道:“绣娘,我们回去吧。”

“好。”

第126章 谁的回信

一月后, 吴蔚带着从张成那儿得到的失望和最后一丝希望,与绣娘共骑丑丑往泰州的方向去了。

半月前,吴蔚又去了一趟清河县, 看到的却是满面愁容的张成, 他的日子也不好过,曾经一个意气风发的县太爷, 如今俨然成了一个空架子。

本地乡绅不把他放在眼里, 府衙里的小吏精明得很,每天笑眯眯地应付他,却也不把他当回事儿。发出去的政令只是在衙门里溜一个圈, 然后再飞回到他的大案上, 无数个看似“合情合理”的名头应付他。

张成也曾一怒之下给一个捕快上了板子, 可行刑的人早就练就了一手好功夫,那人被打了四十大板, 据说第二天就能下床了,却直接托病不来衙门点卯。

清河县境内山多,矿多, 张成本想开辟出来一个山头,召集人手开山采矿, 抓紧做出吴蔚所说的那个“化肥”,可“烧灰”是一门暴利,好的矿山早就本当地的乡绅把持了, 还有一些则是大户人家的祖坟所在,根本碰不得。

张成有意用衙门的银子从那些“烧灰大户”手里买下一两个山头, 可惜县令的权限实在有限, 需得提交州府审批,奈何张成上无庇佑, 下无根基,中间还有一层层乡绅阻挠,递上去的书信不仅没不到上峰的支持,反而被斥责了一顿。

说张成利益熏心,这“烧灰”的手续早都满了,如今清河县境内的矿山都已有主,他们每年向朝廷缴纳足额税银,官府如何再插一脚?

张成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说天灾将至,他这是在救人吧?那下一步迎接他的就是被罢官问责,顺带着再把吴蔚牵连进来,说不定要被烧死的。

不过半个月没见,张成消瘦了好多,眼窝凹陷,双目无神,见吴蔚时满眼愧疚,恨不得用袖子把脸挡住。

见到张成这副模样,吴蔚哪里能不知道他的难处,反过来安慰了张成几句,延期了迁令便回去了。

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高宁雪了。

好不容易等到约定的日子,吴蔚却有些害怕,绣娘看出了吴蔚的不安与无助,主动说要陪吴蔚一块去。

……

夏至未至,天却已经有些热了。

丑丑虽然速度不快,耐力却比一般马儿要强不少,吴蔚的双手环住绣娘的腰身,下巴搭在绣娘的肩膀上,无精打采。

绣娘侧过头,蹭了蹭吴蔚的脸颊,柔声宽慰道:“尽人事而听天命,蔚蔚,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若是苍天不绝清庐县,一定会有转机的。从前身无分文的艰难日子咱们不也挺过来了吗?以如今咱家的条件,是再也饿不死的,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吴蔚安静地听着,嗅着绣娘身上好闻的皂荚夹杂着阳光的味道,心情也慢慢好转。

“你说的对,我的本意是在咱们全家都活下来的前提下,多救些人,可我的能力放在这儿呢,问心无愧就好。”

“不要妄自菲薄,蔚蔚是很棒的。”

吴蔚眨了眨眼,嘴角浅浅勾起,绣娘已经开始广泛使用成语了,活学活用,真不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吴蔚低声颂道。

绣娘展颜一笑,回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我家绣娘可真厉害,快能参加中考了!”吴蔚紧了紧环着绣娘腰身的胳膊,由衷赞道。

“中考?”

“嗯……算是乡试吧。”

“不成不成,整个张家村里,算上张成哥也才两个秀才呢,我哪儿行?”

“你快别谦虚了~。”吴蔚说着在绣娘的腰上挠了一把,后者扭着身子求饶,二人的笑声传出好远。

“哼。”丑丑不悦地打了个响鼻,晃了晃脖子,脖子上的铃铛发出脆响。

吴蔚和绣娘当即就不敢再闹了,丑丑的脾气可不是一般的古怪,要是让它罢工了,不哄上半个时辰它是绝对不会再走一步的。

吴蔚拍了拍丑丑,讨好道:“丑大姐儿~我们错了,您老消消气,别和我俩一般见识。”

……

这一路上,绣娘和吴蔚走的并不寂寞,只因日前宜王发布了招工告示,不仅是清庐县内,吴蔚在清河县也见到了一模一样的告示,不少人禁不住那一两银子月钱的诱惑,眼看着限期将至,一路上见到不少,兄弟结伴,父子同行,或夫妻同来的,顶着烈日背着行囊往泰州府赶。

对此,吴蔚恨得牙痒痒,她也没见过宜王,不知道这位千岁贵庚几何,怎么这么着急寻求长生?偏偏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今年的气候本来就不好,每日灌溉,时时补种庄稼都会死上一片片的,现在他随便贴了个告示,抽走了这么多壮丁,地里的庄稼可怎么办呢?

到时候天灾来了,粮价飞涨,也不知道那些银子能买多少粮食,能不能买到都是个未知数。

吴蔚越想越气,暗暗骂道:“祝他多炼出点慢性毒丹来把自己毒死!看看人家平燕王,在泰州待了半辈子也没见出什么幺蛾子,人家虽然也追求丹道,却是在冬天招人,哪有在农忙时招人的?”

吴蔚和绣娘来到泰州城城门时,城门口搭了几个棚子,每个棚子里都摆了几张桌子,正有人坐在桌子后面记录着沈面,排队的队伍拉得老长。

吴蔚和绣娘下了马,便有侍卫对二人喊道:“招厨娘的队伍在那边!”

那守卫说完,只见其中一位秀丽的姑娘居然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正在他不解之时,只见那两位姑娘拉着手,牵着马,进城去了。

侍卫挠了挠头,嘟囔道:“不是就不是呗,作何那样看我?”

要是目光能具象化的话,吴蔚的目光怕是要在那侍卫的身上戳出几个窟窿了。

……

吴蔚和绣娘去客栈开了个房间,把丑丑交给小二。多给了几个铜板让店小二喂丑丑吃两根萝卜,又交了五文钱要了两桶洗澡水,洗去身上的暑气后,吴蔚换了一套干净的衣裳。

“绣娘,外头热,你在客栈等我回来,饿了就让店小二送吃的上来,记在咱们房间的账上就好,别光吃馒头。”

“知道了,泰州路上车马多,你走路时小心些。”

“嗯,放心。”

……

吴蔚走后没一会儿,房间的门被敲响了,店小二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绣娘诧异道:“小二哥,我没要吃的,你是不是弄错了?”

店小二麻利地将饭菜摆好,笑道:“是和姑娘同来的那位姑娘出门前吩咐的,错不了!姑娘快吃吧,面糊了就不好吃了,小的告退。”

听说饭菜是吴蔚点的,绣娘感觉无奈又温暖,只得将已经解开的干粮袋子重新系好,坐到桌前,桌上摆着一碗面条,几样清口脆爽的酱菜,一颗水煮蛋,还有两片巴掌大的把子肉,真是应了吴蔚常说,但绣娘听不太懂的话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

吴蔚来到当铺,伙计一眼就认出了吴蔚,直接把吴蔚引到了一处内室,桌上已经摆好了茶水,茶点,还有几样果子。

“请姑娘稍事休息,小的这就去请掌柜的来。”

“谢谢。”

伙计走后,吴蔚吃起了茶点和果子,半盘下肚,当铺的大掌柜也来了。

二人寒暄了两句,掌柜的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封,双手捧着递给吴蔚:“吴姑娘,这是我家主子给您的回信,请姑娘内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