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仵作 第204章

“好!”

第302章 亲情羁绊

翌日, 刚过辰时,柳二娘子一家五口便来了,坐的是吴柳记米庄的马车。

柳老夫人和柳翠微在前院迎接, 吴蔚因为身份问题, 只能在后院等着。

两个孩子的身上穿着全新的衣裳,柱子刚一跳下马车, 便喊着“二姨母”飞奔而来, 一直跑到柳老夫人和柳翠微的面前,才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猛然刹住了脚步, 理了理衣襟, 随后端起手臂给二人见了礼, 规规矩矩地站到了一旁,等着自家大人。

柳老夫人看着日渐长大的外孙, 自是越看越欢喜,慈爱难掩,唤着柱子的小名, 将人搂在了怀中,自从柱子开蒙后, 祖孙二人见面的次数比从前少了许多,即便柳老夫人偶尔回到张家去做客,却从不去打扰柱子读书。

随着一阵柳二娘子爽利的笑声, 剩下的四口人都绕过了影壁,进了吴宅的前院, 张老夫人比起去年时, 身形看起来佝偻了几分,好在精神饱满, 见了柳老夫人,眉开眼笑地叫了一声:“亲家母”。

闻言,柳老夫人拉着柱子,快步迎了上去。

两位老人亲热地拉住了彼此的手,热络地寒暄起来,明明几天前才见过,却犹如阔别重逢一般,有着说不完的话。

张水生的手中拎着两桶自家榨油坊榨的两壶新油,笑着递了上来,柳翠微双手接过,交给一旁的丫鬟,笑道:“送到厨房去,告诉掌勺的师傅,今日的午膳和晚膳就用这两壶油来做菜。”

“是。”

柳二娘子掂了掂怀中的妞妞,哄道:“妞妞,叫外祖母,二姨母!”

妞妞瞪着水汪汪,黑亮亮的眼眸,看了看柳老夫人和柳翠微,乖巧地发出了几个小奶音,立刻就引来柳家母女和周围一众丫鬟婆子的称赞,柳翠微看着奶团子般的外甥女,只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跟着融化了,上前一步张开了怀抱,想要把孩子接过来。

妞妞哪里见过此等热闹的场面?在一众称赞声中搂住了自家母亲的脖颈,有些害怕地把头窝在了柳二娘子的脖颈处。

柳翠微不甘地尝试了几次,奈何妞妞就是不肯赏脸,最终也只能无奈作罢。

柳二娘子笑道:“这孩子可不像柱子小时候,这阵子突然有些怕生了,过一会儿就好了。”

“你们先下去吧,一会儿送些点心,果子,还有乳酪到后院来。”

“是。”

丫鬟婆子们得了命令,有序地离开了前院,做各自的事情去了,柳二娘子见状有些羡慕地说道:“果然是高门大户了,这些个丫鬟婆子,放在从前我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自从吴蔚被迫“殉职”以后,柳二娘子来吴宅的次数屈指可数,她们如今住着从前初到泰州时,吴蔚买下的宅子,已经觉得非常气派了,今日到了吴宅,方知什么叫做相形见绌。

柳翠微挽上自家二姐的胳膊,带着众人往内院走去,边走边说道:“二姐如今儿女双全,假日时日柱子金榜题名,为二姐博得诰命夫人的身份,妞妞长大后,大可将咱家的铺子都交给她来经营,倒是日进斗金,二姐和二姐夫富贵双全,哪里还能看得上我这小院子呢?”

柳二娘子被柳翠微两句话说的眉开眼笑,两位老夫人也是笑的慈爱,仿佛这一幕已经不远了,就连张水生也忍不住转头看了妻子一眼,心底满是期待。

柳二娘子压低了声音说道:“咱们脚步快些,蔚蔚还在后院等着吧?”

……

后院不似前院那般热闹,梅兰竹菊走后吴蔚也并没有安排新的人到后院来当值,只是偶尔会安排一个话少,口风严的小丫鬟守着,方便传个话,叫个人什么的。

尚且隔着一道院墙,吴蔚就听到了柳二娘子的声音,不由得勾起了嘴角,笑意发自心底。

过了一道拱门,总算是见了亲人。

吴蔚一眼就看出张家人今日是特别梳洗打扮过的,因张老爹故去尚不满三年,一家子身上的衣服都是素色为主,但在着装的选择上,定然是花了心思的,看起来素雅而不寡淡,充分考虑到了主家的心情,还显得很重视。

其实吴蔚并不在乎这些,但被人在乎的滋味还是很美好的。

张水生远远地便朝着吴蔚拱起了手,柳二娘子低声叫了柱子一声,后者便撒开了柳老夫人的手,撒着欢儿的朝吴蔚跑了过去,一边跑,一边亲热地叫道:“蔚蔚姨!”

这是柳二娘子昨夜叮嘱过柱子好多遍的,虽然从前柱子和吴蔚很亲,但是那时候柱子的年纪太小,还不太能记住人,这么久不见了,张水生夫妇充分考虑到了吴蔚的感受,担心若是柱子表现出疏离,会伤了吴蔚的心。

不过张水生夫妇显然是想多了,柱子并没有忘记这位“蔚蔚姨”,因贞洁牌坊一事,吴蔚的大名泰州百姓人尽皆知,张家村和小槐村的百姓甚至还在祠堂里给吴蔚立了长明灯,前者是因为吴蔚的贞节牌坊免去了他们的赋税,后者是因为他们效仿吴蔚在山体上凿冰洞,于洪水之中救了许多张家村的村民,而且张家村重建祠堂,柳翠微打着吴蔚的名义认捐了一百两白银,算是报答当初张家村对他们的收留之恩。

所以在张家村的祠堂重建完成后,虽然张家村的人对张水生擅自将张老爹安葬在别处而没入祖坟颇有微词,却还是给吴蔚设了一处长明灯,并简单书写了吴蔚对张家村的贡献。

这些事儿,吴蔚都是不知情的,就算是知道了,也并不会太在意,但在无形之中,吴蔚的美名已经在这个时空留下了痕迹。

……

“张婶,二姐,二姐夫!”

吴蔚先是弯身将柱子抱起,说道:“柱子长高了,也重了。”随后将柱子放回到地上,拉着柱子的手迎了上来,张家三人行了一礼。

张水生扶住了吴蔚的手臂,上下端详了一番,感慨道:“妹子清瘦了不少。”

张老夫人和柳二娘子齐齐点了点头,柳二娘子关切道:“不是说身子已经养好了吗?虽然比上次见着气色好了许多,看着反倒是清减了。”

张老夫人说道:“是不是家里厨子的手艺不成?水生,明儿你抓几只家里的老母鸡送来,给蔚蔚煲汤喝,补补身子。”

张水生笑道:“娘,如今蔚蔚家可不缺吃的。”

张老夫人不认同道:“那哪儿一样呢?我这一路走过来也没见着院子里养了鸡,鸡汤还是要现杀现煮的才最补,这女子的身子不比男子,气血两亏的病最是难以将养,需得长期将养,还不能操劳过度,方才能养得过来。”

听到张老夫人如此说,柳翠微立刻紧张地问道:“张婶儿,这是为何?”

似是没有料到柳翠微会如此问,张老夫人无奈一笑,看向了柳二娘子,柳二娘子解释道:“女子每个月……三娘如今也二十多了,如何还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柳翠微虽然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受用地点了点头,暗自决定在吴蔚的食谱上再下些功夫。

柱子则是懵懂地扯了扯吴蔚的手,问道:“蔚蔚姨,女子每个月怎么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众人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吴蔚倒是不介意给柱子科普一下生理知识,转念一想就只是笑笑。

柳老夫人笑道:“等你以后长大,娶了媳妇,你就懂了!”

闻言,众人又是笑了一番,一齐朝正厅走去。

……

吴蔚牵着柱子的手,心中流淌过阵阵暖流,虽然她和张家人许久不曾见面,但是从张家人适才的言语中便知道,他们对自己的近况很了解,对自己的关心丝毫不减。

这种不是血亲却如同家人般的羁绊,总是能让人充满了力量。

身后,柳二娘子正在给柳翠微说一个她特意打听来的,能快速滋养气血的方子,柳翠微则低声说道:“蔚蔚这阵子在忙些事情,三餐吃的倒是没比平时少,就是睡得晚,有时要过了三更才从书房出来。”

“呀,那怎么行呢?何事至于如此操劳?睡的这样晚,最是熬心血的。”

吴蔚转头看了一眼,正对上柳翠微投来的略带幽怨的目光,吴蔚咧嘴一笑,连忙转过头来。

“二姐也帮我劝劝吧,她现在是不听我的了。”

……

进了正厅,依次落座,吴蔚本打算亲自提着茶壶给诸人斟茶,却被柱子拦住:“蔚蔚请安坐,让我来!”

柳二娘子笑道:“就是!如今家里有了小辈,怎么也用不到你这个做姨娘的,有什么跑腿儿,打杂的活儿,你只管吩咐便是!”

……

丫鬟适时端来了茶点,干果,众人很快便聊开了。

而柱子很懂事地充当了添茶水的工作,谁面前的杯子见空,柱子立马就提着茶壶过去,吴蔚见状愈发欣慰,正所谓三岁看八十,张家得此贤子,即便日后不能登科,家业也定然不会败了。

……

柳二娘子彻底打开了话匣子,随着张家在泰州站稳了脚跟,柳二娘子也发挥了从前的特长,很快便结交一群唠家常的闺友。

柳二娘子目光炯炯,腰板儿挺直,说道:“家里的锅若是有快要坏的,可得抓紧去修啊,我听铁匠铺家二婶子说,朝廷好像要征召全国的铁匠到京城去,若是迟了……可找不到补锅的铁匠了!”

第303章 世道将乱

听到自家二姐的话, 柳翠微下意识地望向了吴蔚,见后者的表情虽是一派平静,但那深邃的眼眸中却多了几分外人难以察觉的认真, 柳翠微立刻明白了吴蔚心中所想, 主动开口追问道:“二姐,你这消息……确切吗?这阵子坊间众说纷纭, 类似的消息我也听说了好几种, 却不见一个应验的。”

面对自家妹妹的质疑,柳二娘子当即便拧了眉毛,说道:“旁人怎么说的, 我可不知道, 但我今日和你们说的这件事儿, 一准儿应验!我说三娘,你是不是离家太久了, 忘了你二姐我是什么人了?”

闻言两位老夫人抿嘴而笑,柱子也扬起了小脸儿,看向了自家娘亲。

张水生眼中带着几分欣赏与宠溺, 温声为妻子助阵道:“别看你二姐来泰州的时日并不长,可这街坊邻居的底细, 早就被她摸清楚了。从前在村里的时候,但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瞒不过你二姐的耳目, 这十里八村的‘耳报神’都是你二姐的闺中密友!”

听着张水生说的前半段,柳二娘子难掩得意地挺了挺胸, 可到了后半句却变了味儿, 柳二娘子瞪了张水生一眼,引得众人又是笑了一阵, 柳二娘子继续对柳翠微说道:“你二姐夫这话倒也不假,三娘你就听我的,家里要是有需要修补的铁器,抓紧送到铁匠铺去,过几日这城里的铁匠保准被朝廷征召走,虽说对咱们也没什么影响,可这些铁匠一走,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柳翠微点了点头,答道:“得了空我就到厨房亲自看看,但凡发现有不好的,就叫人送到铁匠铺去。不过我听说海州那地方离泰州足有千里,既然战事吃紧,为何不就近征召铁匠,要不远千里来泰州征召呢?莫非战事已然吃紧到如此程度了?”

柳翠微和吴蔚二人心有灵犀,柳翠微所问的,正是吴蔚心中所想。

当然,吴蔚还有第二个猜测,但那个猜测却是不能拿到明面儿上来说的了,要等到无人时,与柳翠微私下分析。

柳二娘子微微一怔,显然是没想到这一层,看柳翠微的目光中隐隐带了几分复杂,有羡慕,有感叹,还有几许说不清楚的情绪。

想她们三姐妹,一奶同胞,自己这个二姐还要比她早几年来到这世上,而在柳二娘子的多数记忆中,自己的这个三妹或许会是几个姐妹中最“没有出息”的一个,性格怯懦又不是农桑,虽然有一手不错的女红,可这女子终究要嫁得一个好人家,才算是安稳。

想到这里,柳二娘子忍不住看了看吴蔚,不得不承认,吴蔚的确是一个值得托付的良人,不仅带领着整个柳家过上了富足的日子,还出资在泰州城内办了善堂,日后从善堂中的孩子里,挑选一两个品行兼优的养在膝下,到老了也是一个正经的依靠。

最令柳二娘子觉得感慨的是:柳翠微的见识已经完全超越了自己,而自己……依旧停留在一亩三分地和柴米油盐里,好像这辈子……也就只能如此了吧?

柳二娘子难免有些失落,但余光又瞥见了柱子,看着儿子小大人般的模样,再看看襁褓中熟睡的女儿,心又松了几分。

只盼着自己这对儿女不要像她这个娘亲一样没出息,最好能照着吴蔚和柳翠微的样子来,若能如此,死也瞑目了。

房间内的气氛稍显凝滞,两位老夫人有心打圆场,但这漫不经心的问题事关战局和朝政,如那远在天边的云彩,只能远远看着,却摸不到半分,实在是插不上话。

张水生见妻子沉默不语,心中倒是明白了几分,虽然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每月能去商会转转,得到消息的途径多一些,而在这个时代,商人的消息往往是最灵通的,便主动接过了话头,说道:“听说这次战事,扶桑蓄谋已久,来势汹汹,再加上两国番贸维持了多年,朝廷对扶桑人并未设防,他们打着商队的旗号入了海州码头,趁着夜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占领的海州,占据码头后扶桑的补给源源不绝,而我朝海州一代,除了海州这个码头算是富庶之地,毗邻的州府并不富庶,地形一马平川,并无军事重镇,再加上我朝已经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事了,实在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吴蔚和柳翠微双双注视着张水生,听到此处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张水生却有些紧张以及一丝丝的窘迫,因为这些话可不是他说的,真正说这席话的人是商会的会长,当时正值朝廷吃了好几场败仗,泰州商会之中不乏巨贾,产业遍布天下,商会会长为了安抚他们,便说了这样一番话,张水生留心听了,本想回去以后当成故事说给自家儿子听的,没想到今日竟派上了用场,帮妻子找回了几分颜面。

张水生端起茶杯来猛饮了一口,回忆着会长的话,继续说道:“征召铁匠一事,也并不稀奇,泰州虽然僻远,却是一处富庶之地,如今国家有难,各地州府都应该出一份力,朝廷或许不仅征召了铁匠,或许还有些旁的军需,只是二娘没有听说罢了。再说……军需之物,哪里是那些锅碗瓢盆能比的?再多的能工巧匠都是不够的。”后面的这些话,更多的是张水生的理解,他绞尽脑汁,也就能说出这么多了,不由得面上一赧,一双粗糙的大手,搓了搓大腿上的布料。

吴蔚自是瞧见了张水生的这一个小动作,沉吟须臾,还是问道:“二姐,二姐夫,家中余粮可够?”

张水生答道:“还有几石粮食,应该是够吃了。”

吴蔚又问道:“在城里置办了田产没有?”

张水生摇了摇头,说道:“村里倒是还有些薄田,交给栓子的大哥一家在打理着,今年秋天就有收成了。城中的田地几乎都有主了,就算是偶尔偶有新田放出来,很快就被高门富户们收去,哪里轮得到我们家啊?再说了……”

张水生欲言又止,柳二娘子却是没有什么顾虑,接着说道:“这两年的日子看着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可这用钱的地方也比从前多了。虽说勉强攒下了些,却也是不敢轻易动的,教书先生要每日精米白面,好菜好茶的招待着,还要备下一笔束€€的银子,今后柱子去了学堂,笔墨纸砚的开销都不是小数目,还有妞妞的嫁妆!这孩子啊,真是一转眼的功夫就大了,我是个有福的,嫁过来以后爹娘拿我当女儿一般善待,也不知妞妞日后嫁的婆家是个什么脾性,这女子要想在婆家挺直了腰杆子过日子,还是得有一份体面的嫁妆傍身才行,咱们家如今搬到了泰州城,若无意外,妞妞今后的婆家也该是泰州人士,到底是不如村里头的,有一份同村的情分。所以我和你二姐夫商量着,从现在开始就给妞妞攒嫁妆,每年攒个五七八两的,等到妞妞到了年纪,也就不少了。榨油坊的营生也就那样,我和你二姐夫铆足了劲儿干,每月也就那些进项,再想多也是没有了。”

柳二娘子的言下之意很明确,张家在泰州城内并无田产。

吴蔚对柳翠微说道:“咱们家如今手里的田产,一共有多少?”

柳翠微不假思索地答道:“算上宜王殿下赏赐的,还有我按照你的交代陆续购入的,一共有一百三十五亩。”

“妹子,不可!”张水生明白了吴蔚的意图,出言拒绝。

吴蔚笑道:“既然二姐夫叫我一声妹子,那我就不是这个家的外人,两个孩子出生这么久了,我这个当小姨的,还没来得及送出一份像样的礼物。三娘……”

“嗯。”

“把咱家的地划出三十五亩来,其中二十亩送给妞妞,算是我这个做小姨的给孩子置办的一份添妆,日后妞妞出阁,这二十亩地也随着她带到婆家去,剩下的十五亩地,赠给柱子,田地里的产出,买笔墨纸砚应是够了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