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咸鱼 第130章

况且福利给出去容易,可以后要是想削减,皇帝想想都知道臣子会是个什么态度。

所以为了不削减,这官员福利要想好怎么安排对官员来说最实惠,对朝廷来说开销也不能太大了,最好还是要找个赚钱的路子,不然这银子专门从国库出,实在是不稳定。

而一想到赚钱,皇帝就忍不住想到了裴清,不是皇帝只能找裴清,实在是在赚钱的门路上,裴清非常有一套。

一个蜂窝煤,看着不怎么起眼,本来也以为只有冬日里烧得多,夏日或许烧得烧了,赚不了太多钱,结果一年多下来,算一算总账,就发现这矿场和蜂窝煤作坊赚的银子可不少,连炉子都卖得挺好的。

这还只是一样,裴家还有不少别的产业,赚得也是不少,皇帝跟着裴清也是没有少赚,内库都充实了不少。

如果这笔钱要内库出,以内库现在每年的收益来看,也是出得起的,但是皇帝不可能从私库掏钱,公私还是要分明的,不然这公私不分,危害更大。

可一想到要去找裴清,皇帝不由得有些排斥,不怪他排斥,实在是找到裴清,可能现在的问题是解决了,可又冒出新问题来。

尤其是今天刚刚吃了一个教训,皇帝实在是不想再受一个教训,那显得他也太傻了。

“邓卿,你觉得还能从哪里挖些银子来做官员福利?”皇帝转而看向邓元,希望他能给出一个办法。

邓元沉吟片刻,盘算着朝廷能从哪个方面挖些银子出来,可盘算了下朝廷这段时间花银子的地方,似乎都不太好办,科举这个是不能动的,为了弄科举已经不知道吵了几场,这要是动一下,耽误了大事就更加划不来。

可去掉科举,官船的制作也不好放缓,要是没有小冰河期,邓元肯定是会从这方面下手,可如今这事也是极为迫切,不能拖延的事,至于削减开支更是不行。

而且邓元担心,他这边可能只是想着暂时从官船制作中挖点银子,可一旦有了这个开头,之后官员福利银子不够了,那岂不是还可能再挖一点,那一点点地挖,后面可能就越挖越多了。

甚至等再过些年,陛下驾崩,他们这些人都不在了,说不定为了挖银子,都会中断官船出海的事。

邓元清楚,如今官船制作的开销都还是小头,随着源源不断地出海,开销会更大,一旦朝廷不坚定,这事就很容易中断,他不能给后人留理由。

这么一番盘算下来,邓元发现朝廷还真弄不出这笔钱来,除非说增加税收,不然怕是不成了。

邓元发愁之际,突然想到了裴清,不由得冒出问问对方的冲动。

第152章

“邓卿?”皇帝见邓元沉思了很久都没有说话,试探性地开口。

“陛下,这银子不好挖。”邓元收敛心神,苦笑了一声,和皇帝仔仔细细地说起他的顾虑。

皇帝叹了口气,他也是如此想的,只是想看看邓元有没有办法,可现在看来,邓元怕是也找不出什么办法了。

莫非还是要去找裴清试试?

“不然朕去问问裴清……”皇帝正说着,就听邓元说了一句。

“陛下不妨去问问裴清,或许他能……有些主意。”

邓元说着卡了一下,没想到皇帝的想法居然和一般,也是想着去问问裴清。

皇帝和邓元面面相觑,都有些尴尬,毕竟他们这商讨了半天,最后还是要去问裴清,那显得之前的纠结多少有点可笑了。

皇帝干咳一声,又道:“不过这到底需要多少银子,麻烦邓卿先算算,到时候再去问裴清。”

不然这才刚刚问过裴清,第二天就又去找裴清,这不是显得朝中无人了。

其实皇帝也可以再找一些人,毕竟内卷政策不能说,可是给官员增加福利还是能说的,但是这找来的官员就不一定能保守秘密了,万一提前暴露出去,那这作为防贪墨政策的安抚政策效果就要差了些。

毕竟先打一拳再给个甜枣,人对最后尝到的这点甜头的印象就深刻得多,可要是甜枣提前暴露出去,那就会让人不满足,更加记恨打的那拳了。

最重要的是,皇帝觉得朝堂上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就没发现谁有这种赚钱的天赋,别到时候找大臣问了,对方也没有办法,最后还是要找裴清。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现在就找裴清。

邓元点头,表示他会好好地计算一番,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邓元一直都在算这需要多少银子,只是越算越心惊。

邓元发现乍一看给每个官员的福利其实都不算太多,但是所有的官员加一起,尤其是科举之后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官员进来,哪怕这些人都是要从底层做起,可加一起,数字也不小了。

邓元努力地删减,可到最后拿出来的数字还是让他有些叹气,他对裴清有信心,如果只是几年时间的话,裴清应对这个应该还是挺轻松,可长时间的稳定拿出这笔银子,邓元都不知道做什么生意才能赚这么多。

况且要是真的能赚这么多,他们这样问裴清,岂不是让对方吃亏了。

只是邓元不管再怎么纠结,皇帝得知他算出了具体的数字后,看完深吸一口气,就赶紧将裴清召进宫来。

虽然这次皇帝还是什么都没说,但裴清有预感,估计又是他上次说的事。

裴清当时说的时候是没有考虑到国库银子够不够的,但是回府后和谢云煜一说,谢云煜就提醒了他。

裴清立刻就反应过来了,他还是了解过大盛每年收取的税银有多少,而开销又在哪里。

大盛因为立国不久,为了与民休息,轻徭薄税,所以国库的税银其实一直都不多。

如果风调雨顺的话,去掉花出去的银子,国库稍微能存些银子,可一旦年景不好,国库的收成就不多了,要是再严重点,出现什么严重的天灾,那朝廷还需要救灾,拨付的银子就不少了,而皇帝这边还要给灾区百姓免税,这一减一减的,国库就更加的入不敷出。

这要是多出一份官员福利,虽说从长远来看是有利的,可问题在于,国库或许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一年两年的或许挤一挤还行,可时间一长,这就成了朝廷的一个负担了。

偏偏这件事提出来容易,可之后想要将这份福利砍掉,反对的官员数不胜数。

意识到这点后,裴清叹了口气,这高薪养廉果然不容易。

裴清觉得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想到这一点,只是这个钱实在是出不起,所以就将这个方法抛之脑后了。

裴清叹了口气,从皇帝喊他过去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大盛怕也是被这个难题给卡住了。

如果皇帝是前几天就喊他过去,一时之间裴清也拿不出什么主意,好在这几天里,裴清也是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也算是有些头绪了。

农产品虽然是重中之重,可要论起赚钱来,还是差了点,毕竟农副产品,哪怕是稀罕的东西,价格看着是高了,可也只是和农产品比起来高,和一些奢侈品比起来,那就差多了。

虽说靠国内的世家也能赚上不少银子,但是裴清很快就意识到另外一种赚钱的方式或许比这个更好,而且恰好,他也能借此提出来。

那就是海外商贸。

说实话,裴清是真担心朝廷花大价钱建造的官船出海后只是单纯地找地和找良种,虽说这两样也很重要,但是在计算过朝廷的收入后,只用这两个目的,一直只出不增的,裴清担心最后朝廷还是会放弃官船的事,或者说缩减船队,只是做个样子。

不是裴清过于低估一些人的良心,而是银子越来越少的时候,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

与其指望其他人的良心,不如指望一下靠利益诱惑,这样维持的时间也可以更久。

而且裴清觉得,只要利益足够的话,就能让不少人的目光都朝大盛国土之外看过去,这或许也能稍微缓解一下社会矛盾,虽说这样做对于海外的人或许不太友好,但是裴清也顾不得这些了。

在心底盘算了一番后,裴清就跟着内侍进宫了,皇帝和邓元还不知道自己将迎来什么,焦急地等裴清过来。

第153章

“海外?”

“海外?”

听完裴清的建议,皇帝和邓元异口同声,一脸惊诧,在两人看来,大盛才是天下最富饶之地,而海外算是蛮荒之地了,虽说有良种,土地也不错,可这和有没有钱关系不大。

在裴清开口之前,两人一直都以为裴清会弄出些稀罕的东西,然后由朝廷掌控,卖给大盛的世家豪门,赚到一大笔银子来填补这个窟窿。

考虑一些东西的生产门槛比较低,两人甚至都已经思考到要怎么保守秘方了,避免稀罕物被别的人生产出来。这再稀罕的东西,一旦多起来,也就不值钱了。

就比如说豆芽,裴清做了一段时间的豆芽生意后,就将这个秘方传出来,算是送给百姓了,这就让不少人都学会了制作豆芽,而豆芽的价格也是应声下跌,哪怕是到了冬日,豆芽的价格也不是特别的高,因为太高了,买不起的人可以自己在家发一些豆芽。

而豆芽,只要是在生长的时候都比较的耐放,虽说豆芽长得太长了,营养会不如短的时候,可以在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可以吃的时候,百姓们也不是很在意这个营养了,能有的吃就不错。

以至于到了如今,豆芽不管春夏秋冬,都成了百姓饭桌上一道常见的菜了。

豆腐也同样如此,制作配方被找出来后,之前靠着做豆腐发家的萧家这几年里也衰败得不成样子,如果只是赚不到钱还不至于败得这么快,可是皇帝和世家勋贵都对萧家不满,一年时间不到,萧家就被迫离开京都,而今基本上是听不到什么消息了。

而豆腐的价格也是同样跌了很多,不过因为降价,也成了百姓补充营养的一道菜,尤其是裴清说过豆制品可以补充蛋白质。

虽然豆制品是植物蛋白和肉类蛋白质不一样,可是百姓平常也只是逢年过节才可能称点肉,补充的那点蛋白质根本不够,而现在有了豆制品,百姓得知吃这个和吃肉有些类似,对于豆制品的热情高涨。

由此可见配方保密的重要性,虽然皇帝和邓元也觉得就算有人摸索出配方,但是为了赚钱,大概不会像裴清这样将方子公布出来,可赚钱铁定是会受到一定影响的,还是将配方牢牢把控住更好。

谁知道裴清倒是也说了行商,可却不是他们猜测的这般,而是什么海外贸易。

皇帝觉得裴清大概是知道海外有良种和好地,就觉得海外也很是富饶,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皇帝看了眼邓元,有些话他不方便说,容易挫伤裴清的自尊心。

邓元了然,开口道:“裴清啊,你大概还了解海外的情况,海外是一片蛮荒之地,哪怕是带着货物出去,也赚不了多少银子的。”

邓元说着就将他对海外的一些了解告诉了裴清,这些了解也算是邓元从一些做出海生意的人口中听来的,邓元觉得很有说服力。

裴清听着,尤其是听到邓元说出海做生意的都是实在没有办法,竞争不过其他人,才只能出海讨生活,神情微妙起来。

裴清觉得一些人刚出海的时候或许真是这种情况,毕竟出海贸易赚得多,但是风险也大。

风险有好几个方面,一是孤身在海外行商,有可能遇到心生歹意的人,虽说在大盛也可能遇到,可概率绝对小得多,更不要提官府也会定时清缴土匪山寨。

而海外,遇到有歹意的人可能除非匪患,还有利欲熏心的当地贵族,到时候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二就不是人祸了,而是天灾,若是在海上遇到什么天灾,危险程度比在陆地上行商要高得多,轻则货物丢失,重则人也没命了。

人毕竟是陆地动物,而在陆地上,不少天灾对于行商的影响是比较小的,或者是可以提前预判的,只有小部分的天灾才是行商无法避免的,以整体来说,陆上行商的危险又是小了一点。

可这些人能这么长年累月地进行海外贸易,说是没有赚到银子,只是勉强为生,那简直就是在骗傻子。

不能收获极大的利益,这些人怎么可能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赚钱呢。

皇帝听着邓元的话,都感觉自己被说服了,赞许地看向邓元,觉得还好是邓元来讲,这要是他来说,指不定说服力还不如邓元呢。

想到这里,皇帝的目光移向裴清,觉得裴清应该也是被说服了,然后就看到裴清神情微妙地看着邓元,仿佛在看一个被蒙骗了很久的……小可怜

小可怜!

皇帝一阵恶寒,对上邓元肃穆的脸,实在是无法将两者联系起来,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只是裴清这样看邓元的眼神就让皇帝意识到事情不对。

皇帝觉得邓元说的是现实,莫非是在裴清眼中不是这般,不然的话裴清何至于是这样的目光。

皇帝很快就从裴清的眼神中分析到了重点,看来不光不是这样,甚至这海外商贸还挺赚的。

不过皇帝没有直接就相信这一点,想要听听裴清是怎么说的。

“邓大人,您觉得他们说的都是真话吗?”裴清认真道。

“固然有些虚假,但是这收益应当是不假。”邓元也不傻,看出裴清的态度来,沉思片刻后回道,他清楚这些人说得肯定是有点假的在里面,但应该也只是哭哭惨什么的,可要说利润,邓元决定顶多是少说了一点,但是数字差距应当也不大。

“他们是做什么生意的,邓大人了解过吗?”裴清虽然觉得自己的猜测应该没有出错,但是为了避免一些偏差,还是问了一句。

“了解过,是贩卖丝绸,再从海外贩卖些特产回来售卖,据说海外的丝绸售价比大盛贵了五六倍。”邓元解释道,“虽说这利润是不错,可海外行商,风险也大,贸易也算不上多稳定,平均一下,赚的其实不多。”

皇帝听到这个售价有几分心动,这官船制作好肯定是很大的,到时候出海空着船也是出,载着货物也是出,不如就贩卖一些丝绸,五六倍的价格差也是很好。

最主要的是丝织物也不是很占地方,运输起来也方便,只要不被火烧,也不会放到坏,哪怕海上被水泡了也影响不是特别大,这么算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贸易物品了。

皇帝正盘算着,就听到裴清突然开口道:“邓大人,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价格其实也是骗你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