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 第245章

而且这几年从上京到燕北这一路上,他们还派兵去剿过好几次匪,现在这一路上连匪患都没有了。所以除非是这一路上遇到天灾,或者是百姓个人身体的缘故,否则这一路上是不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的了。

如今又长大了一岁多的小明哲已经能听懂父皇和爹爹的话了。看着城楼下面离开的人,他用稚嫩的声音问两个父亲:“父皇,爹爹,我们也要走吗?”

“是啊,我们也会离开这里的。”城楼上面的护栏太高了,韩凛把孩子抱了起来,这个小矮蛋才能看到城楼外头了。

“我们不在这里了吗?”小明哲有些担心的问。

“是啊,我们等明年也去新都,就不在旧都这里了。到时候朝廷的官员和一部分将士,还有城里的一些百姓们也会跟着我们一起去燕北。”韩凛认真的回答孩子着的话。

平时他们大人说话的时候很少会避着孩子,所以迁都的事情,他们两个大人早就跟孩子说过这个事情了,只是他们不知道孩子能听进去多少而已。不过现在看来,孩子大概是能够理解他们以前说过关于迁都的事情的。

小明哲的小脸上露出了一点忧愁出来,问抱着他的父皇:“新都在哪里啊?”

“父皇不是给你看过地图吗?新都就在往北的方向,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尽头就是了。”

“那得走多久啊?”

“那要看你怎么走了。如果只是靠两条腿走的话,可能要稍微走久一点。但是要是坐着马车的话,就会稍微快一点。如果要是骑马的话,就能更快一点了。”韩凛并不会因为孩子小就糊弄孩子,所以每次面对孩子不懂提问的问题,他们都会尽量的给孩子讲详细和说明白。

站在一旁的傅秋白听着韩凛在跟孩子说话,偶尔会帮忙补充两句。

***

他们在城墙上面站了许多,一直到城楼下面的队伍离开之后,他们才从城楼上面下来,乘坐马车往城里回去。

坐在马车里的小明哲趴在车窗口处往外看了一眼,又回来问两个父亲:“父皇,爹爹,新都是什么样子的啊?”

“新都啊,那边的城市是先规划后建设的,街道会比旧都这里的宽敞一些,城市的排水道也会安排得更合理,以后下雨天新都里头不会积水太严重。房子的话,新都的房子是刚建设好的,房子会比旧都这里更热闹一些。”韩凛知道孩子今天问这么多话,可能心里也是有点害怕和不舍得离开旧都这里,他现在大概是明白那些不愿意走的人的心思和想法了。

他们是从燕北回到上京城这里来的,他们对那个地方有着一种熟悉和归属感在心里。对他们来说,迁都燕北是去回去那边,而不是去到那边。

但是对于没有去过燕北的人来说,去燕北,就真的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一个不熟悉,完全陌生的地方去了。这一点,对于他们家这个从一出生就在上京城里生活到这么大的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

“那我们以后还回来这里吗?”小明哲又问。

“可以回来的啊。如果以后你想回来的话,你可以提前和父皇还有你小爹说,我们如果能安排出来时间的话,就带你回来这里游玩。或者是,以后我们有时间的话,父皇和你小爹带你到别处去看看。”说来他们的孩子从出生之后都还没有离开过京城了,最远就是去京郊的皇庄上玩一玩就回来城里,韩凛都有点觉得自家儿子有点可怜了。

如果是在他原来的那个世界的话,他们早就带孩子满世界的去游玩了。只是在他们现在这个车马落后的年代,想要远行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但是如果是孩子想出门的话,他们当父亲的也不是不可以为了孩子安排一下。不过最好的话,还是他们能尽快的把发动机造出来,把小汽车和火车造出来,这样以后不管是他们还是大召的百姓们要出门远行,都会容易许多了。

韩凛在脑子里想了想那个画面,三五年内可能还实现不了,但是如果十年八年,再过个三五十年呢?这个国家会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成为一个什么样子了?他的心里开始有了些期待。

不过现在虽然小汽车和火车没有,但是他们有大船啊!

韩凛跟孩子许诺道:“等到了新都后,父皇带你到顺港城去看大海,去看我们自己造出来的大船。我们的大船可大啦,到时候父皇还可以带你到大船上去体验一下我们的大船。”

“父皇,我要去看大船!”小明哲知道大船,他们皇宫里的湖里就有小船,他的父皇还送过一艘大船的小小模型给他,说是他们还有按照这个小船造出来的很大很大的,有房子那么大的船。

只是有房子那么大的大船是多大,小明哲还没有见过,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期待。

韩凛接住往他这里扑过来的儿子,果然没有男孩子能不喜欢大船飞机坦克这些东西的,只可惜他现在变不出飞机和坦克出来给孩子看。不过大船的话,倒是可以满足一些儿子的愿望了。

“想看大船啊,要等明年去了新都,如果有时间的话,明年就带你去看大船。要是父皇和你小爹太忙的话,就得后年才能带你去看大船。”他并没有把话说得太满,万一刚去了新都太忙抽不出时间带孩子去看海,但是又答应了的话,那就有点难办了。所以他把时间放宽松一点,明年去不成的话,他们后年再去也是可以的。

一说到大船后,小明哲什么忧愁都没有了,一脸兴致勃勃的跟他父皇说起大船,一会问大船是多大啊,一会又问大船能去哪里啊,能不能带他回来旧都这里啊,等等。

反正问题是一箩筐那么多。

等他们的马车到了悦然酒楼,从马车下来的时候,他们家这个儿子的兴奋劲儿都还没过去了。

严长安这会儿人就在酒楼这里,见到韩凛和傅秋白带着孩子上来,他拉过一脸高兴的义子抱在怀里,问小孩儿:“明哲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吗?怎么这么高兴的了?”

“父皇答应带我去坐大船!”小明哲坐在义父的怀里,就着义父的手喝水,喝完水之后还不忘记把父皇答应的事情告诉义父了。

严长安抱着软萌可爱的义子,哄着义子道:“义父也可以带你去看啊。你父皇和你小爹爹忙得很,怕是抽不出时间带你去看大船,你还是跟义父去看吧,义父带你去看。”

“义父还带你到草原上去骑马,去看羊群,你说好不好啊?”

一听到这话,小明哲就有些心动了,带着犹豫的眼神看向正看着他的父皇和小爹爹,到底是要跟父皇和小爹爹去呢?还是跟义父去看呢?

第448章 蓟城

自从确定蓟县作为新都后,蓟县就更名为了蓟城,还把周围的几个小县一并并入了蓟城,把新都的领土扩大了数倍。

早在几年前他们康王爷在蓟县这里的时候,整个燕北都已经纳入了新的规划和发展当中,这片地区是整个大召最早修建好公路的地方,极大的加强了整个地区的往来和商业发展。不过加速这个地方更快发展的,还是两年前这里被确定为新都,朝廷对这里又进行了一番新的规划,并且派遣了大量的人员到这里来搞建设。

如今蓟城划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则是原先的蓟县再往周围扩大了不少的面积,日后这里将作为行政中心和教育中心,内城里面还保留了几所书院;同时这里也将作为皇城,以及官员们的宅院住处都安排在这里面。外城则是作为商业区以及居住区等等的功能区存在,这里按照区域划分,又划分成了十个小区域。

城郊外面有几个新划出来的作坊园区,原先在蓟县四周的作坊则是迁到到了城郊外头的新区这里来,不能再留在城区里头了。同时,这里也有不少新开的作坊,其中一家很大的新作坊正是去年新开办起来的车辆制造作坊了。

整座城市进行了重新的规划之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如今一些区域已经建设完毕,但是还有一些区域还在建设当中,还未完工的。

当第一批迁徙的人到了蓟城这里后,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座崭新,并不比他们旧都护城墙低矮,甚至是比旧都的护城墙更为高耸宏伟的护城墙。

护城墙外面还有一条很宽的护城河。

他们到的时候是白日,城门大开,落下的城门刚好作为一座桥,让进城的人从上面走过去。

城门口这里摆了一排的桌子,这里还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登记处】三个大字。

调到蓟城来,当了蓟城知府的张茂早就接到他们陛下派人送来的诏令,算着时间,知道近日会有北迁的百姓到蓟城这里来,他早早的就安排了官吏在这里负责接收这些北迁的百姓。

当见到这么一大群人来到这里,早已经等在这里的官吏就喊道:“上京来的人先到这里来做好登记才能进城去。”

领队的将领过来跟前面的官员做了交涉之后,就派人去通知后面的百姓们过来排队做登记。

没过多久,城门口的登记处这里就排起了队伍。

在这里负责登记的官吏还告诉已经登记好姓名和身份的百姓,“你们家买了房子的,就到那边的房管司去,凭你们手上的房契领到你们家房子的钥匙,一会进了城直接去开了家门就能住进去了。”

“好好,谢谢大老爷。”男人道了一声谢之后,就拿着身份户籍和房契去领钥匙去了。

第一批到京城来的不少人都已经先在旧都那边买了新都这里的房子,当时许多人都是想着到了新都这里肯定是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而且现在新都的房子便宜,早买也划算,因此不少人都提前买好了房子。

当到了新都这里后,他们才知道提前买好了房子的好处,那就是到了新都这里之后,不用担心一家人没有地方落脚。他们拿了身份户籍和房契,就可以直接从房管司那里领到了新居的钥匙,拿着新居的钥匙领着家人进了城,一家人就直奔新家去了。

在城里的张茂张知府,得知北迁的百姓们到了之后,就匆匆的赶了出来。见到城门口这里的人多,他们自己这边的人都要忙不过来了,他这个知府大人就带着下属们过来帮忙。

***

很快的,在城门口这里登记好的百姓们就进城去了。

当进来新都,这些第一次到新都来的百姓们都发现了:新都的街道真宽敞啊,这里的房子盖得真漂亮啊,这里的人……也真多啊!

早在两年前蓟县定为新都之后,商人们看到了这座城市未来的曙光,整个大召的商人都往这里跑。因此在迁都的百姓们到来之前,城里不少的商铺早已经被商人和世家们拿下了。在朝廷和北迁的百姓迁来燕北之前,他们就已经在城里开了铺子,做起了生意。

再就是,这几年燕北这里的百姓们都有活干,地里的产出也都不错,他们不少人家中也存了一些银两,许多人就拿了银两到城里来买了房子。街上的商铺贵他们买不起,不过现在居住的房子价格并不是太贵,就是普通人也拿得出来银子买房子的。

在城里买了房子后,年轻人就到外头去找活干,家里年纪稍大一点的人就在城里开个小摊子,做点小生意。如今燕北这里的作坊多,他们能够用很便宜的价格从作坊那里买到一些有瑕疵的次品货物,这些东西胜在价格便宜,普通人家倒也不嫌弃,因此他们也能卖出一些东西,赚点小钱补贴家里。

所以,当旧都的百姓们到了新都这里来的时候,新都这里并不是一座无人的荒城,这里的街上车水马龙,来往的车马商队和行人无数。街上的商铺都开了门做生意,还有许多小商贩在街上摆了摊子卖东西的。

可以说,这里比起旧都来说,半点都不荒凉,甚至还很热闹,城里的房子一眼看去,整整齐齐,很是漂亮。

这是一座和他们记忆里完全不一样的城市,这里的一切都是崭新的,从街道到房子,还有人,以及他们的未来。

突然的,刚到这里的许多人心里都生出了一种向往:日后他们在新都这里,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未来呢?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很期待。

钱进用三轮车载着妻子和两个孩子,还有他们不多的家什找到了新居这里来。把三轮车停在新居的门口,夫妻俩个从三轮车上下来后,还把两个孩子抱了下来。

“应是这里了,你拿钥匙出来把门打开吧。”徐三娘认得门牌上的牌号,正是他们新居的门牌号了。

“好好,我这就来。”钱进快步的过来,把脖子上挂着的钥匙拿了下来,打开了新居的房门。

门一打开,进去就是一个不大的小院。

徐三娘帮着夫君一起把他们的三轮车开了小院里,两个孩子已经跑来推开屋子的门了。

大的孩子在那边喊:“阿娘,阿爹,你们快来看。”

两个大人听到孩子在喊他们,才走了过来看。

屋子的门打开,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铺了花纹石砖的地板,大堂里敞敞亮亮的。值得一说的是,他们新居的房子的窗户,竟然还是玻璃窗户了。

他们新居是一栋二层的小楼,连带一个小院子,院子只能放下一张小茶桌在这里喝茶的大小,还能再种几盆花花草草在河里。

一层小楼的面积也不是很大,不过两层小楼加起来,足够他们一家四口在这里住了。就是他们原先在旧都那边住的小院,都没有他们如今买的这个新居大了。

“这里真好看。”一走进他们的新居,徐三娘就喜欢上了这里。

钱进也喜欢新居的房子,实在是那些年一家人挤在一处小院住,他们夫妻俩个带两个孩子住一间屋子的日子太过于难熬了,如今一看新居这里的房子,夫妻俩个连带两个孩子都喜欢上了这里。

“是啊,我们收拾收拾,一会去把床柜家什买了,以后就住在这里了。”钱进没有忘记他们新居里头还什么都没有的事情。

徐三娘没有忘记他们带来的那点家什还在三轮车上,“我们先把车子上的东西搬下来先吧。”

“好,我们一起吧。”钱进还喊了两个孩子过来帮忙。

虽然这一路上舟车劳顿很是疲惫,但是当到了新居,见到他们新居的房子,想到他们往后就住在这里,一家人也不感到累了。

在把东西搬下来之后,夫妻俩个就带着孩子外出吃饭和买东西去了。

跟钱进徐三娘家一样的,还有不少和他们一家搬到新都来的年轻夫妇们。有人买的是独门独院的小院,不过也有一些人当初手上的钱不多,买的就是一套小房子。

不过即便是新都的小房子,也不比他们从前在旧都时候住的房子差。

这一天,整座城里的人比往常还多了许多,街上开门的铺子的生意也比以往更好了。许多搬到新家来的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床柜桌椅,还有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等的这些家里头需要用到的东西。

新都这里的商铺的服务也很是周到,只要把钱和地址留下来,铺子里头的掌柜就会安排伙计送货上门。不过近日来的生意太好了,如果等着店里送货上门怕是要耽搁一些时日,若是需要得急的人家,都是自己用车子把东西拉回去。

新买的桌椅床铺往屋子里一摆,这些刚到新都来的百姓们,这一夜里全家都住进了新居,躺在了新居新摆的新床上睡觉了。

这一天,作为知府的张茂也是在外头忙到很晚才回到家中。

“夫君,今日可是累坏了吧?”

“还行。”

家中等待的夫人见到夫君回来,又是让人端茶又是让人送水的伺候自家夫君。

第449章 向上发展

当第一批北迁的百姓安全的到达燕北的消息传回上京城这里后,朝廷又安排了第二批北迁的人。第二批北迁的人大多是朝廷的工匠,以及这些工匠们的家人们。

第二批北迁的人员于七月中旬从上京城出发,于九月初到达燕北。

燕北这里早就为这些匠人们安排好了住所,住所里的一应家具都是全备好的。一到了这边,甚至都不需要这些匠人们费脑筋,他们就带着自己的家人住进了家具齐全的新居里头,自己则是到了当地衙署去报道,继续回到了新的工作当中。

如今在大召,匠人不再是一种低贱的身份了。如果是朝廷的匠人,他们不仅享有朝廷的俸禄,还享有官府给与他们的各种优待,像是这次搬到新都之后,他们能够跟朝廷的官员一样,能住进官府给他们分配的新居里就是一个。另外,他们的妻子跟着他们到了新都,朝廷还会给他们的妻子安排工作,他们的孩子能在就近的官办书塾读书,日后他们的孩子还可以参加朝廷的所有科考,不再受户籍的限制和影响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