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 第246章

这也让这些几百年来被人轻视和瞧不起的匠人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也让许多人意识到了,学习手艺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当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开始有了改变之后,许多匠人也愿意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跟着他们学手艺,普通人家愿意让他们家里的孩子去学习手艺,就是为了将来能吃上皇粮。

以前让孩子去拜师学艺,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许多有手艺的人都担心教会了徒弟会饿死师傅,一些老师傅即便是真的收了徒弟,这些师傅们也不会把真正的本领交给徒弟。许多孩子跟着师傅学了十年八年都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青春,最后还什么本事都没学到。

但是现在大家完全不用担心一点了,新都和旧都都有官府所办的技术学院,再往上一点就是燕大书院和上京大学。上京大学是由原来的京城书院改名的书院。如今燕大书院和上京大学里就有七大书院和近百个专业,只要是能进去两所大学里头读书的人,就完全不用担心学不到知识出来。低一级的技术学院,那就是真的教技术了,打铁、木工、织布染色刺绣等等的这些,只要是你想学的东西,就没有书院不教的。

所以现在想学手艺的人,也没有那么难了。只要教了钱进去技术学院,学个三五年出来,完全不愁找不到活干。若是学得优秀的人,还能被书院推荐去朝廷官办的作坊做事,待遇那是相当的好。

有一些改变,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发生的。大概这个时候许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知道一点:让孩子去学会一门手艺,并不是一件会让孩子吃亏的事。

等到第二批北迁的人员到达燕北的消息传回京城这里的时候,上京城这里已经是深秋时节了。

再过不到一个月,整个北境就会开始下雪,这也意味着北迁的工作要暂停好几个月,要等到明年的春后才能继续了。

韩凛接到北边送来的信,并且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家青年:“第二批北迁的人员已经到那边安定下来了,工匠们都按部就班的到了新作坊去做事了。”

傅秋白接过韩凛递过来的信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好事。”

“今年的天冷得比去年早了一些,燕北那边现在那边应该快下雪了,路上怕是不好走了,第三批人只能等到明年开了春后,再安排过去了。”他们都有感觉,今年的天气比去年要冷一些,燕北那边比上京城这里的冬天还要稍冷一些,下雪也会比上京城这里的要早一点。

没准那边都已经在下雪了,只是他们还不知道而已。

“嗯,是啊,我也有点感觉到了。”韩凛也知道这一点,心里有些担心的道:“也不知道大家去了那边,能不能适应那边的冬天了。”

“燕北那边虽然是比上京城这里的冬天要冷一些,不过那边的房子全部都装了壁炉和地暖的,住着应该是比上京城这里的房子更舒服一些。这一点应该是不用担心的。”傅秋白说道。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这几年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在扩大,产量也不断的在提高,如今整个大召的棉花产量足够供应他们的内需了。就是普通百姓也会种上几亩棉花,种出来的棉花也不愁卖不出的,每年到了棉花采摘的季节,官府那边会有专门的收购点,也会有商人派人到棉花种植的地方去收购棉花,百姓们把好的棉花卖给官府和商人,差一点的棉花他们就留着自己打棉被做棉衣,再穷的人家家中都有一件冬季御寒的衣服了。

另外就是他们这几年在北方大搞养殖,皮毛的供应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随着棉花种植的面积扩大和产量增高,还带来一个很大的影响,就是现在他们全国各地区的布匹和棉衣的价格都在降低,以前许多人都买不起的一件棉大衣,现在普通的人家都能买得起了。毛衣毛裤的价格也在不断的降低,皮制品的价格也没有以前高了。

因此,冬季有了厚实和能够御寒的衣服后,人们也敢走出家门了。这样即便是冬天的几个月,各地的市集都还会有人做买卖,商品的流通也能给老百姓们带来一些收入。

这样卖东西的人能赚到钱,然后他们又用赚来的钱去买别人的东西,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不至于说冬季的几个月里,所有的人都没有收入,整个国家都要停滞好几个月。

再加上如今海外贸易开始了,他们国内多余的商品可以卖到大召之外的其他地方去,然后又从外面换回来他们需要的东西,并不会造成产能过大,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的局面。

整体来说,如今他们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百姓,都是一种向上的状态。

“这个倒也是,说不定他们去了那边就不想回来旧都这里了。”韩凛也知道不少的人是打着去了新都住不习惯就回来旧都的想法。好在现在的人口流动性还不是太大,一般没有战争的话,一个地方的人是很少会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去的。

而这一次这里的百姓北迁,则是因为跟着朝廷北迁。

不过以后的道路通畅,车马好走,说不定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往来和交流会更多,人口的流动也会跟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而有所变化了。

“原先我还觉得剩下的时间还挺多的,我们是不是太早安排人过去那边了。现在这么看来,还好我们提前安排,要不然全部都集中到明年,怕是就赶不及了。”从第一批人员北迁到现在,转眼就过去半年的时间了,一开始韩凛还觉得时间挺多的,但是现在一算的话,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是太多了。

当初还是傅秋白提出趁早一些让上京城这里的百姓开始北迁的,现在看来的话,他当时的那个提议和安排,还是比较正确的了。

“早点安排我们这边也不至于,等到时间了,才开始手忙脚乱的了。”傅秋白这个人做事就是这样,习惯未雨绸缪,习惯了把所有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和计划好,不让自己处在被动的局面里。只有站在主动的那一方,他们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操控所有的事情了。

这一点韩凛跟他们家傅老师是正好相反的,他是一个有点拖延症的人,不过自从有了媳妇儿后,他的拖延症被自家媳妇儿治好了不少。

主要也是因为现在他们所在的这个位置上,许多事情不容许他们拖延。像是这次北迁的事情,如果他们拖到明年才去安排和处理的话,到时候朝廷和他们这边都会面临极大的压力和困难,就是对老百姓们来说,时间太匆忙,他们也手忙脚乱的不好安排。

但是现在不一样,他们把时间提前了,每次的人员都是提前安排好,也会根据北迁的人员的多少,派遣将士护送大家过去。而燕北那边也会安排人员来负责接收这些迁去的百姓。对百姓们来说,他们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跟着朝廷那次的安排走。

另外还有就是对于燕北那边的商人来说,一次涌去的生意和分批涌去的生意,他们接待的压力也是不一样的。就比如卖床柜的商铺了,一次来一百个客人买东西,和一次来一千个客人买东西的压力又是不一样的。一次去的客人少,他们也好接待和安排,能够把客人需要的东西卖给客人,而不是因为去的人多了,他们只能看着送上门的生意因为他们的货物不够,而做不成。

所以这样的安排,对于四方来说,都是最好的安排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还好我们当时听从你的建议。要不然真的等到明年才安排,那就真的是手忙脚乱的了。”韩凛伸手把去媳妇儿搂过来坐在他的腿上,在媳妇儿的脸上亲了一口笑道:“有你这么好的媳妇,三辈子修来的福气怕是不够,怎么也得八辈子才能修来这么好的福气,娶到你当我媳妇了。”

傅秋白用手抵住正往他脸上亲的嘴巴,笑着说了一句“别闹。”

第450章 傅秋白:想打儿子!

十月中旬,上京城这里下了这一年来的第一场雪。

从御书房里走出来外头的时候,韩凛才发现外头下雪了,看着飘飘扬扬的雪花,一片一片的落下来。他有些诧异的问门外守着的人:“这外头什么时候下雪了的啊?”

“回主子爷,刚下没一会呢。”小福子回道。

韩凛点了点头,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有点想吃麻辣火锅了,一想到那个味道就有点忍不住的咽口水。不过吃火锅这种事,肯定是要找媳妇儿一起吃的了,“你们皇后殿下呢?他回宫了没有?”

“回主子爷,殿下回来了,正在那边的屋子里头呢。”小福子指着秘书处那边的屋子,告诉他们主子爷。

听说媳妇儿回来了,韩凛就往秘书处这里过来,门帘一拉开,就见到坐在里头的媳妇儿正在跟秘书长黄维清在那里说事情。

屋子里的人见到他们陛下进来,愣了一下都忙的转过来行礼道:“参见陛下。”

“大家都平身吧。”韩凛摆摆手让大家起来。

傅秋白也从坐着的位置上站了起来,看向过来他们这边的人,问道:“你怎么上这儿来了啊?”

“听小福子说你回来了,在这边,我就过来瞧瞧。外头下雪了,我们今晚上吃火锅吧?”在这帮秘书们和媳妇儿的面前,韩凛向来是不端着皇帝架子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

闻言傅秋白就笑了,“行啊,你想吃的话,就让厨房那边安排吧。”

“你们今日也留在宫里吃火锅吧?晚些再出宫去。”韩凛也顺便的邀请这些员工们留下来吃火锅,有好东西不能少了员工们的份不是?

“既然陛下邀请,臣等自然是要留下来吃的了。”黄维清笑道。

其他的人也纷纷的笑着感谢他们陛下。

去年的时候他们有幸吃过宫里做的牛油麻辣火锅,那个味道至今他们都还记得了。虽然现在城里也有一些酒楼饭馆有卖暖锅的,但是他们去吃过了,味道都没有他们在宫里头吃的好。

现在他们陛下说请他们吃暖锅,他们自然是没有拒绝的了。

“行,你们这边再忙会,一会朕让人把锅子和菜送到这边来给你们涮。”知道这些员工们跟他这个老板同桌吃饭会不习惯,吃火锅吃的就是那个放松的气氛,韩凛也不想让员工们不自在,到时候搞得他都要跟着一起不自在了。

所以每次请这帮员工们吃饭,他都是干脆让人把菜送到这边来,大家分开来吃,大家都自在。

“谢谢陛下。”他们陛下这个体贴的安排,更是让一帮秘书们喜出望外了。

韩凛就在一帮员工的道谢声中,往外出去了。

出到门外这里,他还不忘记吩咐外头的侍女去通知厨房那边准备今晚的晚膳。

准备抬脚往御书房回去的时候,韩凛才想起来一件事,转头吩咐跟在他身侧的小福子:“你出宫去接小七舅进宫里来,就说宫里今日吃火锅,喊他一起来吃。”

“是,奴才这就去。”

“等等,你看看能不能找到严坤和裴元他们两个,顺便也喊他们俩个一起来吧。”

“是。”

得了他们主子爷吩咐的小福子就快步的往外跑出去了。

安排好了小福子去喊人之后,韩凛就回到了御书房这里。

果然,没过一会,他家傅老师就过来这里找他了。

今天两个人忙完的时间稍早一点,韩凛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快到六点了。他就想起了在上书房读书的儿子,跟过来找他的媳妇儿商量:“快到明哲下课的时间了,我们顺便去接明哲吧?”

“好啊,那就一起去看看他们吧。”既然是去接孩子,总不能空着手去了,傅秋白还吩咐人去提两盒点心过来,带着两个点心一起去接孩子。

从九月份开始之后,他们就给孩子安排了几个老师轮流给孩子讲学。怕小孩自己一个人读书太孤单了,他们还给孩子找了几个一起读书的小伙伴,一半是从护卫们的子弟里挑选出来的孩子,还有一半是从朝中官员的家中挑选出来的年龄差不多的子弟。

都是一群三五岁大点的小孩儿,年纪最大也没有超过六岁。

他们家儿子满打满算也才三岁多还不到四岁的年纪,在韩凛看来这个年纪,还是在上幼儿园的年纪。所以他也没有要求小孩在这个本来就应该玩的年纪能学会多少字,能背多少首古诗。不过就是找了一群小伙伴来跟自家儿子一起边学边玩而已,他们的初衷还是希望小孩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塑造孩子的性格,以及让孩子学会一些简单的知识。至于其他的,他们也没有要求那么多了。

给孩子讲学的老师也不是朝中那帮年纪很大的老学究,而是从上京书院请来的年纪不大,但是读书成绩的学生。并且这几个老师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几个学生的课程来安排,谁有空就轮到谁进宫来给孩子讲学。

另外,每一周有一天的时间,他们也会请上京书院和技术书院那边的老师进来宫里,给孩子讲一些和读书无关,但是和技术有关的知识。比方说:让孩子们明白身上的衣服是怎么来的;嘴里吃的粮食是从何而来的等等的,这些与无数无关,但是与生活有关的知识。

韩凛认为让这个年龄的孩子认识这些东西,比教孩子学四书五经更为重要,也更能提起小孩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让小孩能学得进去一些。

事实也证明,他们的这个安排是正确的了。

他们到上书房这里来的时候,一帮小子们正围在一起,不知道在看什么,嘴里发出阵阵“哇”的声音。就连老师被这帮小子们围在中间,似乎正在给这帮小子们讲着什么东西。

他们这会儿站在外头,隔着窗户又看不清楚里头那帮小子们正在做什么,韩凛一脸好奇的问站在他旁边的媳妇儿:“你说他们在围着看什么了?”

“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傅秋白说。

“行,那就进去瞧瞧去吧。”既然来都来了,韩凛就带着青年往前面的大门走过去,伸手在门上敲了两下,他才推开了门,往里走了进去,“你们都在看什么啊?”

听到有人开门的声音,在屋子里的老师是最先一个反应过来的。

今日进宫来给小太子殿下讲学的是上京技术学院的老师,见到他们陛下和皇后殿下进来,老师忙的行礼道:“臣参加陛下,皇后殿下。”

“父皇,爹爹!”在人群里的小明哲一抬头就见到了父皇和小爹爹,就从人群里钻了出来,跑向他父皇和小爹爹。

跑出来的时候,他手里还拿着一个什么小东西。

“父皇,爹爹你看!”就跟献宝一样,小明哲把手里拿着的大虫子给父皇和爹爹看。

在屋子里的其他孩子都认得他们陛下和皇后殿下,一群小孩们都一脸拘谨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傅秋白一看那个绿色正在扭动身体的东西,整个人一下子就僵住了。

“……”韩凛也是被儿子掏出来的大虫子吓了一跳,主要是这个虫子的脚太多了,他有点密集恐惧症,现在他终于有点明白这帮小子们刚才是在看什么东西了。

发现一旁的媳妇儿的脸色都快白了,韩凛赶紧的抓住儿子那只想把虫子给他们的手,“赶紧放回去,一会虫子都被你捏死了。”

小明哲下意识的反驳他父皇的话:“才不会,我很轻的。”他明明拿得很轻的了!

韩凛干脆用手提着这个臭小子,直接把人提走了,才看到刚才这帮小子们围着的地方放了一个盒子,盒子里头装的是满满的虫子……

“!!!”本来不是那么怕虫子的韩凛,突然的发现虫子如果多的话,还是有那么一点恶心的了。

小明哲被他父皇逼着把蚕宝宝让回了盒子里,还意图去拉他小爹爹过来看他们养的蚕宝宝:“小爹爹你来看,我们养的蚕宝宝都会吐丝了。老师说等蚕宝宝吐多一点丝,我们就能收集起来做小手绢。”

“小爹爹,我给你做一条小手绢好不好啊?”

被儿子拽着手的傅秋白想起儿子刚才用这只手抓过那条胖胖的虫子,就很想把儿子的手挥开。但是又怕伤了孩子的面子,他到底没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么做。

韩凛见到自己媳妇儿都快嫌弃死儿子的那个模样,他心里又觉得好笑,伸手过去把儿子的小胖爪子给接了过来,问这个亲儿子道:“你就给你小爹爹做手绢,不给父皇做吗?”

“可是……可是,蚕宝宝吐不了那么多丝啊。”小明哲这个意思已经十分明显的告诉他父皇了,丝不够,所以他只给小爹爹做小手绢,就不给父皇你做手绢了。

这就是他捧在手里养大的亲儿子吗?!韩凛的心中中了一箭,差点捂住心口吐血了。

第451章 吃火锅

再跟这个儿子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讨论下去,韩凛怀疑自己真的会被这个儿子气死。

注意到一旁的老师和其他的小孩们都一副拘谨的模样,韩凛脸上挤出温和的笑过来跟老师说话:“今日的课上得怎么样啊?这帮小子上课可都认真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