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只想篡位 第81章

见二人态度坚决,江怀允和谢祁便也没多留。

总归都在盛京,并不妨碍往来。

二月末,谢祁和管家便开始为江怀允的及冠礼做准备。

按盛京世家高门的习俗,冠礼都要广延宾客,操办得极为盛大。

可江怀允性子淡,素来不喜热闹。从被接进皇宫起,谢杨每年都为他的生辰举办宫宴,可大多别有目的,江怀允从来都兴致寥寥,只是迫于无奈去走过场。

管家有心循例操持,可担心王爷不喜;想要照着自家王爷的心意小办,可他鲜有交心好友,闭门谢客又难免显得冷清。

毕竟是成年的大日子,管家权衡再三,仍是举棋不定。

万分不得已之下,只好去寻谢祁拿主意。

彼时谢祁正在书房里看书,江怀允在一旁处理公务。

管家抱着听听江怀允看法的心思,也没刻意避讳,对着二人和盘托出。

谢祁慢条斯理地翻了页书,悠悠道:“阿允喜静,小办即可。”

管家皱着眉,忧心忡忡道:“毕竟是及冠,小办是不是显得冷清?”

谢祁摇头,温声道:“阿允身在高位,朝中百官道贺,多是目的不纯。与其费心同他们寒暄,不如关起门来小办,好歹都是自己人,也免了诸多拘束。届时把陛下从宫里接出来,总归冷清不了。”

管家转念一想,也觉得甚是有理。

他“嗳”了声,刚要应下。

江怀允批阅奏折的间隙,打断他们:“不必准备,太上皇到时会从范阳回来。”

闻言,管家猛地反应过来,顿时面生忧色。

他只顾着为王爷及冠高兴,险些忘了这号人物。

去岁太上皇都已经避居范阳了,还是为王爷的生辰千里迢迢赶回来。今年王爷及冠,照太上皇的性子,定然不肯错过。

等宫宴散了就已经快到子时,即便想再办一场也来不及。

这般想着,管家难免长吁短叹。

王爷每年过生辰都没见多高兴,今年及冠礼,原是想让他高高兴兴地过,没想到又是白费功夫……

“让他回不来不就行了。”谢祁慢悠悠地开口。

管家思绪一断,下意识望过去。

“林叔放心。”谢祁略略按下书,笑吟吟地安抚他,“您就安心准备阿允的冠礼,余下之事,都交给我来处理。”

管家看看谢祁,又看看一门心思批阅奏章、不置一词的江怀允,喜色顿生,乐呵呵道:“好,老奴这就去安排!”

管家离开,书房复归安静。

江怀允批完一本奏折,望向谢祁道:“他回京势在必行,你拦不住。”

“我知道。”谢祁点头。

他对谢杨再了解不过。

谢杨贪慕权势,疑心又重。他虽给了江怀允摄政之权,可也并非全然放心。去岁给封“燕王”便是警告。

周其一案后,谢杨在京的暗桩转移颇多。他对盛京的掌控变弱,给江怀允过生辰是绝佳的回京借口,他定然不会错过。

江怀允眉心微蹙:“知道你还€€€€”

“可我想给你过生辰。”

江怀允声音一顿,退让道:“我想办法在下朝后回来。”

“阿允。”谢祁目光一软,缓缓道,“他已经利用了你这么多年的生辰,我不想连你的及冠礼都被他染指。”

这些年,江怀允表面上煊赫一时,私下里有多举步维艰,谢祁从未刻意关注,可并非全然无知。

谢杨登基不久,前往定国寺礼佛。遇见无父无母的江怀允,见他聪慧伶俐,便领进宫里亲自抚育。

多年来,对江怀允疼爱备至。不仅领在身边亲自教养,就连他每年的生辰宴,谢杨都不假人手。

如此风头无两,不少朝臣都在私下议论纷纷。猜测最多的,便是谢杨有意培养江怀允继承大统。

出现这种论调倒也不足为奇。

谢氏子孙调零,谢杨多年无嗣,年少一辈的谢祁全靠补药吊命,有早夭之相。如此情形,尽早过继子嗣是上上之策。

江怀允幼年时便被接入宫中抚育,是比照皇子教养成人。论才华,他不输任何人。

论出身,他虽非皇族血脉,可却在定国寺长大。

昔年高祖开国,被困盛京城外,危急之时,幸得寺庙僧人相助,才能化险为夷。高祖感念恩情,登基后,便赐寺庙“定国”二字,奉为国寺。

其后历代君主循例,皆对定国寺以礼相待。

沿袭至今。

江怀允出身定国寺,是先天优势。更遑论,方丈曾为他亲批“性慧”二字。

慧者,洞明世事也,破惑证真也。

是极好的字。

是以,即便谢杨从未给他敕封任何身份,百官也从不敢忽视他的存在。

可谢祁知道,这些都是表象。

谢杨重视血脉尤甚,从未放弃对亲生子嗣的追求。他特意挑选身世背景都无可指摘的江怀允进宫,给他无上尊荣,说到底,都是给他未出世的孩儿铺路。

一个已经长成的、智计过人的潜在继承人,远比不谙世事的小孩儿更有威胁。

谢杨需要江怀允来吸引不臣之人€€€€尤其是谢祁€€€€的注意力,更需要江怀允,为他未来的真正继承人保驾护航。

曾经谢杨把阿允的生辰当做昭示宠信的工具,往事难追,再计较也是徒劳。可今年毕竟是阿允的及冠之龄,意义重大,他不想谢杨沾染分毫。

“我不拦他回京,只是拖住他,让他错过你的生辰便可。”顿了顿,谢祁一字一字道,“哪怕只拖一天。”

他眼神郑重,情绪翻涌。

江怀允注视着他的视线,良久,妥协道:“好。”

第96章 背叛

拖住谢杨回京的脚步,说来简单,实施起来却并非易事。

周其案毕后,谢祁根据他透露出的线索,派人调查良久。虽然收获颇丰,可谢杨多年筹谋布置,这些消息也只是冰山一角。

因为这,他只让底下的人循着蛛丝马迹小心查探,始终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打草惊蛇,功亏一篑。

他们的人手安插不到范阳,若要阻止谢杨回京,就只能改变策略,先发制人,从谢杨多年的苦心安排上下手,趁其不备击破他的部分暗桩,以此来分散他的精力。

如此安排,听起来似乎万无一失。

江怀允提醒他:“小心适得其反。”

“阿允是担心谢杨被激怒,反而会提前回京?”

江怀允点头。

这个担忧不无道理。

谢杨此人最是会权衡利弊,人马受损既是定局,与其在范阳坐以待毙,不如化守为攻,赶回盛京牵制谢祁。

毕竟擒贼擒王,借此困住甚至除掉谢祁,获益显然更多。

“那若是再辅以沿路伏击呢?”谢祁一笑,指着舆图道,“我的人手虽然安插不进范阳城内,可安插到沿途重镇却是轻而易举。范阳至京路途不短,届时我只要在这个地方提前布置好人马,拖他个十天半月不在话下。”

江怀允垂眸,望向谢祁指的位置。

那个地方,山脉层峦,其间夹道,是范阳进往盛京的必经之路。不论是提前在两侧山腰设伏,还是借助地利设置障碍,都能延缓谢杨一行人回京的脚程。

在这处安排人手,一则能够减少伤亡,二则伏击事毕,一旦隐入山林,便踪迹难寻。

纵是谢杨有心追究,也难以成事。

双管齐下之策,不可谓不缜密。

唯一的缺陷便是€€€€

“经此一役,你便再没办法韬光养晦了。”江怀允冷静道。

这些年来,两方之所以能够维持表面和平,最重要的便是互相摸不透对方的底细。谢祁能够根据周其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焉知谢杨不会?

百密终有一疏,总有顾及不到之处。一旦被谢杨抓到破绽,便再难如曾经一般悄无声息地躲在暗处。

“无妨。”谢祁不以为意,轻描淡写道,“当年势单力薄,只能受制于人。如今情势既变,本就该纳新吐故。倘若一味因循守旧,眼下这种僵局恐怕会无休无止地持续下去。我可不愿将日后的大部分精力都耗在如何应对他上。更何况€€€€”

顿了顿,谢祁一字一字道:“不破不立。”

他们僵持多年,他若有破绽,谢杨肯定会趁势而上。可谢杨一动,他同样有了可乘之机。

总要有人做打破僵局的人。谢杨不做,那就他来。

*

谢祁打定主意要做破局之人,手中的事务难免繁杂起来。各地的信件雪花般地飘上他的书案,一时间,忙得无暇他顾。

盛京城内暗潮汹涌,范阳行宫亦不遑多让。

去岁借着封王的由头,谢杨给足了江怀允警告。可为了解决周其,他在盛京的暗桩沉寂多时。加上谢祁趁虚而入,那些暗桩即便在后来重新启用,也不复曾经。

探听消息的难度增加不说,就连消息传达渠道也出了纰漏。

以至于,暗桩几乎形同虚设。

他心急如焚,早已按捺不住回京的心思,可到底没有合适的由头。思来想去,只能故技重施,借着给江怀允过生辰的名义回京,重新安排。

范承光找来时,谢杨正独自对弈,手执白子苦思良久,盘算着如何制敌。

范承光侯在一旁静等。

半晌,谢杨落子,漫不经心地问:“什么事。”

“先前主子命属下去打探恭顺王在皇陵的动向。”

“查到什么了?”谢杨心不在焉地问。

“恭顺王行踪隐秘,属下无能,未有所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