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花盆里长着孱弱小苗,这些是玉米,发芽率很低,不知是种子本身有问题还是培养方式有问题,总之,百来颗玉米粒出了四十多苗,又有各种病虫害,最终只有二十多苗成活,这还没到移栽入地,损失已是如此之大。
负责记录的学生却高兴道:“大人,这类种子往年发芽的不多,今年能有这些已经是多番选育之下的结果。而且今年还挪了地方,气候、土壤、水质都有不同,能发芽出来这么所多,可见此物非同一般!”
作为最早种植伺候玉米的学生,他的记录本上写的一清二楚,土壤时令都有清晰对比记录,尤其是出芽成苗这个阶段。
很多作物不出苗就彻底没有长成的希望,只有迈出这一步日后才有收获的可能,因此他记录得格外清晰。
在各种土壤中的出苗率,温度湿度不同的影响,病虫害情况等等,多年下来自有心得,然而北上后又开了眼界。
这和南方大有不同,干冷天气,阳光不足,温度不好,湿度不行,只能暖房育苗,谁料这竟是比南方出产的还多!
到底是哪儿出现了不同?
此物是南方船上带来的东西,能在南方长成,也能在北地出苗,结果会不会有差异?
负责记录的学生将此记录在案,每日对着玉米苗思考,还准备分出对照组,要不是北方太冷,这苗一出暖房就能冻死,他怕不是要列一个暖房内外对照组出来!
江无眠借来实验记录,翻出结果那一页,对白楚寒道:“此物来自西南半岛上,结果甚多,牲畜可吃,磨成面粉可做粮食,经过一年喂养,不见异况。叶子可做牛羊草料,或是编织品,补贴家用。秸秆可燃烧肥田,算做草木灰一种。”
放到北方,还能和小麦轮作,实现一年两收!
总而言之,全身是宝!
第204章 赔偿
白楚寒心中清楚师弟从不在此事上大放厥词,他并非好大喜功的人,历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既出此言,便做不得假。
作物结果甚多,这意味着大周粮食上将再添一页,足以让百姓在交上粮税同时还有富余。
不管是换作银钱还是贮藏好做吃食都能用以养活更多人口,人口一多战争打起来就有底气。
心底掀起的惊涛骇浪被他强行压下,白楚寒深深吸一口气,就着一点灯火看完记录,目光刮过暖房,他低声问:“此事有多少人知晓?”
江无眠按住他好似要刀出鞘的手,“皆是信任之人,于岭南来的几个学生,照料多年,方得此物。”
白楚寒好半晌才止住激动情绪,在结果未曾出来前,还是要保持低调。
一来东西刚移栽到北地,尚未得到实际作物,不好空口许诺。二来也是防备有人蓄意破坏,宁可将之掐灭在萌芽里,也不愿让江无眠得了功劳。
有鉴于此,白楚寒又光明正大宿在侍郎府上。只是如今有了客房,再不能与师弟住在一床,他可惜叹气,终究是去了客房处。
如此这般入了十月,镇西军递来消息,与草原匈奴一战得了大捷,只差一点险些摸到对方王庭,奈何对方去了冬季草场,一时半会儿摸不到地方。
不少人直呼可惜,就是这么一点时间差,对方马不停蹄送来使者团求和。
边关再递消息,匈奴派使者前来求和娶亲,人已至镇西军所在重镇。与此同时,北地突厥也递来消息同时要与大周结亲。
消息一到,朝廷上下虽然热闹,但总归有些古怪。
眼看着要大败匈奴,使其远走西陆,结果让人得了喘息之地,可惜!可惜啊!!
好似有一股气憋在胸腔里,不上不下使人万般难受,不少人心底盘桓一句话——怎生不再添把火,直接将王庭烧了!
十月中传来最新进展,使者团已经出发前往京师,沿途已是打点好,势必要严防死守,不让他人探听消息。
大周上下活动起来,建元帝命内阁与六部搭好台子,鸿胪寺预备起来,其他小国的朝拜纳贡都要预备好,不能丢了大周面子。
以及,这次是大周打了胜仗,对方求和求亲,什么态度都掂量着些。
说话时,建元帝扫过群臣面孔,尤其是主张和平共处的几位,这会儿都衡量清楚,大周是大胜、大捷,只差一点就能使匈奴化作历史,雄霸整个草原,强势一些又能如何!
至于和亲?
建元帝轻蔑笑了笑,战败者哪儿来的脸面要求西行和亲,朝拜纳贡还差不多!
江无眠眉头一皱,出列直言:“陛下,针对此战,臣有本奏。”
建元帝心情大好,“准奏。”
“针对此战,我大周本为胜者,匈奴不过败家之犬。”江无眠用平淡的语气吐出一串赔偿,“……为安抚边关将士百姓,告慰在天之灵,匈奴应出百万之数赔偿我方损失,本次战争开支靡费,应由战败者一方承担。多年战争中,大周边关遭受多番洗劫,粮草损失颇大,应赔偿大周相应损失。此外,允许大周开商路,在匈奴各个部落行商贩卖货物,不得阻拦伤害。”
另外还要赔偿占据草场无数,意思是,除却已经打下的草场以外,匈奴还要额外进行赔偿,毕竟前者是大周战争胜利的战利品,后者才是赔偿。
话落,金銮殿上一片寂静。
自古战败者朝拜纳贡已是极限,再多一些就是求和求亲,谁见过这等冲着对方亡国的架势要钱要地要赔偿的!?
再回想之前归化北真腊的手段,原还有人说江无眠此人狡诈、行事阴险,待匈奴这番赔偿一出,对比之下,那还真是怀柔政策啊!
这赔偿下来,匈奴哪儿还有底气?家底赔光了都不够第一个条款的!
当即有人一口气没上来,指着江无眠抖着手念叨:“不成规矩!”
这哪儿有大周礼仪之邦的样子?和匪盗无疑!
规矩?
江无眠没有感情地重复一遍,冷笑道:“胜者就是规矩!败者不服,那就再战!我大周能将边疆推到草原之上,就能打到王庭之前。”
眼看要入冬,大军不能顶着风雪深入草原,既然短时间内打不了,那就先釜底抽薪,将匈奴的底子清洗干净,使其再无恢复的那日。
所得赔偿用以反哺大周,好歹缓一缓户部压力,好给各个部门批钱不是?
没看他刚说完,内阁和户部都亮着眼睛互相打眼色的?
他敢肯定,这群人提的要求要比自己更过分。以前还没想到这点,现在想法打开,指不定能出什么阴损主意。
果真,在他之后,但凡有人要说规矩礼仪礼乐之道的,有一个算一个全被户部兵部喷了回去,礼部尚书好似睡得深沉,一言未发,众人指望不上,只能期盼内阁出来劝一句。
这么要钱,我们大周不要脸面了?
之前劝说北真腊时还有个教化的名头在前面顶着,现在是一点遮掩都不要了,直接伸手要钱。
这、这这……这颜面无存啊!
建元帝长久没有出声,他脑海里只盘旋着一个想法,不止是匈奴,还有突厥也派了使者啊!
两个国地的赔偿摆在面前,就算让他给兵部批条子通过兵备学院的事儿他都乐意、呃,批半个学院吧。
待到底下你来我往批判完对方的观点,建元帝动了,他只道:“此事明日再议。”
明日再议?
这不是明摆着让江无眠写折子上奏啊!
建元帝这心眼怕不是已飞到银钱赔偿上回不来了!
但要说真心反对的还真是没几个,毕竟高达百万之数的银钱和面子摆在这儿,谁都知道要哪个!
何况大周刚建朝时,突厥匈奴趁着朝本不稳,多次掠夺边关,南下洗劫城池,这一笔笔账,建元帝记的一清二楚。
日后虽有打回去,但斩草不除根,总让人惦记此事。
此次两线大捷,是难得喜事,若能趁机将人打出原本的领地,大周疆域将会扩大一倍。
两线没有敌人,草场全归自家,想放羊就去放羊,想养马就养马,何等美事!
而对建元帝本人而言,在他御下,同时击退两个劲敌,断绝对方百年之内东山再起的可能,还达成了开疆拓土的成就,如何不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这将会是何等功绩!
是个皇帝都忍不住这般诱惑,何况建元帝年龄上来,对这等建功立业的事情格外追求,仿佛以此能证明他的头脑身心尚未老去。
待到散朝,建元帝点了内阁、几位尚书、江无眠、能来的五军都督与戍守过边疆的将军留下。
其余人等不约而同投去眼神,很是清楚,江无眠提出的想法要进一步落实到实际上,匈奴与突厥将会迎来最狠的一次削弱,日后能否恢复生气尚未可知。
天佑大周,天佑我朝啊!
两阁之内,被留下的人正在用饭。
趁着这会儿,伍陵等人围绕江无眠提出的诸多赔偿讨论,江无眠提得还是虚数,轮到这些领头人议论时,已是能报上实际数量!
“牛羊马匹,小部落里已是没有多少存储。”部分小部落的牲畜全被抢了,有的草场都被轰炸完了,养什么,迁徙去吧。
“王庭有钱,去岁大雪,抢劫的附近小国,粮食、牲畜、布匹……能拿出的东西确实不低于百万之数,再算上其他几个别部?”余尚书自从开了眼界,已经开始嫌弃江无眠报得少了些。
他现在看江无眠顺眼多了,前段时间兵部要钱要的从建元帝到户部主事都绕着他们走。
六部其余人少不了要嘲讽或是酸上几句,被石遥这个滚刀肉找上门去,直白要钱——反正兵部没钱,听你们这么能说,想来内阁批的钱不少,借两个花花!
打那之后,绕着兵部走的不只是户部。骂回去也不成,谁叫他们先理亏的,真真是惹不起只能躲了。
“赔偿要好草场,最近打下来的全都不算在内,再要几个过冬草场。”进一步压缩匈奴的生存空间,一旦对方怒而反叛,好啊,大周又有理由出兵匈奴,直接拿下王庭,剿灭匈奴,占据商路!
这一看就是家中有商队,还走的西部商路的。
除却匈奴还有突厥,相对而言,突厥求和比较快,赔偿不能这么大开口。毕竟匈奴草场被掀了,突厥还有一大半的地方没打过去,对方不同意这等条件,还有底气再掀桌子继续冬日战斗。
而戍守北地的定北军必须要修生养息,恢复一二生气,养活一下人口。
这就需要一个折中法子。
“租地,迁移人口?”江无眠建议道。
赔偿可以少,但是地得给,他正忧心玉米的试验地不够,得到的结论不算准确,这不就是机会!
内阁三位阁老对视一眼,缓缓点头,很是和蔼地问道:“具体如何实行?”
租地,听起来像是佃农一般,但想来应不是这么简单。
江无眠先画了突厥与大周相交的部分,沿此向外延伸到突厥的海岸线上,他指着上面的几个点回忆道:“租下几个海港,时限百年之久,此乃赔偿,待时限一到再行归还。百年之内,此地应尽量迁移我大周百姓居住生活教化,大力发展海港与海洋行商,断绝东突厥的海上补给。”
等到百年之后归还时,嗯,到时再看东突厥活没活着。
江无眠挑挑拣拣说了一嘴,说半句留半句,大家心知肚明的结果不必多言。
整理好思绪,午饭正好用完,建元帝自御书房内传唤。江无眠整理了思路,随石遥一同入内。
也正是这场御书房决策,奠定了大周的百年辉煌,于史书之上留下大幅篇章。
第205章 再开
匈奴与突厥的求和求亲队伍来的很快,仅是一月奔波就抵达皇城门下。
匈奴使者格力木望着大周京城,心底怅然不甘。他原本是主战一派,然和大周打了这么多年,这是首次主张求和。
因为打不过,真打不过。
因大雪落的过早,部落短了吃喝,为此,很多人的长枪大刀对准昔日同胞,为了一顿饱饭,顾不得情谊二字。生存面前,唯有粮米至关重要!